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驾驭大学

       在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的脑海就浮起一个问号:“我该如何驾驭大学这叶我生命中的扁舟?”   有人说进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天堂,是个享受的乐土;有人说大学就是个半个社会,稍有些商业头脑的人就可以充当BOSS的角色,甚至有可能大赚一笔;也有人说大学是情窦初开的季节,只要上了大学,哪怕当年是腼腆无比羞涩万千的小男孩也可以变成情场高手;还有人说……一言以譬之,大家对大学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兼职,这个字眼在大学里司空见惯。有些同学自视为拥有三头六臂的特异功能,以干着N份兼职为荣,甚至到了日夜兼职天天穿兼职装的“境界”。也许,他是为了他日的就业做铺垫;也许,他是为了帮家里人分担一份责任;又或许,他真的有这个能耐?我不信!倘若我信的话,他就成了一个兼职学生,而非一个大学生。也许,你曾经是大学里的兼职高手,但步入社会后你未必是职业高手。难道你愿意伦为一个兼职大学生,而不肯在大学里学点实质性的东西?上网,大学里的热门红。曾经听过这么一句所谓经典的话:“没有电脑的大学生不是大学生。”荒唐至极!!难道有电脑就是大学生了?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电脑,难道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小孩坐在电脑面前就是大学生不成?相反,有些人有了电脑简直就是祸害,而且害人害己。整天蜷着大腿缩着头颅置于电脑前打游戏,以致实视力直下三千丈;那骨瘦如柴的手指把键盆敲得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令睡觉的同学火冒三丈。你说,这样的也算大学生?也许你会说,这样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并不多。但在电脑面前不是看电影就是聊天直至成绩直下三千丈分不清这个世界东南西北的人大有人在。电脑,是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以及和外面的世界得以沟通的工具,并不是用来专看电影的影碟机甚至只是用来打游戏的游戏机。电脑,本来只是个冰冷的机器,在人类帮它插上电源后才得以升温。难道我们在大学里就不该为自己充充电,不至于出来社会后难找工作而感慨这个世界原来如此之冷吗?自修室,临阵磨枪的鬼地方。当下大学的自修室,其情景真的可以用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君不见平日自修室人烟稀少空荡的吓人?或许,你还可以看到那么几个艰苦奋斗的“特困生”仍在里面埋头苦读,但大抵只零星几个不足以充实学习的氛围。不过也怪,到了考试之时,自修室的景象犹为可观:此时此地“人气”特旺——大家定把自修室围坐的水泄不通。只可惜他们再拼命也只不过是为了混过考试关罢了。也许有些人会侥幸考了个满分,但相信走出校门后他还是个不合格的学生。爱情,大学里永恒的话题。当下的许多大学,被视为是爱情的天堂。有很多大学还专门设有诸如“情侣冈”、“情人圣地”、“鸳鸯湖”什么的,好像被铁定为谈恋爱是大学里面的必修课。于是乎,一踏进大学校园的许多人便彼此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到了毕业之时,当年称不上半点花的草也已经草有所归了。有时我真的想不通这是人有七情六欲而出现的自然现还是由于环境的“熏陶”而使得学生们情窦处处开花。更使我感到可笑的是有些人上大学的目的只有一个——泡妞。昨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两耳只闻女孩声,一心只读女生心”的情场高手。其爱情的火势蔓延度虽然达不到韩寒所说的“有一个月做了两回爸爸的”程度,但在一个星期内换了N个女朋友上午拥抱下午SAYGOODBYE的镜头真的是屡见不鲜的事。他那追女孩如踢足球追到后就一脚踢开的把戏,不得不让我把头钻进人性课题的书中去探个究竟……既然单身是可耻的,那么当年历史上的西门庆是不是该评为宋朝十大青年?我敢断言,他们的父母得知自己对孩子的憧憬在爱情的游戏里夭折以后,那种悲恸状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不期而遇抑或是邂逅相逢,而非刻意的追求甚至是情感的戏弄。杜秋娘曾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覃彪喜却说:“花开堪折方需折,莫让鲜花败残枝。”我觉得后者更有道理,值得很多女孩铭记。大学之大,大在你应该怎样去读;大学之小,小在当你走出校门后是否被这个世界所接受。读大学,我已知道并不是读里面的建筑如何雄伟;并不是读里面的一草一木多么的迷人;也并不是读里面的花前月下如何令人心醉。它是青春的驿站,是助于我们的理想长翅腾飞的圣地。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在时间面前,我们真的输不起,因为如今的我们除了年轻便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真的没有必要把时间扼杀于某些无所作为的行为之中。步入大二,蓦然回首,发觉自己在之前真的浪费了不少的光阴。而今,自己终于步入了“一在宿舍二去饭堂三跑教室四泡图书馆五参加课外活动六担任适当兼职”的自认为成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轨道,但愿在毕业后能凭这“六短语法则”图个六六大顺吧。   在此,祝愿所有大学生能够驾驭好大学这叶扁舟......   【编辑按】    文章坦率而且条理清楚地表现了作者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思考。无论如何,大学生活都会是一个人生命中重要的黄金时刻,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充实度过。                                                 编辑——呼呼洁                                                     2008-1-11 

    2008-01-11 13:52:47 作者:佚名
    • 0
    • 9525
  •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

    读了这本书,尤其是书中的“问题活动”让我感触颇深。有了更多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品德新课程,可以怎样挖掘课程资源,为今后在品德教学方面指明了努力的目标。听了专家的意见,再看了改进后的活动,由此使我心头一颤:确实应该多学习,通过网络、书籍、与人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如何将课堂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就“如何开展有效的活动,使品德课堂‘源于学生生活’”粗浅地谈谈个人想法:一.教材中的生活事件是资源提示这本书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型的活动课程,是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它对学生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的。案例《不说话的“朋友”》让我印象深刻,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城区学校教学是一堂优质课,而在乡村学校教学成了一堂失败课,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李老师产生了困惑,我也曾有这样的困惑。现在方知我们要以“真实”的生活事件来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和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标倡导:“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我们的教学内容要有真实性,让孩子们面对真实的生活,引导他们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分享、体验和感悟。