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城之冬,非萧瑟之韵
杭城之冬,非萧瑟之韵江南的冬天不曾有过凛冽的严寒天气。相反地,是活跃的,灵动的,甚至某种程度上生机勃勃的。周日中午,我预约了健身私教,在杭州黄龙一带某个商城三楼的一个连锁健身房里。健身房四周的墙壁都是透明玻璃的设计,我可以在健身房里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楼下的广场。窗外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整片天空是蔚蓝色的,很纯粹。除了太阳坐在它的宝座之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唯有一片蔚蓝。杭州的冬天虽冷,但中午的阳光照射得暖烘烘的,因此广场上有不少人。忽然一阵微风拂起,吹落了广场上那棵银杏树的黄叶。树上的银杏叶纷纷随风飘落,散落在广场上。这时刚好有两个年轻女人从银杏树下走过,她们穿着较为厚重的冬装,黄色的银杏叶从她们身边飘落,其中一个女人戴着的围巾亦随风飘起,似乎在与自由的黄叶进行和弦的演奏。冬装的厚重与轻飘的黄叶,以及女人的绰约多姿,构成了一种浪漫的气质。另一侧的一株银杏树似乎较为矜持,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落的黄叶寥寥无几。不过这棵银杏树上安装了几个木质鸟巢,想来是商城为南迁的鸟儿准备的住所。这是杭州这座城市在寒冷冬日里的温暖之处。广场上各处团聚着周末休闲放松的人们。有一个小孩,拿着一个扇子一般的玩意儿,一根木头棍子支架的一端,开出的是黄色的花儿,不过不一会儿便可变为红色,或是蓝色。有一个小男孩,约莫小学三四年级,跟他的父亲在玩追逐游戏。阳光之下,小男孩的影子和他父亲的影子也在玩着追逐游戏。这不是两个人的追逐游戏,而是对影成四人的游戏!(作者摄)视线往另一边拉过去,有一个小男孩坐在他父亲的肩膀上,往商城方向缓缓走来。我回忆起了童年和我的父亲,想来那已经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小时候父亲总是开着摩托车载我四逛。那时候日子虽苦,父亲倒也总能在苦中寻一乐。为了安全,他让我坐在他摩托车前边油缸的凸起一块的位置。摩托车本来就高,那里又更高出一点,多少会让人感到害怕。当摩托车在沿江大桥爬坡而上,又顺势溜坡而下时,惊心动魄之感油然而生。那是我童年的“过山车”。当我的思绪几近飘远时,两位作业工人进入了我的视线。他们两人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双手插兜,并肩信步径直朝商城方向走过来。一人的安全帽是红色的,一人的安全帽是黄色的。若你目光将周围环境稍稍虚化,并聚焦于一处,会感觉一环悬空的黄色圆环和一环悬空的红色圆环,同步地从远处向你靠近,就像是无垠的宇宙中,飞行的两颗星球一般。他们的脚步中透露着一种自信,但相比广场上休闲的人们,他们显得有些局促。只见商城门口,也就是广场的边缘,停着一辆大型工程作业车辆。这辆车有一只向上空张开的机械臂,抬起的高度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擎天柱吗?两位作业工人走向工程车,与其他几位工人一起在沟通着什么。过了约莫两刻钟,在空中支撑许久的机械臂终于开始动工,只见它缓缓地将两位作业工人运送到高空中靠近商城边上写字楼的窗户外,应该是十二三层楼左右。原来是那层楼外侧的玻璃窗碎裂了,需要替换新的玻璃窗。当我离开时,窗外高空的作业才刚刚开始。这项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值得钦佩的工人朋友。边上的环卫阿姨悠闲地把散落在地上的黄叶扫到一边,我倒是觉得操之过急。偌大的广场,装点几片黄色的银杏叶,反而更添几分生气。虽然地上银杏叶的摆放位置是凌乱无序的,但它们与周围环境构成的冬日的那幅美好图景,却是一种美学上的有序性。人们都说冬天是萧瑟的,寒冷的。但杭城的冬天未有萧瑟之感,更像是春天的前奏。我相信,一场雪之后,西湖会变得相当美丽。作者简介叶仁智,男,浙江人,微博新知博主,中国(准)精算师,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钱塘分社社长,全国诗词文化优秀工作者,诗文化签约诗人,援藏干部。作品散见于《诗词之友》《日照文联》《西藏金融学会》等。
