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化之秋
有人说:“秋天是倒放的春天。”怀着这样的念头,我乘车去往风云岭森林公园,可只是出校门拐个角的工夫,我就想推翻这样的想法了。这哪里是秋天啊?天空一碧如洗,澄澈地看不见一丝杂质,车行道两旁开满了淡紫色的紫荆花,盛大又灿烂,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若隐若现。司机开得很快,我趴在窗上,窗外景物飞逝,双目应接不暇,还记得我初次来到华珠,也是这么好奇地东张西望,看这些在北方户外很少见到的草木。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就到了公园门口。周末人很多,还来不及好好看一眼,就被同行好友催促地往前走,我们随机拐进了最近的一条小道,小道上没几个人,兴许是太单调了些——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没有娇艳娉婷的花朵,也没有眼花缭乱的游乐设施,只有各种各样的绿色树叶,及坐落在黑灰色砖道上的简单木质长椅,一片静谧。我兴冲冲拉着好友坐下,半躺在长椅上,阳光穿过树叶的罅隙,照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我轻阖双眼,聆听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此时我就是一棵树,一棵什么也不用想,只需要安安静静晒太阳、补充能量的树。这时我听到左边有轻微声响,侧目观望,是一位满头花白的老太太推着婴儿车正往过来走,婴儿车里的小孩很乖巧,不哭不闹,在光的反射下,小脸显得白嫩白嫩的,两只眼睛亮亮的,朝我眨呀眨。我想,我对于他是新奇的;就像从化对我来说是新奇的一样。享受片刻安宁后,我们沿着主干道继续向前走去,言笑之间,一片清澈透亮的湖就出现在我面前,在湖的加持下,视野瞬间开阔起来,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涟漪,在太阳的照耀下,银光朗映,如万顷玻璃,又似一郊晴雪,无数的小波小浪被推送到湖边,又迅速消失于汀上菖蒲之中。沿着湖边走,眼前的景色又立马变了个样——满池的浮光又迅速聚拢在一起,构成独属于风云岭的一条“银河”。“繁星”点点,像湖中的烟花,噼里啪啦地在湖面炸开,如此光彩夺目,让人不禁失神,沉醉于大自然所创造的“烟花”里。恍惚间,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孩从我面前飞快冲过,一边向前跑,一边又仰头张望着半空中的风筝,生怕苦心经营的小小成就,在一个不留神的瞬间功亏一篑。细细扫了一圈,像这样放风筝的孩子很多,但最有趣的是那个拽着空塑料袋跑了一圈又一圈的小男孩,虽然飘上天的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筝,但拥有的是同等的快乐。清风徐来,蝴蝶翩跹,一只宝蓝色的蝴蝶迅速从我眼前掠过,只一下,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地被它牵着走,看它飘落在枝头,翻飞过树叶,轻巧地越过自然界所设的“障碍”,与同伴短暂地低吟细语,又倏地散开,奔向他处。可蝴蝶飞得太快了,一个不留神,就隐没于面前的小花之中,我虽失落,但又立马被这些小花吸引。虽然已经秋天了,但坡上还是布满了密匝匝的小野花,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大片白色的小雏菊,在我的家乡那边。小雏菊只存在于精美包装的花束中,我是从未见过生长在地上的小雏菊。我蹲下去,想仔细瞧瞧长在地上的小雏菊和往日夹杂在花束中作配花的小雏菊有什么不同。这些小雏菊仿佛有灵性一般,知道我在看着它们——在风的助力下,它们一下下,一层层向我扑来,我靠近一分,它们也向我靠近一分,好像试图把花瓣当作翅膀,我猜想,要不是有根茎束缚着它们,飞到天空的不只是鸟,还有千千万万朵路边小花。我看了许久,才明白最大的不同是生命力,它们不会被当作配花来衬托其它名贵的花,在这个不知名小坡上的花,它只是它自己,它可以尽情地、肆意地一次次开放,一次次迎着风飞舞,一次又一次地宣告它鲜活的生命。出神之际,一片簌簌声又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探身望去,是坡上的树影在摇曳,细细听来,好似还有小孩的嬉笑声。我好奇地朝前走去,却发现在坡的另一面,有一条被层层灌木掩盖的小道,拔开面前的杂草与野花——嚯,这俨然是一个新世界,坡下烈日炎炎,坡上绿叶成荫,数不清的小孩在这里奔跑,跳跃。不过只是几棵古榕,就给人们造就了如此惬意的一块避暑的好去处。榕树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枝干又粗又长,长出的叶也是又密又绿,许多小孩子围着古榕,从四面八方往上攀爬,分坐在不同的枝干上,看到不同的小孩子坐在树上,我不由地想到了《西游记》里的人参果树,莫不也是长了满树的娃娃?苏轼有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从化的四季并不分明,今日赏秋不如说是赏春,在风云岭森林公园,我找到了第二个春。【作者简介】孙婧,女,2005年生,山西朔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
2024-11-18 11:14:25 作者:孙婧 231 0
活着