李老师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这一课时,选择的生活事件主要是从城区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的,因此能够切合城区孩子的现实生活,激发城区孩子的学习兴趣,诱发城区孩子的生活体验。而同样的内容却与乡村孩子的生活发生了冲突。他忽视了城区孩子和乡村孩子有着不同的“真实”生活。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走进“教材中的儿童”,更要走进“教室中的儿童”。“教材中的儿童”是相对固定的,而“教室中的儿童”常常是变化的。不光是品德课,其他的学科亦是如此。二.课堂活动应该超越生活。这句话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听说了,但是在今天却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品德课程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锻练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也就是说:教育活动应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生成生活智慧,引导生活行为。如,看了专家们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在这堂课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创设了让学生看刺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新鲜感,更何况这么一只可爱的刺猬出现在课堂上。这一情境,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因此,他们当时都异常兴奋地、争先恐后地来看这只刺猬。然而他们毕竟还小,并不懂得做事、活动要讲谦让,于是出现了拥挤、混乱的场面。这样的场面,是真实的,在他们的生活中或许会常常出现。学生置身于这样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真切、深刻。在此基础上谈谦让,学生亲历过,有了真切的体验、感悟,教育即可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孩子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从而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因此切实地实现了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用和有益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作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我们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和反思。三.课堂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实践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课程和教材又要再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已经改变和提升了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最后,老师又说:“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的朋友正默默地为我们工作着,可是他们有的已经受到了伤害,有的还未曾受到伤害,作为朋友的你,该怎样安慰或保护他们呢?请你找到身边的一位朋友,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有了前面的层层渲染,步步铺垫,孩子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活经验,因此提升生活实践有了依靠和支持,水到渠成。这一开放式的提问再一次使学生展开思维,展开投入情感的思维,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探究过程中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形成新认识和新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实践。静态、动态皆朋友,一切景语皆情语,朋友引领着孩子们认识“朋友”,朋友指点着孩子们理解“朋友”,朋友倡议孩子们携手“朋友”。不管是静态的朋友——公用设施,还是动态的朋友,当这堂课结束的时候,相信都已走入了孩子们的心中!这本书对我的教学甚至生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激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008-01-04 08:38:00 作者:吴银生
    • 0
    • 9532
  • 生命,需要理想——由余华的《活着》而联想到的当今大学生生存状况(赛)

     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题记   子夜的钟声刚刚敲响,恬静的夜色笼罩着整个宿舍的夜空,紧跟其后的是几声尖叫“救命啊,有人跳楼啦!”唉,一条年轻的生命竟然如此脆弱,没有痕迹,没有阳光,也没有花开的声音。人啊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余华的《活着》对此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活着,为了理想。 《活着》所记叙的是一出悲剧,主角福贵历尽人间的大喜大悲,在多灾多难的洗礼下依旧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世事如烟,为自己的生命而顽强,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小我的生命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无私奉献来完成一个大我的生命价值,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我做起,最终实现一个大我的生命价值呢?  福贵敢于生存,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然而,福贵的理想——安于现状,乐天知命,这是我们要摒弃的,但生活中有很多人连福贵也比不上。03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留下遗书,赤裸跳楼身亡。04年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04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层跳楼身亡。04年9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一新生在教学楼跳楼自杀。04年1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04年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05年5月13日,北大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跳天楼自杀。05年7月12日,北京某重点大学一女生因考试时递答案给同学被老师当场“揪”出而悬梁自尽。06年广东华南农业大、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也有数起大学生自杀案件。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在挫折与失败面前,生命竟然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她们经不起一次与情人分手、一次面试的受挫,一次补考的耻辱、一次小小的委屈、一次心情的低落……还没有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生命便已夭折,死轻如鸿毛,他们的生命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可言!