2025-02-08 15:41:41 作者: 59 0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惠州地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文化地区的交界处,饮食方面,既有三种文化之特色的汇合,又有本地所特有的风味。每每提起惠州的特产,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所想到的,大抵都是梅菜,作为一个在惠州生活了十九年的人,我也不例外。因此,梅菜扣肉,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我童年饮食记忆当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环。据说,梅菜扣肉与盐焗鸡、酿豆腐,并称为客家菜三件宝;2011年,更是与东坡肉等四种客家菜式所组合而成的“东江客家菜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菜扣肉,顾名思义,就是用梅菜与五花肉一同蒸制而成的菜肴。扣肉当中的“扣”,是指当肉蒸至熟透之后,将其倒盖于盘子中间的过程。这一道菜如果想要做得成功,让五花肉吃起来肥而不腻,是必要的部分,而梅菜正好就是完成这一个部分的重要条件。梅菜色泽金黄、清甜爽口,和五花肉搭配的时候,刚好可以吸收掉五花肉的猪油和汤汁,又反过来让五花肉可以带着梅菜的清香,二者可谓是绝配。难怪有古诗云:“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不过,我爱吃梅菜扣肉,与其说是梅菜扣肉好吃,不如说是梅菜扣肉在某一种程度上寄托了我对于我已经故去的外婆的追思。我的外婆早在我上大学以前,便已经住进了病房里面,无法动弹,故而关于她的记忆,大多都是童年时期的剪影,例如她的白话、她房间简单的布局、过年时候一起吃的红色淡水鱼、声音开得特别大的CD播放机、在阳台养的小狗,当然,还有她所蒸制的梅菜扣肉。大概是在我小学四年级、五年级,也就是我十岁、十一岁左右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叫做《七十二家房客》的经典粤语电视剧,里面有一集讲到,国民政府时期,省城有一个大官酷爱吃梅菜扣肉,到剧中主角家中做客时,因吃到了主角做的梅菜扣肉而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最终感动得落了眼泪。当时,年幼的我有一个巨大的困惑:梅菜扣肉,真的有那么好吃吗?于是乎,我抱着这一个问题,去问了我的妈妈。然后,我就得到了这样子一个答案:外婆最拿手的菜式,就是梅菜扣肉,如果我想要试一试,那么明天就可以吃到。那时候的我大抵是很有求知欲的,当即就请妈妈拜托外婆做一盘梅菜扣肉。根据外婆的说法,梅菜扣肉想要做得好吃,关键在于如何处理食材。首先,梅菜要一片片摘开,然后浸泡、洗净、切碎、榨干水分;而切好的五花肉块则要跟着姜片、八角一起,放入锅中水煮十分钟左右。紧接着,要将五花肉块趁热捞出,涂抹上老抽,风干上色;而梅菜则放入锅中,用热油来爆炒,适当加入各种香料,拌匀。处理好了食材之后,要立即将五花肉块垂直放入碗中,并用梅菜铺盖遮掩,放入蒸锅蒸一小时。最后一步,就是在蒸好以后倒出汤汁,将菜倒扣在盘子上面,一道梅菜扣肉便完成了。很快,一盘梅菜扣肉,就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我也吃到了电视剧里面的美味。在我的记忆中,自此以后,我家中的饭桌时不时便会出现一盘梅菜扣肉,是外婆专门做好送过来的,因为她听说我很喜欢吃梅菜扣肉,她非常开心,就经常做。渐渐地,渐渐地,我便养成了经常吃梅菜扣肉的习惯,哪怕是外婆已经在几年以前过世,而我也暂时离开惠州,到广州读本科,又来到了香港读硕士。老实地说,直到写到此处为止,我都说不出来,关于梅菜扣肉,自己到底是因为真的觉得好吃,所以喜欢吃,还是因为想念外婆,才喜欢吃的。这大概便是饮食文化之魅力吧!作者简介何展鹏,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香港都会大学创意写作硕士,曾经出版个人专著《马戏团》,作品见于《文学月报》《今日文艺报》《东江文学》《青年文学家》等刊物。
