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文摘

  • 我可不可以嫁给你

    那年他19岁,在阿姨家里度过他唯一的一次南方假期。她是邻居的女孩。继母对她不好。他第一次见到她。她穿着一条脏脏的白色棉布裙子,脸上有红肿的手指印,满脸泪水却神情冷漠。他蹲在她的面前,他说,你喜欢小狗吗。他把自己捡来的一条白色小狗放在竹篮里给她看。他说,你笑一笑,我就把它送给你。他给了她一段快乐温暖的时光。带她去钓鱼,捉蝴蝶,看着她的笑容烂漫无邪。她生日的那天,他带她去逛夜市,送给她一枚红色的蝴蝶发夹。他说,你要相信自己,有一天,你会象一只蝴蝶一样,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个月后,他动身去北方。在火车站里,她抱着小狗不肯离开。喧嚣的站台上,他把头探到车窗外向她挥手。她踮着脚,认真地问他,如果我长大以后,我可不可以嫁你。火车已经开动。他微笑着哄她高兴,他说,可以。然后火车驶出了南方的小站,她孤单地跟着火车奔跑,终于追不上。那一年,她是8岁。一直到他大学毕业,开始上班,他没有再回到过南方。她始终写信给他。从小学生的稚嫩字体开始。一笔一划地告诉他,她和小狗的生活。他从来不回信,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时候,寄给她漂亮的卡片。上面写着祝小乖和小蓝健康快乐。小乖是狗的名字,蓝是她的名字。3年以后,小乖生病死去。她在信里对他说,小乖已经离开我,但我心里的希望还在。虽然我知道我不会有蝴蝶的翅膀,可是一定会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初中毕业的假期,她告诉他她要去北京。他们整整七年没有相见。他在火车站里等她。从拥挤人群里出现的15岁女孩,穿着白色的棉布裙子,黑色的眼睛灼然明亮。他带她去酒店吃饭,同行的是祺,他的未婚妻。他陪她去故宫,在幽暗的城墙角落里,他问她,你喜不喜欢祺。她说,祺美丽优雅,是个好女孩。然后,在明亮的阳光下,她就微笑着看着他。她平静地在北京过了一个星期。准备回南方继续高中学业。临行的前夜,她执意要把自己给他。她取下头上的蝴蝶发夹,浓密漆黑的长发如水倾泻。他说,我3个月以后就要和祺举行婚礼。我不能这样做。她说,请求你。请求你要我。她的眼泪温暖地掉落在他的手心上。黑暗中,他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他只听见她轻声的询问他,如果你以后离婚,我可不可以嫁你。他在恍惚的激情中,迷糊地说,可以。清晨,她不告而别,独自南下。婚后的日子平淡如水。祺两年后去美国读书。准备不久把他也接出去。他辞退了公职,开了一家小小的酒吧,准备打发掉在国内的最后日子。他把自己的酒吧叫做BLUE。他还是不断地收到她的信。她说她很快要毕业了,如果考不上北京的大学,就准备放弃学业,来北京工作。他说,我过一两年就要走的。她说,没关系,只要还有剩下的时间。再次见面的时候,她19岁,而他30了。他们同居了一年。直到他的签证下来,准备出国和祺相聚。他把BLUE留给了她。他说,你可以在北京嫁人。以后我还会回来看你。她说,我会在北京等你,但不嫁人。她依然写信给他,一封又一封。而他,也依然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时候,寄美丽的卡片给她。他一去就是5年。直到和祺离异,事业也开始受挫。他准备再回国发展。在BULE门口,看到吧台后的女孩,依然穿一袭简朴的白裙。她看过去苍白而清瘦。她说,你回来了。她淡淡地微笑。可是我生病了。她的病已经不可治。他陪着她,每日每夜。他读圣经给她听。在她睡觉的时候,让她轻轻地握着他的手指。有阳光的日子,他把她抱到病房的阳台上去晒太阳。她说,如果我病好了,我可不可以嫁你。她的心里依然有希望。他别过脸去,忍着眼泪回答她,可以。拖了半年左右,她的生命力耗到了尽头。那一天早上,她突然显得似乎好转。她一定要他去买假发。因为化疗,她所有的头发都掉光了。她给自己扎了麻花辫子。那是她童年时的样子。然后她要他把家里的一个丝缎盒子搬到病房。里面有他从她8岁开始寄给她的卡片。每年两张,已经16年。她一张张地抚摸着已经发黄的卡片,和上面模糊不清的字迹。这是他离开她的漫长日子里,她所有的财富。终于她累了。她躺下来的时候,叫他把红色的蝴蝶发夹别到她的头发上。她问他,如果还有来生,我可不可以嫁你。他轻轻地亲吻她,他说,可以。他曾经用一条白色的小狗来交换她的笑容。然后她用了一生的等待来交换他无法实现的诺言.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gdfuwu@163.com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8-04 00:00:00 作者:佚名 9694 0

