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莫言的十个“灵感故事”

    莫言的十个“灵感故事” 梁守泰 科学家、文学家等在进行科研、创作的过程中,有时苦苦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陷于“山重水复”的困境,却由于偶然受到某种事物的刺激或启发而豁然开朗,“天堑变通途”,使问题得以解决,此谓之灵感。而灵感的表象背后,“隐匿”的是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和长久的冥思苦索。在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莫言也多次得到灵感女神的厚爱。他专门写过一篇散文,叫《寻找灵感》,简要地回顾了自己捕捉灵感的情况。他的灵感产生有一个显著特点,有些是由前后两种事物发生联想,在脑海中“碰撞”的结果。他自称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他的若干灵感的来龙去脉,又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灵感故事”。 梦中的红衣少女 1984年冬,莫言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有一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他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秋天的原野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天地间辉煌绚丽,在一片广阔的红萝卜地里,从中央的草棚子走出一个丰满的红衣少女,她手持鱼叉,叉起一个红萝卜,举起来迎着太阳走去。鱼叉上的红萝卜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似乎还透着明……这时,嘹亮的起床号响彻学院,莫言从睡梦中醒来。他揉了揉惺忪的双眼,跟同寝室的同学们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一个非常美的梦!”接着,他就把这个梦讲给大家听。有位同学打趣说:“你很弗洛伊德嘛。”在去饭堂的路上,莫言又对同寝室的同学施放说:“老施,你说我做的那个梦能不能写成小说啊?”施放也很兴奋:“能,怎么不能?好啊,你写啊!”于是,莫言就“开工”了。这个梦让他感到很激动,使他联想到当年自己辍学后,在滞洪闸工地上给一个铁匠师傅拉风箱,还因拔了一个红萝卜吃被当众批斗的经历。他奋笔疾书,把这段往事写了进去,只用一个星期就写出了初稿。这部中篇小说初名叫《金色的红萝卜》,后被恩师徐怀中改为《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中国作家》上。小说发表后引起很大轰动,被誉为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是莫言的成名作,使他更加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 黑狗与白狗 写完《透明的红萝卜》之后不久,莫言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一只壮硕的黑色秋田狗,蹲在潭边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读罢,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浮现在他的眼前:街道上白雪皑皑,路边的水潭里,热气蒸腾,黑色的大狗伸出红色的舌头,“呱唧呱唧”地舔着热水。它不仅是一幅画面,也是一个旋律,是一种叙事的角度,也是一篇小说的开头。莫言马上联想到他的高密东北乡的故事,他顾不上把《雪国》读完,就放下书很快写到:“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这便是他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的开头。开篇几句话确定了整个小说的调门,接下来的写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仿佛一切早就写好了,只需他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实际上,高密东北乡从来没有什么“白色、温驯的大狗”,它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黑狗引发出灵感的产物。这是因一个好句子产生灵感,由此写出了一篇好小说。 “狂妄”把自己逼上悬崖 在军艺学习期间,有一次莫言去总政招待所参加军事题材小说座谈会。会上,一些老作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党自成立之日起,有28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因为文革,一大批有战争经历的老作家被耽搁了,他们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素材,但已想写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我们这批年轻作家,有才华有经历也有技巧,却没有战争经验。为此,他们认为中国军事文学前景黯淡,令人忧心忡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莫言,在大咖云集之中竟然第一个跳出来发话:“我们固然没有见过日本鬼子,但可以去查资料;我们没有听过枪炮声,但放过鞭炮;我们没有打过仗,但毕竟当过兵,也搞过军事演习;我们没有亲手杀过敌人,但见过杀猪,亲自杀过鸡!所有这些,都可以移植到小说中去。小说家的创作不是要复制历史,那是历史学家的事。小说家写战争——人类历史中这一愚昧现象,它所要表现的是战争对人的灵魂扭曲,或者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异。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没有经历战争的人,也可以写战争!”此言既出,震惊四座,当场就有人不以为然,对名不见经传的莫言嗤之以鼻,更有人说他狂妄无知,是碟子里扎猛——不知深浅。这样,莫言就把自己逼上了悬崖。他憋了一股劲,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必须马上构思,动笔写一部战争小说。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起家乡一望无垠的红高粱地,又突然想起好友张世家给他讲过的兄弟爷们打鬼子的故事……就这样,座谈会上的争论,故乡的红高粱地和曾经的战事,猛然撞响了他的灵感之钟。