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立足社会,关注环保——社心联动服务队调研工作启动
7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社心联动”服务队调研工作正式开展。本次调研活动的课题是《关于珠三角周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梅州市大埔县发展与改革局、环保局和招商局,了解当地环境保护状况。调研组主要针对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大埔县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措施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在访谈中,县环保局人秘股股长林智标告诉调研组员,目前大埔县定位低碳发展试验区,近年来空气优良率更是高达100%。另外,大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取得一定成效。大埔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水平并不突出,但大埔坚持设立较高的环评门槛,坚持走生态保护道路,为珠三角周边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调研组员对当地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作了相关记录,获得了重要的调研材料。据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调研组将继续走访大埔县内各大工业基地,实地调查环境问题,并且会向当地居民和工厂职工进行采访和派发调查问卷。
1970-01-01 08:00:00 作者:黄沛杰 9599 0
“绿夏”服务,我憧憬
着,期待着,经过了紧张的复习考试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我的英语绿夏”实践服务活动。这两天,我开始投入了新的准备之中。我的职务是教小学五年级的英语,满怀期待,满怀激动,我开始了备课之路。跑图书馆找书,借书,当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后之后,也便开始了我的备课。本以为备课应很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发现原来老师备课也绝非易事。一开始,我只想到要把自己学到知识都教给孩子们,并且拓展得很宽,经过一个上午终于备好了课,满意地拿给同学看,希望能给是点意见。然后,他们说,备课的内容是挺丰富的,但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但也不能太简单,既能让他们接受,又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而且还要考虑到,课堂时间安排,重点课堂要活跃一点,能吸引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都学到知识。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我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备课。怎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如何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如何能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经过一轮轮的思考和修改,在经过一天半的奋笔疾书,终于备好一份比较满意的教案。看到书桌上那一改了又改的教案,我心中若有所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肩负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应该在“为人师表”的角度上来做好自己的角色。教育不是演戏,作为老师那是一份责任,我们应该有使命感,要敬岗爱业。作为学生,我可也应体会到老师的辛勤劳作,认真听讲便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看到自己手中的那份教案,心情无比愉快自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期待着我们的绿夏之旅。
1970-01-01 08:00:00 作者:戴又蝶 9810 0
“御风”启航
“御风”启航‑‑“御风”实践队赴沈塘镇罗家小学开展三下乡活动昨天上午,湛江师范学院10数本3团支部“御风”实践队于湛师正式启航,奔赴雷州市沈塘镇罗家小学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清早,同学们就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在北门集中,并齐心协力地把行李搬运到车上。彼此热情高涨,满心期待,完全摆脱了临时被迫更换基地的阴霾。中午,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实践基地。基地的劳书记、黄副校长接待了我们,并热情地给我们解决了住宿和吃饭问题。了解了基地的实地情况,安顿好之后,我们便集体动手煮了我们在基地的第一顿午餐。下午,我们在学校召开了师生见面会。会议进展顺利,学生调皮捣蛋但活泼可爱,对我们的到来更是热烈欢迎。
1970-01-01 08:00:00 作者:林倩、吴华来 9671 0
书声入万户,温情暖人心——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两情湘粤”实践队在各班开展早读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以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为期十一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两情湘粤”实践队,捉住早晨这个人的记忆力相对比较强的时光为学校附近的学生开设了早读班,每天早上安排老师给学生上早读课。同学们在认真地晨读每天早上七点半,即使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童稚的声音如一股春风飘进了附近的每家每户,也如一首悦耳的歌曲为在附近劳作的农夫增添了一份乐趣。“两情湘粤”实践队开设的早读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单词、古诗、现代诗歌、绕口令、弟子规等多项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早读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同学们一大早就从家里过来上早读课。课堂上,老师口若悬河,绘声绘声的描述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同时,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也使老师们上课充满了动力。自早读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增多了,每到下课时间就会看见学生围在老师的身边或探讨问题或聊天,师生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校园。清晨,天上的红日刚刚升起,学生们的读书声也随之响起,那响亮的声音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那教室中师生的身影在太阳光下延伸,延伸到心田,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撰文/莫文惠摄影/叶海生)
1970-01-01 08:00:00 作者:莫文惠 9621 0
操场一角
7月12号下午,“扬帆”实践队的老师正积极带领着学生学习第二课堂的内容。虽然实践队的队员来到吴川塘缀第二小学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已经能和这里可爱的小学生们融洽相处了。在学校操场的兵乓球桌旁,一男支教老师正带领着一群吱吱喳喳的小朋友学打兵乓球,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操场上。实践队的老师首先非常耐心地向小朋友讲解打兵乓球的理论知识,并让他们当堂演练。遇到不懂的小朋友,他就耐心地手把手教学,直到每个小朋友都掌握打兵乓球的基本知识为止。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一会儿,放学铃声已经响起。小朋友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向实践队的支教老师告别,并在实践队员的护送下安全地穿过马路各自向家的方向走去。(撰文/杨木清编辑/林淑贤)
1970-01-01 08:00:00 作者:杨木清 9619 0
湛江师范学院“绿夏”实践队出征
湛师商学院“绿夏”实践队三下乡出征7月6日,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绿夏”社会实践队在参加完以“青春九十年,报国永争先”为主题的2012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后,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伴着激情豪迈的音乐,全体成员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奔赴雷州市沈塘镇处井小学支教的旅途。“绿夏”队员在三下乡基地合照据悉,商学院11财会3班的47名成员组成的“绿夏”社会实践队赴湛江雷州市沈塘镇处井村——处井小学,开始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我们这支队伍人数并不多,但力量庞大,设有支教组、新闻组、宣传组、调研组、文艺组、后勤组。此次三下乡的目的是,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愿服务民族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充分发挥广大师范生的科技文化知识优势,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加强粤西地区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绿夏”实践队通讯员/陈嘉欣)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嘉欣 97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