  • 爱情传呼机

    一天,男孩送给他的女朋友一台中文传呼机,温柔地对她说:“我以后再也不怕找不到你了。”女孩调皮地说:“如果我离开这座城市,你就呼不到我了。”男孩得意地摇摇头:“我可是办了漫游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呼到你。”女孩问他传呼号是什么,男孩说:“这是爱情专线,号码不公开。”从此,女孩每天都把它带在身边,一刻也不离开。在一个阳光明媚、让人有一份好得不得了的心情的周末,女孩只留了一张字条给父母,坐上汽车奔向邻近县城玩,但是没有人知道女孩正在走向一场灾难......女孩在县城玩了一天,拖着沉沉的脚步找到了一间带淋浴间的小旅馆。一走进房间,女孩迫不及待地走进浴室,想洗去一身的疲惫。当女孩正准备洗澡的时候,脚下一阵晃动,她急忙扶住一根铁管,心想是错觉?但跟随第二次晃动的,还有急促和沉闷的断裂声,女孩开始颤栗,她知道可怕的地震来了。随着第三、第四次更加猛烈的震动,无边的黑暗和无边的恐惧把女孩紧紧地包裹起来。女孩像一只受伤的野兽,拼命放声号叫,拼命拍打、撕咬浴室的门板。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女孩无力地蜷缩在阴凉冷漠的地上。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腰间一阵颤动,是呼机。女孩匆匆摘下它,在黑暗中摸索着按下键,看到了绿色的光芒:“张先生请你七点钟到老地方见面。”读着这句话,女孩的泪水又一次涌出来,滑过嘴角,咸涩涩的。想着电话那边的他,女孩再一次尝试走出困境,但仍然只有徒劳与绝望。女孩跌坐在地上,把自己蜷缩成一团,眼睛盯着呼机的屏幕。不知过了多久,女孩睡着了,又不知过了多久,呼机再一次在女孩的手中颤动了:“张先生问你在哪里,请速回电话。”女孩再一次流下眼泪:我想告诉你我在哪里,但是我办不到啊。女孩渐渐平静了下来,面对无法挽回的死亡,女孩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呼机第三次震动:“去了你家,看到你留下的字条,请火速回家。”女孩的心开始躁动。呼机第四次震动:“我听到广播,知道你那里发生了什么,相信你此时正拿着呼机读我的话,我们很快会见面的。”似乎有一缕曙光在女孩的眼前闪过。女孩期待呼机第五次震动,此时呼机成了她唯一的寄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呼机像一个疲惫的孩子一样睡着了。第五次震动终于来了:“我去找你,车不通,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功而返。我相信你不会有事的,你是一个聪明又好运的女孩,我期待你的归来!”。第六次、第七次.........女孩在男孩一次又一次的传呼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恐惧与绝望的时刻,不知不觉已经两夜了,死亡的阴影越来越紧地裹住女孩的全身,她仿佛看到自己体内的鲜血和肌肉正被一条黑色的巨蛇一口一口贪婪地吞噬。女孩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连哭泣的力量都没有了,她的思想开始混乱,感觉自己在往下沉......就在沉到底的时候,呼机第三十八次,也许第四十八次、第五十八次震动起来,那震动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了女孩体内残余的所有能量。“我们什么时候结婚?举行哪些仪式?从现在开始我们分别设想一下,日后评出最佳方案。”结婚,婚礼,实在太诱人了,女孩陷入了遐想之中:海底婚礼?像鱼一样自由自在穿梭在海洋世界...跳伞婚礼?与白云并肩飞在空中......女孩再一次振作起来,是啊,那么美好的人生在等着我呢!!!第六十次,第六十一次......男孩一次又一次向女孩传呼,一次又一次给女孩注入生命的活力,一次又一次把女孩从死亡的道口拉回。漫长的四个昼夜之后,女孩获救了。当她看到男孩惨白的脸、布满血丝的眼睛,一下子明白了世间最为珍贵的就是---爱女孩在担架上轻轻拉住男孩的手,柔柔地说:“我是你今生的新娘。”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8-04 00:00:00 作者:佚名 9669 0

