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空巢老人”将继续“空巢”生活?
他们希望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也越来越少,他们本应拥有安逸、幸福的晚年,无奈家境的贫寒不允许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孤独,寂寞,独自坐在家中,无奈的看着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老人的生活是蕴含着无比巨大的希望的,直到此刻,才知道关注空巢老人的真正意义所在,那就是希望,我们无法改善老人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告诉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充满希望的。然后老人们才能保持着无比的毅力与信心,勇敢地活下去,真正使他们活得更好的,是那颗面对生活不气馁不放弃的心,任何人长期独自行走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都会面临这种信心缺失的问题,而别人的一句关怀,一声祝福都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动力,让他继续走下去。也许正因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才更加需要我们的关爱。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亦或是一名普通同学,去尽心尽力,做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尽一份普通社会一份子应有的义务。我知道也明白,也许现在我以及我们的小队是老人的生活的希望,我真心的希望老人能过的开心快乐,而这份开心中有我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的快乐我的成就。就是老人的笑容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比阳光更灿烂。这样的实践活动给我很多感触感受。首先,我觉得我们社会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关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关爱和关心不应该只在物质上,更应该在精神上,要给老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人心不老则青春常在,空巢老人生活的充满希望,就能营造出桑榆非晚的满天霞光。我们身在异乡上学,不能随时感恩我们的亲人,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份爱给更需要的空巢老人们,给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虽不能随身携带,确是生命中最实实在在的感受。每次看望空巢老人都能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不求回报,因为我已经享受着为老人服务的快乐。我发现志愿者所有的精神就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同时也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共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2012-07-22 23:50:08 作者:朱庚兰 李东荣 9474 0
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经历岁月的风化,青春逝去,往昔的峥嵘淡然翻过,有一个群体的名字叫——“空巢老人”。他们想念着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太多的忙碌而无暇照顾;他们向往着沟通,然而朋友越来越少,圈子越来越小,渐渐的找不到了述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也越来越少。孤独,寂寞,独自坐在家中,无奈的看着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谁能懂得他们的寂寞!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及有关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在学校学院组织下于2012年暑期三下乡期间和组织了一系列关爱老人,服务老人,每天为老人做一件事的活动,如和空巢老人一起包饺子,向贫困的空巢老人送米送油,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举办元宵猜灯谜等等。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社区的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后人照顾。调查的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
2012-07-22 23:38:51 作者:朱庚兰 李东荣 9467 0
青春辉映夕阳红
中秋重阳本应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而空巢老人们不得不面临独自过节的局面,没有子女的欢声笑语,没有节日喜庆的祝福,没有儿孙绕膝的热闹,如今的空巢老人面对更多的是无奈。在崇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下,反其道而行之的我们将奋斗才能改变命运的大旗扛在身上的同时,哪里还顾及得上身后养育我们成人的老人是否“空巢“?老人们奋斗了一辈子,最后却不得不在孤独凄凉中走完一生,他们也曾发出过痛彻心扉的呐喊,但没有人听见。我们享用了祖辈们给我们创造的一切,最后却不能驱走老人们心中最后一丝孤独,我们难道不该做些什么吗?“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更应该用青春的热火,去温暖老人的心么。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电话、一封家信,字字句句显孝心。我们只要出一份爱,老人们便会倍感关爱;只要一份爱,便让老人的暮年充满了温暖;只要一份爱,便让老人们感到慰藉。“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这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关爱老人就是在关爱明天的我们,想象一下暮年的孤独,我们更应该伸出我们的双手,去抚平老人干瘪的皱纹;用我们天真的笑容,去敞开老人们的心扉;用我们的知识,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志愿者行列中来,让我们累积每一份爱心,去关爱这些曾经为我们今天的幸福奉献出青春的老人们,让这个城市充满爱的力量!
