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金黄九月的清晨,干部们一大早就将“物理学院大本营”装饰得温暖而热情,只为在2018年9月8日这特殊的一天,使18级新生的接待工作紧张而有序。萌新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岭南师范学院,在物理学院报到大本营,林雨书记和梁伟民副书记与家长和萌新们进行了热情的交谈,代表学院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交谈中,林雨书记给新生们提了三点建议:一、学好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水平象征着我们个人的相关能力,唯有学好专业知识,我们将来才能更好的就业。二、博览群书。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我们还应该学习一些课外知识,以此来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三、多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素养,从方法和思想上改变自己,让自己早点适应大学生活。此次大本营的布置体现出了物理学院的特色,党建中心咨询是一大亮点,漂亮明信片和小零食的赠送更是让新生们倍感亲切。下午即使下大雨,但也没有阻挡住师兄师姐们接新的热情,梁伟民副书记与文常君老师、李平卫老师更是尽心尽责,依然打伞亲临现场关心报到情况,帮忙拿行李,引导新生入住宿舍。今日最靓丽的风景不是我与你躲过雨的帐篷,而是那些远途送孩子来报到的家长,是师兄师姐们的热情帮助,还有领导老师们亲切与温暖的关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愿我们的小萌新们在将来的四年大学生涯中都能够以梦为马,勇往直前,给物理学院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精彩!
9月11日晚,物理学院在音乐厅召开了18级师生见面暨入学教育动员大会,学院林雨书记、刘贵昂院长、全军副院长、薛书文副院长、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新生班主任、辅导员、教授、博士代表及18级全体新生共同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学院梁伟民副书记主持。大会伊始,来自18级科学教育班的新生代表宋晓丹以《因为热爱,所以选择》为主题进行发言。因为热爱科学选择科学教育,因为感恩选择师范教育。她期望与其他新生们一起在对学校、专业的热爱及奋斗中绽放青春最美的色彩。随后,田春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发言中谈到:大学作为一个崭新的人生学习阶段,要坚持梦想,不让精神“缺钙”,与学院优质资源及高深师资队伍相结合,插上追逐梦想的翅膀;做好计划,积极主动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勿迷失方向、虚度光阴,时刻自省,为创造美好前程而努力。 学院刘贵昂院长在致词中以“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风建设”概述了物理学院现有的特色与发展前景,指出“来到岭南师范学院物理学院是正确的选择。” 同时也希望全体新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早日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学会相处、学会自主思考与学习,做优秀大学生。 学院林雨书记着重以“勤奋、求实”为主题教育全体新生应如何上大学?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林书记指出大学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是走向社会的良好过渡,希望各位新生要尽早确立目标,在大学里放飞理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 紧接着,学院特邀请了学校保卫处杨继焱科长上了一趟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杨科长着重从防盗、防骗、防伤害三个方面展开话题。他强调:学校屡见不鲜的失窃受骗事件是由于学生的警惕性不足,安全性不高所致。杨科长以身边的实例以此来告诫新生要注重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全体新生收获颇丰。最后,梁伟民副书记再次提醒各位新生要牢记领导、老师的教诲,开启人生新篇章,奋斗拼搏永不忘。
为了深入了解18级新生到校后的整体情况,9月8日晚上,学院林雨书记、梁伟民副书记、全军副院长、辅导员文常君老师以及18级新生各班班主任先后到达博雅苑、弘志苑和尚志苑的所有新生宿舍进行走访慰问。一进宿舍,林雨书记便很自然的与新生学子聊起了家常,了解他们第一天步入大学感受、个人的兴趣等方面的情况。交谈中笑声不断。林雨书记希望各位新生要向班主任虚心请教,不懂就问。对有意向考研的学子,全军副院长分享了一些经验,希望他们早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在亲切交谈中,林雨书记代表学院给18级新生提出了宝贵意见:一、及时了解学院和专业知识,做到学习有目的、有规划,做自己人生道路的掌舵者。二、积极参加校级院级各项活动及比赛,提高个人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三、珍惜四年大学时光和同学情谊,集体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包容。此外,梁伟民副书记也细心叮嘱,要遵守好校纪校规,保持宿舍卫生清洁,爱护集体荣誉,养成良好习惯,同时还要时刻注意个人和财产安全。林雨书记一行人的亲临走访,让18级物理学子感受到了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感受到了物理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新生们虽然离开了父母,但又遇到了另一批亲人,内心永不寂寞。
