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新闻

  • 【喜讯】杨美滨散文集《曲水流觞》公开出版发行

    杨美滨散文集《曲水流觞》公开出版发行近日,杨美滨散文集《曲水流觞》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策划,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吴高泉教授为《曲水流觞》作序: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雅士任情于山水间的一种情怀游戏,与清风、明月、诗及酒有关。其中最令人神往的是《兰亭序》里描述的情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列坐其次,然后曲水流觞。俯仰天地之间,感慨人生之无常,死生之虚诞,世殊事异,情随事迁,因此兴怀嗟叹,各成文字。所以世间文字,不过是吟咏性情,记录所感,以期分享与共鸣。美滨的这册美文集子即是如此,以其优美的文笔构筑起一个情怀的世界。集子名为《曲水流觞》,让人不禁想象那份古典的诗性和浪漫。全书分四辑,分别为“行迹——醇”“游艺——酿”“艺评——酌”“随笔——醉”,以四个与酒相关的词呼应书名,并赋予每个部分象征的寓意,构思巧妙,让人耳目一新。这些文字,气质清新,如醇,如茶;情感质朴,如草木,如田野上的风,是初心。除了表达所需的准确性、生动性及诗性等语言艺术之外,没有辞藻的夸饰和过度的抒情,没有刻意的油滑和故作深沉的大论,一切都自然适意,文如其人,体现出文字与人品的可靠性。这十年间,世界人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美滨还是那样温婉平和、诗意恬淡。行于野,游于艺,隐于市,素处以默,妙机其微,且行且记,无意间积累下来,荟集可观,其曰可读。——吴高泉(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的教学与研究)《曲水流觞》【作者简介】杨美滨,笔名初霁,90后,旅穗潮汕女生 吃货一枚向往着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小居市井也心藏九洲人文大好河山……  于是,读书、行走、体验、写字面向传统的敦厚面向大地的广阔不停歇,随心记录着每一站 她是语文教师更愿是文化的学习者、体验者、传承者【作品目录】

    2020-03-16 16:56:51 作者:
    • 0
    • 10026
  • 【喜讯】胡坤《我叔公的老年游记》公开出版发行

    《我叔公的老年游记》公开出版发行近日,胡坤《我叔公的老年游记》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策划、群言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作者叔公在1996年12月27日满60周岁,1997年1月办了退休手续,但实际上还在继续工作。到2005年,除常受邀参加一些技术咨询、审查会外,自感身体、精神尚可,有时间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故常自费外出旅游,前期以国内游为主,通常一年也有1至2次国外游。到2009年,叔公72岁,自感年龄渐大,应抓紧时间,走前不留遗憾,在尚有外出旅游的能力和条件时,尽量以国外旅游为主,故国外游的次数多了起来。期间也会到国内以往没到过或还想去的地方旅游。2012年,叔公75岁时出国旅游次数达到6次之多,并开始用照片定格沿途的风景和心情。到2017年4月,叔公已到过五大洲的48个国家(包括退休前因公在美国、澳大利亚及德国、苏丹等国的访问和工作)。《我叔公的老年游记》【作者简介】胡坤(EricHu),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客座担任时代传媒高级研究员及经济学顾问。曾任中外要闻通讯社副总编、东盟大学生峰会观察员、澳门青联议政委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2部著作,多次获邀参与新时期中国新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战略发展课题。本科毕业于澳门理工学院高等艺术学校,研究生(硕士)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管理及市场策略。2018年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020年担任贵州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作者叔公简介】柯成椿,1936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历任技术员、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长沙市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赴美高访1年,1997年2月退休。【作品目录】

    2020-02-29 18:26:16 作者: 来源:青年作家
    • 0
    • 9722
  • 名校加持,薪酬上浮,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中学招老师啦

    金湾区航空新城中学公开招聘教师啦~航空新城中学有省实名校的加持,薪酬待遇比在编老师的还高,本次招聘可谓诚意满满~01金湾区航空新城中学简介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中学是由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创办的初级中学,属公办学校性质。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紧邻大海、青春扬帆,按现代化初级中学标准建设,朝着品质高、特色明、创新性、现代化的未来学校方向发展。学校由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负责实施全面管理。学校秉承省实“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凸显“实验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办学特色,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学校用省实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来管理,为金湾学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搭建高质量成长发展的平台。本次共招聘初中教师22人,涵盖语、数、英,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请看招聘详情~