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在经济狂飙发展的时候,我们高等教育的物质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们往往会很容易地忽视青少年的精神建设和道德教育。“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恐怖主义的泛滥,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削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1][1]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相反,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中,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及‘和上帝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之中”(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82-83页)。许多大学生自杀的社会现象,有其社会原因,也有其个人原因。社会原因方面:一、竞争的激烈化炽热化导致青少年的压迫感和主体意识的沦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社会生存规律。竞争充斥在当今社会的每一条动脉当中。个人有功名竞争、地位竞争;大学校园有学术竞争、体育竞争、科研开发的竞争;社会有利润竞争、名誉竞争与及人才竞争;国家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与及综合国力的竞争。当很多大学生涉足社会的时候,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竞争,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被社会仓促的步伐所惊呆。以往在校园里面所形成的自我意识认同感会日益消解,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沦陷、压迫感的高飙。二、价值目标的功名化和张扬化增加了青年人的疲惫感和宿命感。现代社会的出现的领域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繁杂,变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以人们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生存空间、时间,无法把握变化如此之大之多的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深感劳累不堪。“我们放眼观望四周,人人被社会和文化裹胁着忙这忙那。我们追求名利,我们风潮逐浪头,追明星赶消费求时髦,没完没了,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殊不知这是在茫茫人潮茫茫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我们求来求去仿佛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之物质欲望是一个永无满足可能的变量,而以我们每个人之能力而言,我们所获总是一个有限的定量,以有限追求无限,岂不殆矣。”(郑晓江:《穿透死亡》[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社会的纷繁复杂导致了个人价值目标的多样性,但在林林总总的个人价值体系中,追求名利是主流。当许多大学生因为就业单位没有着落的时候,他们会为曾经的功名而感到愧疚,为个性张扬受到压抑而感到彷徨。他们甚至会时常深感自身的有限性,感受到自我的渺小,感受到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无奈,造成身心的疲惫不堪,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被他人被社会所抛弃,被生活所埋没。三、教育体系的工具化、模式化滋生了青年人的空虚感和无助感。当今社会,很多东西都追求程序化、模式化,连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为培训出一个符合社会大工业生产需要的技术人才,许多大学都只是专注一个方向,把一个个学生变成了一件件教育商品。在一些大学校园里面,学生学会了读书,却学不会做人。在那些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爱情变成了主旋律,逃课成为了习惯,电脑游戏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懒惰变成了生活的主族元素。甚至有的学生在即将告别校园的时候,叹息地说:“大学,是用钱买来堕落的!”“如果教育只是客观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人员,而失去了生命的关怀,意义的寻求以及人生视野的开拓,全人丰盛的享有,那么教育能提供的也许只能训练出一些‘没有受到教育的专家’(un-ed[2][2]ucated expert),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堆‘快乐的,技术纯良的机器人’(Cheerful, skillful Robert)。”(林治平:《中南大学宗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台湾]宇宙光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学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空虚感和无助感占据了一席之地。个人原因方面:一、没有社会归属感。在校的一些大学生,由于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淡化了对国家的使命感,局限于个人的利益追求和情绪圈。他们常常甚至会感觉到被抛弃,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抛弃、被恋人抛弃、被亲人抛弃等等,有时社会角色扮演失败也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情绪极端时可能感觉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他们对社会的发展状况不了解,没有对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这些学生仅仅把自己的活动范围缩小在校园里面,如井底之蛙。当他们刚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时,高速的发展步伐常常会把他们这群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唾弃。失去社会归属感往往使人失去在社会的坐标和参照系,引发绝望。有时担心失去社会归属,或者预计自己将失去社会定位也可能诱发自杀。二、放纵自我、缺乏自律。一些大学生,刚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面逃脱出来以后,便会无所适从。沉迷网络游戏、攀比名牌用品、“拍拖”成瘾、吸烟酗酒、逃课“补眠”……生物钟紊乱,生活现象毫无节奏。相对其他人群而言,他们是社会的蠕虫,是犯罪人群的潜在因子。对这些人群来说,大学校园只不过是他们滋生堕落的温床,是他们走向灭亡的涅磐而已。再究其深层原因,就是他们缺乏主体意识、自我思想泛白,没有自律观念,生存意志淡薄。“哀莫大于心死”,这群过分放纵自我的学生,最终还是会被社会的浪潮所湮灭,选择轻生!三、特定的动机。“特定动机是意志的产物。这往往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产物。这些特定动机主要有:①利益的交换,自杀会为社会组织的其他成员带来好处,这包括求神赐福、平息神怒等集体或供奉性自杀行为,也包括大多数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原因造成的自杀行为;②期望的另一种生活的转换,如自杀升天、解脱等;③报复性自杀,自杀对其他社会组织的成员造成更大的伤害或利益损失,比如反社会的自爆事件;④在死亡随机性中的自愿选择行为,如打赌谁先死(左轮枪、安眠药等),决斗,求死游戏(主要是丛林游戏)等;⑤世界观价值观异化,如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由,自杀崇高等。