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贾平凹: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

     冯积岐的《村子》是一部厚实沉稳的作品,是今年陕西文学的重要收获。我与冯积岐平日来往甚少,但他的作品我却很关注,我之所以关注,是因为他在陕西作家里是吸收现代小说成分较多的一位,而他又是极传统的一位,他的生存状况、经验以及走上文学之路受到的教育都是传统的,年纪又不小,可以说是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套写法的作家。而怎样吸收现代小说成分,如何在他身上发生化学反应,会反应到何等地步,这是我最关注的。他的个案对陕西、对上世纪5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是有研究价值的。我不是评论家,我看同行之作,是看哪些是我能写出的,哪些我会怎样写,哪些我写不出来。具体到《村子》,这段生活我也是熟悉的,也是我最难把握的,我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如何去写这一段历史,怎样使现实生活中的历史事件既写出丰富性又还原成文学,使现实生活营造出虚构的艺术世界,把世俗的真实转化为文学的真实,将无常变成不灭?冯积岐做得怎样,而我又如何去做?第二,他是如何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并透出生命的饱满性的?第三,他写了人物命运,命运不仅独特,而且如何产生一种命运感?这三点,可以说就是作品的根本,是时代和生活的深刻处。那么,我读完了《村子》,给我的最深印象是感情特别真挚,思考特别深邃,生活特别丰厚,文笔特别优美。让我感动的具体可以这么说:一是作者是一个对文学虔诚的人,他的作品是用心写的,事关痛痒。当众人写作带上了职业性毛病,即油滑、写玩乐、乱调侃时,他不是这样,他忠于责任,才华内敛,气质阴郁,性情沉稳,依然表现着一个作家的严肃和高贵。二是作者是一个不断追求的人,到了这个年龄和经历了许多之后,他仍在学习,仍在吸纳。他的思维是开放的,意识是先进的,这是一个不原谅、不满足、不欺人也不自欺的作者,他的状况表明着他的潜力和我们对他的期待。三是他的思考不停止,包括社会思考、艺术思考。我概括一下,即,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胆怯而又勇敢地进行着一种探索,他是无奈地又怀有野心地在奋斗着。这是一个作家最重要的素质,这种素质才赢得我们的尊重。四是他所描写的乡下生活,可以让别的人写好几部作品。他写了一个村子、一群人,这种小说是最难写的,而有些篇目和章节又写得是那么地精彩。五是他是有几套笔墨的人,写实写得很到位,人物刻画得细腻动人。议论则有哲理,闪动着泥土一样的智慧,抒情又出乎意料,有诗人气质。从冯积岐的写作引伸开来,我还想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通,也可以说有疑惑和迷惘。概括出来是六个字:苦难、虔诚、辛劳。这六个字是冯积岐的特点,也是陕西作家的特点。在保持发扬这六个字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审理这六个字。我总觉得冯积岐身上有几种气在蓬发,这些气都元真淋漓,都清新,都旺勃逼人。但是,我又觉得这几股气融合得不好,他学了许多现代小说的东西,他一心想在写乡下生活题材中做一场革命,这难能可贵,也最有价值,但他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东西。如果写一个短的东西,单独来写都会非常精彩,但在大的作品里,要糅在一起却相互抵触。比如《村子》叙述人是谁,用什么视点?此作的开头是现代的文笔节奏,是现代小说的味道,故事一展开,又是写实的,而看了下部,写实的又不怎么细腻和实在了,跳跃太大。而每一章和每一节相互独立,开头又似乎有现代小说的那种味,但每一章节的写作又成为一种套式。最后,再说一个观念,如果我们的作品都可能是过渡性的、速朽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把我们的作品写成这个时代的一份记录而留给历史。这或许是我们的出路,也是我们最大的野心。如果认同我这个观点,我想从这个角度讲,《村子》就是中国农村在1979年至2000年的一份记录。 来源:文艺报贾平凹

    2007-07-03 23:30:13 作者:佚名
    • 0
    • 9535
  • 长篇报告文学《香港驻军十年》出版

         为庆祝建军80周年暨解放军驻香港10周年,由苏玉光、节延华、陈道阔共同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香港驻军十年》近日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主题鲜明、创作立意高、历史纵深感强、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全景式作品。作者以流畅的文字,独特的角度,新颖的形式,从不同侧面描写出了驻香港部队进驻十年来部队建设取得的成就,体现了驻队官兵无私的奉献精神、严明的作风纪律和过硬的军政素质,展示了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勾画了在特殊环境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新型军民关系。文中配有近百幅珍贵图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10周年的献礼之作,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建军80周年的重点图书。 来源:文艺报阿宝  

