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问话不用脑的人

    问话不用脑的人 一个说话不用脑的男士与一位小姐共舞。男士问:“你结婚了吗?”小姐回道:“还没有。”男士又问:“你有孩子没有?”小姐大怒,拂袖而去。男士寻思:下次不能再这样问了。过了不久,该男士又与一少妇跳舞。男士问:“你有孩子了吗?” 少妇回道:“有一个。” 男人又问:“那你结婚了吗?”少妇忙松开他借故道:“我要上卫生间。”可心里却在想,原来是个神经病!但转念一想:他这样问也不无道理,现今是有不少未婚妈咪。说不定他是在打我的主意呢!为了弄清他胡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于是她在卫生间稍待了一会,忙又回到舞厅请那位男士重跳。跳舞间,男士又老话重提地催问道:“我刚才问你结婚没有,你还没回我话呢!”“呵呵,你真逗,没结婚哪有孩子呢!”“那你孩子结婚没有?”“难道我有这么老吗?”少妇推开他生气地道。“不,不!你一点都不老,比我妈年轻多了!”“神经病!”少妇气的终于骂出了口。“请别骂我神经病!是我嘴快说漏了字!我本意是想说你比我孩子他妈年轻多了……”“那你问我孩子结婚没有又怎么说呢?”“那你也不能骂我神经病呀!我所听到的责备都只说我是‘问话不用脑’的人……”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绪生
    • 0
    • 9569
  • 造句漏字惹笑话

      造句漏字惹笑话 盛夏的一天晚上,三年级的王老师在批改同学们的作业时,发现小明同学的造句很不雅,便拿起电话给小明家打电话。接电话的正是老师要找的小明的爸爸。老师说:“小明他爸,你好!有件事我想和你勾通一下,请你转告小明他爷爷,叫他以后穿短裤时最好多注意一点,不要穿裤腿太大的短裤。”“出什么事了吗?”“事倒没出什么事,只不过是我从你孩子的作业里,感觉到他看到了他不该看的东西!”“什么东西呀?”“什么东西你就别问了,你只要检查一下小明的语文作业就知道了。”小明放学回家,爸爸忙检查他的语文作业。当翻到最后一道作业题时,真叫他哭笑不得!原来作业的题目是:请用形容词“皱巴巴的”造句。而小明的造句是:“我爷爷的一对蛋全都皱巴巴的。”于是便没好气地责备道:“你这浑小子,什么不好形容,却偏拿这不好启齿的玩艺来形容!”“什么叫不好启齿呀?我听不懂。”“就是说不出口的意思!”“这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儿子反驳道。“你还不认错?竟敢和我驳嘴!”“我不明白,我究竟错在哪里?”“你还敢嘴硬?”他爸气愤地将作业本扔给他道,“你拿去看看,看你是怎么造句的!”小明接过作业本看了看,接着一边摸着脑袋一边“嘿嘿嘿”地笑道:“哦!原来我在蛋字前面漏写了一个字!”“漏写了什么字?”“漏写了一个脸字。”小明忙将漏掉的脸字补上。他爸爸再接过作业本一看:“我爷爷的一对脸蛋全都皱巴巴的。”便笑着道:“你这小子也太粗心大意了,刚巧漏写了这关键的一个字,害得你老师打电话来向我和你爷爷‘问罪’……”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绪生
    • 0
    • 9631
  • 老俩口补拍结婚照

    老俩口补拍结婚照 有对六十多岁的金婚夫妇,年轻的时候因家里穷,结婚时连张结婚纪念照也没留下,现在生活好了,看到其他老夫老妻都在补照合影相,他俩也想补照一张。于是俩老口来到一照相馆,当大爷向摄影师讲明来意后,摄影师便征求他的意见问道:“大爷,您是要侧光,逆光呢?还是全光呢?”大爷听后犹豫了好一会。心想,现在也太开放了!竟然问我们是不是照全光,既然他敢这样问,想必是有人这样照过,要是据绝吧,怕他笑话自己封建、老土,不如就来张新潮、时髦的全光。主意拿定后,他便有些腼腆地说:“照全光的,我倒无所谓,就怕你大妈不愿意!你看这样好不好?我脱全光,给你大妈留条裤衩,行不?”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绪生
    • 0
    • 9633
  • 生活中的减法