这类自杀往往是洗脑的结果,其预防从反洗脑着手,帮助他们重建合理的动机。”(百度资料)四、心里的障碍。长期在同一个狭窄的地方生活、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和疲劳,在个人理想[3][3]期待受挫、寻求刺激新颖而不得的情况下,甚至会郁郁寡欢。更有甚者,他们天生就有一副悲花怜玉的心肠、多愁善感,对很多事物的承受能力都很脆弱和敏感。在各种各样的环境迫使下,这些学生都会一定程度上患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余华在他的小说中写到很多苦难,看到的是中国人在“活着”时忍苦难的韧性和面对苦难的乐观精神。余华认为,这两种精神才是“活着”的最本真的意义。《活着》中的福贵,亲手埋葬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亲人,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达观的精神。余华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人的生存本相,思考了中国人生活的意义,在普通人身上寄寓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其实,这些自杀或者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又何尝不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呢!对生命情感的关怀、对终极信仰的关怀、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对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这些都是我们对那些病态学生疗以救治的最好药方!   活着,为了什么?   习惯于不择手段去赚取荣华富贵的人,那是为自己活着的人;喜欢悲花怜玉,珍爱一草一木的人,那是为自然活着的人;能够行走在荆棘之间,用自己的脚为后来者踏出一方净土的人,那是为别人而活着的人:能够“苟利国家生死亦,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那是为国家而活着的人。理想在,生命便会花开。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生命,需要勇气,需要理想!      【编者按】本文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生存状况,感人肺腑。当前大学生应调整自己的心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不要过多埋怨外部环境,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树立正确的目标,不断奋斗吧,生命需要理想。不要让太多空虚充斥自己。编辑:扫地叔叔                                  2008-1-4 

    2008-01-04 01:19:10 作者:陈飞华
    • 0
    • 9539
  • 审美的三个视域

    审美的三个视域摘要:当今社会,审美的世俗化倾向愈演愈烈。找不到方向的人们,在世俗的审美观里沉溺与沦落。拯救人类的使命,在科技调度发达的现代,依然落在美学研究者的身上。本文就审美的三个视域(自然主义、科学认知主义、悲剧主义)作适当的阐释,力图以此为当代审美观作指向。关键词:审美自然主义科学认知主义悲剧主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审美追求越来越高,这主要表现在对美的形式理解上的推崇。社会的变迁,带来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势必导致人类价值观的升华,甚至变迁。经过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对和平诉求的热忱,是导致今天政治意识的漠化与经济意识的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对经济这一概念的片面理解,使80年代以后的世界,进入了詹姆逊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代为非中心理论和以思想碎片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契机,也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与理论方法。与此同时,晚期资本主义所暴露的问题显而易见。詹姆逊认为,商品化经济的无限扩大最终导致了人们思想的物化。这种“物化”,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经济对人们思想的摧残,它以惯有的“物质主义精神”将人们武装到牙齿,从而导致了人们对艺术、对文学,甚至对美学的理解流于形式。这无异对美学的发展前景形成极大的威胁。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审美观的世俗化日趋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感觉。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对国内的冲击,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文化上。西方思想随着经济的入流,基本上冲垮了中国人仅存的“社会主义”思想。由于这近百年来中国的动荡,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革命性批判,使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受到莫大的损毁。这种“损毁”不单单表现在一些文化瑰宝的丢失,更重要的是,它对国人思想的空前“扫荡”,导致了当社会主义羽翼未丰的时候,国人在信仰缺乏之际,资本主义成功地入主国人的头脑,使80年代后的中国,在无以摆脱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进行的痛苦社会主义变革。在这种文化境遇下,人们的审美观发生极大的扭曲,主要表现在审美形式上的追求。所谓对“审美形式上的追求”,可以理解为对感官刺激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拘泥于形式,呈现出一种多变性和复杂性,对于事物内在美并没有多大的揭示。就如前几年的长篇小说《幻城》,其作者以老练的文笔为其所创造的幻想世界增光添彩,以华丽贲美的辞藻博得大众喜爱,名噪一时。在其华丽的外衣下,能够揭示的实质性东西却少之又少。据某些读者所言,该书的言辞勾起了他“审美的趣味”,而言辞对美的展示是有限的。苏格拉底有这样的感叹:“美是难的。”这句话的意思可理解为,美是难以言说的。这里大抵上有老子哲学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而美呢?不妨说成“美可美,非常美”。这样看来,语言是苍白的,如果每一个人把美看成是语言的美,那么,这种审美观非但是世俗的,而且有形而上的意思。这种审美趋向在当今这个后现代主义的社会里得到生长的土壤。审美外延出现泛化,“审美体验由悲悯庄重情怀向世俗化、短暂性、消遣性快感倾斜”。这样一来,审美主义所带来的对人的自我主体性的意义被一点一滴地消磨。詹姆逊在对当代文化的评论时说道,“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成为商品”。这就表明,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逐渐消逝,审美文化趋向于世俗化。这种“世俗化”与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社会上的人追求于物质享受的时候,他们的精神生活日益空虚。物质的追求,只能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这种欲望的满足,与动物对自身生理的满足大同小异。而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揭示,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作为一个本体,其存在与否,其存在的意义,以及死亡的深层涵义,这必将导致人对其终极意义的思考。