共享爱的阳光,托起明天的希望
今年疫情期间,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问题也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滁州学院,“共享爱的阳光,托起明天的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特在此暑期疫情期间帮助留守儿童开展学业帮扶,兴趣辅导,心理援助等公益行动。团队成员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传播正能量,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滁州学院精神风貌。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互联网+”教育辅导模式展开调查,学习借鉴优秀成功案例,结合本次项目自身特点创建活动流程,对留守儿童等群体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人数、年龄阶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并调查学生群体对“互联网+”教育的看法及建议。由队长和队员与线上辅导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等人取得联系,了解辅导援助儿童的实际情况并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全面铺开实践;同时,做好实践过程中可能发生事件的心理准备、辅导儿童学习的工具及实践相关物品。
活动开始后我们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创建“互联网+”教育平台,对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依次有序地展开线上学业帮扶、兴趣辅导、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并在辅导结束后及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小组团队人员线上交流辅导心得并根据调查意见的反馈及时调整完善“互联网+”教育模式,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继续为学生提供线上“云辅导”。
由于今年特殊的情形,很多线下的学习交流、聚集辅导不能正常的进行。疫情阻隔了我们的会面,使线下的帮扶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但不能阻挡青年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社会的热情。因此本次实践我们创新的采用“云辅导”、“云帮扶”等形式,在保证疫情期间的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给偏远地区贫困村的儿童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为了提高本次活动的影响力,我们采用线上帮扶和线下辅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对于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采用云辅助来助力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对于小组成员各自家附近贫困地区的儿童采用线下辅导的方式。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就近探访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家庭,利用大学生的课业优势免费为其提供学习方面的辅导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援助。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互为补充,更加完善本次公益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让我们意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群体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团队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这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社会最真挚情怀的体现。凡人星火,微光成炬,我们每个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都是在为他们点亮一盏照亮未来的灯。共享爱的阳光,托起明天的希望,愿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