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 我等的不是春天

    我等的不是春天我等的是春天是油桐花开迷人眼是香椿吐芽撩心弦我等的不是春天是积攒了一年的期盼是望眼欲穿的重逢我等的是春天是山头绿纱随风舞是田间小草梦初醒我等的不是春天是草长莺飞中无法抑制的激动是柳荫里的频频回眸是春雷掩饰不住的独白我等的不是春天是我恋上人间的理由我应该是欠秋天一个拥抱我想此刻,我应该是欠秋天一个拥抱我应该出去去拥抱秋天的飘零,秋天的张望秋天里一棵卑微窘迫的小草我想此刻,我应该是欠秋天一个拥抱我应该出去去拥抱秋天的隐忍,秋天的叹息还有一只落魄的大雁此刻我应该出去去拥抱拥抱昨天的自己曾摇摇晃晃跌倒在路边冬日偶记那些年,我一点都不喜欢冬天它太偏心我住地下室它竟然怂恿阳光从不进我的门我为什么要喜欢冬天双手双脚满是冻疮是它硬塞给我的要是我不接它定会让我更加难堪噢,是的它也有可爱的时候要是突然一夜白头定会让人忍俊不禁和解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只需一个桔子就能让我们笑着相拥作者简介彭小花,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全国大书法艺术发展专家智库楷书专家委员会委员(硬笔方向)、“大书法在线”全国硬笔书法百佳教育名师、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沙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执行主任、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工笔学会会员、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会员。

    2025-02-19 09:36:08 作者:彭小花
    • 0
    • 112
  • 让春节奏响人间美满的旋律

    让春节奏响人间美满的旋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千年前的诗词,宛如一条坚韧的丝线,串联起华夏儿女岁岁年年的春节记忆,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春节,它绝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符号,而是一场盛大的时光仪式,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热切憧憬。   往年春节漫漫亦灿烂。至今回味,思绪仍在缱绻,不可忘,不能忘,不会忘。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那些日子,悠悠而璀璨,每每忆起,思绪便如春日里纷飞的柳絮,缱绻缠绵,难以释怀。在除夕的夜晚,当零点的钟声敲响,幸福如同决堤的潮水,将每个人的心填得满满当当。 然而于我而言,2024年的春节,却在我的美好回忆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抹。这一年,是疫情阴霾散去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中国在实现全面小康征程中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它不仅标志着生活的回归正轨,更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历经风雨后迎来的崭新曙光。依稀记得,除夕的夜晚,那时是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畅想未来,随心所欲,赏漫天旖旎烟花,乐自在飞花轻似梦,满屋子弥漫着团圆的芬芳。红对联也跟着来喝彩,时不时传来敲门声。又是哪位故人来叙旧,敞开大门,先是道一声,新年快乐!彼时大家脸上勾勒的笑容消去了一年或往年所有的不愉快。我们围坐在一起。长辈们侃侃而谈抑或是畅想所欲互道日常,不亦乐乎!而我,则与兄弟姐妹与小伙伴们嬉戏打闹,玩玩扑克牌,几个人围成一桌,桌子和茶几摆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零食年货。你一包我一口,真正是满足!时不时眼睛还注视着手机红包铃声的响起。这或许是令人最为兴奋的环节。手机时不时“炸”出一个红包,引得大家蠢蠢欲动,紧接着又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哪个红包或者信号不好,没抢到。我热衷于这种感觉,也是此时,大家会其乐融融,本质上,并非因为抢了多大的钱和收了多少红包才喜上眉梢,而是在这一刻,在新时代的今天,压岁钱以新的一种形式传承。即使远隔万里的亲朋好友,也能收到压岁钱或称心如意的祝福。真切感受到了距离不是阻碍。只要手机屏幕上弹出彼此发来的一句新年快乐或者一声问候,此时冰冷的文字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彼此的内心的温度。思念无声,却震耳欲聋!但是还好我亲爱的朋友,此时此刻我们在眺望同一轮月亮。跨年的钟声响起,我们许下彼此的心愿。并承诺一定会见面!小小空间中氤氲着你我,虽不言,但是好似一切情语皆在情景中。门外烟花激情四射澎湃,喜庆音乐响彻星空,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让节日的喜悦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每每此时,节日便不仅仅是节日,更具象化在每丝空气中。之后的那几天,走亲访友成为春节的主旋律。长辈们的寒暄,还有新结识同辈们。新面貌也能很好地融洽与交谈。你一举我一眼便很好地又结成了新伙伴。饭桌上不可或缺的年年有“鱼”和“鸡”祥如意。我感叹这些文化不仅是传统美食的象征,还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更为他们给予我们的情绪价值而肯定!闲时又一众人去街上走新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三五小伙一相聚,便胜却人间无数。红红火火,朝朝暮暮,热辣滚烫,喜庆盈福!我想这便是人间烟火气最好的诠释吧!故而春节,连大自然都春意盎然,百花齐放前来喝彩与帮衬,于我,于千千万万户家都寄予着千舟已过万重山的坦然与舒适。至此,春节的文化和到来依旧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同胞心心念念与热切殷盼的时光。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盛世,我爱春节,爱新春,更爱给予我们这个节日的伟大祖国!作者简介陈月琳,广东湛江人,广东科技学院学生,热爱文学写作,曾获2024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省级奖,参与多次征文比赛并获奖。