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已渐渐隐没于天际,留下一抹淡淡的忧伤,与这细雨蒙蒙的傍晚交织成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我坐在车内,周遭的喧嚣似乎都已远去,只剩下雨滴轻敲玻璃的细碎声响,与车内流淌的旋律交织成一首关于生活的低吟浅唱。生活,这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不易与挑战。我们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时而欢笑,时而泪流,背负着各式各样的重担,踽踽独行。身体的疲惫或许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但心灵的压力却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人难以挣脱。正如我最近翻开小时候老爸给我带的书,余华先生的《活着》,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即便是在无尽的苦难与挣扎中,人们依然要顽强地活下去,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里面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命运与希望的深刻探讨。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磨难与考验,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正如书中的主人公,在历经家道中落、亲人离世等一系列打击后,依然选择坚强地活下去,用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难关。我望着窗外细雨绵绵,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是啊,生活虽然不易,但正是这些不易,才让我们学会了成长与坚韧。在高压之下,我们或许会感到迷茫与无助,但只要我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转变思想观念,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继续前行。生活是充满了坎坎坷坷的,年少时曾经读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感觉有点太假了,只因为小时候只要学习好,好像没有几件不如意的事。长大了突然发现,人的生老病死,没有一件是自己能够左右的,不如意也就成了常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像余华的《活着》里富贵一样,一件件地接受,然后坚强地活着。现实生活中真的有比富贵还命苦的人,他们也都在坚强地活着,只不过我没有余华老师那么厉害的文笔,不能把他们描写出来。不得不说余华老师很厉害,他描写的那些角色,只要看过了,就真的忘不了。此刻的我,仿佛与《活着》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共鸣,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活或许不易,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梦、有希望,就能在每一个黎明与黄昏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与温暖。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用一无所成来形容自己,不管是不是打趣自嘲,当我开始写作之后,在部队里被领导认可,帮我推荐到旅机关宣传科工作,学习更系统的写作知识。思绪回到2008年的夏天,记得从小学开始坚持写作,初一时期有个数学老师我印象很深刻,那时的她也才是一个23岁的小女孩,扎着两条双马尾,笑起来两个酒窝很是好看。中午午休的时候,经常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先是给我开一下小灶,补习一下我的数学,因为我数学一直很差,感觉没有天赋那种。听得不耐烦时,老师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几颗糖果给我,会把她自己带的各种零食塞给我吃,我们边吃边聊,聊什么呢?我们聊生活,聊对以后的打算,聊梦想,最后聊起写作,因为这位老师虽然是教数学的,但同时也是一位文艺工作者,经常写一些生活、情感上的文章发表,我们聊最多的话题就是怎样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融进文字里,慢慢地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至今我依然觉得自己身无所长,但依稀看到写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命运无常,生命脆弱,活着本身就是个奇迹了。所以尽管历经千帆、尝尽苦难,都应该记得活得生生不息,热烈奔腾。【作者简介】张小龙,男,笔名梦游双鱼,温州市网络作家协会成员,2022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龙港市公安局,其中撰写文章多次被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和龙港市公安局采用,作品散见于《舥艚公社》《芦苇的天空》《青年作家》《解放军报》《散文选刊》《中国诗歌网》。
