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正如“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现阶段我省的扶贫状况,我“归郷”实践队选择了九龙镇这一片区进行了走访与调研。 8月10日,我们来到了位于河头村的万仔蚕桑专业合作社,这是当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基地,他们现在主要的产业是桑芽菜,并且已经有了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从采摘到选材,再到加工脱水,真空包装,都是纯手工的。随后,我们来到了合作社的内部参观,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我们会特意照顾一下当地的贫困户,让其来社里工作。另一方面,假期的时候也会有学生来参与采摘工作赚一点生活费,真正做到扶贫济困,还能发展特色产业。 8月11日,驻泉水村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带我们深入农村,实地地感受了扶贫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其中大部分的村落已经整体规划,修建了自己的房屋、文化室等,基础设施也等到了很好地完善,比如路灯,篮球场等。期间,我们有幸遇到了正在工作的村干部,他们正在讨论村前水塘的设计施工问题,随即我们也跟着他们进行了巡视。一路上,乡间小道、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可见多彩乡村的建设并没有影响这里山清水秀。 实践出真理,用脚步丈量大地。此次实践的亲身经历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了扶贫建设给百姓的惠利,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安居乐业,脱贫攻坚战也在持续,一切都是那样安静而美好。
踏浪迎帆临风启航——暨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蔓延的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全国上下都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宅在家里尽量减少外出,防止病毒交叉感染。为充分了解疫情期间各地区的疫情防控情况,以及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2020年8月11日上午9时30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临风”实践队正式启航,开启了一场特别的三下乡旅途。 新的开始,新的征程首先,罗添顺队长就此次三下乡活动举行了简单的动员大会,我们此次的实践主题是:“疫情防控与野生动物保护”。会议指出,调研组主要负责撰写线下调查问卷以及组织线下采访,宣传组主要负责当天新闻稿制作,推文的审核,每日活动照片的处理以及网站新闻稿的投递,同时罗添顺队长也提及到:“由于此次三下乡情况比较特别,各组别队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可尽量协助同伴完成相关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强调完成员职能,活动时间安排以及每日任务后,罗添顺队长还特别强调我们此次三下乡出行的安全以及形象问题:所有事情,都要做到安全至上,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问题,不要选择垃圾食品,时刻留意天气情况以及保护好个人财产。在自身形象方面更加要注意,因为这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还代表我们实践队以及我们学校。 革命刚开始,努力加油干会议结束后,“临风”实践队正式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队员们虽然在经历着一场与以往都不同的实践活动,但工作依然非常认真专注,每个队员分工合作,互相商量,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队员们首先制作完成好线上所需要使用到的调查问卷,再对其进行修改,然后准备好明天采访所需要的问题,在每一步精细的工作程序中,都能感受到队员们的热情。相信队员们的辛勤努力将会换来一份丰硕的调研成果。 今天是新的一天,也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期待我们未来几天能够有更多惊喜。实践永远在路上,古代尚有学到老,活到老,我们的实践也不能够停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落实好我们此次的活动,了解此次疫情防控,做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进行调查。
茶基村被誉为南海十大古村落之一,坐落于佛山市南海叠窖。茶基村建于明成祖时期,具有将6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以“栽种茶树命名,今以十番锣鼓闻名”。探访了茶基村,让我了解到了是茶基十番让茶基村历经沧桑而更显文化魅力。 茶基十番是民间器乐,是锣鼓音乐,主要分布于佛山市旧城区(佛山古镇)及其周边地区。“茶基十番”是以大锣、翘心锣、苏锣、二锣、大班锣、云鼓、沙鼓、大钹、飞钹等10种打击乐器,按10种打法轮番奏出10段打击音乐。 有人或许会说,锣鼓音乐不就是大声镇耳朵吗?但我了解到的茶基十番可谓是振聋发聩,声声入耳。仔细聆听你可以感受其热烈欢快的心情。以前茶基十番并没有融入创新色彩,只有声音略显单调。而今根据现代元素,植入舞蹈元素。增添了观赏性。因而文化传承也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今天的茶基村更是海纳百川,不再固守传统观念,从前的茶基十番锣鼓不再是传男不传女,不传外人。今天,无论是何人,只要想学,茶基村民都乐意倾囊相授。另外,茶基十番锣鼓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因此,封闭自由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暑期三下乡】“激活乡村·记住乡愁”农村现有发展调研活动投稿人:惠东衡安徽凤阳县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美誉,其次小岗村是最先经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乡村,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制定一些长期计划,争取让还在贫困的人群早日脱贫,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我们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滁州市凤阳县调研。组内成员首先从网上筛选比较落后的乡村。当前我国乡村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然后根据其在网上的信息和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活动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如可靠的资料获取网址,线上采访的人员等,并通过各渠道大概了解凤阳当地人文,地理,判断凤阳目前具体情况,做好预期效果评估。接着收集村民愿意发展的产业。最后有选择的并结合我们的专业知识地助力其发展和制定出发展的规划。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凤阳、了解凤阳,并在闲暇之时能去凤阳看一看、走一走,让更多的人了解凤阳的发展。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当自觉担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肩负起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山瑶,对于我来说原是一个陌生的地名。在机缘巧合下,我跟随着线下社会实践队员的脚步云游了一次山瑶村。从那泥瓦红砖里我看见了岁月的痕迹;从村里新式的建筑里,我看见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岁月似乎永驻在村庄里,山瑶村有自己的农业站,农业站的大门还是铁皮与红砖。村民说常来这里购置农田所需的肥料。对于这里是他们为了操持生活常常需要踏入的地方,这里有着他们对于丰收的渴望。很可惜今天它没有开门,看着铁皮门与红砖瓦,像将我拽回了过往的人生里。时代的脚步也仍然向前迈进。即便有那么过往的痕迹,却也不耽误山瑶村向前发展。我印象最深的是山瑶村里的小学。不同于旧式建筑,那是一所相对现代化的教学楼,由村中乡贤捐钱建设。学校的教学设施很齐全,校园环境很好,丝毫没有比城镇逊色。能看得出,小学里寄托着一代一代对孩子的期许。我能感受到小学里的孩子在这里上课很幸福。即便是一所村庄,他们对于教育也是如此的看重,能感受到老一辈的用心良苦。淳朴与真诚,这是我透过屏幕能感受到的氛围。当得知我们提出了采访学校教师请求的时候,村主任很主动和热情的帮我们联系到了小学的校长。即便我们只是普通的大学生,但两位在炎热的天气里,陪着我们线下的实践队员走遍了校园,接受着我们稍显稚嫩的采访。令人十分动容,淳朴与真诚都随着乡音与眼神向我们一一传达。我听实践队员说是可爱的村主任和校长!让我真想马上驱车去见见他们,去听他们稍显笨拙的普通话,流利的吴川话,感受他们向我传达的热情。
生活就像一片汪洋,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在疫情期间,我的生活也因为它而变得波涛汹涌起来。因为它,学校给了我们一次线上辅导的活动。而这次活动也使得我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名老师,从原来埋头苦学的人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人,从祖国的花朵变成了哺育花朵的人,这是一种飞跃。以前都是脑海中和听别人所了解老师这个职业。像光辉一般,是那么的耀眼。哦,这次疫情却给了我可以触碰它的机会。我触碰后感觉到了这个职业不仅仅只是耀眼,更是需要辛勤的付出。和学生的交流中去聆听他们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这是老师的伟大之处。因为他不是教学生,如何去做,而是要让学生如去自己想做。这是我在这次体验中感悟很深的一个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优质的老师并不简单。本来我的生活就犹如汪洋中的一片死海,但清货了,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了老师的伟大,也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和老师来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