他毅然决定把高粱地作为舞台,把血腥的抗日悲歌和狂野的爱情宣泄放到这里上演。他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写成初稿,再用一星期抄改完毕。这部给他带来巨大荣誉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发表在《人民文学》1986年第三期上。 好友的“歪打正着” 1986年,莫言从《文汇报》上看到一条不足300字的消息,题目是《高密东北乡发生五十年来罕见的蝗灾》。这则报道引起国务院的注意,据说还惊动了联合国,要派飞机来帮助灭蝗。当天,莫言就从北京给父亲寄去200元钱,嘱咐老爹快买粮食别饿着。他从小被饿怕了,这是本能反应。十几天后,莫言匆忙赶回老家,在车站与好友张世家相见,便迫不及待地追问蝗虫的事。张世家说:“你上当了,那篇报道是王结巴(莫言另一位在棉油厂时的同事好友)这杂种干的。他发现在河滩上有几个土蝗蹦达,就写成飞蝗满天,弄得好多人受惊!”张世家把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后,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就是这样一个谎报灾情事件,这么一次“惊吓”,也触发了莫言的灵感。他想起了半个世纪前高密东北乡发生的那场真实的蝗灾,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中篇小说《红蝗》,发表在《收获》1987年第三期上。 愤怒的蒜薹 1987年春节,莫言当时正在故乡休假。他从《大众日报》上看到山东苍山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那个地方盛产大蒜,收获了大量蒜薹。但由于官僚主义、官员腐败和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不让外地客商进入,致使几百万斤蒜薹卖不出去,全部腐烂变质。愤怒的蒜农把蒜薹运进县城,堵塞道路,并冲进县政府,火烧政府办公大楼,砸了县长办公室的电话机。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各打五十大板,带头闹事的蒜农被判刑,当地主要官员被撤职。看了这则消息,莫言内心很冲动,愤怒中不禁想起了四叔之死。那是1984年10月,莫言的四叔去县糖厂送甜菜,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死,肇事司机是酒后无证驾驶。但由于车是给乡党委书记拉砖盖房,车祸发生后迟迟得不到处理,更有众多说客登门威逼利诱。最终,一条人命仅赔偿3000元钱了事。这前后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彻底点燃了莫言心中的怒火,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感到要以这两起事件为素材,写一部为农民鸣不平的小说,为农民呼吁,替农民说话。他用移山倒海之术,把“蒜薹事件”移植到高密东北乡,以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庄为背景,以四叔家的遭际为故事原型,用35天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于1988年春在《十月》上发表。 桥下的避雨女人 1991年春节期间,莫言回老家度假。有一天,他骑自行车冒雨到住一中的大哥家里去,途中过一个铁路立交桥,桥下全是雨水,旁边的人行道高高地离开地面,上面全站着避雨的人。他从桥下走过,歪头向人行道上望,一眼就看到有一个穿着时髦的漂亮女人,怀里抱着一束塑料花,站在避雨的人群中。此情此景,瞬间点燃了莫言的灵感火花,他不禁突发奇想:假如这个女人抱着一束真花呢?假如一个解放军干部回家探亲,在避雨的时候遇到这个女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于是,他思路大开,想象出一个奇特的亦真亦幻的故事,写成中篇小说《怀抱鲜花的女人》,讲述的是一个鬼魂般的美丽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无止境纠缠,表达了引诱与拒绝的主题。这部中篇写得非常快,三五天就写完了,是莫言最喜欢的一部中篇小说。 海量陪酒员 1989年,莫言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我曾经当过陪酒员》,是一位退休干部回忆他在东北的经历。文革期间,他大学中文系毕业,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被分配到偏远的东北矿区教小学,连对象也找不到。他苦闷烦恼了就喝酒,想来个一醉方休,醉死拉倒。不料,他居然从未喝醉过,慢慢地能喝酒的名声就越来越大。后来,矿区宣传部听说小学里有个千杯不醉的怪才,就请来验证,果然海量。从此,每逢上面来人,部里就请他去陪酒。他发挥中文专长,编了好多酒桌上随机应变的段子,应付自如,又酒量无边,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名人。由此,他被提拔为宣传部副部长,很多姑娘也都抢着要嫁给他。读完这篇文章,莫言就想,倘若这人找到一个特别能喝酒的女人,夫妻俩都海量,家里的马桶里一股酒味,生出的孩子也是个酒孩,生下来不吃奶,而是喝酒,那会非常有意思的!接着,莫言又想起了很多关于酒的传说和自己喝酒的经历。他灵感骤来,一鼓作气写出了体现酒神精神、痛斥腐败和探索酒文化的长篇小说《酒国》,于1993年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地铁口“奇遇” 1990年秋季的一天下午,莫言从北京积水潭地铁站出来,当他踏着台阶一步步往上攀登时,猛然一抬头,看见在地铁的出口那里,坐着一个显然是从农村来的妇女。她怀里抱着一对双胞胎在喂奶,一边一个。两个孩子坐在她左右两个膝盖上,每人叼着一个乳头,一面吃奶一面抓挠着她的胸脯。村妇的枯瘦的脸被夕阳照耀着,宛若一件古老的青铜器闪闪发光。霎那间,莫言感到这位母亲像受难的圣母一样庄严神圣,他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热潮,眼泪不可遏止地流了出来。他站在台阶上,久久地注视这那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孩子……时光的车轮来到1994年。这年一月,莫言的母亲不幸去世,他悲痛万分,就想写一部书献给母亲。有好几次拿起笔来,但心中总是感到千头万绪,不知道该从哪里动笔。这时,他的眼前浮现出几年前在地铁口看到的那位母亲给双胞胎喂乳的情景,大概知道该从哪里写起了。