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成功常常在不经意时来临
“生活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耐心地等待和发现。有很多人努力了半辈子也没有成功,就自动放弃了。其实,这个时候,成功距他只有一步之遥了。”有个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两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能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静得似乎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眼也不停地盯着鱼,见有鱼上钩,心里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又怎会钓到鱼呢?”还有一位商人,他最早是子承父业做珠宝生意的,可是他缺乏像父亲那样对珠宝行业的明察秋毫的能力,没几年,他就把父亲交给他的全城最大的珠宝店赔光了。后来,他又尝试做服装生意、化妆品生意、钟表生意、印染生意,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这时,他已52岁。灰白的双鬓使他相信,他没有丝毫经商的才能。他盘算了自己的家底,所有的钱仅够买一块离城很远的墓地。可就在他买下这块墓地的第15天,这座城市公布了一项建设环城高速路的规划,他的墓地恰好在环城路内侧。道路两旁的土地一夜之间身价倍增,他的这块墓地的价值更是涨了好多倍。他突然顿悟,自己为何不做房地产生意呢?5年之后,他果然成了全城最大的房地产业主。成功,常常在不经意间来临。许多东西,当我们过分地刻意去追求的时候,总感觉它离我们很远很远;而一旦我们静下心来时,它却常常在不经意间骤然降临,这正应了那句古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是,如果没有我们先前的苦苦追寻,它是绝对不会光顾我们的。所以,生活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耐心地等待和发现。有很多人努力了半辈子也没有成功,就自动放弃了。其实,这个时候,成功距他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他再坚持哪怕是一小步的话,成功也许就会降临在他的头上了。
2007-05-04 23:30:24 作者:佚名 9726 0
别预支明天的烦恼
不预支明天的烦恼,不想着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一定能使自己过得轻松、有诗意。一位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是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啊!”确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和小和尚一样,企图把人生的烦恼都提前解决掉,以便将来过得更好、更自在,活得无忧无虑。而实际上,很多事是无法提前完成的。过早地为将来担忧,除于事无补外,只能让自己活得很累,很无奈,也会让自己觉得非常的失败。不预支明天的烦恼,不想着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一定能使自己过得轻松、有诗意。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5-04 23:16:29 作者:美 荣 9759 0
爱从不卑微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路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们坐在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里,哀哀的目光在秋风中抖瑟着。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他正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做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地微昂着头离开了……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5-04 23:03:16 作者:佚名 9713 0
许愿树
