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动感校园

动感校园

  • 探索科技与未来

    陈俊澎报8月8日电(通讯员:陈俊澎)今日,是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44081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关于湛江市麻章区为期一周调研工作的第五天。当天调研工作以深入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的科技水平,了解了科学文化教育教学氛围以及重视程度和科技发展现状以及规模大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麻章区的科学技术教育被十分地重视,科研人员更是明白,科技兴趣应该从小抓起。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麻章赤岭小学举行了麻章区首届“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竞赛。全区各小学选派了近30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湛江市装备中心副主任梁华杰、湛江市教研室科学教研员李遂梅、广东省首届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晓耘,麻章区教育局局长郑永丰、麻章区科协主席郑杰、麻章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家文、麻章区教研室主任郑永恒、陈倩副主任均出席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市教育局、区教育局、麻章教育局教研室,麻章教育局装备中心、麻章区科协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广东省首届科技教育工作室和麻章区教育局教研室的亲自指导。此次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素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学生成为科技能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科学角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科技发展起来了,经济才可以发展起来”麻章区发挥广东海洋大学所在地优势,力促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蓝色产业增长极”。目前,麻章区拥有海岸线74.5公里,浅海滩涂面积30万亩,现有水产养殖面积约11402公顷,拥有渔船1200多艘。据统计,2013年,麻章区水产品总产量95197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8205吨,水产养殖产量86990吨,总产值逾8.4亿元。辖区内水产加工企业28家,其中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14家,经过多年发展,麻章海洋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与其他县(市、区)相比,麻章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作为全国三所海洋大学之一的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就落户在该区湖光镇。学校海洋特色鲜明,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多项全国领先的科研成果。为了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推动麻章区海洋产业快速发展,让实验室内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麻章区相关部门积极在高校和水产企业之间穿针引线、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大平台。目前,辖区3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养殖户已与海洋大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合作。在海大的帮助下,恒兴饲料生产技术、研发水平全国领先;罗氏沼虾种苗成功在麻章培育,并畅销全国各地……海洋产业与科技相结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把科技创新集中起来,把建设搞起来”麻章区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创新发展的重大建设平台之一。项目以创新、创造、创业相结合,体现绿色、环保、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生活联系起来,规划建设五大功能板块,涵括总部服务大楼,公共技术平台,研发孵化区,科教培训区和生活配套服务区。园区建成后,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知名的清华启迪公司作为管理团队,负责园区的运营和招商引资,人才、项目、科研团队的引进等。本项目作为南方海谷启动区,将全力打造适宜科技创新、创业成长的示范园区,为海洋产业的聚集、孵化与技术创新提供载体,树立中国海洋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标杆。此项目将与麻章的辉煌发展息息相关。未来将会有无数科技创新产品在此诞生。

    2020-08-08 23:47:55 作者:
    • 0
    • 9623
  • “系梦乡行”下乡心得

    大学一年级的我们,在这个暑期参加了“三下乡”活动,经历了关于“三下乡”活动经验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段感受着实难忘。满满的期待拉开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我放弃了支教,选择了调研,加入了“系梦乡行”调研社会实践队。在队伍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职务;在队伍实践活动开展期间,我抓住线下调研组的每一个机会,认真锻炼,努力完成工作,争取收获珍贵的劳动果实,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众所周知,调研是比较辛苦的,但我乐在其中,为什么呢?因为参与调研,我不仅可以认真完成工作积累经验,还可以在线下走访中与村民们交流心声,体会到他们的辛勤与淳朴。更令我开心的是,他们非常支持且配合我的工作,有时候还会为我着想,比如担心我渴了端来水给我喝、下雨天怕我淋湿让我雨停后再走等等,很是让人暖心。我采访的大部分是爷爷奶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当他们听到我介绍自己是大学生时,还特意与我聊了一下午学校的一些情况,并嘱咐我好好读书,将来回报社会。很感谢这些爷爷奶奶能够如此支持我,让我体验到当地村民的热情。当然,悲喜相随,在调研过程中也碰到一些不尽如意的事,有几次我被一些被采访者误会为是上门推销保险的,而拒绝填写我手中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问卷。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爷爷奶奶对扶贫的工作不是特别地了解,只是知道一些皮毛,我个人建议当地的村干部应该向老人家们普及一些扶贫的知识,让老人家们知道更多的扶贫政策,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扶贫政策的好处。在调研过程中,我从爷爷奶奶那学到不少知识,让我十分满足。总的来说,“三下乡”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它告诉我:没有一个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只也难免颠簸,因此生活难免受伤。但失败跌倒错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所以,只要你没有因此失去方向,你就可以欣赏沿途独特的风景。但沿途风景很美,只是匆匆掠过,也很是可惜,所以,为了不浪费掉好好欣赏沿途风景的机会,放慢脚步、乘风破浪吧少年! 