地铁口那动人的一幕和母亲的去世深深触动了莫言,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决定从生养和哺育入手,写一部赞美母亲、感谢母亲的书。在母亲走后不久,他把自己关在高密南关的家里,全身心投入三个月,完成了这部富有象征意义和颇受争议的鸿篇巨制——《丰乳肥臀》,由《大家》于1995年连载。 车壳子里应该有故事 1999年,莫言看了拉美作家的一篇小说,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在经过一番疯狂做爱之后,变成气体蒸发掉了。这让他想起了若干年前,在他的故乡的一个小镇上,路边有一个废旧公共汽车的铁壳子,一个聪明的小商贩把这个铁壳子改造成了售货亭。他每次路过这里,总是感到在这个铁壳子里应该发生一点事情,应该有一对男女在这个车壳子里变成蒸汽消逝得无影无踪。灵感由此产生,遂完成有点荒诞的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写一个下岗老工人在小山包上用破旧的汽车壳子制成休闲小屋,对外出租赚钱,有一对中年男女在里面神秘消失了,反映的是社会问题和工人下岗问题。 “六道轮回”的启发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莫言在大栏小学读书,每天上午下了第二节课做广播体操的时候,邻村那个死不入社的孟姓单干户,推着一辆当时已经无人使用的木轮车从面前走过。拉车的是一头瘸腿毛驴,赶驴的是他的小脚妻子。木轮车发出“咯咯吱吱”尖厉刺耳的响声,车轮在学校前面的乡间土路上压出深深的辙印……这一在当时极为怪异独特的情景,牢牢地铭刻在他的脑海里。许多年后,当莫言成为一个作家时,他就一直想把这个单干户的故事写一部书。特别是八十年代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村实际上又恢复了单干,他感到这个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的单干户,委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非写不可了,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单干户的选择是对的。但莫言迟迟未能动笔,原因是他还没有找到这篇小说的结构方式。故事面对的是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若用常规写法几乎无法驾驭,惟有出奇制胜。直到2005年夏天,莫言有一次在河北承德参观寺庙时,偶然看见佛教“六道轮回”的壁画,使他茅塞顿开,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他想象出让一个被冤杀的地主先后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大头婴儿,借用“六道轮回”的说法,用动物的视角来观照中国农村社会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于是,他用43天写出了43万字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这部被称为现代中国版《变形记》的巨著,是莫言的扛鼎之作,也是莫言最喜欢的长篇小说。 (作者地址:山东高密市康成大街东段水岸东方小区)

    2020-07-08 08:29:35 作者:梁守泰
    • 0
    • 9562
  • 阅文新合同出炉,网文将走向何处?

    免费阅读积累的变量、碎片娱乐带来的冲击,再加上疫情带来的重大利好……2020年,注定是网络文学的变革之年。诸多偶然的、必然的事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4月阅文集团的高管变动与合同风波。一时间,行业内外尽是关于商业模式与作者权益的讨论,网络文学现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5月6日,阅文新上任管理团队宣布通过恳谈会和多种方式,针对旧合同问题展开全面调研,一个月内在民意基础上发布新合同。 6月3日,结果如期而至。阅文对此前充满争议的旧合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推出“单本可选新合同”——三类四种授权分级、免费或付费可自选。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新合同已经得到不少网文作家发声支持。  阅文这次合同风波所暴露的,其实是网文行业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顽疾——网文行业已经走到一个自我梳理与修复重构的阶段,外部压力更将矛盾爆发提前。 而如今合同风波总算圆满解决,恰恰证明了唯有作家、读者、平台携手推进变革、共建健康生态,网文行业才可能进入下一个增长期。  其实,即便在个人内容创作全面繁荣的今天,像网络文学这样,不用加入mcn机构、不需太多营销操作、不用思考商业变现、不必讨好广告主,仅凭个人才华就能在平台上赚取不错回报的,实在太少了,甚至具有唯一性。 新旧合同对比作家拥有更多选择 二十年,写作长河里不过一瞬。但放到互联网上,满二十岁的网络文学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阅读与创作的规模都提升到全民级别。它不仅逐渐被主流认可,还成为文化输出的一支有生力量。同时,随着IP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学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产品和改编文本。种种新情况,都意味着网文作者与网文平台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需求更加多元,关系更加复杂。  阅文平台目前拥有超过810万网文作者。头部、腰部和底部作者之间,利益高度多元化。围绕作品版权归属、作者作品优先权、付费净利润分成等问题,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诉求。行业专家指出,阅文推出的单本可选新合同正是一种新的思考模式——让作家有更多选择权、让平台与作家的权责更对等、让不同发展诉求的作家得到更匹配的服务,这是行业的进步。  具体来说,阅文推出了基础协议、授权协议、深度协议等三大类作者合作合同。新合同以条款明确了作品是否加入免费模式由作者自主选择确认,强调著作人身权属作者。在基础协议、授权协议下,作者可对每部作品自主选择是否授权及授权方式,并享受不同的权益和资源。授权协议对作品的授权期作了甲版(按著作权完整期限)和乙版(按完本后20年)两级可选,分别匹配不同的权益。而在第一类基础协议中,即便作者完全不授权,也可享受平台提供的创作支持和发表作品等各类服务。