  • 缘聚缘散缘如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叫娜的女孩。那是我在广州上军校的第四年,在一家颇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收到了寄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封读者来信。娜是呼和浩特某艺校钢琴系的学生,也是众多来信女孩中的一个。她在信中说,自己是个爱做梦的女孩,从小就特别崇拜军人,相信弹琴的她和扛枪的我会成为好朋友。于是我们开始了书信往来,彼此把学习、生活中的欢乐和失意,写成心灵的感受寄给对方,又从对方那里得到鼓励和安慰。半年之后,我们已不满足于鸿雁传书了,期盼着能够见面。一天傍晚,学员队的通信员叫我到队部接长途。电话是娜从远隔30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打来的。她告诉我,为了付打这个电话的费用,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地过了两个月,又在邮局整整等候了一天,好不容易才挂通了。只想听听我的声音,感受一下我的真实存在。还希望我能去看看她,即使见面后非常失望,她也会一生珍惜相逢相见时那瞬间的辉煌。我真的好感动,答应她毕业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呼和浩特看她。那年夏天,我从军校毕业,分到驻胶东某部工作。顾不上去单位报到,就从广州径直北上,去了那个陌生而又神往的北方古城。一下火车,我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眼就认出了她,在站台上等候多时的她,她也立刻认出了我。见面前曾经刻画了多少次的激情和欢欣,都在那一刻凝固了。曾经在心中说了多少遍的话,见面时竟激动得一句都没说出来。娜是典型的东北姑娘,活泼开朗,美丽大方。相聚的那些日子,她牵着我的手,几乎走遍了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尝遍了当地的各种小吃,书店、公园、影院、商场,处处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彼此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归队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漫步在艺校河畔的小树林里。月光如水,透过树叶如碎片撒落在地上。盛开的丁香花,散发出沁人的芳香。就在那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彼此表白了深藏在心中多时的爱慕之情。送别我的那一天,在站台上,她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可蜂拥的人流还是把我挤上了火车。窗外她含着泪说,春节一定到部队去看我。火车启动了,明知是徒劳,可她还是拼命地往前跑着、喊着……一股苦涩的甜蜜袭上心头,仿佛我所有的一切都已随她留在了北国的这个城市。到新的单位报到后,几经周折,我分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沟里,当一名实习排长。只有给她写信和读她的来信,才让我感到幸福和快乐,在孤独的煎熬中期待着她的到来。但是,娜没有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收到了她的来信。信中说,她虽然很爱我,但一想到将来要在糊纸盒的家属工厂当一名普通的随军家属,在一个连自来水都没有的穷山沟里过一辈子,就不寒而栗,希望我能原谅她。看完信,我心痛如灼。虽然寒风凛冽,雪稠如织,可我全然没有了感觉,毫无目的地走在纷纷扬扬的雪中,止不住的泪水奔涌而出……面对这一切,我能说什么呢?在经过了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之后,我终于冷静下来。娜和我只是爱做梦的男孩和女孩。梦碎了,缘也就尽了。一切随缘而来,一切又随缘而去。既然她已不再爱我,那就让她走吧。其实分手也是一种美丽,一种最好不过的解脱。痛苦也是多情,时间能化解一切。几年后,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从她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创造自己。当你遭到抛弃和哀伤,不需要乞求那个留给你背影的人,新的爱情永远是你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离我已经很远很远了。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8-04 00:00:00 作者:佚名 9672 0

