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黎伊珊) 在十天前,那是我们第一次线上见面。十天前,我们都不认识对方。还记得自我介绍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害羞地不敢开麦,不敢开摄像头。经过十天的认识现在同学们已经能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后偶尔也会跟老师们聊一聊天。 我给同学们展示了他们这十天的上课状态,课上作业的合集,他们都非常开心。看到了自己的作业展示在PPT上。 时光飞逝,开课的日子好似还在眼前,眨眼之间就迎来了我们的分别。线上课堂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将原本毫无瓜葛的我们聚集在了一起。在彼此最美好最单纯的时光中,留下了最珍贵的记忆。和同学们这10天相处下来,真的是受益良多。还记得第一天和同学们在新生见面会上的初次相见,可能是因为要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同学们表现得都十分害羞,不敢打开摄像头,只是开着麦小小声地告诉大家我是谁,我的性格爱好是什么...后来我们经过了9天的认识,在这九天里面同学们好像慢慢地适应了线上课堂也渐渐地勇敢起来,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每天早早进入课堂安静等待上课的你们,每节课踊跃回答问题的你们,积极配合老师上课,主动分享小故事的你们,课间爱玩你画我猜的你们...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你们感到高兴! 这十天说长不长,从夏天到秋天,从陌生到熟悉,又转瞬即逝。我们共同见证了同学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见证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希望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十天所学到的知识能给你们带来帮助。
【暑期三下乡】“激活乡村·记住乡愁”农村现有发展调研活动投稿人:惠东衡安徽凤阳县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美誉,其次小岗村是最先经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乡村,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制定一些长期计划,争取让还在贫困的人群早日脱贫,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我们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滁州市凤阳县调研。组内成员首先从网上筛选比较落后的乡村。当前我国乡村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然后根据其在网上的信息和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活动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如可靠的资料获取网址,线上采访的人员等,并通过各渠道大概了解凤阳当地人文,地理,判断凤阳目前具体情况,做好预期效果评估。接着收集村民愿意发展的产业。最后有选择的并结合我们的专业知识地助力其发展和制定出发展的规划。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凤阳、了解凤阳,并在闲暇之时能去凤阳看一看、走一走,让更多的人了解凤阳的发展。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当自觉担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肩负起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7月25日,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摇光”分队前往曾经的贫困村——河源市源城区铺前镇上村村走访了解近况。上村小学(原名为光辉小学),始建于1939年,是上村村一间具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公立小学,从这个学校走出了无数的上村希望,是许多上村家庭的回忆,伴随着上村村从贫困到脱贫的每一个日日夜夜,照亮着上村村的未来。为了帮助上村村发展,上村为年轻一代的上村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参与家乡的建设,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村旺。从学校简介中我们了解到: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于1991年选址动工重建,于1994年9月完工后使用至今。如今校园里早已是绿树成荫、花繁叶茂之景,教学大楼挺拔,设施完备,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和阅读时一应俱全,加上村内有罗焕荣先烈的红色历史文化,使得校园内文化气氛浓厚,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上村还拥有许多特色教学,注重孩子的全面素质提升。以创建“田园校园”为载体,培养学生基本的农作能力,热爱劳动,培养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上村小学打算深挖德育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以革命烈士罗焕荣的精神、青少年时期成长经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罗氏宗祠文化为德育资源,制定了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虽然这是多年前的计划了,但一直都在进行中。虽然上村小学目前的师资不算完美,但也足够陪伴孩子们成长,希望为了能有更多了本科大学生愿意返乡支教,给孩子们提高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脱贫攻坚——关爱贫困老人7月20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天,滁州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赶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按照计划进行脱贫攻坚的调研。早上九点团队抵达亳州市扶贫办,当我们说明来意以及出示相关证件以后,扶贫办的领导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承诺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次日,团队就赶赴十河镇政府了解具体情况,随后就去了居民家中,了解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力度,询问他们的看法。随后两天去了不同的贫困家庭,分别进行了解和慰问,并且帮助贫困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 打扫房间,和老人聊聊天等。关爱贫困老人是当今社会必须存在的事件,脱贫攻坚作为我国重要事件之一,是我们务必认真对待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帮助贫困户的生活。当今社会是大数据的时代,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可以通过强大的互联网,例如网络直播、朋友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毕竟我们是新时代的开创者、传播者、发扬者。言传是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对于这些生活与水深火热的人民,我们会给予最大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贫困水平的生活现状。毕竟,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人,都不可忽视这种情况。
[暑期“三下乡”]滁州学院团队“中国梦,国防梦,我的梦”开展大学生征兵情况调研活动一直以来,国家积极推行大学生征兵政策,为掌握大学生征兵政策的实时动态,鼓励大学生征兵入伍,土木学院大学生征兵调研小分队在7月20日至26日向滁州学院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实践活动期间,团队通过QQ等各种网络渠道,分发调查问卷,结果收回110份。采访回校复读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聆听他们讲述军旅生活和当初参军的意愿,以此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军入伍,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为实现自己的青春梦而不断努力奋斗。通过此次实践,我们了解到滁州市的“国防预备班”在全省是最佳的。近年来,国家的征兵政策更加优惠。除此以外,我们针对大学生参军方面进行访谈。大学生在军队有再学习的机会。这一点比以前要好。在部队报考军校的大学生多。从这几年来看,云贵、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考军校的人多,因为我们现在要让更多边远地区的人考军校,承受背脊,以改变边区,提高边区的人力素养。从国家层面来讲,军队要现代化。军旅生涯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的思想觉悟。从个人层面来讲,部队的大熔炉有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军队是全面提高人、锻炼人、改变人的地方。生活方式比大学还要丰富多彩。只要心无杂念,任何一个大学生都能很快转变观念。
现在是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在这一天,归郷实践队的队员们按计划采访了九龙镇河头村的值班人员,得知了该村在扶贫中遇到的障碍与九龙的特色产业以及值班人员对于大学生走入基层的看法等等。通过归郷实践队的访谈记录,首先,笔者得知九头镇河头村的扶贫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存在许多障碍,障碍之一是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不理解,障碍之二则是少数扶贫对象的不正确心态。其次,笔者得知了九龙的特色产业与合作社情况,并了解了产业现在的发展状况,九龙的豆腐与腐竹特产目前处于“推出去”的状态,产品的推广面尚且不够广阔。最后,笔者得知了值班人员对于大学生走入基层、扶贫工作的看法,该值班人员认为这种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有利的,不仅可以磨练大学生自身也可以与政府的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与交流。以上便是笔者总结的部分“归鄉实践队三下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