深度协议则将对作家的更多发展诉求进行多样的权益安排。  针对作家广泛关心的著作权、免费/付费模式等问题,新合同以条款明确了作品是否加入免费模式由作者自主选择确认,强调著作人身权属于作者。明确平台与作家属合作而非雇佣关系,约定平台要为作家提供多种福利、权益,明确作家拥有IP改编版权收益,无论平台自用还是授权他用。此外,新合同删除了平台代为开设运营作家社交媒体账号,平台自行安排完本或续写作品,以及作品大纲违约的相关条款,尊重创作自由。  利益再分配,谈判谁赢了? 有人曾提过,“阅文与作者的版权之争,不是创作层面的诉求,而是利益共同体的一场重新谈判”。而行业的发展,也是在利益共同体的一次次矛盾冲突和冲突解决中得以推动向前。 作为领跑全行业的龙头,阅文集团十余年来孕育了无数网文大神与神级IP,成为文创领域的重要IP源头。2019年,阅文向合作方授权约160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涉及影视剧、网络剧及游戏等多种形式,旗下优质IP《全职高手》、《从前有座灵剑山》、《庆余年》的真人改编剧相继热播,另有多部优质动画番剧与手游。阅文集团的财报显示,阅文集团2019年实现总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65.7%;其中,在线业务收入37.1亿元,版权运营收入同比激增341%至44.2亿。以IP为核心的多元变现取得成果,优质内容长期价值的可持续性正逐步凸显。  阅文内容生态的核心是IP,而IP的核心是创意,是作者。数以百万计的网络作家及其作品成就了题材多元、内容优质、读者众多的网络文学平台,平台才可能去实施全IP战略。对作者的利益分享和人文关怀,本就是确立行业护城河不可或缺的一环。  阅文的行业地位,也确实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最突出的,率先建立正版付费制度,确立网络文学的商业逻辑。2017年、2018年,阅文向旗下作家发放稿酬均超过10亿元,2019年发放稿酬更是近20亿元。除此以外,阅文提供编辑、培训、盗版打击、版权运营等服务,建立白金大神、十二天王等激励体系,助力头部作家明星化;完善作家培育制度,为新人提供更加畅通、高效的成长路径。阅文新任管理层将阅文平台与作者群体定位成“鱼水关系”。在这场必然要进行的行业变革中,将IP开发带入工业化时代的阅文,与中国千万级别的作家群体——鱼与水——只有相互配合、精诚合作,才能化危为机,把网络文学的蛋糕继续做大。 90年出生的作者“会说话的肘子”,2016年从国企离职,捡起了荒废五年的网文写作,作品《大王饶命》打破了起点多项纪录,肘子也一跃成为2017年的“十二天王”,并于2020年晋升为白金作家。小说《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以近2000万的总订阅打破游戏频道纪录,作者“青衫取醉”仅用一年就完成了从“天王”向“大神”的跨越。  纵观2020年最新的白金大神名单,新生代网文作家在创作灵感、内容以及风格上都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意识,脱颖而出的作品涵盖都市、仙侠、科幻、游戏、历史、军事等多个品类,医疗、刑侦等以往较为冷门的题材也大获成功,可谓百花齐放。阅文新任CEO程武表示,新合同只是起点,阅文后续还将通过打击盗版等一系列组合拳,去除产业沉疴,与广泛的作家和读者共建一个属于大家的良性生态。  新网文阶段,什么样? 新任管理层上任后的一系列举措,显然是对公司的发展有了针对性的安排。 回顾阅文在版权运营方面的发展历程,从简单的卖IP到“IP共营合伙人”的联合开发,再到“版权销售+联合投资与制作+自主开发”的三驾马车,联合投资、自主开发在阅文业务体系中的重要性、收入贡献越来越强。但总体来说,阅文此前尚未能建立充分工业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机制。对此,腾讯开出的药方是,将阅文紧密接入腾讯新文创大生态,让阅文作家们的作品可以与动漫、影业、游戏等内容形式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一个现成的案例就是2019年的《庆余年》,IP来自阅文集团,由腾讯影业牵头改编,阅文旗下新丽传媒承制,最终在腾讯视频播出,带来可观的会员收益。剧集热播出圈,不仅为男频IP正名,还带动原著小说重登阅文畅销榜榜首,单书在线阅读收入增长50倍。不难看出,新任管理层为阅文带来的一大利好,便是将双向的赋能推到极致。首先是让优质网文IP为新文创、为整个文娱产业赋能。以阅文集团的网文为源头,在动漫、影视、游戏等领域,展示出不同文创环境下“讲故事”的能力。这就像一次带有“工业化色彩”的产业进化:从文学到IP到生态,兑现所有内容的价值。 同时,让下游充分反哺上游和作者。下游版权运营收入的提升,对优质网文作者会形成正向激励,促进网文行业向专业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网文的产业链越长,下游的延展性越强,整个行业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最终让更多作家受惠于IP开发变现。 而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阅文集团一直很注重依托自己的龙头地位为行业、为社会赋能,长期致力于打击盗版、保护作家权益,推动网文出海与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助力网文行业从小众走向大众、从江湖走向庙堂,获得主流认可,甚至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特别是在线下行业遭受冲击时,必须承认,网文承担了不少“文化就业”的社会责任。阅文对外发布的一季度全国网络文学生产及消费情况显示,疫情影响下,当季平台新增作家数量33万,环比增长129%。湖北作家新增数量近万人,新增作品总量超1.3万部,环比增长1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期间,曾有不少作家反馈本地疫情严峻,无法出门打印合同,无法及时签约获得收入。发现这个问题后,阅文迅速上线电子签平台,为作家解决了这个难题。包括此次新合同中,也明确规定了平台将为作家提供多种福利、权益,对于开辟网文写作副业的新作者来说,这一举动无疑是暖心的。有专家指出,随着5G时代、新基建战略的提出,文化产业注定成为第三产业(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网络小说作为我国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细分领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远非其他文化产业可以比拟。  今天出道写网文,应该还不晚吧?