这便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作为人类最高哲学的美学,其对人的本体论的研究,是其存在的基石。利用美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的问题作适当的批判,特别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有利于解决社会上一些问题,引导人们以正确的审美观审视周围事物,从而完成美学的使命。“按照存在领域划分,美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1)就美学的分析视角上,社会上流传多种理论。今天,我就从审美的相关理论中引用三个理论,涉及自然、社会与艺术,对审美的取向或价值作阐释。 自然主义从近代哲学开始,人们注重对其主体的审视。主体性阶段在近现代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文艺复兴以后,人性得以解放,人类开始相信自身主体性所展现的优越性。他们认为,自然是可以征服的。于是用推土机推倒了一座座大山,用普罗米修斯伦偷来的火种烧毁了大片的森林,用污水捣毁了生命的源泉,以此延续人类的文明。这种文明的延展,以毁坏大自然为代价,这便带来林林总总的问题,工业机器所构筑的现代化城市,非但没有使人们过上舒适的生活,反而带来各种让人痛苦的工业污染,使人们开始逃离城市。当今世界的问题纷繁复杂,“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2)中国古代有两种哲学,儒家和道家。儒家哲学是一门入世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论述是有限的。与此相反,道家更倾向于出世,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论述颇为着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道”归于自然,可见其对自然的主体的认可,这种认可已经否决了人作为主体的独立性,可以推算出老子的想法。他认为,人是归属于自然的。老子又说,“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3)“养”与“归”便揭示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相对于自然来说,人类只能被“养”、“归”顺自然,其主体性是受到限制的。也就是说,自然和人作为主体间关系,老子偏向于自然这一主体的认可,要求人们必须服从自然,限制自身主体性的发挥,以保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表明,老子的思想倾向于自然主义。但是,老子的哲学还不是完全的出世哲学,反而“是入世的哲学,最终要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他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此,这种自然主义还是不彻底的,只是有限的自然主义”。(4)相较于老子,庄子哲学更倾向于自然主义。庄子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已。忘已之人,是之谓入于天。”(5)庄子所谓的“忘已”,是一个摒弃自身主体的做法。在他看来,人生中种种困惑,是个人作为主体所发挥的主体性衍生出来的不必要的烦恼,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有一种天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不随事而喜,不随事而悲,悲和喜只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反映。所以庄子才会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⑹这不是鱼有意识,而是人有意识,并且将其意识反映在客体上,以此昭示其主体性。庄子的“忘已”就是为了消灭这种主体性,从而使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种“忘已”也为了融入自然,达到“物化”的境界。庄子说“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⑺,又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⑻就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理性至上主义的初端。文艺复兴以后,人类理性的光芒得以绽放,昭示着人性的解放,也表明人类的主体性以理性形式将世界置于其治下。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开始引人深思。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欲望的追求与满足中经历痛苦与无聊的轮回。”⑼就这一点来看,叔本华是厌世的,属于悲观主义者。然而,也从这一点上说,他对人性的看法是确凿的——人性丑恶,人作为主体所体现的生命意志,不过是为了“欲望的追求与满足中经历痛苦与无聊的轮回”,所以叔本华提倡禁欲,否定人性。相较于叔本华,弗洛依德以其无意识理论对人类理性作了一番批判,他认为,无意识深藏不露,支配着人的意识。而无意识属于人的原始冲动,也就是自然冲动。这已表明,弗洛依德的理论,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笔者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人类理性的解放预示着人真正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与此同时,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毁灭,势必导致人类的毁灭。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在商品流里挣扎,以商品化的眼光审视周围事物,其结果只是导致对事物的片面理解。多少年来,人类大喊着要征服自然,却不知道,征服自然的结果就是摧毁人类。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可没说要以经济为中心,让每个人眼里都充满物质啊!有学者认为,应该以生态哲学的角度去审视眼前的问题,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时,也是修正人们心性的良方。詹姆逊说“后现代主义”产生了“精神分裂”,可以理解为,人的精神的变种与空虚。医治这种“精神病”的药物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回归自然,重新审视自然的雄伟与壮丽,陶冶性情,这才能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也才是人类作为主体所真正存在的意义。 科学认知主义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其审美的前提。美的发现,往往从认知事物开始。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已经对事物的美有所把握。“传说有一次他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大小不同的五个铁锤打击铁砧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有节奏,像是一支悦耳的乐曲。他不觉停住了脚步,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些铁锤,并让人称了一下,它们的重量符合一定的比例:6:12=1:2,6:9=2:3,6:8和9:12=3:4。毕达哥拉斯心跳豁然开朗,匆匆赶回家又做了一些实验,他发现弦长成一定比例时能发出和谐的声音。于是他得出结论,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认为这种和谐就是美。”⑽那么,把和谐的事物定义为“美”,这科学吗?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科学只有一种,就是历史科学,它既波及到自然,也波及到人类社会。