    2007-07-03 23:25:30 作者:佚名
    • 0
    • 9533
  • 文学界推新作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

     香港回归10周年前夕,几家文艺出版社与中国作协下属期刊都纷纷推出相关主题新作,以文学界的独特视角与生花妙笔,诠释文人心中“东方明珠”的10年历程与风采。作家出版社日前推出了《金庸散文集》。据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侯秀芬介绍,《金庸散文集》是一本由金庸撰著的汇集其60多年间撰著的散文精华集,也是中国大陆惟一一本得到金庸先生授权正式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散文集厚达400多页,40多万字,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文章,多数是金庸对于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以及历史随笔、出国游记、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关于莎士比亚话剧和经典外国电影、中国传统戏曲的点评文章,非常有功力,具有较高的水准。据悉,一贯对出版质量非常严格的金庸对这次散文集的出版亦非常重视,连续三次亲笔校订,除了将在《明报月刊》杂志里登载的精华文章收录之外,还专门增加收录了他早年在《大公报》等处所开专栏的文章。此书不仅成为研究金庸的重要史料文献,也是所有爱好金庸作品的读者值得收藏的一本散文随笔集。金庸在41年前在香港创办的《明报月刊》杂志如今已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心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侯秀芬告诉记者,与《金庸散文集》同列“香港《明报月刊》40周年”精品文丛的另几本图书也已推出。金庸允诺出任此套丛书主编,对首批六本书进行了审订,并邀请马悦然、柏杨、余英时等共同出任此套丛书的顾问,授权在大陆与自己散文集同步推出。《人民文学》以头条数页的篇幅刊登了军旅诗人刘立云的组诗《紫荆花臂章》。诗作通过《紫荆花臂章》《降落》《添马舰》《开放日》《一只苹果》《三个年轻女兵》等多章节的视角,反映出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傲人风采。“辞典上说紫荆花属落叶灌木……而香港是东方的一个海湾一颗明珠/紧靠风暴的边缘/当灾难从远处袭来的时候/他们则会发出呼啸发出呐喊/用骄傲的头颅去撞碎雷霆”……《诗刊》在7月号上刊载了香港作联名誉主席蔡丽双写的香港回归歌词《放歌七月(八首)》。刊物在“组诗部落?紫荆花开的祖国”部分集合了熊育群《香港,南国木棉及其它》、刘向东《刘向东?祝福你香港》、华万里《花翅》、柳沄《周围》、罗春柏《禅风诗韵》、徐南鹏《幽远》、孙晓杰《漂流》、谢君《光亮》、李元胜《声音里的金属》、娜夜《没有什么是相同的》、海桑《分散的爱》、吕宏友《时隐时现》、周孟杰《抒情的云》、吴兰保《飞翔的方向》等反映香港回归的组诗作品。《民族文学》推出回族诗人筱楠的《一组铭刻在心中的数字》,以精确到时分的数字刻写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一段段历史事件。诗中写道:“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时间/啊,站在维多利亚港湾之畔/我看见中国沸腾了/我看见今夜中国无眠”……《中国作家》则承办了中国作协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重要纪念活动《大师情——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当代百名文化大师墨宝展》。《作家文摘》近日选载了凤凰卫视新闻人曹景行所著的《香港十年》一书。该书回顾了香港回归十年历程,真实记录了1997年六七月间香港社会的各色景象,以大量的生动细节丰富了关于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作者长期在香港生活工作,以资深新闻人敏锐独到的观察,剖析了回归以来香港在社会心理、文化心态、经济生活各方面所进行的调适;见证了十年中,亚洲金融危机、非典、中国“入世”等重大事件带给香港社会、香港人的深远影响;通过一个个热点事件的评述,对香港社会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央视驻港记者长江的一部内地和香港文化深度比较的《晚来香港一百年》。作者几年来以自己的视角,把上至李嘉诚、曾荫权,下至笼屋里的笼民的喜怒哀乐等都作出了第一手的个人记录,反思了香港的法治、城市管理、市民的素质以及公益精神。陈建功在书序中说,这是一本探究香港生活、拓展我们视野的书,也是一本磨洗我们的心性,让我们好奇、开心、谦虚、向善的书。 来源:文艺报武翩翩  

