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原创

  • 最是思忆清明雨

    清明前后,时遇绵绵春雨。林清玄先生曾言:“我们今生落下的每一道泪,在某一个时空会化成一粒雨珠落下,所以抬头看见的每一滴雨珠都是我们心田的呈现。”我不禁想,这一场又一场雨,是否正是爷爷对我的深深思念,汇成无尽的雨丝,洒落人间?又一场大雨。灰白的天幕仿佛被撕裂,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乌云低沉地压境而来,令人分不清此刻究竟是白昼还是黑夜。突然,一声惊雷震耳欲聋,狂风被撕裂、被吞噬,一场带着丝丝寒意的春雨,此刻正轰轰烈烈地倾泻而下。雨,不停地敲打着我的窗棂。无数水珠软软地趴在窗上,伴随着朦胧的水汽。人们只能听到它的声音,却难以寻觅它的踪影,但头发、裤脚、衣裳都已被它湿透,感觉湿漉漉的,很不舒服。透过窗台,我看到行色匆匆的人们在暮色中穿梭,不知是谁的忧伤在月色与阴雨中悄然藏匿,揉碎在了心底。雨,疯狂地击打着石板路。每一个小水洼都是它骄傲的战绩,它毫无留恋地掠过每一片树叶,而那些鲜亮的绿意却紧紧地贴在树干上,不为狂风暴雨所屈服。俯视下方,多是撑着伞的行人,它凭借自己矫健的身姿,悄无声息地淋湿了大地。这场雨来得如此猛烈,风声呼啸,侵扰着我的短梦,将它笼罩在黑夜之中,带来别样的静谧与安详。若非明日需早起,我定会站在大地之上,静静聆听。雨,轻轻落在我的心上,润湿了那片柔软,带着风雨的味道。那些零散的思绪又被重新拢起,变得更加湿润。从何时开始的呢?也许是泪水与雨水交融的那一刻吧。灰蒙蒙的瓢泼大雨不断拨动着我的心弦,爷爷的病情,总在下雨天加重。我紧握着爷爷微凉的手,岁月的痕迹在他的手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滴答,滴答,是下雨了吗?那为何雨水会溅到爷爷的手背上,沉甸甸地落在我的眼眶里。我身后是耸入云间的高山,被雾气模糊的深绿,草房、水井都隐匿在大雨中,激起再大的水花也只是留下一道残影,整座小城在雨中显得愈发渺小。我守护着爷爷,仿佛与世隔绝。大雨仍未停歇,我的目光穿透雨幕,望向远方。朦胧中,爷爷撑着一把伞缓缓向我走来,那眉目间的慈祥,一如我记忆中的模样。然而泥泞的道路还是弄脏了他的鞋袜,似乎又多了些许不同。我呆滞地站着,一片阴影悄然落在我的头顶,爷爷已来到我面前,打趣着我说:“傻孩子,淋坏了感冒怎么办?”我小心翼翼地问道:“爷爷,真的是你吗?”对面一片沉默。正当我以为他不会再回答我时,那低沉而磁性的嗓音缓缓响起:“傻孩子,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一直在。”顷刻间,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我渴望去拥抱爷爷,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无法挪动脚步。继而,爷爷轻轻地把我拥入怀中,拭去我的泪水。雨,渐渐停了。我的梦,也随之醒来。最是思忆清明雨。此后的每一个思念之夜,我仍会期待那一方蓝天白云突破万里阴霾,扫去内心的尘埃,化作雨后新晴。而后的每一段下雨的日子,我都会深深地怀念。那份思念,如同雨后初晴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2024-04-19 20:00:00 作者:蔡秋玲 448 0