    2025-02-19 09:28:47 作者:陈月琳
    • 0
    • 113
  • 记忆深处的年味

    记忆深处的年味“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这首熟悉的童谣在耳边响起,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些年味儿十足的春节。在记忆深处,有一个春节格外难忘,它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那浓浓的年味至今仍萦绕心间。每年腊月初八,母亲总会早早地起床,开始精心熬制腊八粥。她将糯米、红豆、红枣、桂圆、莲子等食材仔细挑选,放入那口大铁锅中。随着炉火的跳跃,锅中的食材慢慢融合,香味逐渐弥漫开来。我和弟弟妹妹们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望着,时不时问母亲:“粥什么时候好呀?”母亲总是微笑着说:“快啦,小馋猫们!”腊八粥熬好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香甜软糯的粥。母亲还会盛出一些,送给左邻右舍,大家相互分享着这份甜蜜,欢声笑语在邻里间回荡。喝着腊八粥,食材在胃里化开,甜味却在心底里蔓延。我知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心中满是期待。腊八过后,家里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扫除。父亲会把家里的大件家具搬到院子里,母亲带着我们拿着扫帚、抹布,把屋里屋外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被擦拭得洁白如新,窗户玻璃也被擦得透亮。我们几个孩子在一旁帮忙递东西,虽然干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乐开了花。打扫完卫生,母亲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大红春联拿出来。父亲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将春联贴在大门两侧,我和弟弟妹妹们在下面帮忙扶着梯子,还不时地指挥着“左边高一点,右边再往下一点”。当崭新的春联贴好,红色的喜庆瞬间弥漫开来,整个家都焕然一新,年味儿也愈发浓郁了。临近春节,集市上变得热闹非凡。父亲会带着我去赶大集采购年货。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都看花了。父亲先是去买了几条鲜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然后又来到卖糖果的摊位前,我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花生糖、水果糖。还有那红艳艳的大灯笼、花花绿绿的鞭炮,每一样都让我兴奋不已。父亲还给我买了一身新衣服,崭新的棉袄,漂亮的花纹,穿上它,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除夕那天,天还没亮,家里就热闹起来了。母亲早早地起来,开始准备年夜饭。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当作响,母亲熟练地切菜、炒菜,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她的手下诞生。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糖醋排骨酸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象征着团圆的饺子,母亲会在其中包上几枚硬币,谁吃到了,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气。我和弟弟妹妹们则在院子里玩耍,放鞭炮。我们拿着小鞭炮,小心翼翼地点燃,然后迅速跑开,听着那噼里啪啦的响声,心中充满了喜悦。父亲母亲在一旁看着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夜幕降临,年夜饭摆满了一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当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时,大家都会欢呼起来,整个屋子充满了欢声笑语。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而在节目间隙,父亲会带着我们到院子里放烟花。随着一声巨响,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美丽极了。我们仰着头,兴奋地指着天空,大声呼喊着,那璀璨的烟花照亮了我们的脸庞,也照亮了我们的童年。到了大年初一,我们会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面带微笑,互相说着“新年好”。每到一家,长辈们都会热情地招呼我们,给我们递上糖果、瓜子,还会给我们压岁钱。我们拿着压岁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接下来的几天,便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去姑姑家、舅舅家,和表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玩游戏、聊天,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家常,其乐融融。那些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它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感受亲情的温度,思索生活的意义。在红灯笼的光影中,在春联里的诗意中,在饭桌前的欢声笑语中,春节的年味从未改变……尽管如今的春节在形式上有了很多变化,但那份深藏在心底的年味,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永远不会改变。每当回忆起那样的春节,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作者简介王臻,女,2005年生,广东佛山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喜爱文字创作和编辑排版,曾获校内二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目前加入了校青年媒体运营中心,获金穗·青梅奖“年度最佳编辑”称号。