    2020-06-20 08:49:26 作者:黄家业 张的的 张溶珺 赵倩妍 黎映琳
    • 0
    • 9589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带着这样的感慨看完了《寄生虫》。一部获得韩国电影戛纳金棕榈奖的电影。电影《寄生虫》的海报中,所有人的眼睛被黑色条码遮住,极具恐怖片的风格。《寄生虫》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看不见”的社会,一个由每个阶层中的无数的盲点构成的“社会”,并试图用具象化的视觉隐喻来构架这个虚幻的阶层流动通道。影片的开始便展示了两个阶层的生活。富人生活在由著名设计师设计的豪宅,享受着充足的阳光与大草坪。穷人则生存在阴暗的半地下室,忍受着发霉的墙壁与街上的污水。原本互不相通的两个阶层,一个机会,穷人打开了在富人家的寄生通道。寄生,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前者得以维持生命。就像在厨房,那里寄生着蟑螂,也可能寄生着蚂蚁。将蚂蚁赶走了,蟑螂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的资源和空间。于是在贪欲的驱使下,基泽一家利用诡计成功赶走了富人家庭曾经的劳力。那栋别墅,对他们来讲,是另一个阶层空间。在那里,他们看到了美好,也充满了渴望与幻想,甚至还“当起了”别墅的主人。幻想往往容易破碎。他们发现了在别墅里的另一个寄生家庭。富人家的地下室,又是另一个寄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生活着前管家的丈夫,一个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地下室的人。然而来自相同阶层的碰撞,让两个寄生家庭产生了恐惧感。争夺寄生资源空间的战争爆发了。为了各自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杀戮。有了幻想,就会有越界的冲动。基泽幻想他与富人之间的关系是朋友,试图与另一个阶层建立联系。然而,幻想始终是幻想。社长警告他不要越界,夫人提醒他是否洗手。这条界限,存在于社长一家与两组寄生家庭之间。社长一家坚守着这条界限,基泽一家试图打破这条界限,地下室一家则安于界限。于是,当界限开始失守的那一刻,就是这个体系崩溃的时候。同样,在这部电影中,气味是一个标签。用于区分富人与穷人的标签。富人一家嗅出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味道,警觉地守住界限。穷人一家则因这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在尊严这座山上坠入深渊。最后,气味催化了悲剧的发生,带着原始的冲动与野蛮。在结尾的派对上,基泽精神崩溃了,将刀刺进了社长的胸口。界限被打破了,被暴力打破了。气味不是原罪,它只是一种隐喻:不同阶层的命运。电影《寄生虫》让人对生活感到压抑,对命运感到绝望,注定是悲剧收场。“终有一天,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将会比人和狗还大。”影片的最后,基泽回到了地下室,用电灯传递摩斯密码。日复一日,忽明忽暗,慢慢地,直到消失。人类悲欢的传递,就像是那用来传递摩斯密码的电灯,从有到弱,渐渐消失。 奉俊昊,韩国著名导演,曾参与制作《杀人回忆》、《汉江怪物》等优秀影片。作为奉导演的老搭档,宋康昊就是这部电影《寄生虫》的主角。奉宋联手,注定了这部电影不会平凡。奉导演在采访时谈到《寄生虫》故事灵感来源,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我的家教经历。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在一个非常有钱的家庭里当家庭教师,我一直记得在那座房子里诡异的感觉,那种诡异的气氛以及那种味道。我的学生是个在上中学的男孩,他带我到房子的二楼去看他家的私人桑拿房,我记得,我被一所房子居然能有私人桑拿房惊到,那个男孩对此非常骄傲,和我说,‘嘿,快看,我们房子里有这个。’”“我是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的,不过我的朋友既有有钱人,也有穷人,所以我能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两方面的人。我认为在富人阶层有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着,他们只看到他们想到的现实,他们画了一条想象的界限,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 在某些国度,令人难以想象的阶级压迫带来的恐怖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自上而下地撼动着国民们最脆弱的神经末梢。映射在电影中的,是穷人憧憬富人的生活,而富人向往更富的国度。只不过这份压力,对一些人而言犹如鸿毛,而在另一些人身上便是千钧的重锤。同是压力,性质相同,感受不一罢了。     

    2020-06-19 23:15:06 作者:哟
    • 0
    • 9588
  • 浅谈抗战剧与警视剧

    警察大概是影视剧中共通存在的角色,当然仙侠剧、古装剧中扮演该角色的是天兵与官吏,即便主角再神通广大也必然会出现警察的身影来直接或间接了结剧情。现在正热播的《三叉戟》是一部经侦片,它不同于其他警察影视作品如《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和《法医秦明》等附近几年很火的剧,区别可以说是很明显直白,风格的独特也因此受到观众热捧。警察影视随着时代发展愈发的被观众认可,如《人民的名义》反映腐败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其热播后全国的反腐败热潮饱受关注也被推向顶端。一部正确的影视剧正式因为能够说出人民心声而存在。随着90、00后消费能力占比增加,影视剧也随着市场消费风格和注重点发生变化,对影视的形式、内容风格、造型与演员选择进行更换。很明显的发现,所有影视剧的角色是青年甚至是少年,这无疑增加了人物出现的年龄层次值,如《愤怒的小孩》。