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特刊·访谈·专题

特刊·访谈·专题

  • 我为家乡代言

    2022年寒假期间,岭南师范学院21级学前教育4班社会实践小队在各成员居住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主题为“寻味家乡:介绍我的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小队共分成了五个小组,分别对各自小伙伴们家乡的基本历史、经济发展情况、地方特色美食、风景以及文化习俗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小伙伴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广东省珠三角内的例如深圳市、中山市,也有来自粤西粤北地区的云浮市、揭阳市的。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亦或是饮食及风俗习惯上的不同,但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得以互相了解彼此的家乡,对这些丰富的美食、风俗、建筑等文化无比憧憬向往。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每位成员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也让我们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加锻炼了自己,收获了友谊,学到了很多在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让我们受益匪浅。

    2022-02-13 19:44:24 作者:黄欣橦
    • 0
    • 9664
  • 我为家乡代言

    2022年寒假期间,岭南师范学院21级学前教育4班社会实践小队在各成员居住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主题为“寻味家乡:介绍我的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小队共分成了五个小组,分别对各自小伙伴们家乡的基本历史、经济发展情况、地方特色美食、风景以及文化习俗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小伙伴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广东省珠三角内的例如深圳市、中山市,也有来自粤西粤北地区的云浮市、揭阳市的。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亦或是饮食及风俗习惯上的不同,但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得以互相了解彼此的家乡,对这些丰富的美食、风俗、建筑等文化无比憧憬向往。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每位成员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也让我们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加锻炼了自己,收获了友谊,学到了很多在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让我们受益匪浅。

    2022-02-13 19:43:44 作者:
    • 0
    • 9627
  • 听《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青年担当》有感