⑾而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认为,“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⑿我国学者对此作了一番综合,把科学界定为:“以范畴、定理、公式、法则等反映人类自身及世界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⒀从这个对科学的定义来说,毕达哥拉斯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揭示美的本质。作为哲学美学的始祖,柏拉图的观点与毕达哥拉斯有所不同。他认为“美是理式”,“每一种物都和任何一种其他物有所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本质特征,而物的所有这些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物的理式。”⒁在柏拉图看来,物的理式是不可见的,也是不可触摸的。因为理式不属于现实世界,但理式的存在先于现实世界的存在,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以理式为手段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尽管这种认识并不到位,但是在那个古老的年代,他有这种认识,也是先进的。继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对其理式作了一番批判。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使物的理式与物相脱离,进而形成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理式世界,并把它移置到天国中去。”⒂这种理式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分享的结果,而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从这一点上说,柏拉图的理式是不科学的。因此,他提出的理式,强调了物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而为美的寻求提供了现实方法。他认为,“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⒃在他的尺度理论里,“他认为,任何事物,不管人造物还是自然物,其形式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这里的‘形式’就是柏拉图的‘理式’,希腊语为eidos),动力因和目的因。”“四因可以最完满地体现在事物中,从而创造出美和合目的性的有机整体。”⒄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试图“从客观现实,从事物自然属性寻求美的方向。”⒅到了近代,作为西方近代哲学的始祖之一,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为近代理性主义美学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我确实认识到我存在,同时除了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之外,我又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东西必然属于我的本性或属于我的本质,所以我确实有把握断言我的本质就在于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或者说在于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就是思维。”⒆在这里,笛卡尔所谓的本性就是理性。他视理性为实体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表明,这种理性是高于一切的。笛卡尔就用这种理性来审视周围事物的美与丑,以此作为审美的标准。同时,对于形式美的认知,笛卡尔沿袭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延展,“他强调美不在部分而在整体的观点,是与理性主义哲学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秩序性的观点相联系的。”⒇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得如火如荼。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随之诞生。卡尔松试图从认知物质的本身的基础上去揭示美感,他认为这比单靠人的审美经验要有价值。他曾引用西方学者赫伯恩的话:“设想积云的轮廓类似于一篮洗涤的衣物,而且我们从观照这种相似性中感到愉悦。设想另一个时候,我们试图去了解积云中气体的紊乱状态,还有在其内部和周边决定着积云的结构和可见的形式的气流。这时,我们难道不认为后一体验比起另一个体验少一点肤浅,本性上多一点真实,并因此更值得去拥有吗?”(21)由此可知,卡尔松试图通过科学地认知事物进行审美活动,这种理性精神与当时西方主流美学学派不谋而合。笔者认为,西方美学往往是偏重于理性的。无论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还是笛卡尔、卡尔松,他们都试图从审美经验中抽取一些审美的规律,以此作为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手段。20世纪开始,德国的韦特墨、考夫卡、库洛等人,美国的阿恩海姆,试图以“格式塔同形同构说”来审视美感,在美学界反响热烈。但是,笔者认为,处于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精神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呈现为一种“精神分裂症”,同形同构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困乏无力。阿恩海姆认为,“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无力的,既缺乏能量,又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22)这种说法在当今社会站不住脚,在后现代文化的语境里,人的行为已经不能作简单地认识。前一阵子,某省发生一起凶杀案,案犯以残忍的手段将死者分尸,当她被判处死刑时,她竟然露出“欣喜”笑容,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当代社会,人性的扭曲变形,已叫以往的审美学说失效。当务之急,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审美体系,以指导人们的审美实践。 悲剧主义所谓的悲剧,主要特指审美范畴上的悲剧。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研究悲剧的美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过失说”,认为悲剧的产生是由于悲剧中的人物的过失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与当时希腊人以“命运说”来解释悲剧的产生作对比,是有积极意义的。囿于亚里士多德处于古希腊时代,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他并没有深刻地揭示悲剧的本质和意义。到了19世纪,悲剧理论得到重大的发展,失去其发展的美学家有谢林、黑格尔、尼采等人。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也有所略同。谢林认为,“悲剧的实质在于主体中的自由与客观者的必然之实际的斗争;这一斗争的结局,并不是此方或彼方被战胜,而是两方既成为战胜者,又成为被战胜者——即完全的不可区分。”(23)可以发现,谢林所认为的悲剧的根源是“主体中的自由与客观者的必然之实际的斗争”,这种斗争具有必然性,而斗争的结果是“完全的不可区分”,这就导致“不可知论”的出现。这种“不可知论”被谢林抽象为一种“命运”。于是,谢林所认为的悲剧,成为命运愚弄人类的伎俩。谢林也承认“命运”的存在,这就是他论述悲剧起源的“干预说”。谢林提出这一学说,并没有认为“命运”很可怕,抑或不可战胜。在他看来,“命运”也只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的实现,也是人类自由的实现。