    2020-01-19 16:20:37 作者:
    • 0
    • 10097
  • 《大道同心: 天河区同心人物访谈录》出版发行

    2019年12月18日,中共天河区委统战部主编的《大道同心:天河区同心人物访谈录》一书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大道同心》一书由中共天河区委统战部牵头执行,金羊网、大洋网、区各民主党派、天河报社以及各相关社团参与,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采编团队创作而成。《大道同心》记录了由金羊网、大洋网、天河同舟等新媒体经过系列评审选出的18名“同心人物”的风采故事,包括“不忘初心、矢志报国”的香港广州天河各界联谊会会长罗焯、改革大潮中的“女创客”天河区女商会会长杨淑梅等。他们皆是为天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港澳台、海外经济文化交流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新的社会阶层、民族宗教界的代表人士。他们的奋斗经历和精神品质,将激励全区党外代表人士在参与统战工作实践中不断受教育、长才干、起作用、增共识、扩影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形成全区统一战线争创一流、争当先进、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和社会治理体系凝心聚力、助推天河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当好排头兵。在首发仪式上,广州市天河区委统战部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等9家图书馆捐赠该书,近期还拟向全省区县级以上140余家图书馆捐赠。天河区是广州市的经济大区、人才强区和形象窗口,天河区统战工作也呈现资源丰富、对象广泛、线多面广的特点,有基础、有条件做得出新出彩,该书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天河区统战工作的成果。当前,天河区统战工作呈现党委重视、社会支持、亮点频显的良好局面,谱写着大道同心、大气磅礴的崭新华章。

    2020-01-16 14:01:50 作者:
    • 0
    • 9721
  • 【喜讯】我会会员林丹婷诗集《花开的声音》公开出版发行

    近日,我会会员林丹婷的诗集《花开的声音》由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花开的声音》是一部现代诗歌集,收集了作者从2013年至2019年上半年在增城工作生活期间所写的诗歌138首,其诗歌简洁隽永,记述或明丽或阴晦的心旅,传递人性关切,揭开尘世真相,揉进现实的烟火真情,透出女性的柔韧思辨。语言灵动跳跃,情感丰富细腻,对自然和生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花开的声音》【作者简介】  林丹婷,任职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系广东省散文诗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广州文艺》《南方工报》《增城日报》《作家园地》《丹荔》《荔都》《圣坛诗刊》《美塑》《红都》《东莞文艺》《新塘文艺》《北京诗人》《天津诗人》《新月诗刊》。诗歌散文作品入选增城区编撰的多部作品集、诗歌作品入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2018》。

    2020-01-15 16:00:01 作者: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 0
    • 9640
  • 【喜讯】陈励文《中国侨都非遗故事绘》公开出版发行

    近日,陈励文编著、绘画的《中国侨都非遗故事绘:图说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策划,海南出版公司公开出版发行。中国侨都——江门是广东著名的“非遗大市”,拥有近百项非遗项目,每一项都有故事,每一项都有精彩绝伦的拿手绝活,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带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以自家人的角度介绍侨都——江门市的非遗,创作出一套内容更地道、形式更活泼、风格更符合年轻人审美趣味的现代图册,通过赏心悦目的手绘带领读者畅游江门非遗。本书以独树一帜的手法和轻松活泼的画风,把浓浓的侨式非遗风情融汇其中,是一册很有趣致的江门特色非遗文化原创绘本。在该稿件中,作者图文并茂,色彩斑斓,风格独特新颖。内容主要分为“民间文学”(如崖门海战流传故事、陈梦吉故事)、“传统音乐”(如台山广东音乐、开平民歌、台山民歌等)、“传统舞蹈”(如荷塘纱龙、鹤山狮艺、三江龙乡游龙、司前金龙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如蔡李佛拳、咏春拳、台山排球、周家拳等)、“曲艺”(如恩平木鱼、开平卖鸡调等)、“传统美术”(如新会葵艺、开平灰塑)、“传统技艺”(如白沙茅龙笔、新会陈皮、金声狮鼓、新会古典家具、小冈香、恩平茶坑石雕、外海面、江门东艺宫灯等的制作技艺)、“民俗”(如台山浮石飘色、赛龙舟、陈山香火龙习俗、洪圣庙会、台山跳禾楼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侨都非遗故事绘》凭借唯美的手绘方式,全方位地带领读者感受侨乡非遗文化的魅力。

    2020-01-15 15:51:01 作者: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 0
    • 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