    (通讯员:官雯惠)星期一晚马克思课上的《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与青年担当》让我记忆犹新,从中知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一共经历了四次转变,最新的是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社会主要矛盾是理解新时代最为核心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可以发现,这一矛盾转化不仅遵循了社会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同时遵循了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逻辑”。同时使我进行了反思:青年该有的担当。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青年一代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更是世界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服务贸易总额,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制造业,基建等都排在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发生了新的阶段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了新台阶,已经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高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生活保障、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加强。这说明,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区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还不均衡,发展水平仍然差距很大,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还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但社会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建设还有不少短板,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较多。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然而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就不断让我反思到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了。在脱贫攻坚战和新冠疫情中,许多中国青年都积极投身于其中,为祖国奉献自我,这都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胸怀报国之志的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中闪光。担当时代责任是青春中最靓丽的颜色,青春时代要有奋斗和担当。在历史中,一代代的中国青年前仆后继,做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才造就了今天美好的中国。随着时代发展,技术、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也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青年必须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身。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增强家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发展好了,个人会发展得更好。每个人都应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2022-01-24 17:52:29 作者:官雯惠
    • 0
    • 9655
  • 忽培元:书写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作家始终要“吃透生活” | 专访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当下,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许多作家活跃在创作现场,也浸染于火热的生活。作为一部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的长篇小说,国务院参事、作家忽培元的《乡村第一书记》自问世以来,引起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以专访、评论等形式进行多次报道。由中国作协举办的《乡村第一书记》研讨会上,评论家认为,作品在“广阔的家国深思之中更是对土地和人民的贴近”。迄今,该小说已发行十多万册,被誉为“是一部多侧面塑造新时代共产党员新人形象的具有教科书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乡村第一书记》书影&剧照   作为献礼建党百年之作,由小说改编的34集同名电视连续剧《乡村第一书记》即将在央视播出。该剧立足现实,全景式展示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讴歌了“派驻乡村第一书记”这一培养合格党员领导干部的重大战略举措,塑造了白朗、刘秦岭、石坚、王石子、姜战斗等一批年轻共产党员和复原军人的高大形象。故事情节真实曲折,感人至深,形象化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命题。专访:记者:电视连续剧《乡村第一书记》以你的同名小说为蓝本改编,改编后的剧情是否与原著一脉相承?忽培元:小说《乡村第一书记》改编同名电视连续剧,是原原本本地按照小说进行改编的,遵循了小说中两条重要线索,突出了小说脱贫攻坚的重要主题,同时着眼点不仅仅在于脱贫攻坚,更立足于干部培养的高度,可以说是开启乡村振兴的破题之作。这两条线索不同于一般的脱贫攻坚题材,也被认为是全面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作品。导演高希希在剧本创作和排演过程中严格尊重原著,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编。当然,电视连续剧与小说有艺术门类上的区别,会做一些必要的情节延伸、人物增删,但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以及整体小说创作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都呈现在了荧屏上,这一点令我感到很欣慰。记者:身为原著作者,剧中的第一书记白朗身上,是否也有你当初担任农村支部书记的影子?忽培元:我在一些场合也讲过,白朗在生活中的原型首先是我自己。上世纪70年代在农村插队时候,我曾担任支部书记,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有亲身的体验,长达五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我对农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对农民有深刻和真切的理解。小说虽然写的是当下,但是在写的过程中,调动了我在这方面的长期积累,包括后来参加工作在县里和市里,我一直分管三农工作,长期搞调查研究,注重对三农问题的调研,不断跟进农村的现实发展情况,这些都对小说创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第一书记》剧照《土炕情话》&《家风》《乡村第一书记》剧照记者:其实许多人也是在城市磨砺了多年后,以回到乡村“寻根”的方式,才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原点。忽培元:对,以我自己为例,过去因为常年在祖国大地上奔走,老觉得自己没有精神家园和归属感,甚至睡觉时常会梦见自己的床在空中飘着,落不下来。前两年我回了一次故乡大荔,发现自己的童年记忆一下焕发出来。其中印象很深的,是正逢大荔农民丰收节,我在开幕式上诵读祭文。当面对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恭敬诵读的那一刻,我一下就有了归属感。