    2007-07-03 23:23:59 作者:佚名
    • 0
    • 9542
  • 造谣者就韩寒“雇枪手”事件道歉

     日前曾报道韩寒被网文“陷害”,说他3年来一直使用枪手。昨天,韩寒在博客上表示,在所谓他的“枪手”马日拉的调查下,已查明造谣者是江西某大学大三学生,将按司法程序起诉此人。在韩寒此篇文章发表三个小时后,造谣者“梦七”也更新博客,发表“致韩寒和马日拉一封迟到的道歉信”。   “梦七”日前在网上发表文章,称韩寒从2004年的《长安乱》便开始雇枪手写书赚钱。这个枪手是韩寒的好友马日拉。随后,此事被媒体报道,韩寒和马日拉都澄清此事纯属“梦七”造谣。   此事公开后,由于恰逢韩寒新书《光荣日》上市,因此有人质疑此事可能是韩寒和马日拉的联手炒作。为了还自己和韩寒清白,马日拉费尽周折找到造谣者的资料,查知此人是江西某大学大三学生。他表示,自己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两个小时后,韩寒也在博客上发文,表示自己本来只打算对方道歉就可以,但对方之后继续挑衅激怒了他。“你已经失去了认错的机会,接下来就是司法程序了。”   在这两篇博客先后发出后,“梦七”终于发表了道歉信,正式承认该新闻是哗众取宠的捏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赵明宇

    2007-07-03 23:22:02 作者:佚名
    • 0
    • 9539
  • 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

