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新闻

  • 迷茫与困惑

    今天,满载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坐上了开往茂名市化州合江镇禾堂岭小学的车。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湛江市,当然是比较兴奋的。坐在这辆只是在梦里出现的汽车上,我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进入梦乡,手里一直忙着十字绣,时间也比预期的短。和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躯壳拉着自己沉重的生活用品。来到了基地。这里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好,我还担心自己熬不过这十天,我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真的算很好了。或许回到家和学校我并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希望在这里我能得到更多的感悟。第一天,这一天真的很迷茫困惑,从上厕所、洗脸、洗米、洗菜、洗澡······全都是煎熬的事,十天都这样,我有点不敢猜测,只愿会越来越好。梁秀连

    1970-01-01 08:00:00 作者:梁秀连 9765 0

  • 镜头下的课堂

    走进五年级(1)班,看到的是班主任与学生们互相介绍,互相了解的情景,听到的是学生们爽朗的笑声,而感受到的则是教室里师生间融洽的相处氛围。紧接着,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嘹亮的歌声,原来是同学们在齐声唱着《朋友》。走进其他课堂,学生们认真听课,努力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而老师则是耐心地讲解,对于学生们不懂的内容,任课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详细的解说。据了解,老师们根据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备课,还询问了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尽量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第一、第二课堂的了解,师生间融合亲密的合作,课堂教育进行得比较顺利。接下来的课堂教育肯定能够越办越好,让学生能有一个充实,获益匪浅的经历。(文/周晓婷摄影/卢夏诗编辑/林淑贤)

    1970-01-01 08:00:00 作者:周晓婷 9802 0

  • 一份热情都将有真诚回报--湛师商学院“绿夏”实践队

    7月7日,下午3点多,“绿夏”实践队便来到处井村。民以食为天,“绿夏”实践队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吃住问题。在村长热情的带领下,“绿夏”实践队来到了处井村文化楼,放好行李,大家便着手清理住所。后勤组的队员也在队长的带领下,跟着村长去清理厨房,准备晚餐。图1村民热情相助图2村长冒雨搭棚图3后勤队员雨中洗餐具由于那些锅碗瓢盆很久没用过了,所以后勤组的任务特别重,可是为了大家的晚餐,队员们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可天公不作美,突然倾盆大雨,但这雨不能浇灭他们满腔的热情。后勤组的队员合理分工,男生冒雨搭棚,女生撑伞洗碗、洗盘,就连村长和村民也冒雨帮助我们挂棚布。当后勤组队员准备去买菜时,村长说道:“你们刚到,人生地不熟的,今晚的食材我去帮你们买吧。”话音刚落,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去集市帮“绿夏”实践队准备今晚的食材。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绿夏”实践队全体队员心中涌起无法言语的感动。他们的热情招待,在短暂的7天时间里,我们会更加真诚的为孩子们付出。那一份感动,我们定将用真情来回报。(湛师商学院绿夏服务队通讯员/陈嘉欣摄影/戴友蝶)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嘉欣 戴友蝶 9806 0

  • 湛江师范学院“延梦”实践队队员心得系列——关爱留守儿童,丰富孩子课间生活

    我们湛江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延梦”社会实践队对村里的留守儿童十分关注,为了鼓励留守儿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留守儿童的问题根深蒂固,我们深知要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易事,但是他们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希望自己的努力,哪怕能对留守儿童产生一点影响也好。为此,我们开展了武术。健美操舞蹈.篮球.跆拳道.手语.绘画等各式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践队队员钟颖微课堂提问课前,我们的支教员充分备课。希望课堂上尽最大可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让学生真正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每节课都认认真真地听课,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大胆向老师提问。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我相信我们实践队会真心付出,无私奉献。(已审撰稿人/钟颖微摄影/王远斯)2012年7月11日

    1970-01-01 08:00:00 作者:yanmeng 9786 0

  • “星辰”三下乡日记系列之第八天

    今天是7月15日,也是我们三下乡的第八天,同时也是我们正式上课的第八天。支教活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好课,把自己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认真开展以“传道授业奏响支教主旋律,联袂荷花谱写人文新篇章”为主题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今天,印象较深刻的就是由我负责的语文课。早上7:20,上课的时间到了,同学们都很积极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作为班主任的我认真点名,仔细地记录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并且帮助科任老师管理班级纪律。上课内容是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这次语文课。一,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二,《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三、艺术特色。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这首《雨巷》,是新诗中一颗发光的明珠,值得我们珍读!四,意义。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雨巷》一诗就是作者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五,组织他们认真朗诵,分别有整体朗诵,分小组朗诵和个人朗诵。一整天下来,我的日子是很开心和充实的。因为支教的活动确实让我们受益良多,不仅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当好一名教师,而且也让我更多了解这群小学生们的的现状。面对着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更好地发展乡村教育的任务和趋势是必不可少的!并积极落实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比较全面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

    1970-01-01 08:00:00 作者:鹿姗姗 9870 0

  • 我们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我们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写给我最亲密的朋友昨晚梦到我们毕业了,你要走了,离开这个我们共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我问你什么时候会回来,你说不知道,然后我们就沉默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别很有可能就是永远,毕竟贵阳离这里是天涯海角的距离。彼时的气氛,很伤感。梦醒后,想起你已离开了一年,我时常会想起你,想我们在一起的喜怒哀乐,这时候的你呢,是否也在想我,还是在努力工作?想想那些青葱岁月,真的很不舍啊,并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美好,只因为那时我们年轻,无知而无畏。越来越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一列单程列车,时光呼啸着轰轰烈烈向前,谁也无法重赏那些逝去的风景,那些曾经最亲密的人,也总会在中途的某一站下车,然后各自继续自己的人生旅途,从此渐行渐远。我知道没有人可以一辈子陪在另一个人的身边,只是当多年以后,透过岁月的迷雾回首当年,我们还能否看到那些依稀的身影,能否听到那些欢愉的笑声?那时的我们,会不会因为想起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怀而泪流满面?

    1970-01-01 08:00:00 作者:chen_zs2012 97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