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由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承办的“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材料创新竞赛”中,我校物理学院共有六支参赛队伍顺利晋级入围决赛,并在与省内外二十余所共二百多支参赛队伍的角逐中,喜获佳绩,共夺得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材料创新竞赛共吸引了包括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省内外诸多强校的201支队伍参加。大赛采取PPT讲解与现场专家问答的形式进行,与诸多强校队伍同台竞技,我校物理院的六支队伍表现从容,发挥出色,其中《Eu3+、Bi3+、Sm3+掺杂镓酸盐红色荧光粉的研究》、《ZnO/MoS2气敏传感器的研发、气敏特性及氧空位传输机制研究》、《MnO2/TiO2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其增强光催化降解酸性溶液中甲基橙的性能与机理》在决赛中表现良好,斩获决赛二等奖。 指导老师(邹长伟、谢伟、项燕雄)与出征学子合影(梁枫摄) 获奖名单:赛区作品名称队长队员指导老师获奖等级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Eu3+、Bi3+、Sm3+掺杂镓酸盐红光荧光粉的研究周光凤莫锦杨、陈航、陈咏欣、莫有伟谢伟二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钒酸铋基/金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特性的研究林家达汤考蓝、许玉结、岳兰花、许芮筝谢伟三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ZnO/MoS2气敏传感器的研发、气敏特性及氧空位传输机制研究黄祺薇黄欢欢、蔡金坛、谢朝聚、徐志浩邹长伟二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MnO2/TiO2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其增强光催化降解酸性溶液中甲基橙的性能与机理侯恩龙苏雄达、杨燕邹长伟二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新型α-Fe2O3/Graphene纳米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特性研究林锦升欧智敏、刘思恩邹长伟三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新型MnO2/Graphene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疲劳特性及载流子传输机制研究林技妙蔡秋奋、孔少玉邹长伟三等 获奖师生合影(梁枫摄)
12月7日,物理学院团委在弘雷楼311室举办了2019年物理院精品团日活动汇演暨团校分校结业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有院团委负责人许恩兰老师、校团委组织部干部、校团委培训部干部、各级学院团校干部、院团委秘书部、青马学员代表、优秀团支部代表以及团校分校全体学员。活动现场(陈嘉艳)精品团体活动顺利开场,现场气氛被点燃。深情地朗诵,彰显着对祖国的热爱;动人的歌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激昂的舞步,展现了对青春的诠释。这是属于青春的时代,用热情点燃未来的路,用行动表现决心。每一个表演都是如此地扣人心弦,无不表现着时代的气息。随着表演的结束,优秀团支部代表晋祎帆分享了团日活动举办的经验。他分别从开始策划、前期准备和收尾工作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做好一次团日活动,让在场的学员都受益匪浅。优秀团支部代表分享经验(廖明杰摄)之后,团委秘书长总结道,本次活动气氛欢乐,同时也是一场跨年前的联欢,希望每个人回顾2019,总结过去,启航未来。团委秘书长作总结(陈嘉艳摄)许恩兰老师上台为获得“优秀心得”、“优秀学员”称号的学员颁奖,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优秀心得(廖明杰摄)优秀学员(陈嘉艳摄)青马学员代表侯雯李俐发言,从青马简介开始,以介绍活动专题讲座,实践教学以及激情教学为高潮,最后感恩遇见结束,希望各个学员能够积极加入青马。青马学员代表侯雯李俐发言(陈嘉艳摄)许老师上台总结,首先感谢过去一个月学生干部们的辛苦工作,随后一起回顾了团课两讲的内容,最后以一句话赠予所有学生,“不是因为成长才承担,是因为承担了才成长结束本次活动”。许老师作总结(廖明杰摄)合影留念(陈嘉艳摄)
12月8日晚,岭南师院在在雷阳区体育馆举行第二十五届三好杯篮球赛闭幕式。物理学院男女篮在全校排位再创新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男篮第四名、女篮第六名。活动现场(古关童摄)男篮从17年遗憾八强到18年位列第八再到今年手捧第四名奖杯!女篮从17年遗憾八强到18年位列第七再到今年手捧第六名奖杯!我院篮球队员始终秉持我院“青春如火,超越自我”的口号信念,心怀篮球之火,身战篮球之赛!物理院篮球队取得今日来自不易的成绩正是在学院领导老师的重视、队员们训练有素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学生干部组织有序和各班啦啦队激情支持下努力赢来的荣誉!体育道德风尚奖(古关童摄)我们不会忘记比赛中,队员们敏捷的身影,默契的传球,帅气的进球,即使在冷风中也一往继前!我们更不会忘记,那晚因为以小组第四打赢小组第一,以去年第八打赢去年第二的欣喜若狂,那晚最末节最末秒失去争夺冠亚军机会的泪流满面,那晚全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期待最后几秒罚球得分争取加时赛的瞬间! 男篮第四名颁奖(古关童摄)女篮第六名颁奖(古关童摄)半决赛赛果回顾:11月29日,女篮物理院比机电院,18:1911月30日,男篮物理院比法政院,50:4412月1日,男篮物理院比数计院,43:4512月3日,女篮物理院比教科院,34:1612月6日,男篮物理院比商学院,31:4512月6日,女篮物理院比数计院,26:31物理院学子积极参加此次篮球赛,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提高强身健体的意识,进一步推动物理学院体育文化精神、凝聚力的建设不断发展。合影留念(古关童摄)