  • 芍药花开

    周末,我到楼下的花店买了些黄色和深粉色的芍药花回家养着。睡了个午觉起来,就隐隐闻到了一股幽香味儿,惊喜瞥见有一朵黄色的芍药花开,厅里当时并没有开空调,滚烫的热浪从敞开的走廊门闯进来,室温也是超过35℃,但它无惧高温,依旧盛放出本色的绚烂。我买的是复瓣的,一层一层叠瓣的芍药花雍容典雅,花间盈满了幽香。一扎买回来,次第花开,从外头回来的灼热被这芍药花洗净,人们心情也美丽起来。花开时尽显芳华,含苞待放的时候鼓起肥厚的骨朵儿,也许,半夜就开放了,为第二天上班的主人送上一份美美的礼物。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摆上几盆芍药花以点缀美意。上至大人,下至小孩,都喜欢这仙气飘飘的花。芍药的鲜艳与纯洁,让人们联想到那些美好的事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心灵的慰藉。芍药的花瓣轻轻摇曳,如同一群轻盈的舞者,在风中翩翩起舞,带给人们无尽的美丽与欢乐。芍药的翠绿叶片与鲜艳花朵形成了完美的搭配,无论是放在窗台还是庭院,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春日的阳光下,芍药花海随风起伏,那美丽的花朵犹如一个个幸福的笑脸,绽放着无尽的美好。芍药的芬芳,犹如热情的火焰,点燃了整个花季。那浓郁而又极具特色的气息,仿佛能够让人忘记一切烦恼,沉醉在美好的世界里。芍药的娇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大自然中,让人感到无限的惊喜。雨后或喷水的芍药更显得娇艳欲滴,水珠挂在花瓣上,像是一个民国时期的美人簪上了珍珠发簪。芍药花紧拥芬芳,把伤心拥入怀抱,把满怀希望揣在嘴边。芍药花像一只受伤的小鹿,它的瓣落慢慢,闭上眼睛的柔情安静地流过。芍药花瓣满是婆娑的花纹,如此纤细多变。芍药花聚集在我身边,像一个个飞舞的小精灵,装点着我的梦想。念书时很爱在校园草坪上有树荫的地方,在书店捡到一本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飞鸟集》,里面的:"LetlifebebeautifullikesummerflowersAndDeathlikeautumnleaves"仍是我最喜爱的一句诗。芍药,灼灼其华,颜如碧玉,气若幽兰,华容婀娜,是我家中的夏花绚烂。芍药,它们那婉约的气质,像是一首优雅而动人的乐章。芍药,如同优美的诗歌,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优美的行动。芍药,散发出生命的味道,有力的灵魂能向无限延伸的前方展开。芍药,是生命的图腾,因其寓意着正面的信仰与人性的美好。芍药,是如春风一般温柔而又激情四溢的存在。芍药,它们如同阳光一般闪耀,用美丽和温暖点亮生活的沉闷。芍药,如同沉静的湖泊,清澈明净,表达了安静而自信的魅力。芍药,散发出生命的味道,有力的灵魂能向无限延伸的前方展开。

    2024-04-18 20:00:00 作者: 437 0

  • 虐猫考生接连被拒,成绩之上的道德考量?