2025-02-08 15:33:38 作者:何展鹏 41 0
冬日的异木棉
冬日的异木棉又是一年冬季,我再度邂逅一树繁花。艳丽的花儿与冬日的羊城,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二者,却在广州这座温暖的南方城市,演绎出了一场相知相伴的奇妙缘分。那广东冬季独有的、绚烂绽放的异木棉,宛如大自然在岁末时节馈赠给羊城的一份浪漫厚礼。在不经意间,总能与她不期而遇。她就那样卓然立于一众植物之间,显得别具风姿。当周遭的草木有的进入休眠,有的褪去华彩,异木棉却以如火的热情,张开双臂迎接冬季的到来,树的繁花似锦诉说这个季节别样的钟情,为略显萧瑟的冬日添上了一抹炽热而明媚的色彩。羊城的冬日,异木棉默默展露芳姿,是岁月赠予我们的一份思绪的指引。我踱步于街巷之间,抬头仰望,那广袤的天际之下,异木棉犹如点亮生命的炬火。偶尔在花下流连,回首一瞥,一树繁华独自在生活中的别有洞天,于寒风中带来一抹清浅的闲适。有时,我在这冬日羊城,凝望异木棉,心中便涌动一股别样的情感。当期盼之人未能共赏此美景,失落亦如影随形。然而,这不也是一种甜蜜的遗憾吗?因期待美好相聚,方有失落之感。因错过花期,方有遗憾之感,也是因那曾经绚烂的花朵。幸福,宛如这冬日里的异木棉,纯粹而简单。在那花香弥漫的空气里平静呼吸,聆听风与花瓣的低语,微笑着穿行于花影之中,与亲人朋友共赏,有热爱之事可做,对生活还有所期待;幸福,宛若冬日相遇异木棉,沿着街道,走向异木棉,每一步都是不同的画卷,一步一景:近细观,花朵的细腻与生机勃勃,心中便出现一份惊喜;即便在高处,从高处瞰那一片粉色的花海,也是一种宁静的心境。让异木棉给生命一个微笑的借口,不让心灵负荷过重。如同风追求自由般在这花季求索,如莲花在寒冬中绽放的恬淡,将这羊城冬日与异木棉共度的时光,雕琢成生命中最美的风景。安妮宝贝曾在书中说:“如果生命是一场幻觉,别离或者死亡是唯一的结局。”在羊城的冬日,看着异木棉年复一年地盛开与凋零,谁又不是在这幻境中徘徊?在异木棉之下,人们藏泪于笑中,感慨时光易逝;或在生活的困境中,受挫之人,在满树木棉花之下,心情是否会变好呢?这羊城冬日的“烟雨”中,半幕木棉编织的“幽梦”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羊城生活,并非不寂寞,只是不愿诉说。或许人生的无奈就像异木棉在悄无声息中凋谢。正如异木棉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可能在某个寒夜失望于异木棉之下,我们对未来抱有憧憬,亦可能在花开花谢间徘徊。苦涩过后,方知这有温暖异木棉的冬日是甘甜的;痛苦过后,方懂在这花开之城要坚强。在这喧嚣的羊城凡尘,我们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以安放灵魂。或许是那静谧院落中静静生长的异木棉,独自品味花的宁静;或许是那本无字的天书,在冬日暖阳下,于花影中领悟生命的禅意;或许是那通往花林的小径,在探索中感受生命的未知。只要心灵所向,无论是有异木棉相伴的角落,还是与之相关的回忆,都是我们的幸福宝藏。世间万物,未必尽如人意。有时,异木棉的生长并非在预想的美景之地;有时,冬日的云彩、城市的风似乎与异木棉的故事并不和谐。但无论如何,异木棉之火,总能点燃冬日里形形色色的路人,总能让人的心热乎起来。作者简介韩诗雨,女,苗族,广东深圳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作品见深圳校园刊《翰林》,曾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省一等奖,悦•读者杯二等奖等,在晋江文学城有原创连载作品。
2025-02-08 15:24:42 作者:韩诗雨 41 0
小满亦动人