我的乡情乡愁也都有了具体的指向,并不空泛,这也是乡村给我精神上的滋养,对一个作家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记者: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熟悉于青年党员力量为主的乡村第一书记(也是你作品中的主要书写对象),这一青年干部的锻炼培养方式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为什么在当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忽培元: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这也决定了第一书记这项工作制度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的确在一个阶段里,类似的工作方式虽然已经存在,但在大量、巨细的工作现场,能够发挥的作用不一而论。为什么?这与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注重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作用的大环境和大风气,为乡村基层工作注入了很大活力。现在在农村,已经形成了普通党员干部带动群众致富,并形成制度化的一些做法经验,也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制度设定。如《乡村第一书记》之所以发行以后被列为干部培训教材,就是因为书中写了大量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这些都不是作者脑子里虚构出来的,而是来自调查研究和生活实践,来自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大量乡村第一书记的生活源泉,所以能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制度化的设定,能够保证干部不脱离群众,改变过去“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不接地气、缺乏和生活实践,和对于群众感情、群众思想、群众需求都了解不够的情况。可以说,第一书记的制度大大改变了这个局面。《乡村第一书记》剧照记者:在《乡村第一书记》出版后,是否也收到了来自基层干部的反馈?忽培元:有很多反馈和共鸣。这本书的读者群首先就是许多乡村第一书记,像河南、宁夏等省和市县都是乡村第一书记人手一册。在一些大学里,我也接触到许多有志于为乡村振兴出力的读者,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指出一条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这也是我党对于干部成长方式方法的一种制度化设定。可以说,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一个重要原因和着眼点也是在于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我党锻炼人才、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和制度。记者:其实关于脱贫攻坚和关于乡村振兴的书写中,我们更多见的是一种记录式和具有反思精神的书写,但另一个角度而言,是否也期待一种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提供探索方向的书写?忽培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文学开拓了一个大有用武之地——以丰富的鲜活的实践,为作家们提供了大量典型人物和素材,也为我们反思农村发展道路和制定政策上的成败得失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和讨论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在大量对农村现实事件的描写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可以解答现实问题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做法。记者:乡村第一书记这本书在这一方面有很充分的体现,所以也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创业史》”。忽培元:的确,可以说这部作品也在一定意义上从文学角度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序幕。比如在如何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结合方面,小说里有一整套的办法。去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就曾经亲自过问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情况。其实在实际的农村工作中,厕所问题在农村发展中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从旱厕到水厕的改造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在书中,我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写了关于沼气厕所的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的“下脚料”问题。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厕所革命”其实就是一种示范写作,从写作内容上回答了很多实际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像这样的亮点,小说中还有很多。记者:指向当下的书写,和回望式的书写是否会有行文上的差异?忽培元:从写作角度出发,写过去和现在的确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在我看来,文学创作中既要有侧重于反思的部分,也要有关于经验的思考和探索。当然文学不是政论,也不是简单的历史,是靠具体形象说话的,也要有思想的主题。对于现实书写来说,作家始终要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把生活吃透。真正好的作品是将生活本身进行提炼、概括和典型化,本质上和历史逻辑是相通的,和现实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只靠主观臆断和过于人为设置的写作,容易背离生活,因此我还是主张作家要深入到火热的生活,深入到千百万人从事的伟大的生活中去。在这其中,即使写小商小贩,也要有大江大河中的浪花、波澜和潮流涌动,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具有历史性、场景性。不然,很快会像泡沫一样,被历史潮流打得粉碎。记者:事实上,曾经在农村任职的经历,为你的书写提供了扎实的素材和基底,同时这其中是否也存在一种反哺的关系?忽培元:的确如此。过去我当过农村支部书记,长期以来也和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川口村保持着密切联系,关注着他们的发展情况。在写作之外,我也更多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融入其中。接下来,我准备在我的故乡陕西大荔县安仁镇“忽家巷”长期扎根。我家乡的发展,是能够典型折射这些年来农村的发展的一个地方。我正在筹划,将自己位于家乡的作家书屋建成一个农民书屋,让那里的农民有书可看,并给他们进行文化辅导,也希望能更深入地在他们身上感受乡村振兴的变化和时代脉搏。记者:文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贴合,也深度参与着社会的发展。在你看来,朝向未来,具有发展性的乡村振兴主题书写还需要具有怎样的面貌?忽培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还是投身生活,这对作家来说是不同的选择。站在一旁观察是一种感受,体验也是一种感受,但当投身生活,成为一个生活者时,作家对所反应的对象,和所要写的生活会有另一种熟悉的程度,另一种情感和表达方式。这其中所指向的不是技巧问题,而是掌握生活、深入生活的程度问题。这对乡村书写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但也是起码的要求——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底。新媒体编辑:何晶配图:摄图网、出版书影