2024-11-18 11:08:45 作者:张小龙 181 0
目
目看见夕阳看见朝霞看见准点响起的钟声看见蝉鸣看见波涛看见内心深处的呐喊你还看见什么?每个人或许都看见,或许我们从来就没有被看见无边木一根木头,亦或是一根有思想的木头本质都是耗材着水,故作深沉晒干,满身叽喳可燃烧着的那一堆可爱的木头呢?落桂花午后秋日,倾落桂花校园湖畔,藏许微风椅边不言的书籍一同感悟岁月的蹉跎湖畔挺立的芦苇,和你守望生命的流霞那飘落的桂花为谁编织一场浪漫的青春?【作者简介】谢淞宇,笔名向阳,2001年出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高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野草文学工作室签约作者、初汐文化网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彧华》《青年作家》《零度诗刊》《青年诗人》等。曾获2023读者杯青少年文学大赛二等奖。
2024-11-18 11:03:07 作者:谢淞宇 313 0
夜宿珊瑚寺
夜宿珊瑚寺墨色的天空雨落成诗我独自前行仿佛带着百万雄兵天地之间寻不见想见的身影孤独是此时的心境时间的白驹染色成黑色的骏马去往另一个世界翻山越岭二十年有人说这世上并不存在时间可为何日历翻页心总是猛然地一颤那种莫名的伤感是对曾经的不舍亦是对当下的不安二十年是长是短我说不出答案如若可以穿行在人生的不同时段我想生命或许会有更多的遗憾十指山十根手指十座高耸入云的山风化作江河在指缝间蜿蜒流转人生当做破浪行远的巨船而非满眼名利的浪花飞溅众生同道而道不同重复着的毫无章法便是最真实的章法生而辛苦事难两全智者在宁静的心中看见所有的世界大我之境一步一境道法自然累物辞生命最大的悲哀是为物所累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腰欲望的海洋比药还要苦涩因为那是贪婪者流下的眼泪是无尽的悔恨巨大的糟糕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给予和帮助他人的美好欲望的沟壑难以填满人性的光芒可把黑暗照耀不被功利蒙蔽双眼不被浮华扰乱心跳看清生命的本来面貌以修行者的脚步丈量人生山峦叠嶂风景甚好清心寡欲的人必然登得更高俯瞰喧嚣的世界心中满是淡然与逍遥解下欲望的包袱才能把所有的不开心丢掉浮生盲遇浮生以天地为师日月星辰为学友乘清风礼拜先贤往圣当如浩浩宇宙遇孔子李白杜甫王阳明见亚里士多德耶稣和但丁与不知名的隐士相视一笑而后开启孤独的征程奔跑努力地奔跑万物容心思考观察聆听由一棵树变成一片林变山变水变永恒的时空做风景前面的风景等待后世读懂我的人在相距八千年的地方表达对我的喜爱和尊敬观河记在河边静静地看世界仿佛离我很远又似乎近在眼前一条清澈见底的河当风搅动河底的沙土它便变得浑浊不堪河里的游鱼时而惬意地穿梭于石缝间时而因水流的变化而慌乱万千生灵各有各的悲欢河水流淌岁月流转未来如同河水蜿蜒河中的世界简单纷繁世间的生活五彩斑斓人生如河用涉大川起起伏伏的命运造化莫和我谈谈我亦笑而不言【作者简介】陈昂,男,先后供职于高校、文联等单位,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诗歌创作,兼及中国哲学、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诗集《陈昂诗选》《半面夕阳半面海》《漫天飞雪的日子》等,曾登福布斯榜,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机智过人》等栏目录制。
2024-11-18 10:54:13 作者:陈昂 261 0
数学本优美,探索方致远——读《不可思议的数》有感
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永不停息,而这种核心能力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解答。——杨澜阳光灿然,在窗沿荡漾起金色的光辉,我捧起《不可思议的数》这本书,一字一句地品读着。渐渐,我顺着油墨的香气,迈入了奇幻美妙的数学之旅。跟上书本的思路,一个个有趣的数字展现在面前,我仔细品味着它们背后的故事。数,是通向几何,集合论,混沌,弦论甚至音乐世界的窗口,它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了严格描述,使得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黄金分割数不仅与组合数学及概率论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关系密切,还与植物叶序分布,蜂房结构等大量的自然现象联系紧密。书中还提到,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也使得宏观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精确和科学。在书海中遨游,我见证了从结绳记事到阿拉伯数字、从有理数到无理数、从实数到虚数的变迁,随着数学家们的努力、人类的发展,数的概念被一次次拓展,数学的精妙之美也在此尽情盛放。书中的一句话令我震撼许久,“数学家们从不会因为‘不可能’而停下脚步。只要事情足够有趣,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让它成为可能。”