    近日,一名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学位的考生徐某某,因涉嫌在宿舍虐猫并录制视频发布至网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名网友因虐猫视频向南京大学反映徐某某存在严重的素质问题:除录制虐猫视频外,还曾加入以虐猫取乐的网络组织。尽管这位考生在专业课排名第一,但是复试中仍被标记为“不及格”,网传疑似因为思想品德不过关导致。录取结果公布后,徐某某试图调剂到兰州大学,但仍在复试面试结果被评为“不合格”。4月3日,南京大学工作人员正式回应该事件,称部分网传内容属实,考研的初试复试中,学校会综合考量学生,虐猫等行为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考研结果。这一事件之后,引起网络上热议,道德方面教育和法治意识也接连被提起。尽管这位考生在专业成绩获得第一名,成绩表现得特别优异和突出,但是虐猫行为和主动加入以虐猫取乐的组织,都在直接地表明这位考生十分欠缺道德观念,道德感底下。虐猫的本质是恃强凌弱,施虐者以各种不同的残忍手段对待小动物,通过亲眼目睹小动物挣扎的过程获取其中的精神和心理快感。我国对尊重生命的教育课程从小抓起,小学已存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尊重每个生命。在这个基础下仍出现极其残忍的虐猫行为,无疑是说明这位考生思想出现偏差,其本身对弱小生命的不尊重以及漠视,和现在主流社会的思想教育背道而驰,尤其是虐猫这个行为是真真正正违背了人类对生命尊重和保护的伦理。而有关于考生徐某某因虐猫一事被拒,有人赞同,有人支持,有人则反对。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表明思想品德不过关的考生不予录取。高等学府除了注重学生的成绩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教育等多方面素质都极为重视和关注,甚至会设立相关基础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人才。虐猫一事有辱社会的公序良俗,同时也和高等学府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有学生因虐猫被劝退、2020年山东理工同是如此,如今考生徐某某也接连遭到两个高校的拒收,都说明这类行为都不符合高等学府的各方面要求。大部分网友热心举报徐某某一事更是可以看出,主流社会和高等学府都认为品德相对于成绩更为重要,也直接导致徐某某的虐猫行为遭到了教训。通过这一件事,侧面证明目前我国和虐待动物有关的法律法规尚存在不足之处,暴露了社会对动物权益保障的漏洞。在目前存在的条例中,仅有对稀有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条例,欠缺和常规动物相关的保护法。因为欠缺法律制度的监督和惩罚,虐猫事件层出不穷,不少道德感薄弱的人会以仗法律的漏洞,试图或已经以虐待常规动物为乐。上次引发相关热议的动物事件,还是地方绞杀流浪猫狗的处置问题,种种迹象都说明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需要加快制定常规动物保护法的条例。虽然法律条例只是最低限度的保障,但是立法才能说明对相关事件的重视,对思想品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不漠视。只有不轻视问题事件的根源,才能有效减少虐待动物的事件和频率。另外,在考生徐某某的虐猫行为得到教育界相应的惩罚后,也引发了对传统教育观的思考。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成绩是大于一切,成绩是考量一个学生优还是劣的标准。历年来出现的虐猫事件,逐渐开始警示社会大众,重视和面对学生在道德层面的缺失比成绩更为重要,曾经的“唯有分数论”是错误的存在。品德是对个人道德的考量,更是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之一。学校应该对学生的道德和成绩进行双重的把控,教育过程中注意品德的融入和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过度关注成绩而忽视对品德的教育和培养。而今,网上存在“不该一棒子打死”的声音更是证明思想品德的教育任道而重远。考生徐某某承受的后果是针对其行为本身,为考生徐某某开解,认为不至于受到这个惩罚的网友尚未意识到虐猫事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个人道德问题。有调查显示徐某某的虐猫行为不止一次两次,徐某某在报考研究生时已经是成年人,在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影响下,仍出现接二连三以虐猫为乐的行为。虽然应给犯错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但高等学府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地方,没有理由去为徐某某的行为买单。出现这类声音,也说明除了学校外,社会上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尊重生命的思想需要加强宣传意识,才能避免相似的事件发生,及时矫正性格,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避免更多走上“弯路”的青年出现。

    2024-04-17 20:00:13 作者:陈煜希 386 0

  • 流量变现的时代,底线是什么?