角色年轻化已是市场又或是时代趋势。与其他的作品对比,《三叉戟》除了演员演技过硬外,受到观众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意外的“反差萌”,与这几年年轻化影视普遍的现象显得“格格不入”,观众心理审美方面是存在半衰期,尤其是近几年网络视频的出现,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短视频播放对观众的心理审美疲劳,这“格格不入”反倒让该影视定位更加突出。同一大阵营里集中表现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剧由经典老剧《亮剑》到《尖锋之烈焰青春》《一代枭雄》《武工队》等逐渐表现出年轻势头,个人英雄色彩浓烈,以表现主角英勇、爱国、智慧、有谋略等方面为主塑造形象。中国影视剧史上最高收视率就是一部抗日剧《敌营十八年》。抗战剧在近年来片子数量多,但其为适应市场年轻化而修改经典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影视失真、与历史事实不符、跟风。影视失真是指其在对史实视觉化时对其造型、穿着、人物风格与能力做出了大大小小的更改,因此经常出现类似画面:主角怎么肯定不会中弹....主角的伤肯定医得好,士兵怎么胸前一刀就死?!这是失真的一大反映。带着现代气息的穿着始终容易让人脱戏且人物设置熟悉。从一开始观众抱着疑惑的态度看,那剧中导演想传达的对英雄作战勇敢与智慧的敬佩、对历史的尊敬也就所剩无几了。但我们几乎可以直白的说出了纪录片形式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枯燥琐碎的电影,都是冲着颜值或是电影风格去的且碎片化阅读的现在,90、00后充斥着市场,人物不再只是质量问题了,还有观众在不在线的事!时代发展,抗战结束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凸显和平的可贵和现实还并不完全平静的现状,警察影视剧内中国海警、特种部队的身影少不了,抵抗着不公与暴乱。《红海行动》在猫眼票房上累计36.5亿,首日就达到1.29亿,首周4.65亿票房,在豆瓣上获得了8.3高分。根据调查显示,受众分布于20-29岁的学生及年轻白领,这一区间也是中国普遍的观影群。《战狼2》也是如此,票房高达56.79亿,成功的源头在于电影的内涵,包括电影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制片生产的工业化程度、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制片工艺的精细化、创作质量和单片竞争力等方面。由于警察影视创作逻辑规律还比较少,普遍是刑侦、反腐、经侦题材,好似抗战剧中剧情也有些单一,所以容易出现跟风与同质化的现象,内容中经常出现打斗动作戏和枪战,在《战狼2》中尤其明显。但得益于各自侧重的点不同,讲述方式有异同,所以现在观众对警察影视剧的小范围还是有些信心的,但同一大阵营的抗战剧人物设置熟悉问题导致观众流失严重。中国蓝剧场《秋蝉》在角色上造型上都选用了更年轻的演员形式,演员形象转换变化大,剧情紧凑,抗战更似心理战,这也是它独特的看点之一。在经侦刑侦剧中可以看到主角绝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通常是3人一组,如《法医秦明》,《三叉戟》也是。为什么是三个人呢?这背后是有科学原理的。神奇的数字三符合“科学性认知习惯”。《春秋左传·曹刿论战》鲁国的曹刿通过心理战术,击退打败了强大的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现代心理学称之为边际递减效应。在记忆学上,首因效应。通常第一次发生的事物,记忆最深刻,发生第二次,记忆深刻次之,发生第三次,记忆开始模糊;在从沟通学上看,节凑感强。表达三个观点,思路清晰明了,让人容易记住。给你太多选择,反而会导致你无从选择。人一次能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数量是有限的。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而在抗战剧中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毕竟世道不同,对人员安排要求自是不一样的,抗战剧中的世道就是需要各路人才走到一起携手,而在20世纪的破案却是更集中在智力和经验上。抗战剧的首要社会效益是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从塑造个人英雄入手是常态,但现在观众中能设身处地的理解者很少,没有一开始的兴趣使然,后面形象的相似出现自然也造就了突兀和刻板印象;警察影视剧的首要目的是进行正面宣传,从公安警察的形象为切入点,这方面的创作是公安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全局,事关国家形象的塑造。因此在剧中警察形象应是公正严肃、维护治安、勇敢奉献的而与现在很多剧中的作风不严谨、纪律性不强的警察形象有偏差。现实中警察在社会中担任着重要职责,让观众对警察是既陌生又熟悉,很有神秘感吸引。影视剧中的结局警察一定不会输,就连在灵异题材如林正英先生导演《警察》也是如此,这很符合观众的心理安全需求。渐渐地市场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警察形象,期待见到不一样的警察叔叔。这市场需要与正面宣传的冲突让导演在内容创作安排犹豫不定,这也是该影视剧阵营体系目前还不成熟的体现。

    2020-06-17 20:26:38 作者:李思琳
    • 0
    • 9580
  • 《素媛》