小满亦动人小满,是我国众多节气中平凡的一个,但却又蕴含着深深的哲理;小满节气是指在夏天成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灌浆只是处于小满,尚未至大满状态;《道德经》中也提到“人生小满胜万全”,意思是人生不需要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小满是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美好生活的思考以及人生的智慧。在我看来,小满更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一种让人心生向往的生活态度。以黑色和白色为主色的房间单调规整,一切都按规律摆放着,没有丝毫新意,走到窗边俯瞰大地,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座座摩天大楼,密密麻麻的高楼宛如钢铁水泥森林。世界如同一个巨大的黑白棋盘,使人感到压抑,极少人能从中获得极大满足。望向日历,小满已至,我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这黑白的世界,而让自己在大自然的缤纷的色彩中浸润、在黑白棋盘中播撒下种子,静待多彩鲜花的盛开、展现生命的舒展与欢畅,感受内心最深层的安宁和满足——小满亦动人。牵上陪伴了我7年的大狗,启程。我们停在了一片茂盛的树林旁,绿荫遍野、草木葱茏,太阳的金晖从空中散落,清早露水尚未散去,空气的薄雾中,发生无数次折射,让阳光有了形状。原本在车上瘫坐的大狗眼里顿时有了亮光,它飞快地跑下车,大口呼吸着自然的空气,感受着夏日的甘甜气息。亲近自然,心中紧绷的弦便得到释放,随之而来的即是内心的充实与淡淡的满足。在当下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们很多时候只注重发展、埋头前进,但却忘了世界的色彩和初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归心中自然的净土,让世界恢复颜色,小小改变亦有淡淡的满足,亦能给人喜悦。小满亦动人。大狗已经许久未出来山野间活动了,对周围的一切景物充满了好奇,它仿佛对远处小狗叼的飞盘格外向往,尽管它已年老,并不像小狗那样充满活力。我撕一块纸板当作飞盘,用尽全力向空中扔去——忽然间,世界宛如静止了,大狗先是一惊,又立刻起身向着“纸飞盘”的方向追去。在金色的晨晖笼罩下,我从未发现它的毛发如此富有光泽,金黄的毛随着它奔跑的节奏而摆动。快要追上飞盘了,它起身一跃——跳得如此高,仿佛要超越飞盘与太阳并肩。两者的距离越来越近,咬住,落地。大狗叼着小小的“纸飞盘”向我跑来,仿佛带着胜利的荣光。它不受年龄的束缚,拼尽全力,努力向着光的方向进发。对于大狗来说,小满出游,玩飞盘虽然只是小小的游戏,但却给它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而于我而言,离开了黑白的世界,让自然的色彩充实内心,便是充实和满足;大狗那敢于拼搏、不受束缚的精神也感染了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火光,经过努力和尝试,心情就会变得喜悦——小满亦动人。小满,是未满,一切皆有上升的空间,也令人产生无限的期待……小满节气中蕴藏着我国人民的处世智慧,将满未满,在期许中收获幸福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曾国藩称“小满”这种人生境界为“花未全开月未圆”,认为这是一种珍惜福分、持有幸福的大智慧。小满是一种平衡的智慧,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尺度。因为小满未满,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回程,一切又要回到平常了吗?似乎不是,我买来涂料,把卧室的墙壁刷成明亮的黄色,房间瞬间变得活力有生机。心中色彩的种子已经播下,只待生根发芽那日,万物繁茂而不胜己,一切都刚刚好。“小”是修身,“满”是修心,小满亦动人,它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和处世的智慧;它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小满的时刻,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好和智慧。作者简介李沛园,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岭南少年小记者、茅盾青少年文学院会员,热爱学习和写作,在《黄金时代》《作文周刊》《现代中小学生报》《作文与考试》等多种报刊发表多篇作文,获得“雨花奖”全国中小学生征文活动、全国中小学生抗“疫”作文比赛、希望杯写作研学实践、“新时代ㆍ中国故事”主题征文、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第三届广东校园文学大赛等多次作文竞赛的奖励。首届广东文学新苗、首届朱自清紫藤新苗奖、广州好读者、广州市越秀区优秀学生、广东省阅读之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2022年度十佳会员。