    2月16日,自媒体博主“猫一杯”发布视频喊话小学生秦朗,称在巴黎厕所捡到他的作业,并在作业上涂涂改改引发广大网友讨论。随后几天有关这件事的热度持高不下,评论区不断出现冒领“秦朗家长”的言论,甚至有网友借机蹭热度和流量,开启直播获得不少礼物打赏。之后,抖音平台出现“秦朗舅舅”承认摆拍的视频,网红“猫一杯”随后澄清已将作业归还后持续将热度推高,导致多方媒体下场批评,使舆论热度升至顶峰,又逐渐回落。4月12日,警方通报自媒体博主“猫一杯”秦朗作业事件纯属编造,公安将以行政处罚依法处置“猫一杯”及其所在公司。此后各大平台封禁了“猫一杯”所有的账号,网红“猫一杯“现身道歉。在快节奏时代下,很多自媒体博主会利用互联网传播大量且不同的信息。因为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十分碎片化,导致博主发什么大众就接收什么,多数网友难以辨认其中的真相。凭借这个特性,一些自媒体博主,既所谓的“网红”为了引流,为了流量变现,开始尝试捏造不同的剧本,策划不存在的事实,试图利用舆论带来流量和热度,从中谋取利益,实现低风险高利益的收获。这些行为却忽略了一件事,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根据《治安管理处理法》第25条和42条提到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的规定更是说明公共账号运营者不得编造虚假信息、误导社会公众。网红”猫一杯“作为自媒体博主,在拥有几千万粉丝群体的基础下,本应该发布有内容、有营养的高质量创作视频,以正面积极的方向引导粉丝群体和社会大众。但其却选择策划一次又一次的剧本,为博取眼球制造假事实,误导粉丝群体。这不仅是为了流量抛弃了个人底线,更是不顾法律法规传播一起网络谣言,利用博主的身份,用更大的谎言掩盖原有的谎言,企图混淆视听,以此获得更多群体的关注,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公然挑战法律法规。在“网红经济”的影响下,捏造剧本,网红因此走红获取流量是背后资本运作的方式之一,但这不是背离法律底线、不顾社会责任的借口。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不同类型的视频都在争夺网友的关注度,为了关注度不断输出猎奇、夸张的“娱乐性”新闻忽视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漠视了新闻本是客观、中立、存在的事实。不断偏移的重点只会更加打击新闻真实的原则,破坏新闻的公信度,容易让网友接收信息的时候,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在维护这方面,媒体和平台存在责任进行介入,核对互联网平台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确保信息是真实且准确的。如若存在不实信息也应及时进行澄清,抵制假事实,避免假信息造成大范围的传播,误导社会大众。自媒体造假层出不穷,意味着打击力度过弱。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以及自媒体博主的监督和管控,制定和网络使用和传播更紧密的条例,清晰、明确地表明处罚的个体和措施,加强力度打击以“流量变现,博取眼球,捏造剧本事实”的各大网红。惟有清理破坏网络环境的“不法分子”,肃清网络不法信息,还原清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归还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警方对网红“猫一杯”的行政处罚,是强调了对待网络谣言的严肃性和维护互联网秩序的责任和态度,更是敲响了一记警钟。“猫一杯“连续剧本及网友蹭热度等行为暴露了部分受众薄弱的网络法律意识。事件能占据社会公共资源,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民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盲目信任、盲目跟随,没有依靠自身的批评性思维去看待事件,识别事件的真相,成为虚假信息的又一传播者,形成闭环。所以在针对网络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可以加强对网络法律的教育,普及该方面的法律意识,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大众也应该对各类信息碎片进行甄别,不要一味地相信接收到的信息和事件,在没有确认事情的真相时,避免出现“跟风行为”,让事件或者谣言扩散。在以流量为主的时代,应该坚守个人底线,拒绝摆拍和编造,提高个人素养,共同构建清朗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和谐。

