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启|Day5实地访谈22020年7月21日讯通讯员:林梓娟、陈楠零启调研团今日主要采访的对象为与石颈村当地农产品有合作项目的电商平台相关经销商(合作商)。团队主要向该村经销商了解了关于石颈村农副产品这条线是如何在电商平台运营的,大致问清了关于其农产品在平台上的月销售情况,以及是否对其产品有进行推广,营销以及优惠方案来吸引售卖,以此来配合石颈村打造石颈村冬瓜品牌。不仅如此,团队还向经销商了解了关于疫情期间,其平台是如何处理疫情导致产品销量变化的一系列问题,面对售卖上架中以及已售卖的农产品分别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最后我们团队获得了非常满意的答复,还了解关于平台的售后机制的整体流程。对于本次访谈团队收获良多,可以说是满载而归,电商平台这一主体的信息填补使得关于石颈村新产业模式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为团队在探究该村新产业模式的道路添砖加瓦,最终帮助团队课题的圆满结束。在本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团队也增加了实践经验与在社会网络资源中运用得更加娴熟,极大丰富了实践经验,对拓展人脉有着一定帮助,对此后的课题有了更深领域的拓展。
零启|Day4实地访谈2020年7月20日讯通讯员:林梓涵2020年7月19日,零启调研队再度来到高田镇石颈村,开展实地访谈工作。经过昨日一日的调研,零启调研队已经熟识了石颈村的村落基本情况,且在开展本次访谈工作之前,零启调研队已经通过村委会联系到部分访谈对象,故到达实践地后队员直奔受访者家中,迅速开展实地访谈工作。本次访谈工作,零启调研队主要针对政府、农民、市场、平台四大主体进行访谈。上午九点三十分,零启调研队前往村委会主要对村书记、村主任等村干部展开了详细的访谈工作。村支书先是向队员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而后重点向队员介绍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疫情的到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访谈的最后村支书向队员指出了当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已经该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在结束了同村干部的访谈工作后,队员们趁着农闲时间前往村民家中对村民的生活基本情况、对政府疫情期间的工作态度以及疫情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疫情对黑冬瓜的销量有较大影响,销售价格断崖式下降以至于村民收入大幅度下降;政府在疫情困难期出台了许多惠民便民的政策,如统购统销,帮助大部分村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因此村民对政府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态度也表示满意。同时对村内未来的产业发展,村民表示改善交通问题是当务之急。在结束一天的访谈工作后,队员对疫情前后的该村的农产品销量疫情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以及政府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措施、态度等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调研队对交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零启|Day3问卷调查2020年7月19日讯通讯员:陈楠、廖钰心2020年7月18日,零启调研队深入高田镇石颈村,开展问卷调查工作。18日上午10时起,零启调研队到达石颈村后兵分三路,入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累计派出50份问卷,收回3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达60%。前期(即上午10点至12点)因村民大多下地劳作,不便填写问卷,团队适时调整计划,决定先从村委会干部及前往村委会办事的村民着手,进展顺利,问卷收回情况乐观。中期(即下午13点至15点)团队趁村民农闲时间,分三路入户调查,考虑到村民文化水平及村内空心化现象严重,队员灵活调整,采用访问式问卷展开调查,但由于天气炎热、村民居住分散等因素影响,进展略为迟滞,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后期(下午15点至17点)团队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到达更为偏远的村落进行问卷调查,达成预期目标。 通过一天的徒步走访,队员们顶着正午毒辣的太阳,看着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村民,欣赏着沿途的蓝天青山绿水,感受着石颈村静谧祥和的氛围,心中感慨万千。
零启|Day2实地考察2020年7月18日讯通讯员:陈楠、廖钰心2020年7月17日,零启调研队全体队员于上午8点30分出发前往清远市高田石颈村进行实践地实际情况调研。从清远市区到石颈村车程约1小时,前半段公路平坦宽敞,支持双向行驶,后半段377省道狭窄,部分路段只允许单向通过,并且由于近期暴雨洪涝的影响,通往石颈村的的红石桥被冲断,处于封闭抢修阶段,因此来往车辆被迫绕远路,对进出石颈村的车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此前,团队了解到石颈村现有2700多号农村住户,占地面积14平方公里、山地22000多亩,可耕作土地1800多亩。到实践地后团队进行了走访工作,对实践地的基础设施情况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首先是石颈村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国共产党飞来峡镇石颈总支部委员会、石颈村民委员会、石颈村新时代文明时间站等于一体,为村民提供各项便民服。第二是新建成还未投入使用的石颈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是为村名提供休闲娱乐,是乡村文化脱贫的重要载体。第三则是黑冬瓜种植示范基地,石颈村实行“一村一品”政策将黑冬瓜打造成为了本村特色农产品,通过建立清远市清城区广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租借土地进行规模化、统一化种植,且对黑冬瓜深加工产品有进一步规划;除此之外,该村其他土地有种植水稻,苦瓜等农产品,但种植规模较小且多为散户种植。最后是石颈村谢家祠堂,祠堂是村民在农忙之余聚集祠堂避暑乘凉、聊天消遣的重要基础设施。队员们走在乡间尚为宽敞的小路上,听着村支书对石颈村的详细介绍,看着烈日下辛勤劳动的村民,感受着石颈村静谧祥和的生活氛围,心中感慨万千。在了解完村庄基本情况后,团队对之后问卷发放、访谈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规划,在细节上有了更为周全的思考。