从前,某个村子里,有一个男孩子要上战场,与他许下一生的女孩为了他,每天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然后把一棵种子埋在湖边。女孩细心呵护每一颗种子,因为她深信每当种子发芽时,随著种子所许下的愿望也就能够得到实现。她的好友问她许下了什麼愿望,她也只是摇头笑笑不作回答。她所许的愿望只有一个:希望他能够平安。但是战争结束了,男孩子并没有回来。女孩仍然执著地守护著她为男孩所种下的每一颗种子。尽管在战争结束的五年后,村里的人都劝她放弃。父母替她物色了一户又一户的人家,女孩仍旧不为所动。终于,她的父母被逼急了,在不理会女孩的抗议之下,他的父母硬是把她许给一户城里的人家。女孩试过用任何的方法去拒绝这桩婚事,但都没有产生效果。但在举行婚礼的前一晚,女孩突然不再抵抗,乖乖地穿上那让全村女子都羡妒的礼服。家里人只道她终於想开,欢天喜地的去筹备明天的婚事。却不知道女孩其实已悄悄地下定决心,她要守住自己和男孩子的诺言…………婚礼当天,几乎全村的人都集合在丘上的教堂。他们都衷心祝福这一对新人,但当新娘出县在地毯的另一端的时候,所有人都呆著了…………新娘的礼服不是白色的,它被新娘手上的血染成红色的…………看著受伤的新娘,尽管新郎力排众议要娶她,但所有的男方家人都坚持著要退婚。女孩终於得到她要的宁静,因为她被逐出家里和整个村子…………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早在人们忘记这段故事的时候,女孩仍然默默地灌溉她的森林,尽管她已青春不再、轻灵的脚步变得沉重、乌黑的头发早就变得花白、青春的脸庞也被岁月刻下一道又一道的疤痕,但是女孩仍然没有停止。她还是每天陪伴著她的树,直到天黑在回到自己在湖边搭的小茅屋。女孩死的很孤独,因为她的树不能在她生病时照顾她,替她叫大夫,救她的性命…………几个村里的小伙子看的不忍心,於是几个人把她葬在湖边的一棵树下。说也奇怪,从那天开始,尽管其他的树都会随著季节的变换而有枯有荣…………但只有那棵树,据说从那一天开始就不曾再掉过一粒果子,谢过一片叶子…………彷佛周围的时间都停留在那一刻,不再流动…………从那一天起,湖边多了一个传说……不管男女,只要能够跨越那片森林并在许愿树前埋下一颗附有自己愿望的种子,那麼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当然,前提是他必须是真心真意的…………听福伯说完整个故事的时候,我握住小妍的手不禁紧了一下。小妍彷佛了解我的心意地回握了我一下。其实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几乎整个村子的年青人都是听福伯说故事长大的。但是今天的故事对我特别有意义。因为……我后天就要随驻守这里的军队上战场了……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回来……小妍答应我……她不会去送我,因为我离去的时候,她会站在许愿树前为我埋下一颗种子…………但是我希望小妍不会像故事里的女孩那麼傻。没有人需要牺牲自己的一辈子去证明自己有多麼爱地一个人……因为那只会让你爱的人更加心疼……“那,那个男孩子到底去那里了?”这是每当我们听完故事一定会问的问题,但尽管我从八岁问到十八岁,福伯永远是用一个笑容,再摇摇头来回答我们,然后再用他的拐杖撑起自己微跛的身躯,缓缓地踱步回家,做为每次的结束……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每一次故事结束后发出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相信福伯只是卖个关子,总有一天他会告诉我们男孩到底去那里了……其实我们早已不下千万次地去臆测故事的结局。像是男孩子死了……变心了……受了伤所以没办法回来……甚至连福伯就是那个男孩的说法都出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妄下断语,因为我们相信,从福伯口中出来的结局,一定比我们的要更动听,也更动人……“我想……我可以回答你们那个男孩去那了。”听到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转身回望这个从一开始坐在我们身后跟著听故事,却毫不起眼的年青人。他大约二十上下,从福伯刚开始说故事时在我们身后的一棵树下乘凉。本来也没什麼人留意他,但他的惊人之语倒是吸引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怎麼了?干嘛直愣愣的看著我?你们不想知道后来的故事吗?”年青人笑著说。“想!当然想!”不知道是谁先说出了这句话,但是我想应该不会有人怪他的唐突,毕竟这个故事从小就在我们脑海和梦境中不知道回荡过多少次。终于可以在今天听到整个故事,也算是给我的临行践礼吧!正当每个人准备听年青人继续说下去的时候,福伯反而说了一句话:“也该是时候了……年青人……你跟我来……你的故事,应该是先说给她听……”说毕,他就拄著自己的拐杖,缓缓地向村子的另外一头走去。而年青人彷佛也知悉福伯的心意,没有多问什麼,只是默默地跟在福伯的身后,留下一脸错愕的我们……但是当然,我和小妍不会放过这麼好的机会,我们俩个很有默契的交换了一个眼神,就偷偷地跟在俩人的后面,留下了更错愕的他们。福伯缓步走著,年人也默默地尾随在后,我和小妍也偷偷地跟在后面。福伯三不五时地向后看,显然不想让我们跟著他们,所以我和小妍也不敢跟的太近。还好这片树林是我们从小的游戏场所,所以虽然我们一直保持一段距离,倒也不至於跟丢了。走过了村子、越了小溪、穿过了森林。福伯带著年青人一棵大树的荫下。那是一棵很奇特的树。尽管当时已是秋天,周围的树也开始枯黄,但唯有它仍维持著盛夏的模样。“这…….就是许愿树?”年青人问。“对。这也是她为他种的树。”福伯说。“那麼……我想我应该先介绍我自己是谁……”年青人说著,边放下了他的行囊。还有他手中捧的坛子。“不用了。你来只是告诉她后面的故事!”福伯打断了年青人。但年青人只是耸耸肩,轻轻地坐在树荫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继续整个传说……其实……男孩并没有死。在战争结束之后,男孩很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在一次掩护村庄的行动当中,他发射的子弹打中了一个随同村人逃难的女孩。子弹打在她的背上,却狠狠的击在他的心上。同伴们劝他不要负这个责任,甚至有人愿意替他“解决”整件事。