    小的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我们其实很幸福。那个时候,虽然在农村长大,但却没有大的灾难,我们的童年和富家人比起来也许并没有过得很好,却也足够开心,所以大人们总说在十几年前能够无忧无虑地长大是我们的幸运。那个时候我还并不能理解,我的童年从农村到城市,我身边的人从爷爷奶奶、姑姑阿姨变成了父母,为什么他们总要这么说,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我长大了,看过了各种反映现实的影片,才懂得社会的复杂和人心的难测,之后我才回想起来其实当年大人们心里也很害怕又担心的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是几年前,甚至一两年前才明白的。也许在很多人心里,小孩子都是应该像天使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实际上大多数的孩子是像很多人心里想的那样,但是也不乏少数在社会上遭遇了非人侵害的孩子,他们被恶魔死死扼住命运的脉搏,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看过的一部影片,它叫《素媛》,也叫《许愿》。《素媛》是一部关于幼童性侵的韩国电影,最让我难受的是它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这意味着曾经有一个女孩真实地经历了这一切,并且永远也无法抹去这一段被侮辱的记忆,所以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催泪无数。故事的主人公叫素媛,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有着清秀的容貌和甜美的笑容,她的眼睛很纯净很单纯。但是在一个下着暴雨的早晨,素媛在去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醉汉,她的善良驱使她把伞递给了那个醉汉,但却没有想到她会被拖进巷子里被强暴,她的大小肠坏死,下体多发性创伤和撕裂,被截去了坏死的器官之后,医生给她重做了人工肛门,从此,她的腰上多了一个便袋,就像是被翻出了一堆的污秽无法洗清,也许会伴随她再也无法看到光明的余生。看完电影的我,内心一直没办法平静,只要闭上眼睛我就会想到素媛才五六岁的年纪,而改编的原型娜英也才八岁就真实地经历了这些,性侵她的人却只判了十二年的牢狱之刑,一想到这里我就心疼她,也气愤罪犯的残忍和法庭的不公。我想对于她来说,未来一切对于她的安慰都是无用的,在她被践踏的身心的深处,永远都会有一个黑洞,里面满是羞耻、恐惧、绝望和痛苦,而平常人沐浴的阳光永远也没有办法照进她自认丑陋的身心。也许会有人说我过分做作,不就是一部影片吗?是,它是一部影片,但同时也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影片里所描绘的现实社会中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部影片在展现素媛受到侵害的部分并不避讳,反而将部分略微血腥的场面展现出来,让人看到心头一震,不禁为素媛接下来的命运而产生猜测,此外这部影片还用镜头细腻地表现出素媛在遭受侵害前后的性格对比,一句“我做错什么了吗”让人不禁鼻头一酸,这句话包含太多的情感,加上影片的画面更让人心里难受,在法庭上爸爸的情绪爆发和素媛的反应也被导演用镜头描绘地很精彩,可以说这部影片在镜头选择和角度上是很不错的。除了令人气氛心疼的一面,这部影片也有温情的一面,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疏导、爸爸的耐心陪伴、同学们的祝福都被描绘得很好,让人看到后忍不住流泪,这就能够看到其实韩国的心理救助做的是很好的。因为往往遭遇这种事情的孩子,哪怕日后身体痊愈了,内心还是会留下阴影,这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更加体现在受害者周围的人身上,受害者会自卑,父母会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这一切都急需有人为他们进行疏导,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在影片里体现出来了。也许会有人说这么做也没有用,受害者已经受到了伤害,她的生活无法再回到以前,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能够看出,政府包括社会上的人在这类事件里做出的行为,无论他们的做法是否起到了作用,但好歹至少有所行动。由此我想到了我国有关这一类的案件,其实真的不少,而且虽然刚发生的时候国民的关注度很高,但是渐渐地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就会被慢慢遗忘,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就像一个恶心循环,从来就找不到打破的缺口,就像前段时间的某鲍姓男子的性侵事件,受害人总被压制,施暴者总有理由为自己洗脱罪名。所以,通常这一类的事情不能仅靠国民的关注去解决,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相关制度是否完善,法律是否能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因为社会上对受害者的同情安慰永远没有法律严厉制裁施暴者,对受害者更具有定心的作用。《素媛》和韩国另一部同类型的影片《熔炉》一样,讲述的是未成年女孩受到性侵的事件,但是不同的是,《素媛》要比《熔炉》要更加真实,更加令人感到震撼,更加地荒诞,看似不会存在的事情实际上已经在社会上真实地发生了,但是同时也更加具有温情的色彩,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更喜欢《素媛》这部影片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的拍摄角度和技巧,更因为它通过告诉了人们这个社会存在的这类的问题。性侵的社会问题不是一时半刻才存在的,它一直都在,只是始终得不到解决。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社会上都会存在这样一群折翼的天使,她们遭受了磨难,活得卑微,但是如果社会能够严惩恶人,给她们温暖,她们的余生也许就不会绝望。所以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大人们都说我们很幸运,也许他们都在庆幸在那个年代,在农村里我们还可以平安无灾地长大,不会经历这些事情,也不用在小小年纪就领会到社会的险恶。 