怀集县作家协会作品集《怀集作家文集(2018)》公开出版发行近日,怀集县作家协会作品集《怀集作家文集(2018)》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策划,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怀集作家文集(2018)》选辑了近50名怀集县作家协会会员的100多篇小说、散文、诗歌、对联作品。作者通过深入生活、深入基层,牢牢地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以细腻的情感抒写对生活事物的真切感受,以触动心灵的章节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文集内容丰富,视野广阔,主题突出,扣人心弦,给读者以教益、以启迪、以鼓舞。该文集既有书写怀集风物、怀集风情和怀集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优秀篇章,也有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而创作的佳品。文章字里行间文思细密,心境飞扬,让读者认识怀集,向往祖国大好河山。《怀集作家文集(2018)》【怀集县作家协会简介】怀集县作家协会于2015年7月25日在县委宣传部挂牌成立,是怀集县作家、文学创作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团体,为怀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性文学团体,接受县委、县委宣传部以及县文联的领导,是县委和县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创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县内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怀集作协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组织和带领县内作家和文学创作爱好者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发展和繁荣怀集文学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怀集县作家协会现有会员59名(含顾问),其中省级作协会员6人,市级作协会员21名。现任主席李美玉,副主席黄晖、周凌云、倪罗桥。【作品目录】同时,《怀集作家文集(2018)》已被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接下来将会陆续进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图书馆收藏。
汤炎忠,男,1981年出生,广东梅州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任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中国青年作家年鉴》总编辑、《广东教学报》执行副主编,兼任广州市天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兼文教卫体委主任等。系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出版个人文集《左手成长,右手文学》《奔跑的追梦人》。主编、策划出版《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广东青年作家精品文选(2015—2016)》和《广东文苑》(全9本)、《岭南文苑》(全9本)《南方文苑》(全9本)等近百本文集。2018年至今,承接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统战部《大道同心:天河区同心人物访谈录》、中共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工作委员会《党徽照耀赤子之心:赤岗老党员风采》等若干项目,牵头采编创作500余篇作品。主持的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自2014年10月成立至今,秉承“将文学进行到底”理念,发挥桥梁性、纽带性、枢纽型作用,立足广州,团结青年,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组织开展了包括征文、讲座、采风、研讨会、文学节等200余项各类活动,进一步团结了广大文学青年、推动了青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届广州青年文学节盛大举行800余作家文友、3000多市民读者共享青年文学盛会初冬寒意虽渐浓,文学热情依如火。12月7日,第四届广州青年文学节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盛大举行。800余作家文友参会交流,3000多市民读者见证盛会,与会人员热情参与、积极交流,誓将文学进行到底。本次盛会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州市天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主办,天河区作协、越秀区作协、荔湾区作协、黄埔区作协、白云区作协、都市人杂志社、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西关女子书画协会、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共资源部、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等(排名不分先后)共同协办。