    2025-02-19 09:21:23 作者:王臻
    • 0
    • 126
  • 年味

    年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执着于在春节一定要穿带点红色的衣服,似乎只有穿了红,才能和这张灯结彩的景色相配。也是告诉自己,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到了。提起春节,好似很多人觉得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了,那什么才是年味,什么才算是有年味?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或许是腊月二七八,骑着车路过家家户户将在岗许久有点褪色的家具擦得锃亮,放在太阳底下晒,才能深感其中,不禁地感叹,是啊马上过年啦!所有的东西都该是焕然一新的。或许是陪着父母去市场,到处都是采购的人们,踮着脚高高提起挑选好的糖,瓜子,干果等,小心翼翼的左拐右拐,在这人挤人的缝隙中保护好挑选的年货,仿佛置身于战乱中四处逃窜,可一旦人们的脑海想到春节齐聚在家里说说笑笑的情景,便是这一时的窘迫倒也没什么了,也就更积极地往前挤去买单。或许是春节当天,起床收拾好自己后,见到父母家人问候一声“新年甲想”,这在我的家乡,是新的一年心想事成的意思,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春节当天下午是要祭祖的,早上在厨房里备菜,到了下午,将买好的鸡鸭鹅肉,水果零食,饮料酒水等,再端上刚烧好热气腾腾的菜肴,一齐摆上桌当贡品,给祖先磕头上香。心里默念来年的愿望,希望祖先保佑事事顺利。印象里,最适合形容春节的两个字是“忙碌”,但忙碌过后,更多的是“开心”,唯有春节是大团圆,可以在年夜饭上与家人碰杯互诉许久未见的思念,可以在这说长不长的假期里不做学生,不做职员,卸下其他场合的角色,沉迷着天伦之乐,在这“温柔乡”里轻松惬意地做自己,做某人的儿女,做某人的父母长辈,做以自己为名的自己,什么工作学习通通抛之脑后,心想“管他呢,过完节再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节后,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再出发。便是这些景象,让我意识到,年味一直都在,能让你感受到将辞旧迎新的,不只是一张一张撕掉的日历,便是你身处的环境中,能传递给你的,能捕捉到的过年的气息。就都是年味!作者简介林婉丽,曾担任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绿潮文学社副社长,《绿潮副刊》编辑。在校期间组织了“校园文学创作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等,多篇作品刊发于校报、社刊。

    2025-02-19 09:15:57 作者:林婉丽
    • 0
    • 83
  • 我记忆中的春节

    我记忆中的春节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旧年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宣告着新春的到来。春节,这一深植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传统节日,带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与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期而至。它是岁月的里程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坐标,凝聚着家的温暖与团圆的期盼。春节,堪称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瑰宝。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它积累了无数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的祭神祭祖,到如今的阖家团圆,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北方的春节,是冰天雪地中饺子的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擀面皮、调馅料,将对新年的祝福与期待都包进那一个个饱满的饺子里。热气氤氲中,是亲情的交融与温馨。而南方的春节,则是软糯香甜的年糕,寓意着生活“年年高”。每一块年糕,都凝聚着家人的心血与对来年的美好期许。贴春联,那一幅幅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对联,用墨香传递着对新春的祝福;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驱走了旧年的晦气,带来了新年的希望;舞龙舞狮,更是以其磅礴的气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那份对新年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一脉相承的,如同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将中华儿女紧紧相连。对我来说,春节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篇章,也是每年最期待的归乡之旅。因为常年漂泊在外,回家过年成了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仪式。还记得小学时,家中还没有私家车,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所以赶火车回家过年就成了每年春节前的固定行程。赶火车,就意味着要投身春运的大潮。在那个私家车尚未普及的年代,火车成为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和游子归乡的首选交通工具。每到春节前夕,火车站就成了一片涌动的人海,这里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却怀揣着同样的心情——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火车站的广场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那是游子们一年的收获与对家人的心意。出发那天,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我们全家就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简单洗漱后,一桶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便成了我们的早餐。在寒冷的冬日清晨,方便面的香气瞬间弥漫在小小的房间里,给即将开始的漫长旅程增添了一丝温暖。随后,我们拖着沉重的行李,坐上出租车,向着市区的火车站进发。一路上,城市还在沉睡,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街道上冷冷清清,只有我们这辆车在向着家的方向飞驰。到达火车站时,天色尚早,整个火车站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清冷的灯光洒在空旷的广场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让人忍不住打个寒战。检票口前,人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聚集。大家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帽子和围巾,只露出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有的人在小声交谈,分享着回家的喜悦;有的人则默默地站在那里,眼神望向远方,似乎已经看到了家中亲人的笑脸。终于,检票口开始检票了。瞬间,原本安静的队伍变得热闹起来,人们纷纷向前涌动,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摩肩接踵的拥挤。大家手中紧紧握着车票,那是回家的通行证,也是心中的希望。过了安检,走进候车厅,里面早已是人头攒动。整个候车厅虽然宽敞,但在这春运的高峰期,却显得格外拥挤。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味道、人们的交谈声以及孩子们的哭闹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春运交响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背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对家的渴望;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焦急地看着时间,生怕错过火车;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地走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家的眷恋和对团圆的期待。而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上火车的那一刻。当火车的鸣笛声远远传来,人们便立刻起身,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行李,眼睛紧紧地盯着火车进站的方向。火车缓缓停下,车门刚一打开,人群便如潮水般涌了上去。大家争分夺秒地寻找自己的座位,狭窄的过道里挤满了人,行李箱相互碰撞,发出嘈杂的声响。有的人因为找不到座位而焦急地询问乘务员,有的人则在帮着身边的老人和孩子搬运行李。在这拥挤的车厢里,虽然空间狭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回家的喜悦。大家互相帮忙,互相照顾,陌生的人们因为同一段归乡之旅而变得亲近起来。历经漫长的旅途,终于抵达家乡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难以言表。熟悉的乡音、亲切的笑容,让一路的疲惫瞬间消散。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街边挂着的红灯笼,听着熟悉的鞭炮声,心中满是温暖。春节,这个承载着无数回忆和情感的节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归乡,更是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与家人团聚,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和温暖。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回家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也许不再需要赶火车,不再需要在寒冷的清晨排队候车,但那段赶火车回家过年的经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每到春节,那些关于火车、关于春运、关于家的画面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也让我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纽带,将我们与家乡、与亲人紧紧相连。作者简介胡佳宜,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平日喜欢写作,曾多次参与征文比赛并获得奖项。