    2020-06-17 13:58:20 作者:王康怡
    • 0
    • 9597
  • 口罩自述

    我是医用N95口罩家族的一员。一直以来,我们口罩家族默默无闻,所到的场所有限;但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竟然让我们成为今年最抢手的“年货”,甚至供不应求。这种病毒主要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而这正是口罩家族挺身而出、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别看我们个头不大,外形与脸部高度吻合,可以很好地保护嘴巴和鼻子,过滤掉95%以上的直径0.075微米左右的颗粒。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紧急出生于一家工厂。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工序后,我和兄弟们排队跳出了生产线,马上打包装箱上车!我只来得及最后看一眼我的出生地——工厂,它本来是一家生产医用手套的工厂,但现在响应“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号召,马上引进口罩机,转产医用口罩,成为全国第一家转产口罩的工厂。从司机的对话中,得知我们即将被送往武汉——疫情的重灾区。一路上,我发现各地为了抗阻疫情,纷纷在各交通要道设置关卡。但只要查明我们是援助武汉的抗疫物资,便纷纷开绿灯,所以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武汉。早就听说过武汉的繁华,别称“九省通衢”。可是,放眼望去,大白天的,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听说,人们不是在家,就是在医院;街道两旁的店铺一律大门紧闭,只有三三两两的小车疾驰而过,过后更显示出街道的空旷……疫情中的武汉,冷冷清清,就像传说中的空城,四周寂静的可怕,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只有街边绿化树的枝丫上冒出的几星嫩芽,才给人早春的气息。很快,我到达了目的地——雷神山医院。听说这个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的医院,从规划到建成,仅用十天。这时,一位女护士走了过来,伸手取出了最上面的我,我紧张起来,要与病毒们面对面了!我仔细打量着这位年轻护士:她应该是一位漂亮时尚的护士,一双之前精心纹饰过的柳叶眉下,却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但仍然炯炯有神;白净的脸上一道道勒痕,甚至右边脸上还贴着一块不太明显的创可贴——听说是长时间戴口罩勒出的一道道伤痕。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板寸头——听说为了更方便抗击疫情,她把一头秀发剃成了光头现在,她小心翼翼地把我套到脸上,但带子还是勒到伤痕,她倒抽一口冷气,但还是熟练的操作着。我随着她进入了负压病房,我们瞬间置身于充满病毒的空气中!医院的繁忙与街道的冷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医院里,设备齐全,井然有序。病人住满了病床,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往来穿梭。我和防护服奋力阻挡想要冲进来的病毒,不让他们接触到医生和护士。就这样,我陪着护士在病房里护理病人。他们在病房中一呆就是大半天,检查病患、治疗护理……戴着我的护士要为一名患者打针,为了找到一个好的位置,护士靠近患者,低头仔细地寻找着,这时患者说:“请您离我远点,我怕传染到您。”我听得清清楚楚,但患者本身就虚弱,再加上我与防护服的阻挡,所以护士以为患者怕疼,于是更靠近患者了,患者只好尽力往后靠,把手伸得长长的,提高音量又说了一次。护士这才明白患者的用意,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她忍住泪水,笑着说:“放心,没事。”不知过了多久,我都快被汗水、蒸汽打湿了,戴着我的护士终于走出病房,开始脱防护服,但他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感染。护士终于顺利地脱下了我,小心地把我放进了医疗垃圾桶里,我的使命结束了。很快就有人把我们收集起来,运走处理。在被运走前的一刻,我看到了蔚蓝的天空中笼罩着一层金色薄纱般的阳光,很暖和。我虽然只是一个口罩,但在我短暂的一生中,我看到了逆行者们最美的一面,医患之间理解关爱,感受到了全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阻击疫情的决心……我相信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战胜病毒的那一天会很快到来的!点评: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了一个口罩在这次抗新冠病毒中来到武汉一线医院的经过。紧扣“美”字,展开叙述抒情。赞美了在疫情中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美”的无私奉献精神,赞美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体贴“美”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自己虽短暂却无悔奉献“美”之行,全文充满了正能量。文章体裁构思独特,以小见大。描写细节意蕴较深,如抓住护士的外貌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景物描写暗示光明前景等等。(指导老师:黎凯璇)

    2020-06-15 15:26:26 作者: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1)班 包文翔
    • 0
    • 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