活动以“传承文学,逐梦青春”为主题,有广州作家文集签售会、广州书画家现场挥毫赠画惠民、广州校园文学社刊展示交流会、广州青年文学交流会等四大品牌活动,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广州市人大科教文卫工委副主任、广东省文联原副主席乔平,天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谢伟,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张梅,天河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天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李军初,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创委副主任、广州市作协副主席谢友义,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熊国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朱志刚,都市人杂志社总编辑金光风等领导嘉宾出席了盛会。13名作家签售文集,13名书画家挥毫惠民吴作歆、林凯旋、邝穗雄、石文娟、麦哲伦、陈丹纯、蓝天雁、黄雅青、王之慧、何志坚、杨清娴等13名作家举行了个人文集的现场签售。由广州市青年作协牵头组织、汤炎忠主编的《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也与读者们见面。在签售现场,文学爱好者们排起长队,期待得到作家们亲笔签名和面对面交流机会。签售会旁边,詹海林、黄银秋、马健忠、童胜利、孙可、罗燕媚、郭英珊、杨小红、曾敏、陆凌、关婉玲、周健明、戴彩云等老中青三代13名书画家现场泼墨挥毫,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字画作品,免费赠送,文艺惠民,受到不少书画收藏者和大量市民的追捧。8人荣获广州青年文学奖,2人喜摘天河同心文学奖场外交流的气氛热火朝天,与此同时,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的场内颁奖典礼也在有序进行。本届文学盛会的重头奖——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东校园文学网主办的“第二届广州青年文学奖”现场揭晓。李洁珊、巫宏振荣摘小说奖,王国省、吴朝、黄雅青喜获散文奖,郭涛、彭海波、卢静云斩获诗歌奖。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汤炎忠表示:“连续二届的广州青年文学奖,是推进广州文学界新生力量发展的一种探索尝试,以会员内部评选为主,希望抛砖引玉,借此激发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擦亮广州青年文学名片。”本届文学节另一重头戏,则是现场颁发了“2019年度天河同心文学奖”。吴作歆、陈丹纯喜摘该项殊荣。作为广州新城市中心区、高校聚集区、名企荟萃区,天河区是青年逐梦文学、创新创业、绽放青春的理想之地。连续多届广州青年文学节获得天河区和天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鼎力支持,彰显天河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共聚共创人才天河的重要理念。20家社团获评“十佳文学社刊”“优秀文学社团”来自大中专院校的文学社团,在会场如火如荼地进行社刊展示交流会。记者发现,除了聚集在各个摊位询问的热情市民,各文学社团之间也借此机会积极交流,现场分享采编经验或是探讨自身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并请教在场的作家、编辑,以获得有益指导。这边的文学社团展,和另一边的作家签售会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本次盛会中,文学社团不仅进行了充分交流,优秀社团也有幸“抱得大奖归”。华南师范大学海碰子文学社、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鹿鸣文学社、广东金融学院金曦通讯社、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龙洞校区)碧草文学社等20家社团分别荣获“广州校园2018-2019年度十佳文学社刊”“2019年度优秀文学社团”称号。100名小作家培养计划正式启动为培育文学新苗,文学节现场启动了广州市百名小作家培养计划。该计划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州青年报社、都市人杂志社共同打造,拟在全市推选100名有写作功底的中小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进行专业培训、重点扶持、定向培养。本届文学节,由石文娟主持,既是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州市天河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年度盛会,又是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新视线”系列活动。也得到了沐林听风茶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菁视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校园文学网、广州市轩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友情支持。据主办方表示,文学是精神的食粮、是社会的眼睛,通过活动将文学理念传播到大众心中,促进青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历届青年文学节的使命所在。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