2012-07-22 23:30:25 作者:朱庚兰 李东荣 9467 0
湛师晨曦社会实践队之队员心得七
时间飞逝,从怀着憧憬的心情来到特呈岛,再到如今慢慢适应,沉淀下来。不知不觉,十天的时间旅程即将结束。其中的滋味虽不及五味繁杂,但也足够令我回味。虽说只是短短几天的经验旅程,但夸张一点来说,纵然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其中的感动和收获,现在还是想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心情。初来到特呈学校,见到孩子们,激动之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和他们熟悉起来,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予他们一点点与众不同的收获,刚开始他们的调皮捣蛋会让我不断地向队友抱怨,但是,慢慢接触下来,才发现他们都是一帮很可爱的孩子。在一些小细节上,他们总能带给我感动。就像天气的变幻无常加上日常的奔波劳累让老师们身体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学生就会偷偷的塞药给老师,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止,但却令人欣慰。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昨天一天都在忙后勤工作,晚上一些老师回来说:“孩子们都惦记着你呢。”简单的一句惦记,就仿佛把我一天的劳累驱赶了,今早,我特意大早起来去看看那帮孩子,还没上到教室,就听到楼下一句句“老师好”,感动和温暖把心窝填的满满的。原来,付出并非浮云,我们所不知道的感动,他们却记在心中。撰文/敖二朵
2012-07-22 21:50:48 作者:撰文/敖二朵 9469 0
地理课变身解剖课:呈现岛屿的地质结构
7月15日,地理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地理课,这节课上同学们了解到了海岛的定义,而且同学们第一次了解到岛屿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一直生活在特呈岛上,还不知道特呈岛原先是与大陆相连的,后来因火山爆发地壳变动分离而成海岛。特呈岛上隐藏的秘密有这么多。”“同学们,走,和我去解剖特呈岛。”这是地理老师的一句开场白,同学们都惊奇的瞪大了眼睛。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今天地理课的主题:了解岛屿的地质结构。同学们这才理解老师的意思。紧接着老师向大家提问岛屿的定义、分布、成因等几个有趣的小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然后老师一步一步纠正同学说错的地方,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逐步了解课堂重点,将课堂气氛推入高潮。接下来,老师逐步的讲解岛屿的分类、形成,和地质结构。老师将岛屿这个内容与同学们居住的岛屿——特呈岛一起结合起来讲解,图文并茂,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的点头回应,不时的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是一节成功的“解剖课”。让同学们更深层的认识岛屿,认识特呈岛。用自己的知识,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撰文/王露
2012-07-22 21:49:38 作者:撰文/王露 9467 0
湛师“晨曦”社会实践队开展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
为了传播环保知识,普及绿色环保的理念。7月15日,湛师11社工晨曦社会实践服务队在特呈学校组织并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特呈学校二年级到七年级的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主要由环保知识宣传、“我是小小魔术师”、有奖知识问答、画画、“环保小天使”五个部分组成。上午8:30,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由主持人向同学们讲解有关环保的知识,通过环保知识宣传,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和了解到了一些日常的生活陋习对环境以及自身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同时,主持人还倡议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地球,保护环境。随后,迎来了“我是小小魔术师”的手工制作环节,本环节由同学们连同服务队队员一起动手动脑,化废为宝,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品,把它们制作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神舟二十号”、坦克、垃圾桶、裙子等彰显童心和奇幻想象力的手工艺品。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场上气氛活跃热烈,同学们高涨的情绪将此次的环保活动推向了高潮。尔后,服务队队员组织同学们回到教室开展第四部分的活动,即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画一张图画。同学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对“绿色环保”的理解以及对保护好自己家乡环境的美好愿望投递到纸上,生动可爱。最后,同学们纷纷化身成“环保小天使”打扫校园卫生,美丽特呈的蓝天白云,茂密的绿色树荫底下映衬着同学们可爱认真的脸,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同时,体现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不知不觉中,本次活动已然走向了尾声,但蝉鸣仍旧喧嚣,环保的意识深入同学们的心中。此次的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使同学们学习并掌握了环保技巧活动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做手工,动手清洁校园卫生,绘画,有奖知识问答等环节,加深了对“绿色环保”的理解也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撰文/罗嘉蓓摄影/何桦
2012-07-22 21:48:47 作者:撰文/罗嘉蓓 94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