陶瓷是中国传统中的瑰宝,陶瓷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佛山陶瓷历史悠久,2018年7月18日,岭南师范学院学生调研队伍“陶乐居”实践队联合“石湾瓦,南风陶”实践队赴佛山石湾美术陶瓷厂参观,了解陶瓷制作流程,参观陶瓷展品,与年轻陶艺大师零距离交流,以增进调研队伍对陶瓷的了解,感受陶瓷文化的熏陶。 据了解,完成一件陶瓷工艺品需要耗费漫长的经历,设计、制模、注浆成型、修坯、上釉、煅烧环环相扣,必不可少。早上9时,我们的实践队员走进石湾公仔的人工制作场地,观看制作流程。图为陶艺工人对修坯完成的石湾公仔吹气。 每一个陶艺工人都全神贯注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图为陶艺工人给石湾公仔上釉。陶瓷工艺品的最终形成离不开窑洞。图为供游客观赏的再现窑洞。 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设在佛山石湾美术陶瓷厂的厂内,里面陈列了许多经典有名的石湾公仔。图为厂内讲解员为队员讲解博物馆展品。 博物馆的展品琳琅满目,实践队员对陶艺展品的惟妙惟肖感到痴迷。 参观过后,实践联队成员与石湾陶艺世家刘胜记第六代传人年轻陶艺大师方颖图展开近距离交流,大师指出,陶瓷手艺的传承还是得从小抓起并与教育有效融合。
岭师学子走进佛山陶瓷:领略陶瓷文化 亲近陶艺大师 陶瓷是中国传统中的瑰宝,陶瓷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佛山陶瓷历史悠久,2018年7月18日,岭南师范学院学生调研队伍“陶乐居”实践队联合“石湾瓦,南风陶”实践队赴佛山石湾美术陶瓷厂参观,了解陶瓷制作流程,参观陶瓷展品,与年轻陶艺大师零距离交流,以增进调研队伍对陶瓷的了解,感受陶瓷文化的熏陶。 据了解,完成一件陶瓷工艺品需要耗费漫长的经历,设计、制模、注浆成型、修坯、上釉、煅烧环环相扣,必不可少。早上9时,我们的实践队员走进石湾公仔的人工制作场地,观看制作流程。图为陶艺工人对修坯完成的石湾公仔吹气。 每一个陶艺工人都全神贯注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图为陶艺工人给石湾公仔上釉。 陶瓷工艺品的最终形成离不开窑洞。图为供游客观赏的再现窑洞。 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设在佛山石湾美术陶瓷厂的厂内,里面陈列了许多经典有名的石湾公仔。图为厂内讲解员为队员讲解博物馆展品。 博物馆的展品琳琅满目,实践队员对陶艺展品的惟妙惟肖感到痴迷。 参观过后,实践联队成员与石湾陶艺世家刘胜记第六代传人年轻陶艺大师方颖图展开近距离交流,大师指出,陶瓷手艺的传承还是得从小抓起并与教育有效融合。
“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著名诗人郭沫若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石湾陶艺。但现在石湾陶塑技艺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为此,岭南师范学院陶乐居社会实践队,为宣传石湾陶塑文化,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进行深入地了解石湾陶塑文化的活动。 石湾陶塑技艺是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制陶技艺,其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历史可以上溯汉朝,在宋代到达高潮阶段,当时就有“石湾陶,景德瓷”这样一句话,把石湾的陶塑和景德镇的瓷器并举。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调研活动分成三个步骤:观看陶塑作品制作过程,参观大师作品以及与方颖图大师对话。手中修筑 泥土见证 在讲解员陶小姐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去了解了陶瓷的生产过程,知道了现今市场上实现一个陶塑产品的批量生产过程:设计构思、制模、灌浆成型、修坯、上釉和煅烧这六大纯手工过程。每个过程,都需制陶者灵活运用技法,以求把作品表现得活灵活现。技法多姿 造型生动 说起石湾陶塑,给实践队员们的一个深刻的印象是:技法多姿多彩和造型生动形象。 在展馆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很多形象生动的陶塑作品,实践队员们都表示“哇,真的好神奇,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让实践队员们产生一种“以假乱真”的错觉。 陶塑作品所呈现的造型生动,是离不开技法运用的灵活多姿。除了在前面制作过程中提到的灌浆成型,上釉以及窑变外,此外还有“贴塑”,“辘毛”。黄松坚大师独特的“贴塑”技法,体现在其代表作品《春夏秋冬》中,先将人物的服饰捏制弄好后再贴到人物表面。而“辘毛”就是用一种类似于刷子的工具,在作品表面上呈现出毛发的效果,可在刘泽棉大师的作品《十二生肖》中看到。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最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青年陶艺家方颖图。在与他的亲和活泼的对话中,实践队员们提出了针对陶塑文化的现状以及传承情况的问题,方颖图一一解释并作出回答。当实践队员们提出陶塑文化的现状困窘时,方颖图解释:佛山是以像钢铁类型的制造业为主,而陶瓷产业仅占了一小部分,因而陶瓷的经济发展较缓慢。此外,石湾的陶塑作品的制作,并不像景德镇那样,清晰明确地划分原材料分区,因而成本较高。即使有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拨调,但也因为佛山也有其他像剪纸,醒狮,咏春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分配下来,资金也显得不足,政府的力度也就不明显。当提到如何传承陶塑技艺时,方颖图表示,首先则要做好自己的制陶者的这一个角色,尽职尽力;其次就是以自身为中心,积极宣扬陶塑文化,他希望能用一些节日的习惯对下一代的人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渲染的效果;最后,方颖图针对现今人们对待陶塑文化的态度则提出:陶塑技艺的传承,并不能只是靠节假日家长带孩子们出来捏陶器的这一类兴趣型活动,而应当在下一辈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设立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学习。 在这次的调研活动中,实践队员们收获良多。在大师的作品面前,我们懂得了只有坚守,才会出经典;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我们懂得了只有坚守,才会使得陶塑文化一脉相承。我们相信,经过“中华陶”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元素打造全新“石湾公仔”必将把石湾陶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引领全新的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