但是男孩都拒绝了……他不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造就更大的错误,所以他决定负责……男孩静静地坐在女孩的床边,尽管村人对他有所指责、同伴对他有所不谅解,男孩都只是默默承受,因为他的心全都系在女孩的安危上……女孩终于醒了,在他不吃不喝的第五天。但是……女孩从此没有办法再走路……子弹击中了她的脊椎……男孩为了负责,自愿肩负起照顾这个女孩的责任。在战争结束之后,男孩也没有回家,他甚至克制自己不要写信回家……他希望女孩当他死了,那麼她才可以找自己无法给她的幸福。受伤的女孩知道男孩并不快乐,她不希望自己的不幸带给别人不幸。男孩被她的善良感动,男孩下了一个决定……向她求婚……就这样,他们结婚了。时光飞逝,转瞬间这一对新人已经是一对老夫妇了……尽管年老的两人行动都有所不便,但他们仍然相互敬爱、扶持……直到老爷爷死去的一年后,当老奶奶在整理他的遗物,不经意的翻阅他的日记时,才赫然发现老爷爷根本不曾忘记过女孩……老奶奶每翻一页,就哭一次……她心疼老爷爷的苦心,他明明就不曾忘记过那个女孩,却为了老奶奶而留在这里,而且不曾在她面前显露过他的一丝痛苦……但是在日记里,他对女孩的思念却深刻到另人心痛……也许他真正心爱的是那个女孩,但他却没让她因此受到一点委屈……老奶奶决定要把老爷爷送回故乡……她累了他一辈子,是该让他回去的时候了……“就是这样。”年青人从包袱里拿出了一本日记。“这是他用对女孩的思念写成的。另外,我还有一句话想说。”年青人说。“老爷爷他,到死也没有背叛女孩……他虽然和老奶奶结婚,但是老爷爷从来做过对不起她的事。我也不是他们的孙子,我只不过是一直受他们照顾的孤儿罢了。”“原来如此……你也该放心了……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福伯一手抚摸著树,一边喃喃自语。“还有,”年青人拿起他一直捧著的坛子。“这是老爷爷的骨灰,老奶奶托我一定要把他埋在女孩的墓地上。”“你就把它埋在这就行了,这整片树林都是她的墓园。”福伯说。年青人在树下挖了一个洞,小心地把坛子和日记放进去,再埋起来。“那麼,我就此告辞了……我必须赶回去和老奶奶报告。”年青人说完,对福伯微微鞠躬,就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福伯就一个人静静地拄著拐杖,坐在树下。也不知道了过多久,森林的雾渐渐地大了起来……福伯这时突然说了一句:“你们先走吧……我还想再坐一会儿……”我和小妍很有默契地转身,悄悄地走了……回程,雾很大……路上的景物和来程时看来完全不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但是我看到……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另外一对情侣在这里,我转头想问小妍她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了,没想到小妍笑笑对我说:“不管是不是『他们』,我们都没有必要打扰他们。”我也笑了。对啊!换做是我,相隔了那麼久,我也不希望被人打扰啊!隔天,我随军队的列车离开了。小妍依照约定没有来送我,因为我知道,此时的她,正在许愿树前为我埋下一棵种子……一个月后,我在部队里收到一封小妍寄来的信。她说福伯走了……在他自己的床上。福伯走得很安详,因为当村人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脸上带著微笑……另外还有一件事,原来福伯在走前交给小妍一封信,交待她在他离开这个村子的时候才准打开,现在他走了……於是小妍打开信……才知道……原来福伯就是当年的新郎……他一直后悔当初坚持要娶女孩过门……更后悔他没有坚持留下她……所以他化身“福伯”,就是为了要守护著她,也为了能够让这个故事流传……现在他等到男孩回来了……他也应该功成身退了……他毕竟守候了她六十年……他也累了,想休息了……我一口气读完小妍的信件,把整个故事在脑海中完全地串联起来。我被整个故事感动不已,不管是女孩、男孩、福伯、或是受伤的女孩。他们都是真正懂爱,而且用心去爱的人……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5-04 22:31:24 作者:疯狂之源 9752 0
敲三下 我爱你
这个故事是兰妮告诉我的。"你认识胡吗?"她问我。"是的,去年冬天,我和她吃过饭,印象中,是个很温柔,很灵秀,很有才华的女人。""喜欢她吗?""是的。""那么,你应该知道她的故事。"胡是个年轻的女作家,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擅长写新诗和小品,文笔流畅生动,笔底充满了感情。从她的文笔看,她该是个细腻而多情的女孩。胡尚未结婚,和父母定居南部。在一次台北的文艺聚会上中,她认识了住在台北的周。周不是作家,而是某报的记者,能写,能谈,能欣赏,而且会画一手好的写意画。他的才气和风采立即吸引了年轻的胡,但是,周已经使君有妇。人类太多"相见恨晚"的故事,但是,相知却永不会"恨晚"。胡和周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相爱,这之间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我相信他们这条路走得非常艰苦,必定充满了矛盾、挣扎、痛楚、压力和犯罪感。台湾的社会,说新不新,说旧不旧。一方面有非常耸人听闻的新潮人物,另一方面,也有极端的保守派。胡和周就在这夹缝中生存。周是书香门第,妻子也是出自名门,而且已有一儿一女。无论在道义上,责任上,都不允许他有外遇,更遑论离婚再婚。