    2025-02-14 09:28:42 作者:胡佳宜
    • 0
    • 98
  • 诗书画映桃源,“云山诗会”系列活动之“桃花诗会”举行

    2月9日,2025白云山桃花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桃花诗会”在广州市白云山桃花涧举办。“桃花诗会”是“云山诗会”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诗会,由广东省写作学会、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明珠楼管理中心、广州市白云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写作学会诗歌创作专委会、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诗歌教育专委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委会、广州市海珠区戏剧影视家协会协办。 参加“桃花诗会”活动的有20多位社会各界诗人、作家、教授、书法家、画家、音乐家以及文学爱好者。现场采风后,他们诗意勃发,“灼灼芳华映日红/夭夭其色醉春风”“踏碎春声试薄衣/云山小径染芳菲/夭桃应笑我来迟”“我来看春天的使者/在白云山桃花涧/桃花朵朵,她们/粉嫩、胭脂红、洁白”……通过诗书画现场创作以及诗歌吟诵、音乐舞蹈展示以及分享交流,展现了白云山桃花涧近2000株桃花迎春盛放美景,正是:“吟开五色东风笑,争得羊城第一春”。  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教授谢光辉的书法创作,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机关纪委副书记、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陈伟生的诗歌与书法创作以及萨克斯演奏,中华吟诵研究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刘释之的诗歌与书法创作以及吟诵展示,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成发、姚静毅的现场绘画,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诗歌教育专委会理事、省朗诵协会会员曾睿的主持与诗画创作, 广州市海珠区作协副秘书长曾婉华的诗歌创作与舞蹈展示,吸引一大批桃花涧赏花者驻足观看,好一幅“人面桃花相映红”风景。  分享交流时,陈伟生感慨道:“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我们要守护中华文脉,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我们是文化的实践者,希望我们肩负好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创作精品力作,书写好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建设文化强国而共同奋进。”         “遥知骚客情无限,愿化诗魂此景中。”因事临时未能出席活动的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伟看到诗会群里的美景好诗,特意作《遥寄白云山桃花诗会》一诗祝贺诗会活动成功举行。作为广东省写作学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牵头开展的主题系列诗会活动之一,白云山“云山诗会”系列活动已开展了“梅花诗会”“桃花诗会”两场活动,接下来还将会开展茶花诗会、重阳诗会等。据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汤炎忠介绍,广州市帽峰山樱花诗会、桂林阳朔采风活动也在即将2月中下旬启动。 通讯员:黄日暖

    2025-02-13 09:26:42 作者:青年作协
    • 0
    •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