2025-02-08 15:15:30 作者:李沛园 55 0
烟火人间
烟火人间都说这烟火真味人间难觅生活的炉灶里我似那盐粒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光影交替袅袅炊烟像人生如梦的谜六十年烟火于岁月中游离隐退在角落观时光如流萤南极村晚舟将大海忧伤漾起烟火的浓香疗愈受伤的心都说这烟火真味人间难觅生活的炉灶里我似那盐粒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光影交替袅袅炊烟像人生如梦的谜烟火温暖照亮前行路径尘世中航行无畏风雨飘零岁月作釜时光是那柴薪经历作佐料滋味渐入人心柴木是那过往的经历火苗是此刻心中的感悟燃烧出生活灿烂与孤独烟火人生心有归处继续这旅途探寻生活全部我是农民又怎样我是农民又怎样不吃你的不穿你的农民爹妈滋养全天下没有农民哪来粮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泥土里滚爬我是农民又怎样瞧不上农民你算啥心怀家国农民早当家没有农民你穿啥自己省吃公粮也不落这就是咱农民的爹妈我就是农民又怎样瞧不上农民你能咋样每一滴汗水灌溉着梦想冲锋陷阵哪个不是农民娃我就是农民又怎样没有咱农民你能怎样每一滴泪水饱含着辛酸农民兄弟才是祖国的脊梁祖国啊,我想对您说祖国啊,我想对您说心中的话语似涌泉滔滔不绝我为您纵情欢歌五岳高耸山河壮美辽阔长江奔腾黄河雄浑壮阔您滋养的民族洋溢着蓬勃热火祖国啊,我想对您讲心中的情思如同繁星般闪烁我对您轻轻诉说遭遇灾难挺胸昂首闯过初心使命永远刻在心窝您赋予了我坚毅的果敢与胆魄祖国啊,祖国哪怕世间风雨如晦阴霾交错我也会毅然地迎接生活不管路途如何曲折颠簸我的心永远连着您的脉搏感受着您那母爱的抚摸您是我深深热爱的祖国祖国啊,祖国您迈过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您抵御了许多灾患风波从无尽的困境之中挣脱历史见证了您的英勇气魄是您给予我生命的寄托您是我无比自豪的祖国作者简介谢胜捷,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湛江市音协歌词学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中国诗人》《中西诗歌》《中国诗歌网》《诗歌月刊》《海南日报》《大湾区时报》《湛江日报》《湛江文艺》《南粤作家》《中国乡村杂志》。出版诗集《等你在尘世》《守望乡土》《秋夜的心事》。诗歌收录于《2017中国网络诗歌精品工程作品集》《走近广东诗人》。诗歌发表于国内各大中诗歌微刊。2024年8月18日,入选中国诗歌名人堂。
2025-02-08 15:04:49 作者:谢胜捷 65 0
生活开出花朵
生活开出花朵人到中年,也不曾忽略自己的生日。今年的生日,不期而至。“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一早起来,读到陶渊明的诗句。给自己买一束红玫瑰,而儿子快递来的紫罗兰也已在途中。读到美容院美容师发来的微信:“姐姐,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将送你一次免费护理。”接到某服装店老板娘的电话,将送我一条漂亮的丝巾。商家的关怀让人感到更贴心、用心。科技不断进步,只有一样东西从未改变,那就是人的情感。突然觉得,这世间,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顿感一颗心湿润了起来。想起几个月前,我准备做个小手术的那些日子来。术前,需要先到医院各种检查。秋天的黄昏,一个人滴滴打车经过北河大桥。正是下班高峰,车子拥堵行进缓慢。长时间凝望窗外的暮色,榕江在薄暮和余光之下的样子。