11月1日晚上,外国语学院勤工助学中心于教三208举办了2020年“雷阳启航”见面会。自强社及各二级学院干部代表、往届引领队员和引领对象代表、2020年新结对引领队员和引领对象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此次见面会由外国语学院勤工助学中心干部陈茹蕊主持。活动伊始,雷阳启航活动负责人肖柳花对雷阳启航活动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总结了参与此活动的收获。同时,她也反思了2019年雷阳启航活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她表达了对雷阳启航活动的展望。她强调,外国语学院勤工助学中心将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继续发扬活动中的优秀传统,改善雷阳启航活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接着,由往届引领队员陈保龙发言。他总结了上一学年作为引领队员的收获和感受,简述了师弟师妹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最后,陈保龙提出了自己对2020年参与雷阳启航活动成员的寄语:“希望每一位师兄师姐都能够用心去引导自己的师弟师妹,希望每一位师弟师妹都能信任自己的师兄师姐。你们的梦想,师兄师姐来引领。”随后,由往届引领对象蔡家颖发言。她表示,参加雷阳启航活动对她来说收获满满。作为引领队员的师姐在帮助她们将基础知识学扎实的同时,还告诉她们要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比赛。“雷阳启航的师兄师姐就像是第二个助班,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蔡家颖表达了对引领队员的感谢。为了增进引领队员和引领对象之间的了解,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为游戏环节。引领对象范丽芬表示:“看图猜地名和接龙小游戏不仅增添了活动的乐趣,结对队员在这个过程中的相互介绍和谈论过程也增进了她们之间的感情。”见面会最后,由勤工助学中心干部肖柳花进行发言总结。她表示雷阳启航活动是为了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深入推进自强教育,让自强不息,乐于助人成为外国语学院的主流精神。
寒冬将去,暖春来临——广东服务业复工复产情况(征文)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9%,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劳动就业人员比重接近50%,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服务业也成为了劳动就业最主要的贡献者。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了我国的服务业,从而波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广东作为我国人口和经济大省,疫情对其服务业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为了了解疫情对广东服务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目前的复工复产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农贸市场、酒店、护肤品专柜、生活超市和乳胶制品销售公司的工作人员。遭遇寒冬的服务业记者了解到,疫情对广东服务业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引起了停业歇业、营业时间缩短、租金亏损、客流量减少、货物供应困难、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员工无法按时复工等不良反应。在疫情高峰期,大多数服务行业的营业额都有所下降。疫情对于依赖线下的生活类服务业影响较大,记者所采访的酒店曾因客流量大大减少而歇业了一个月左右。而设有线上销售渠道的护肤品专柜、乳胶制品销售公司所受影响则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农贸市场和生活超市这一类销售生活必需品的零售企业在疫情之下的营业额反而有所增长。一是因为广东部分城市、小区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居民出行比较自由。二是居民出于对生活必需品后续供应情况的担忧,会选择囤积一定数量的必需品,从而刺激了消费。寒冬之下,他们这样应对记者所采访的几家企业和商店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促进生产经营的恢复。比如举办促销、优惠活动,线上直播卖货,在各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销售等等。而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落实减税降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也对服务业生产经营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逐渐回暖,暖春来临在政府宣布可以复工复产后,服务行业也逐渐回暖。记者采访的企业和店铺在3、4月份疫情好转之后逐渐地恢复到正常的经营状态。统计局5月份数据显示,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将保持复苏态势。希望受到疫情冲击的行业尽快恢复过来,所造成的损失得到弥补,百姓生活能回到正轨,寒冬不再降临。 大学组广东海洋大学 邓玉清、杜彦莹、黄丹玲、李卓琳、李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