    2020-08-08 23:46:13 作者:“系梦乡行”实践队曾淑芳
    • 0
    • 9627
  • 小小纸飞机,大大的梦想

    小小纸飞机,大大的梦想——“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开展“放飞梦想——纸飞机活动”        8月8日下午,“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在雷州市杨家镇陈家小学开展“放飞梦想——纸飞机活动”。活动分为观看有关梦想的短视频和师生齐放纸飞机两个部分,旨在让学生树立梦想、坚持梦想、放飞梦想、实现梦想。   “奖牌又不会从地里长出来,你得细心去培育它。”听完了《摔跤吧,爸爸》中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1班一位的男同学对老师说:“老师,我的梦想是打篮球!我想打篮球!”“嗯,加油哦,你现在打篮球就很不错,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站在身旁的实践队老师看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并鼓励他说。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写有自己梦想的纸飞机折好了,他们手里举着纸飞机,迫不及待地想要放飞“梦想”。   “3!2!1!”师生们站成一排,齐喊口令。倒数完最后一声时,一架架五彩缤纷的纸飞机跃上蓝天。学生们纷纷抬头观望,仿佛在寻找哪架才是自己的纸飞机。“老师,你看到了没有,刚才我的纸飞机飞得好高!”一位女同学一脸兴奋地看老师,高兴地说。老师笑着弯下腰,对她说:“是呀,飞得很高呢,你也要努力哦,相信你以后的梦想也能飞得这么高!”    小小纸飞机,承载着大大的梦想。纸飞机五彩的颜色,那是快乐的颜色,那是梦想的颜色。“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也真挚地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努力,朝着梦想勇敢前行,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0-08-08 23:39:33 作者:“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
    • 0
    • 9640
  • 岭师“三下乡”——云端送温暖

     这个暑假,我决定加入了“万人志愿”线上支教活动。很幸运,我成为了“云上星光”实践队的一员,并且成功对接一名即将升六年级的小女孩。   小女孩求助的内容是提升阅读与作文板块的学科水平。这正是我的专业所在,也给了我一个展示自身的良好机会。   在辅导的过程中,小女孩积极学习的热情态度激励了我,同时,家长的感谢也是我前进的动力。能够得到家长与学生的一致肯定,是对我自身价值在社会贡献中得到实现的表扬。   除此之外,我深知自身的能力有待提升,同时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与完善。这是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能够将我放到社会去锻炼,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2020-08-08 23:21:06 作者:娲娃
    • 0
    • 9735
  • 寻找童真,放飞梦想

    寻找童真,放飞梦想   今天是下乡的第八天,到了我们放飞纸飞机,放飞梦想的活动举行时刻。距离支教结束只剩下两天了,我们的课程也基本准备结束。   经过八天的相处,我们“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的各位队员也与陈家村陈家小学的各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下课会一起聊天,晚上也会一起到运动场去打乒乓球、打篮球。在课堂外,我们看到了小朋友他们不一样的童真和笑容。   下午的活动安排是纸飞机放飞活动。我们先给同学们播放了半个小时关于梦想的视频,然后给每位同学分发一张彩纸,让他们在彩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我们鼓励不同的纸飞机折叠方法,让同学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纸飞机。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的纸飞机放飞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纸飞机一起走出了教室,在操场上奔跑放飞,有一些人的纸飞机飞了好远,有一些的还飞到了树枝上面被挂住下不来了……   八天的支教带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小学学生的童真隐藏在课余活动中,他们的活跃与上课是不一样的。希望我们队伍十天的支教能够带给他们美好的回忆。

    2020-08-08 23:21:03 作者:黎欢娴
    • 0
    • 9627
  • “云上星光”点燃知识的火炬

      每年的7月31日至8月9日是岭南师范学院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时期。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农村支教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积极借助网络设备,利用好网络平台,开展了“万人志愿”、“云支教”等相关的支教活动。  “云上星光”是众多支教实践队伍中的一支,共有成员26人,基本来自文学与传媒学院,大部分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18、19级学生。我们主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系统地、高效地授予求助学生。   其中求助学生大部分存在提高阅读与作文这两个板块水平的需求,而阅读与作文在语文这一学科中占据举重若轻的地位。许多学生在这两部分上吃尽苦头,而且,要想提升这两个板块的学科水平并非朝夕之间便可成就。语文是一个积累的学科。但我们有信心,通过系统地训练与教学,能够帮助求助学生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   “三下乡”活动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已接近尾声,但我们会继续将志愿活动延续下去,将陪伴成长延续下去,也将知识传递下去。 

    2020-08-08 23:19:37 作者:娲娃
    • 0
    • 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