    2024-04-14 20:00:28 作者:陈煜希 346 0

  • 最美劳动者

    十几年前,我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而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在这十年中,我也见证了中新知识城——新龙镇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十年前,中新广州知识城还只是一片荒地,遍地鱼塘和农田。但它从8.08平方公里起步,一点点努力着。现在再看,中新知识城到处是高楼大厦,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如今,它已蜕变成一个占地17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真的是今非昔比啊!那天放学,我急匆匆地赶往地铁站。七月的阳光,正是一年中最为毒辣的时候,不一会儿便让我汗如雨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哎?我的笔记本呢?”同伴在一旁惊呼道。无奈,只好回去拿。望着同伴的背影消失在校门口的人海中,我长叹一口气,百无聊赖地扫视着周围。阳光把它的光辉洒满了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着金光,摇动着,跳动着。向水下仔细看去,清澈见底的湖里,一条条通体乌黑的小鱼互相追逐着。风吹过树梢,飒飒作响。看岸边,有几户人家搭了帐篷,小孩子们尽情玩闹着。“真是美好的城市啊!”我不禁在心中感叹。可突然,一个身影打断了这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伫立在一只小木筏上。木筏在水中摇晃着,那模样,好像一阵大风就会把他吹倒。老人一出现,鱼儿便消失无踪,孩子们也停下脚步,用疑惑的目光凝视着他。可老人却旁若无人地从小木筏中拿出一根粗糙的、用竹竿制成的网兜自顾自地在河中打捞着什么。望着他与一旁告示栏上的“禁止垂钓”形成鲜明的对比,众人都向他投去了不解甚至鄙夷的目光。我好奇地走近一些,向老人系在岸边木桩上的木筏里望去。本以为会看到几条小鱼,却见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铺满了木筏的内部——塑料袋、喝完的矿泉水瓶,最多的是腐烂的树叶,带起一阵阵恶臭,而老人依旧在自顾自地打捞着垃圾。金黄的阳光洒在老人的头顶,将他一头的白发染成了金色,他大口喘着粗气,脸上滚落下一粒粒豆大的汗珠。待老人完成手头上的活后,我好奇地问道:“您是这里的志愿者吗?”老人热情地向我解释道,他是共产党员,要为人民服务。说着说着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骄傲地展示胸前的党徽。看着老人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这位老人一样的劳动者,他们牺牲自己的休闲时间,为城市建设和维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所生活的城镇——新龙镇才会有现在这样的美好面貌。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也做最美劳动者,为我们生活的新龙镇的建设出一份力。(指导老师:胡玉芳)备注:本文原发于《中学生报》2024年3月27日。

    2024-04-14 20:00:00 作者:广州市黄埔区玉岩实验学校七(1)班 刘拓 369 0

  • 最美新龙

    新龙镇是毗邻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的一个小镇,若您来到这里,请不要被它正在改造的面孔吓怕,走近细看,您会看到它暖心的一面。那天天气微凉,我走在喧嚣的街上,微醺的天空有乌云相伴,我马不停蹄地走,一刻也不停。落下的雨珠点点滴滴落在小池塘边的荷叶上,天空也开始变黑,整个小镇清冷又孤寂。正当我心里暗叫不好时,天上下起哗哗大雨。路上四周多是断壁残垣,无处可躲。我只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在街上狂奔,身上的衣裤早已变得湿透,这街道空寂无人,我无助却也不敢停。这时天空一道银白的闪电劈过,“轰”一声的响雷在耳边炸响,“啊!”我吓得抱住头,赶紧蹲下……就在我孤立无助之际,身边有电动车声传来,头顶上雨停了,我诧异地抬头,只见两个身着带编号制服的新龙巡逻队队员,撑着一把大大的雨伞,雨伞偏向我,他们自己胳膊却被打湿了。其中一位大叔说道:“同学,上车!家在哪?”在回家路上,我偷偷看着他们,他们面色黝黑,脸上还有皱纹和老人斑,但他们眼神是坚毅的、工作是负责的、内心是美善的。不久,我到家了,而他们又踏上巡逻之路,似乎永远不会累。此时的天空不再是那么黑,有路灯璀璨、有星光满天,我站在天台上看,这里即将变成高楼大厦、万家灯火。(指导老师:翁永琴)备注:本文原发于《中学生报》2024年3月27日。

    2024-04-13 20:00:00 作者:广州市黄埔区玉岩实验学校八(11)班 陈昭元 3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