            1997年7月1日,当英国国旗从维多利亚湾畔降下的时候,香港一个半世纪被英国殖民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今天,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反映了新的历史现实。就作家队伍的构成来说,其中不仅有南来北往、东去西迁、土生土长、留港建港、移民回流的作家,还有定居国外而把作品寄回香港发表的作家,作家队伍可谓庞大,特别是南来作家和本港作家两大作家群体的裂缝渐趋弥合,创作势头十分旺盛;就年龄结构来说,老中青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特别是新生代的崛起给香港文学注入了新的质素;就创作本身来说,虽然因“九七”回归而引起的“香港意识”一度高涨,但几年后不仅“漂流异国”的故事不多,而且从政治角度感慨“此地是他乡”的小说也明显减少。可见“一国两制”政策和《基本法》深入人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非但没有变,反因随着和大陆关系的进一步紧密而进一步加强。在这点上,应该说《香港文学》起到了桥梁的重要作用。该刊的办刊宗旨就是“立足本土,兼顾海内海外;不问流派,但求作品素质”。两任主编刘以鬯、陶然都身体力行努力做着发展香港本土文学、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沟通世界华文文学、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事业。香港这种多元开放、兼容并包的独特文化氛围使香港文学呈现出自己的独特质素。困境与光明并存香港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都市,市场法则一直是影响文学创作的最重要因素。通俗文学流行天下,严肃文学边缘化,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对此现象,香港学者郑炯坚归纳为:文学被迫踏上十字街头;“山头主义”的文坛厚黑学;“作者”(郑把写得不好或写伪文学的统称为“作者”)充“作家”;征文多黑幕;畅销排行榜有欺骗;书籍无书店容身;儒商结合(以商养文,文学也就成了商之附庸);文学系学生稀少(由振兴文学的“呐喊”到“彷徨”;由文学理想的“追求”到“动摇”而终“幻灭”,离开文学队伍);流行“心理治疗”小说(指成人童话的武侠小说、少女童话的言情小说、儿童童话的奇幻小说三类小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港文坛危机重重,解救绝非一日之功。近十年来,在香港先后出现又消失的文学杂志有《香港文学》《文学世纪》《城市文艺》《作家》《香江文坛》《文艺研究》《诗网络》《圆桌诗刊》《秋萤诗刊》《纯文学》《当代文艺》《当代文学》《炉峰文艺》《百合》《沧浪》《香港文艺报》《香港笔会》《读书人》《青文评论》《香港文学报》《香港书评》《香港散文诗报》《诗双月刊》《诗潮》《呼吸诗刊》《星期六诗刊》《当代诗坛》《诗世界》等三十多份,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杂志只剩十多份。想到这三十多份杂志多舛的命运,不能不令人伤感。这三十多份杂志中,有些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如《文学世纪》《城市文艺》《读书人》《纯文艺》《当代文艺》《炉峰文艺》《香港书评》《诗潮》《香江文坛》《文艺研究》等;有些是由商业机构资助或由文学社团自筹经费,如《香港文学》《作家》等;其余大部分是私人集资自费出版的,这些刊物很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自负盈亏,它们销量极少,很难普及到大众读者中去,即使是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也不一定知道它们的存在。而前两类杂志虽然有不同形式的资助,但发行上同样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杂志发行如此,文学书籍的出版发行更是艰难。就艺展局每年资助出版的书籍来看,其销量也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在于本质上与商业化、资本化思维有所抗衡的文学书刊,在营运市场上不可避免的边缘化,甚至会在讲求高流通量、高销量书刊的汪洋商海中淹没。这是不以任何文学思维为转移的商业规律。那么香港是否就像某些人所说是个“文学沙漠”?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本港作家群落来看,有一支四代同堂的创作队伍。舒巷城等硕果仅存的老作家是现在本港作家第一代,他们仍然宝刀未老,但可惜的是前几年舒老先生已驾鹤西去;第二代是在战后50年代登上香港文坛的,主要有海辛、张君默、夏易等人。他们经历战乱、阅历丰富,深知香港,有着深深的民族情结,在香港文坛辛勤耕耘已有半个多世纪,其作品有着明显的岭南特色和浓郁的港味。第三代以小思、西西、也斯、吴煦斌等为代表。他们多生长在50年代,既熟悉香港又学贯中西,60年代登上香港文坛,而今正是人到中年,堪称本港作家的中坚。第四代是60年代以后生长在香港的青年作家,他们以新锐之姿冲击香港文坛,观念开放,注重创新,如董启章、王良和、罗贵祥、韩丽珠等,体现着本港作家创作的未来趋势。从南来作家群落来看,现在活跃于香港文坛的也有四代作家。第一代以刘以鬯等为代表,他们在50年代初期前后来到香港,经半个世纪的奋斗,已在纯文学领域里坐稳了江山,代表着现代派小说的最高成就。第二代是以陶然、梅子、白洛、颜纯钩等为代表的70年代来港作家。他们大多是海外侨胞子弟,从东南亚等地返回祖国求学,经历了“文革”风雨后来到香港,并以其富有批判力度且不缺乏艺术创新的作品在香港文坛站稳脚跟,成为南来作家的主力军。第三代是80年代来港的一批作家,如陈娟、王璞、蔡益怀等,他们一方面延续着书写疏离香港、漂泊异乡的主题,同时更多思考都市的人性迷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和探索。第四代是70年代、90年代来港的廖伟棠、黄灿然等,他们以更为开放的观念、更为新颖的形式探索,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现代主义的色彩。这诸多作家辛勤耕耘,他们的业绩为香港文坛带来了光明。作家逆水行舟的执著和热情十年来,亚洲金融危机、非典、中国“入世”等重大事件都给香港在社会心理、文化心态、经济生活等方面带来极大影响和变化,这些在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但与大陆文学的传统相比,作品直面社会现实的较少,其内容多集中在叙写回归历史、成长记忆或是续写名作几个方面上。“九七”以来,作家陶然继续其颠覆和重组经典的故事新编。那些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为人熟知的英雄好汉,被他以超时空、超逻辑的文学游戏方式置于现在的商业社会。在《连环套》《一笔勾销》《再度出击》《惑》《反》等作品中,主人公从前的生活世界和他当下转世的世界天然地构成了一对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小说结构上,往往是让人物的意识魔幻般地穿越时光隧道,接通香港现实,以古人在当代商业社会的复活和无所适从来扫描现实的罪恶和难以理喻,寓言化地阐释商业法则与人性法则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类作品很多,如伊凡的《女娲织网》、洛谋的《创世纪》、陈宝珍的《改写神话的时代》等,它们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今天的社会现实。这种书写方式展现了作家为拓展小说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所作出的努力。除了回归历史,更多作家关注书写成长记忆,这类具有私人化形态的成长小说,在近十年的香港文坛上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且时有优秀之作。如也斯的《爱美丽在屯门》、王璞的《幺舅传奇》、王良和的《鱼咒》、关丽珊的《猫儿眼》、余非的《第一次写大字报》、黄虹坚的《出远门》、韩丽珠的《壁屋》《回旋游戏》等,都是这方面被大家公认的代表作。韩丽珠笔下的“壁屋”既指父亲被囚的监狱,也象征着人类的一种困境。“双生姊妹”对壁屋每一阶段的不同理解,也意味着他们成长的不同阶段。父亲在“双生姊妹”刚出生时就进了“壁屋”,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导致“双生姊妹”对“壁屋"的最初向往。虽然那里是“一栋面面都是墙壁的房子,无论走到哪里,面前都是一堵墙壁”,但还是觉得“墙壁领我们到该到的地方去”。缺少了父亲的家庭再加上母亲的暴躁易怒,使得成长中的“双生姊妹”把“壁屋”当作能够逃避冷酷现实的乌托邦王国,她们对壁屋重新进行了定义:“壁屋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地方”,住在壁屋里的人看见的是“一堵有趣的墙壁,一堵沉默的墙壁或一堵温柔的墙壁”。当他们看到父亲从那里出来后,对“壁屋”有了更新的理解:“壁屋是一个面面都是墙壁的冰冷地方,每次当一个人走进去,住上一段日子,他再次走出来时,便会面对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一切都是新的。”在这里,“壁屋”变得“冰冷”,而现实却是“新”的,两者之间的位置发生了置换,其中原因颇令人思考。尽管如此,双生姊妹一个出走,奔向令人向往的“壁屋”,另一个则留在四面是墙的现实里。又如王璞的《幺舅传奇》也是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观察幺舅传奇的一生,伴随着幺舅悲剧命运的起起落落,恰是“我”曲折成长的过程。成长小说给读者提供了富于质感的细节和经验,也为文坛留下了许多内在化的香港经验。十年来,很多香港作家如叶辉、董启章、罗贵祥、郭丽容、廖伟棠、黄灿然甚至老一辈作家昆南等都执著于艺术王国的形式探索,以此来抵抗日益商业化、边缘化的文学。就小说而言,有魔幻小说、后设小说、装置小说、对写小说、接龙小说、寓言小说等不同类型,形成了香港文学的一道风景线。老作家昆南老骥伏枥,采用装置小说形式写出了名篇《天堂舞哉足下》。这篇小说截取其中的任何一段都可以独立成章,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每一个情节,可以独立发展,甚至随意肢解,然后拼凑装置之后,仍能够生长,就算夭折,也会出现弹性的夭折。袁兆昌、黄敏华的《对写》则以男女双方对写、对想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感受,有时又极力偏离对方的话语模式,呈现出后设文本的魅力。再如: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溜冰场上的北野武》、韩丽珠的《输水管森林》《林木椅子》、罗贵祥的《有时没口哨》、郭丽容的《两个城市的女人》等等,或形式实验,或冷漠叙事、花样翻新,体现出作家对小说艺术追求的热情。另外,如李欧梵的《范柳原忏情录》、于青的《香港白流苏》、陈曦静的《寻找王琦瑶》等作品都属于续写名作或者从名作中汲取灵感的代表作。其中《范柳原忏情录》和《香港白流苏》都是对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续写和演绎,它们传达出了作家对名作的独特理解及其鲜明的创作个性。文学创作需要艺术热情和执著精神,正是有了这些逆水行舟者的执著和热情,香港的文学创作才日趋丰富。我们期待今后香港文艺的百花园能够更多姿多彩,更富有时代气息。 *见《香港文坛现象、危机及解救》,《香港文学》2006年1月号,第253期。  来源:文艺报计红芳 