我们常常认为,任意实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但代数中有些奇妙结果表明,在求解的公式里,需要有让根号-1变得合理的方法。重重验证后,数学家们引入了i,弥补了那些缺失的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负数”从此变成了可能。路远心始,心并路长,一代代科学家秉持创新的信念,在一次次面对“不可能”的挑战中,将数不断打磨,最终闪耀出万丈金光。从暗夜沉沉走向天光初透,考验着每一个前行的数学家,但他们从不退却,以探究精神为灯,以数之奇丽为杖,一路向前。想法被误解,观点被漠视,都不能阻止他们前行的步伐,反倒让追求真理的信念愈发坚定。也正是由于他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数学才得以在历史的车轮中燃起不灭的烈焰。放眼于当今社会,时代发展之道困难重重。有时,青年一代因为经验不足,喜欢循着前人的路径来前行。因为惧怕权威,因为担心失败,我们总是不敢打破窠臼,独树一帜,反而变得人云亦云。然而,“是故法古守旧者败,惟矢志探索者胜。”忆往昔,正因为有探索精神,亚里士多德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声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毕加索面对前世先辈的骄人成绩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以创新视角重构世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个人艺术风格。看今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中国企业顶着国内外压力,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带领中国科技水平实现了大幅度的跃升。我的目光又一次回到书本,一代代数学家锐意进取,让数学在时代浪潮中绽放出蓬勃生机。当代科学家们深入探索拓扑领域将拓扑与物理相结合,开创出拓扑量子运算,极大提高了量子计算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数学的深入探究打开了时代前进的新机遇,而惟有以青年之力为民族血脉注入探索前行的热血,才能与时代并肩前行,把握住时代的宝贵机遇。吾辈青年当以代代数学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科知识,砥砺创新,迎难而上,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让探索的力量汇聚,让面对挑战的信念融合,用探索之笔,编织起国家发展的经纬,在新时代中激荡起美丽的数学之花。作者简介李沛园,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岭南少年小记者、茅盾青少年文学院会员,热爱学习和写作,在《黄金时代》《作文周刊》《现代中小学生报》《作文与考试》等多种报刊发表多篇作文,获得“雨花奖”全国中小学生征文活动、全国中小学生抗“疫”作文比赛、希望杯写作研学实践、“新时代ㆍ中国故事”主题征文、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第三届广东校园文学大赛等多次作文竞赛的奖励。首届广东文学新苗、首届朱自清紫藤新苗奖、广州好读者、广州市越秀区优秀学生、广东省阅读之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2022年度十佳会员。
2024-11-15 17:57:00 作者:李沛园 340 0
莫道桑榆晚
在冬日的袅袅凉风中,凄切的寒露凌厉地敲打着秋意的尾声,那转凉后的秋风,如同一个饱含沧桑的故事讲述者,携带着丝丝缕缕的哀而不伤,空洞地望向远处,山里月亮高悬,光芒四射,将农村的小路照得透彻清亮。路旁的坠花纷纷扬扬,宛如诗中的精灵,与这萧瑟的秋风共舞,一同把盏邀明月,在这清冷的夜晚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每逢秋冬交替,天气转凉之际,这样的一种氛围总能让人的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回忆如潮水般呼啸而过,带起一片情感的涟漪。“为何旧知己,到最后变不到老友?”耳机里断断续续地传出这句台词,那熟悉的旋律在夜深人静之时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首久违的老歌,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些纯真的从前。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与我促膝长谈,在寒夜里互勉倾诉,也共同笑望长夜到清早,只是可惜,即使曾经无话不谈的身影终究还是背我而去,剩我孤寂长夜里相拥。回首过往,似乎不只是那么一个人弃我而去,我也曾偶尔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曾经如此交好的朋友,如今却是断绝了一切联系,仿佛彼此的回忆里遗失了那一块从前的一份独特记忆。一个冷颤自心底发出,我不禁发问:是我没有好好珍惜这一段友谊吗?可是我们曾在深夜里听着同一首歌入眠,开着视频电话相互调侃好几个钟话不停。但是后来你没有回我最后一条消息,我也很默契地没有再说下去,就这样消失在了彼此的记忆里,至今没有再讲过一句话。