江的两边,垂柳依依,有放学归家的孩子,有一群白鹭飞过……眺望大桥下友人的公司,我意识到她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公司大门口只留下那块显眼的大招牌。突然想,如若她还在,今年正好50岁!我只希望她活着,再也不做那些劳心费神的大生意!而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健康、安稳,度过小城四季。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或许,她也会这么做,这么过。可是,生命脆弱,人生总有太多的无能为力。霎那间,感觉到一颗心,在闷热的空气里盘旋很久、很久……开出租车的司机,是个小伙子。车里播放的旋律有点忧伤。哦!正是任素汐的《大梦》:“过往的执念,过往如云烟。太多的风景,没人全看清。放不下,怎圆满?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我看到花儿在绽放。我听到鸟儿在歌唱。我看到人们匆匆忙忙。我看到云朵在天上。我听到小河在流淌……”思绪回到住院期间。仍记得,第二天准备办理出院的那个晚上,我给忙碌的先生打电话说,今夜不必过来陪我,明天一早我自己办好手续,滴滴打车回家即可。电话刚挂掉。同病房一个50多岁的姐姐立刻跟我打趣说:“你先生今夜还来的。你看他这些天,对你无微不至照顾着,哪有最后一夜不来的?你家先生性格真好!”说着赞美话语的姐姐,那刻笑意盈然。全然释放了她刚入院时的担忧,以及刚做完手术后所有的焦躁。“姐,你家先生也是细心的人。不单把你照顾得好,还多次帮我们买来早餐呢!明早我将出院,不想跟你说“再见”!这些鲜花,扔了可惜,留下送给你。水果也是新鲜的,也留着送给你。”两个躺在病床上的中年女人,十分恳切地说完心底的一切话:她来自偏远的农村。为了让儿子、儿媳安心忙事业,跟老伴两个人承担起照顾三个正在读幼儿园孙子的所有日常,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长期的劳碌,突然的一场关于女人的病,让她倒下了……病房里突然安静了下来。瞬间,一股愧疚感在我的心底滋生……记得刚办入院那天,烦躁不安的我还用责备的口气跟她说过,能否让他们的亲戚朋友少来病房,病人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两个中年女人,却是在后来几个日日夜夜的深度相处中,各自历经一场手术之后,虽没有同病相怜的同情,却也在日常的真诚交流、偶尔互帮中,生发出一种“肝胆相照”的感情来。我们沉默的片刻,病房的门被推开,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我家先生。他手里提着医生叮嘱我需要吃的香蕉和火龙果。时间刹那停留,心底有一种被牵挂着的感觉,如清风拂过。突然想起走过岁月的长者常说的“生病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老伴的重要性!”她朝向我,会心一笑。好似我们俩刚下完一场赌注,而她赢了。尽管,因生病的担忧在她脸上暴露无遗。这久违的真诚笑声在病房飘荡许久……这笑声,是释放,是祝福,也是告别。旧的一切过去,才有新的开始。别人走过的路,终究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已能轻松自如下床。给鲜花洒上新水,它们全情盛开。我想,等我出院之后,鲜花将承载着我曾经的歉意与美丽留在这个住过几天的病房,和我们各自的心房。这也是我真正深意的所在。此时此刻,没有比真情实意更美好的东西。在这样的时代,越应该用心灵去表达,我想。案前的鲜花正悄然绽放,它们安静得什么话也无须说,又仿佛跟我说了很多……作者简介高艾珊,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揭阳。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揭阳日报》发表过诗歌、小小说、散文20余篇。近几年,以散文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西部散文》《文学欣赏》《时代作家》《0596诗刊》《青年作家》等,与多名作家著有合集《作家雅文》。
2025-02-08 14:50:17 作者:高艾珊 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