    2007-07-03 23:12:13 作者:佚名
    • 0
    • 9593
  • 小说大智慧《看罢西游不成精》出版

     小说中的大智慧:《看罢西游不成精》出版内容简介东方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将《西游记》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通俗化、实用化、简洁化、幽默化,从社会生活和人性层面对《西游记》进行新颖解读,其中很多独特的观点是第一次提出。比如:唐僧所要取的原本就是无字的经,而这部经藏在《西游记》的纸缝里;唐僧师徒一行代表了四大皆空,唐僧的法力正体现在他的空;孙悟空是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心灵,每个人都具有佛性、人性、神性;猪八戒该吃饭时好好吃饭,该睡觉时好好睡觉,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沙和尚和唐僧的关系最微妙,放在21世纪也是各单位抢着要的办公室主任型的人材;白龙马其实是孙猴子的镜像,他的位置仅次于悟空;取经的过程是对《西游记》中惟一出现的部经书《心经》的通俗解读;观音真的无处不在,她不在莲花宝座上,而是静卧于每个人的心底。全书正文28篇,京味儿的语言,相声似的幽默使本书妙趣横生,同时穿插的一些耐人寻味的或忍俊不禁的“妙语”,简洁实用,引人思考。读罢此书,你会忽然发现《西游记》的故事原来每天都在自己身边发生着,书中的神仙妖精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人,并从书中汲取解决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智慧。同时,萌生重新读一读这部文学经典的念头。本书特别适合涉世未深,需要获得做人做事经验的青年人,以及有初步的事业基础,但被事业和生活所困惑,急于寻求突破的中年人阅读。翻开《西游记》智慧的侧页,猛然发现——《看罢西游不成精》本书被众多出版人和书评人联合推荐。读者对象献给涉世未深需要获得做人做事经验的青年人和有初步的事业基础,但被事业和生活所困惑,急于寻求突破的中年人。作者简介崔岱远,北京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图书编辑、书评人,媒体撰稿人。曾是某大型传统企业IT工程师,现就职于某出版社从事图书宣传策划工作。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杂谈、书评、小说数十篇。

    2007-06-23 09:28:13 作者:佚名
    • 0
    • 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