我们常言:人只有到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人类自古至今都在感慨失去后拥有的美好时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父母和很多身边人也曾无数次提醒我要珍惜大学时光、要珍惜身子、要珍惜当下的一切。而如今我对“珍惜”的含义却依然有些模糊了概念:是去享受吗?是去占有吗?是失去后回想起但却随随便便地说一句可惜然后只是空洞地回忆吗?我的童年已随着某个夏日傍晚与伙伴们的最后一句告别而逝去,甚至那天我们都不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失去了童年;我的太姥在两年前的冬日乘黄鹤西去,没见最后一面,甚至我们还约定过年见。我的青春也始终会有一天匆匆与我告别,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一丝声息!人的一双手就这么大,抓不住的东西太多了,珍惜似乎永远只能在失去后默默苦叹。看着夕阳逐渐西斜,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橙红,犹如时间的河流在悄然流淌,家长们站在门前,呼唤着归家的孩童。他们的身影被余晖拉得好长,好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一刻,我被时间之河静静带走,宛如那天空中自由飘散的白云,一旦散去,便不再回头。当我轻轻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指尖轻轻滑过那泛黄的纸页,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十年前的温馨时光。那一刻,一张全家福跃然眼前,照片中的爸爸妈妈,笑容灿烂,眼神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他们的面容尚未被岁月刻上太多痕迹,显得格外年轻而有活力。然而,对比之下,现实却如同锋利的刻刀,在他们身上悄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爸爸的鬓角已悄悄染上了霜白,眼角多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皱纹;妈妈的笑容依旧温暖,但那份柔和之中,也夹杂了几分岁月的风霜。奶奶在前两个月的一场大病中元气大伤,竟瘦削到跟照片判若两人......我意识到,生命中的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宝贵,每一次与家人共度的时光都是时间赋予我们的无价之宝。那些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如今看来,却是如此脆弱且易逝。这让我更坚信每一次聚会,每一次见面的来之不易。我深知,生命中的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永别,每一次错过都可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我要紧紧抓住现在,珍惜身边人,让爱与珍惜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旋律。恍然间,我顿悟了:是啊,有太多东西是无法挽留、无法改变的,如同这夕阳西下,如同这白云悠悠。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拥有的时候,用心去感受那份美好,及时表达爱意,及时感恩。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相聚的时刻,让爱意在心中流淌,让感恩在言语中传递。同时,我们也要懂得珍惜每一个拥有的瞬间,用心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只有在失去之前,我们才应该尽力去挽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过去的岁月里,我曾拥有过无数的美好时光,那些日子仿佛被阳光照耀得熠熠生辉。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那些美好的时光却逐渐离我而去,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既然我们无法阻遏桃花笑春风而落,何不醉卧花荫下,细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柔情;既然我们无法挽住斜阳照水波的逝影,何登倚栏远眺,体会“既得夕阳无限美,何须惆怅近黄昏”的洒脱;既然我们无法与时间抗衡,挽留其匆匆脚步,何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享受当下拥有的幸福。作者简介曾锦战,清远阳山人,2004年出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作品常见于《清远日报》,曾获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三等奖、佛山市罗南生态园征文优秀奖等。
2024-11-15 17:44:35 作者:曾锦战 19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