在其“同一哲学”里,自由和必然是同一的,“自由应该是必然,必然应该是自由”。(24)据此来看,谢林“赋予了悲剧更高的意义:通过自由和必然的斗争,人的绝对自由得到了承认,从而获得了‘崇高心境’。”(25)黑格尔对谢林所持的观点有所扬弃。在他看来,悲剧的产生是有其必然性的。而这种必然性,并非“命运注定”的结果,而是两种对抗性的力量的冲突。“这里基本的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的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26)“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27)拿《哈姆雷特》来说,哈姆雷特具有两种人性,一种是“复仇欲望”,另一种是“虚无主义倾向”。当复仇欲望在他身上发作时,哈姆雷特会寻机会刺杀国王,而即使他有多次机会可以杀死国王,他还是没有得手,那不是命运作祟,倒是他的“虚无主义倾向”在作怪,使他认为“死乃是旅客一去不返的未经发现的异乡”。(28)这两种人性的冲突不可避免也不可停止,只有哈姆雷特死了,悲剧得以实现,这种冲突才得以圆满,所以黑格尔说,“通过这种冲突,永恒的实体和统一的平静状态;随着这种个别特殊性的毁灭,永恒正义就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了。”(29)从实质上说,这种“永恒正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即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尼采的审美理论也是形而上学的,但是,他不同于黑格尔。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最终要被宗教和哲学所取代,哲学(理性)高于艺术(感性)”(30)尼采倒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在《悲剧的诞生》里提出了“艺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这部著作里,他把艺术尤其是悲剧文化当作拯救人生的上帝。在他看来,悲剧的构成是一种冲突的结果。构成这种冲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人作为主体对生命的渴求,另一个则是人的理性使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所产生的痛苦。如果说前者是人作为动物的求生本能的话,后者则是人的理性使人所产生的困惑。在后者中,人的理性的昭示似乎是人类“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喜欢思索的人们,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糟糕。就叔本华来说,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生不息的过程,它不停地生成什么,又不停地毁灭什么。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种所谓的“世界意识”,而人类根本无法摆脱这种世界意识,只能不断生成、不断消灭,就这过程来说,它是永恒的,无意义的。叔本华由此推断,人生也是无意义的。同时,也是痛苦的。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人类只有摒弃世界意识,做到无欲无求。这样一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暴露无遗。尼采认同了叔本华的部分观点,他也承认那个永恒的过程,认为人生就是如此。不同的是,他希望通过悲剧的力量为人生辩护。在《悲剧的诞生》里,他所谓的“希腊精神”就属于一种悲剧文化。在尼采眼中,希腊精神是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相互调和的产物。日神注重于外观,反究本体,对人生持执着的态度。文克尔曼把希腊艺术概括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对日神的形象概括。而酒神则与日神相反,它突破外观,与本体沟通融合,超脱于人生。尼采对酒神的形象颇为推崇,认为酒神世界观与悲剧世界观同义,其内容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由个体化的解除而认识万物本是一体的真理,回归世界意志,重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第二,进而认识到世界意志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永恒生命,领会其永远创造的快乐,并且把个体的痛苦和毁灭当作创造的必有部分加以肯定;第三,再进而用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意志的创造活动,把它想像为一个宇宙艺术家,把我们的人生想象为它的作品,以此来为人生辩护。”(31)由此看出,尼采认为,悲剧对人生是有意义的。他谈到:“悲剧无不能替叔本华意义上的所谓希腊悲观主义证明什么,相反是对它的决定性的否定和抗议。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不是为了摆脱恐惧和怜悯……而是为了超载恐惧和怜悯,为了成为生成之永恒喜悦本身——这种喜悦在自身中也包含着毁灭之喜悦……”(32)不难看出,悲剧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它不同于两种人生观,一种是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认为求知能够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认为人生虚无。尼采所认同的悲剧文化,其实是一种希腊精神。它表现为对世界意志本体化所产生的痛苦的认可,同时,它将随着本体化的肢解而返回世界意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虽然结果是一种虚无,但是过程却是“惊心动魄”的,悲剧的意义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现。在后期,尼采也承认,《悲剧的诞生》是悲观主义的产物,因为他认定悲观主义是真理,而悲剧只不过是让人活着有意义的谎言罢了。无论如何,悲剧作为艺术的艺术,是有重大的意义的。笔者认为,悲剧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向人们昭示人生方向的荧屏。它以美好事物毁灭的方式,不断地陈述活着的意义。似乎可以说,一个悲剧的毁灭,为的是阻止更多悲剧的发生。就从这一点上说,它功不可没。笔者所看到的社会,到处充满了矛盾,冲突日益激烈,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地加剧。看似平静的社会生活,实则内藏暗涌。这样看来,悲剧精神必须得以贯彻。只有通过悲剧,才能缓解冲突。如果面对社会上种种悲剧,人们莫衷一是,那么,更大的悲剧就在后头。 参考文献:(1)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4页(2)      叶朗:《胸中之竹》,第30页(3)      《老子》第三十四章(4)      杨春时,《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在信仰主义与审美主义之间》.美学,2007年第5期(5)      《庄子·外篇·天地》(6)      《庄子·外篇·秋水》(7)      《庄子·外篇·马蹄》(8)      《庄子·天道》(9)      杨春时,《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在信仰主义与审美主义之间》.美学,2007年第5期(10)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页(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20页(12)  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第172页(13)  阎国忠,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般比较.