  • 掌心里的爱情

    年轻的朋友,如果你也正在经历着爱情,请你一定要用一颗圣洁的心去守护,未来是什么样,其实全在你的掌心里,只要你真心真意去过,幸福终会开出美丽的花。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的年轻过。和剑最初的相遇,在我十四岁的夏天,我们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自小,我的数学就极差,那一天的入学考试,我考了唯一一个不及格。十四岁的孩子,心已经变得极为敏感谦卑,那一天,我把头埋在黑色的桌子上,泪一滴一滴往下流,数学卷子被我卷成一团,扔在一边。很晚了,教室里已经没有人了,我收拾书包时,发现剑巳把我每一道题都订正好了,加了注解。恍惚的温馨一闪而过。那一年我们十四岁,在恋恋回首的那一刹,我还能记起彼此少年的模样。无知的岁月,青春却象一幅铜版画,牢牢钉在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那时候,常和剑,还有一群同学去江边钓鱼,沙鸥翔集,白色的芦苇,芒草茂盛得让人目眩,在假日里,打上一下午的球,晒得黑呼呼乐呵呵地回各自的家,那时候我们不懂爱情,但有一种叫友情的东西却浓得化也化不开。初三那年的常规体检,我被误诊为白血病,难忘呵,那个叫剑的孩子流了泪,和一群同学写了志愿书要捐血给我,一场虚惊,却让我必生难忘这一份真情。清风席卷着尘埃,一晃初中毕业了,我也离开了小城,我懒散得厉害,一个普通的高中,大学于我而言是个奢侈的梦,我迷上了画画,唯一的理由是学画可以不考数学了,在原地转了一圈,才发现一无所获,那时候的我,把青春与张扬写满了脸,我成了一个问题孩子,老师头痛,家长心酸,难忘那个午后,剑坐了五个小时的车来看我,学校的操场上,草已慢慢泛黄,我们坐在一起,听着他的劝告,忽然也觉得自己陌生,他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一大堆作业,督促我必须每日完成,我一直记得他说:"阿莱,这一次考试是四十九名,下一次哪怕是四十八名,我也会为你高兴。"那一年的期未,我不仅仅进步了一名,我大踏步跨进了前十名。真的,剑,我一直没告诉你,你让我觉得我是个有希望的孩子,感谢岁月,在放逐我的不拘时又带领我的灵魂去看山顶的日光,阴霍终究没有埋没我,那一年,我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而剑,去了北京那所最著名的学府,在阳光下我们击掌庆贺,少年的梦想终于有了美丽的色彩。南京和北京远吗?有多远呢?我成了剑的女友。光阴剪不断,山水隔不开。在我们心里,一直有一面清冽的镜子,时时照着自己,爱惜着彼此的认真,当宿舍的同学在午夜场上沉醉时,我们常常听着同样的音乐给对方写信,我至今保留着那一千封信,记录生命,记录感动,记录纯真岁月中你我的热忱。还记得那个秋天,那一场惊喜,我在麦当劳端了两个月盘子拖了两个月地,一直有种信念,要去看他呵,当我存够了钱,买了一张南京到北京的硬座票,坐了整整十六个小时的车,而今,我已很少再坐火车出行,可我始终忘不了那一次,夜凉如水,坐在北上的列车里,车一站一站停,我没有睡,不知道为什么,一点也不觉得苦,只有快乐,很多很多快乐。第二天的中午,我站在了他的寝室门口,他的室友告诉我,他在打网球。我远远地坐着,一直看着他笑,可这个傻瓜一直没停下来,他对朋友说:"那边那个女孩长得很象阿莱呢。"他在打完球离去时,我终于忍无可忍了,跑到他面前,撅着嘴把他拦住了。"怎么是你?真的是你?"他把我抱着走,不愿意放开,再不愿放开。直到今天,生命中的惊喜常常一个连着一个,可是那个下午,那个叫阿莱的女子从天而降的一刹那,快乐是这么真实触手可及。北京的十月,金色的阳光,在我们的心里铺陈出的美妙回忆,一生都将珍藏。年轻的朋友,如果你也正在经历着爱情,请你一定要用一颗圣洁的心去守护,未来是什么样,其实全在你的掌心里,只要你真心真意去过,幸福终会开出美丽的花。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8-04 00:00:00 作者:阿莱 9658 0

  • 爱从不卑微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路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们坐在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里,哀哀的目光在秋风中抖瑟着。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他正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做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地微昂着头离开了……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8-04 00:00:00 作者:佚名 9701 0

  • 爬80层楼的人生哲理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08-04 00:00:00 作者:佚名 96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