    上苍似乎总是不能准确地回应每个人的愿望,你所要的常常不被赐予,而那些你所不需要的东西却塞满了你的生活。面对这些杂乱无用之物,你必须学会做生活中的减法。 有些东西看似光彩夺目,实则是无用的废品。这时,要有认清事物本质的慧眼,更要有敢于放弃的胆识,否则,往往会被这些废物所累。文种留恋大夫之位,不肯放弃越国的高官厚禄,无视范蠡的劝说,最终命陨。其实,功业既成,家国既保,那么在勾践身旁做伴虎之人,就已是无用而有害之物。范蠡懂得减去这官位,乃得以当一个泛舟五湖的陶朱公;文种却舍不得这一“减”,于是挣不脱这重累反被它拖入了深渊。减不掉无用的官位,反被减掉了生命。可见,做生活中的减法,减去无用之物,是为了保留那些有用之物。 做减法不止使人不至丧失有用之物,还能腾出被废品占据的空间,好在生活中装进更多有用之物。陶潜从生活中减去彭泽令,从而得到了终南山,得到了东篱下的菊花,得到了“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闲暇,得到了田园和田园里一颗安适的心。林逋从生活中减去杭州城里的宦途与浮华,从而得到了小孤山,得到了梅妻与鹤子,得到了共渔父“一江烟火饭渔船”的机会。可见,做生活中的减法之时,也是在做一种加法。 而我们身处世间,又何尝不需做做减法?减去听见闹钟后的慵懒,得到了一个爽朗的早起清晨;减去喧嚣与应酬,得到了一个空闲而充满思考的午后;减去一分负面之物,得到一分正面之物——正如减去一个负数,得到一个正数一般。    看清了,想好了,就干脆地把那些无用的减去吧。因为,正如拙文开头所说,上苍给了我们无用之物,而欠我们一些心中所求。既然上苍不给,我们就自行索求吧——前提就是,把那些占据了空间的无用之物,扔到西伯利亚去!【2009年4月课堂考试作文】

    1970-01-01 08:00:00 作者:李元骏
    • 0
    • 9581
  • 谁让执法陷入两难?

     退休女教师制服了入室的歹徒,自己也身受重伤,却不以真相告知邻居,直到就医后才招来警察执法。警察虑及法律,认为女教师应当及早报案;但女教师所以推迟报案,却也正是为了维护法律、使歹徒依法受罚。本都是为了依法行事,为何会形成如此的两难局面?又是谁令执法陷入两难呢? 原来,女教师是怕嫌犯的歹行为邻里所知晓,从而引发众人的“伸张正义”之心,私行法外之刑,擅自对歹徒暴力相加。的确,她的担心不是无缘无故的,如此的私刑之例并不鲜见。我就曾亲见一个维族面孔的少年当街行窃被捉,还未等警察到来,那些“正义感”满得四溢的路人早就冲上来一顿毒打,暴力得直教我心中发凉、先行匿走。 匿走之余细想一下,其实国人对私刑的热衷本是早有传统的。君不见,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那些“替天行道”的好汉之事迹,是多么令大众读之而快意横生呵!中国的老百姓自古就生活得艰辛,每日劳作,很有压力;却又一贯以本分人自居,对不劳而获、不法而得之徒,心中极恨。是以一旦见到有歹徒受制,无不大快,恨不得冲上去添个三拳五脚,发泄压力之余,还倍有“替天行道”的道德优越感呢。这一点,体现在“游街文化”中尤甚。古时死囚临刑前,必教之游街示众,这时围观的民众便纷纷以物掷之、以唾弃之,百般凌辱;那混乱的十年间,也少不了“人民群众”的群起攻之,“走资派”被“理所当然”地交由非执法机关发落,谓之“批斗”。令人深思的是,以上两事之中,鼓动、发起群众来攻击“罪人”的,都是政府。可见,人民之中“好私刑”的劣根性,由来已久,并不能全算作当今大众的错;曾受纵容,并不能全算作普通民众的错。但无论如何,没有执法权力的人违法行罚,一定是有错的。一来他们并没有执法的权限;二来受罚挨打的人,从法律角度上看,只是“嫌犯”罢了,又怎该受罚呢? 由此可见,令依法行事者陷入两难的,不是别的,正是法制观念的淡薄与私刑之俗的存在。只有在人民之中普及依法行罚的观念,才能解决这本不应存在的两难问题,也让守法、护法的人不必再进入女教师与警察之间的迷思。【2009年2月课堂考试材料作文】   

    1970-01-01 08:00:00 作者:李元骏
    • 0
    • 9603
  •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蛇、蚂蚁、蜘蛛相约在蜈蚣豪宅里室搓麻将。四圈之后,烟抽完了。大家商量让谁去买烟。蛇说:“我没脚,走不快,让蚂蚁去。”蚂蚁说:“蜘蛛八只脚,比我多一倍,让蜘蛛去。”蜘蛛说:“要说脚多,这里还轮不到我,蜈蚣大哥的脚比我多多了!”“好!那就只好辛苦蜈蚣大哥一趟了。”大伙不约而同地道。蜈蚣无法推辞,心想:谁让咱脚多呢?于是,蜈蚣便走出里室去买烟。十多分钟过去了,却不见蜈蚣买烟回来,又过了半个小时,仍不见蜈蚣回来。于是,大家让蜘蛛出去看看。蜘蛛从里室出来,见蜈蚣坐在门口穿鞋子,他便生气地问:“你怎么还没去呀?大家正等得火起呢!”蜈蚣没好气地驳斥道:“你们总不能叫我光着脚丫去吧!现在我才刚穿完袜子,正急着穿鞋呢…… ”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绪生
    • 0
    • 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