因而,他们只有抑制着这份感情,不容许它泛滥开来。他们经常在宴会上,或人群中相遇。四目相对,灵犀一点,千言万语,却常苦于无法倾诉。于是,有一次,当他们有机会单独相处时,周说:"那只有三个字;三个从有历史,有人类,就会互相诉说的三个字;我爱你。我不能时时刻刻亲口说我爱你,但是,让我们之间有点默契吧。如果我打电话给你,铃声响三下就挂断,那是我在说"我爱你",若是向你眨三下眼睛,弹三下手指,喷三口烟……都是在说"我爱你。""多么浪漫的表达方式!然后,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生活在"三下"里。敲三下,我爱你。看三下,我爱你。铃响三下,我爱你。吹三下口哨,我爱你。叹三口长长的气,我--爱--你。这种爱情,有它的凄凉,有它的美丽,有它的诗意,有它的残忍,有它的狂欢,有它的痛苦。不论怎样,周和胡就这样"两情默默"的度着日子。胡为了忠于这段"不为人知"的爱,竟摒退了所有的追求者,一直与小姑独处。逐渐的,两人的知己朋友,都知道了这段情。而他们在无数的刻骨相思之后,越来越觉得彼此间的爱,已浓得再化不开。于是,周开始和妻子摊牌,开始和父母商量,开始为两人的未来而奋斗--这是另一条艰苦的路,几乎是残酷而血淋淋的。周为了胡而奋战,胡为了周而受唾骂,最后,周总算获得了妻子离婚的同意。去年七月某日,胡和周约好在台北某餐厅共进午餐,胡乘飞机北上。那天,她心情极好,因为这么多年的暗恋,终于有了拨云见日的一天。终于可以公开约会了!谁知,这顿午餐,周却没有出席,而且,他永远不会出席了。周就在那天早晨,因撞车而丧生。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走了,消失了。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活着,那些日子,她生不如死,对于周围所有的事和物,都视而不见。心碎的滋味,只有心碎的人才知道。那些日子,她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没有意识,活着只为了活着,痛楚的底层,是再也没有爱了,再也没有希望了。"死亡"推毁了一切,爱情、梦想和希望。然后,在周死后的第七夜,周的诸多好友们,都聚在一起,为周开追悼会。胡也参加了这追悼会,她彷徨无据,心碎神伤。眼前都是旧相识,可是,谁再对她敲三下?拍三下?看三下?吹三声口哨?叹三口长气……那夜,台北全市灯火辉煌。但是,那夜,在周的追悼会上,一间大大的客厅,却忽然灯火全熄。灯灭了,一片黑暗。大家在惊愕中,灯又自己亮了。然后,再灭,再亮,再灭,再亮。一连灭了三次!胡几乎是脱口狂呼了!闪三下,我爱你!他来过了!他见到她了!他说过了!闪三下,我爱你!闪三下。我爱你!他表达了他的意思,他带来了他的关怀、热情与安慰。死亡,不是终点。胡又活过来了,又能面对生活了,又开始写作了。死亡,也不能阻止爱情!这是个爱的故事!我听完了,说不出的感动,说不出的心酸,也就不出的激荡。爱,如能超越生死,多么伟大的事!但愿死而有灵,相爱的人永不被死亡分手。那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这不也是一种"美"吗?提起笔来,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行字:不能同死,但能同在!不能相聚,但能相爱!不能今生今世,但能无阻无碍!给胡。给周。为了他们的爱。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5-04 22:25:00 作者:琼瑶 9704 0
一只水桶的真诚道歉
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桌上也就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挑水夫,有两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缝,另一只完好无损。每次完好无损的水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水桶到达主人家时,却总是只剩下半桶水。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破水桶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后,终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挑水夫笑了笑说:“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时,破水桶眼前一亮,它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开心许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过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水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浇了一路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桌上也就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2007-05-04 22:21:35 作者:周德全 97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