美学,2007,第2期(14)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页(15)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9页(16)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页(17)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页(18)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页(19)  笛卡尔,1986.第82页(20)  彭立勋,笛卡尔美学思想新论.美学,2007,第2期(21)  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46页(22)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15页(23)  [德]谢林.艺术哲学:F[M].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第371页(24)  [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44页(25)  伏爱华,谢林与黑格尔的悲剧审美观之比较.美学.2007,第9期.第36页(26)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286页(27)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6页(28)  彭运生.从文学到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第104页(29)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先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287页(30)  伏爱华.谢林与黑格尔的悲剧审美观之比较.美学,2007,第9期,第38页(31)  周国平.艺术形而上学:尼采对世界和人生的审美辩护.美学,2007,第9期,第39页(32)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我感谢古人什么[M].周国平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4至5页   【编者按】呵呵,这是少尘君美学课程的论文吧。读来不无获益,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很重要呢。——徐尚瞻2007/1/5

    2008-01-01 22:13:50 作者:少尘
    • 0
    • 9529
  • 感激的涟漪(赛)

         文/ 林兴荣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大学城建学院)金穗文学社   李密在晋秦始三年写给晋武帝的表章中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袅袅私情,愿乞终养;臣不胜犬与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武帝读后也终于感动而罢召。不仅武帝感动,我们也为之动容。李密对母亲的爱激起了每一个人心中那份对母亲的爱。来到城建快一个学期了,这些天,我仍然会抽空想一下,想想妈妈为我们做了多少事。母亲是永恒和未来,是浑圆的无始无终,让我的想念无时无刻。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在母亲博大,温暖的胸怀里真正地使每一个儿女感受到爱的奉献。记得中秋节那天晚上,我打电话回家,电话那边传来的是有气无力的声音,我深知妈妈一个人开一间大杂货铺真的不容易,很劳累。我想帮却帮不了,一想到无奈,我的眼眶就红了。母亲为家庭牺牲太多太多……母亲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为了整个家庭的利益,母亲忘我地奉献,从来不想表明自己的功绩。母亲像一只蜜蜂,只希望为蜂巢添粉加蜜。春节即将来临,按照我们家乡过年很忙的习俗,不知母亲额角的皱纹和银鬓华丝还要添几缕,希望早点踏上回家的路程,用我的心抚平母亲额上的条条皱纹,用我的情染黑母亲头上的丝丝白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无论对谁来说,母亲都是灵魂的故乡,生命的绿洲。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母亲是一块坚硬的花岗岩,甘愿铺在道路上,垫平坎坷,消除泥泞,让人们踏着向前。母亲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她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季永不荒野。在黑夜,在茫茫的海上,母亲为我的帆送来了风,挂上了灯,使我生命的船,穿过长夜和海淀。我经历过黑夜我在这黑夜的航路上汲有触礁,没有搁浅因为有母亲,这盏用心燃亮的航标。母亲慷慨的赠予,不只是物质的资助,而且是精神的支持,使我的心涌起了,感激的涟漪。最后我想说,感谢妈妈使我永远拥有最清新的早晨,最明媚的春天,我爱你,妈妈! [编者按]:感激的涟漪却令人心起波澜。-----扫地叔叔-----2008-1-3     

    2007-12-31 22:37:04 作者:金穗文学社
    • 0
    • 9525
  • 血染军旗(赛)

     今天,老师又为我们播放了2006CCTV中国联通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其中独臂英雄丁晓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之前在央视一套也观看过现场直播,但今天看来韵味一点不减,“丁晓兵”这个英雄名字,仿佛又在中华大地回响,英雄的事迹已成为过去,英雄的精神却给我们精神动力,心灵的震撼……20年风雨同路,20年风雨兼程,20年来一直是英雄,20年来铭记南京航空学院学生的来信;20年后他又交出了一封出色的回信:248面奖牌、证书,36座奖杯是他充分的诠释。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就是个普通军人,现在这样,以后也是这样,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一个党员干部一个军人的本分。”坚强的意志维系着他一生的奋进,执着的追求是其最显著的人格魅力,18岁报名参军,他勉励自己:没有人逼你到基层,别人两只手能干的事,你也能干。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军人的选择,道出了一位军人的执著与毅力,从他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钢铁般的意志,鲁迅先生如是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一条独臂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为之骄傲,我们为之动容。从逆境中挣扎启程、从人生低谷到职业顶峰。他像一把号角,引领时代先锋,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他给人昭示精神动力。在我们心中产生久久的共鸣。他的事迹给生活中遭受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无疑就是一剂强心剂。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马平川,前进的旅途中有时风和日丽,有时狂风暴雨,也有时电闪雷鸣,而信念、意志却是维系你前进的动力,它不可以使你一蹴即就,却使你走出人生漩涡,一份源于内心的永不言败、一份坚如磐石的执著造就你登向人生的巅峰,一条独臂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丁晓兵的事迹让我们心灵倍感震撼,同时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的还是自己,即便是一小步,也有新的高度,我们没有理由向困难、挫折低头,恰恰相反,作为一名大学我们更应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让困难向我们低头,让挫折向我们靠边!   

    2007-12-31 22:18:19 作者:金穗文学社
    • 0
    • 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