    2021-03-28 19:21:43 作者:忽培元 张滢莹 来源:文学报
    • 0
    • 9689
  • 关于红色精神及乡村振兴的实践调研报告 ——以茂名彭村与开平南楼为例的调研分析

    关于红色精神及乡村振兴的实践调研报告——以茂名彭村与开平南楼为例的调研分析关敏仪罗常月麦高瑞吴航宇摘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当前中国社会对红色文化的解读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展示共产党人的人性光辉,体现共产党人的人文关怀,背后更多的是弘扬民族精神。乡村振兴为人民谋得幸福,正体现了党的人文关怀和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走进乡村看新颜,了解乡村振兴。文章以茂名彭村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实地、采访等形式完成本次调研。关键词:红色文化、共产党、乡村振兴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一)背景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勇猛直前不断腾飞从建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碰到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最终先烈们用自己的身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造就了今天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有感于革命先烈,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的大义凛然和四死如归,正是他们的铮铮铁骨,钢铁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面又一面不倒的旗帜。当前中国社会对红色文化的解读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亮剑》主题是展示公共产党人的人性光辉,体现共产党人的人文关怀,背后更多的是弘扬民族精神,而并非以往的弘扬一种平均主义的乌托邦。我们现在的红色文化,更不是文革时期的红色,而是包含了跟很多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只能是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单独依靠它支撑起我们现在,乃至未来的价值体系,我们现在是生活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应该吸收世界文明的各种优秀价值。我们不能让红色文化来主导我们的价值体系,因为这本身就意味着排他性。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应该让它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员,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接受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充分批评与质疑。(二)意义回味历史展望明天,是历史的选择,让我们以新一代展现更美好的未来;是历史的选择让我们明白了新中国的光辉,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永远跟党走,将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不断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沧海桑田,时代在前进,生活在越变红色,优秀文化一直沉淀于历史,并展现出永恒的强大生命力,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功用,与时俱进地适应着现代和谐文化的需要和发展,调查红色文化对传承红色文化,拓展和谐文化建设资源有着积极意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为人民谋得幸福,体现了党的人文关怀、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和科学的改革创新精神,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体现。抗日斗争中的爱国主义更是红色精神的体现,值得我们去弘扬并传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广东省红色文化的现状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红色文化,我们对家乡的村落的红色文化现状进行了实践调查。 三、关于红色文化及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一)红色文化的价值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我认为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国历史文化中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的整合;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从社会实践效应看,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从社会实践效应看,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二)红色精神的价值历史很公正,顺潮流者生,逆潮流者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什么促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是什么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进不息?答案毫无疑问是:“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如“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可以说,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虽然,红色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无论时光如何变化,人们对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燃烧的激情和火热的理想、英雄主义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讲求竞争和理性的现代社会,或许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更加渴望激情。从这个意义上,红色精神完全可以具有跨越时代的精神品质,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的价值走向,完全可以具有普世价值的光芒。以人为本是千年不变的基本价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催人奋发的红色精神肯定是中国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之一。开平南楼是“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红色旅游”的亮丽景点。南楼七烈士,这些革命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永垂不朽!让开平南楼依托古镇的旅游资源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红色精神,可以达到感召、凝聚和净化人心的目的。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生态文明、资源整合、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三)结合红色文化下的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对于乡村振兴、产业的转型来说,开发旅游资源是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它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而产生的新型旅游经济,是将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者融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具有乡村性、地方性、民族性、休闲性、参与性等特性,主要有森林公园、度假区(村)、休闲农场、民俗文化村等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受到各地政府和城乡居民的普遍欢迎,成为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城乡和谐建设的有效途径。乡村建设发展要深入贯彻“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乡村干部不能贪功冒进,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农民要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爱护环境,敬畏自然。在本次调研中,我们走访调研了充满历史色彩的开平南楼和不一般的彭村。在这些村落里,我们发现各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方案。开平南楼有着浓郁的红色精神,通过宣扬英雄事迹、弘扬名族精神来逐步发展成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瞻仰和学习。彭村有着自己独有的彭村精神,全村人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来发展自己的村落。各村不同的发展道路都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让乡村本土人文得以对外传播,进行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我们认为新媒体的推介宣传是乡村文化输出的捷径,可以十分快速的提高知名度。相比于繁华的城市,文化氛围、历史积淀更加浓厚的乡村更需利用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便利来传播自身的文化魅力,利用多媒体和旅游发展宣传红色文化。当今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政府也制订了一系列与当地状况相结合的措施和方案。乡村的产业、生态、乡风、治安等各方面也相继呈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同时,当今也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兴起创造了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带动了人们关于了解和探访乡村的浓厚兴趣,更好地带动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为乡村振兴发展助一臂之力。四、小结红色文化既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更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动力之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优势,拓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视野,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助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2021-03-04 17:10:19 作者:关敏仪 罗常月 麦高瑞 吴航宇
    • 0
    • 9620
  • 角湾的华丽蜕变,党建促脱贫攻坚,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广东校园文学网韶关2月21日电(通讯员张尹霖陈昶融)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学习总结乡村为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成果经验。2021年1月21日,上午,青春纪行实践团为调研多彩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情况来到位于珠玑镇角湾村。(角湾村党支部)为了研究更多成功乡村振兴的案例,我们来到了角湾村,这个村子曾经在短短四年间集体经济从2600元提高到20万元,贫困人口从133人减少到4个人,村党总支也从原来的“软弱涣散”转变为脱贫攻坚的“领头雁”,是什么让其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来到了这个曾经有“软弱涣散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称号的村庄。通过走访调查、采访村支书了解角湾村的华丽蜕变。他们如何真正做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采访角湾村村支书)通村支书了解到,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努力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的要求,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坚持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两融合、两促进。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狠抓“三个在先”(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发挥作用在先),实现角湾村党组织从软弱涣散贫困村蜕变为脱贫攻坚领头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村规、“红黑榜”以及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通过因地制宜的三引:引林、引游、引商,形成水稻、李子的休闲观光农业,利用珠玑古巷、梅关古道中间驿站便利结合红色革命文化建设观光产业,加大力度打造“角湾蜂蜜”品牌电商,积极投资环保发电产业,激发产业动能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还有完善服务体系从医疗、治安、保障、激励开智、文化五各方面构建美好角湾。角湾村从各方面都给我们如何实现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新农村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如何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在党的领导下迈向新农村。(角湾村合影)

    2021-03-01 11:00:48 作者:张尹霖
    • 0
    • 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