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亭台楼阁,处处风景,处处精彩,7月18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大风车”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开展了户外写生课,用画笔带领同学们感受自然之美。首先,李迪小老师讲述了写生课的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为保障到户外进行写生课的学生安全,助教们齐出动进行巡逻,保证学生们不会离开学校,也为突发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带队到达植物园后,李迪小老师以植物园的门为例简单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写生的相关知识,教导他们该如何进行写生,随后同学们便自行寻找吸引自己的景色进行写生。植物园的树木、教学楼的建筑、花园中的花草都是同学们的“模特”,都是他们眼中美的化身。他们用稚嫩的小手,一笔一划缓缓描绘出他们童真无邪的大千世界,细细描写出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喜爱。静心细细观察身边的景物,叶子的纹路、花朵的花蕊、建筑的构造等等不仅能增加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敬佩,而且加深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认识与理解。
2019年7月12日,“缤纷非遗,欢乐暑期”2019白云区暑期洪拳非遗传承班在广州市白云区聚英武馆圆满结课,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表现优异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随后,学员们向师傅、家长展示在这一周时间内学习到的洪礼拳招式,赢得满堂掌声。非遗洪拳魅力四射 大人小孩乐在其中炎炎夏日,在白云区竹料聚英武馆,弟子们模仿着白云区洪拳非遗传承人冯亦慧的招式,尽管脸颊上的汗珠不断,但一双双紧握的小拳头依旧放在腰间。“抬头,挺胸,扎稳马步”,洪拳,这项历经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这群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精彩、充实的暑假。据悉,本次“暑期洪拳非遗传承班”由白云区文化馆、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白云区聚英武馆协办,广州市轩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洪拳市级非遗传承人冯亦慧授课。课程报名十分火爆,网络平台开放不久就报满。这短短的一周,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就吸引了超过50名学员报名参加,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到已经工作的成年人,不少学员更是每天从市区赶来上课。“没想到今年报名情况爆满,我们还另外增加了名额。”洪拳非遗传承人冯亦慧说,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洪拳,他特别定制了极具特色的课程,让学员真正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白云区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表示,非遗传承班原本主要针对青少年,希望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但没想到活动吸引了不少成年人参加,一些家长也在旁边耍起招式,可见洪拳的影响力真的不容小觑。 一拳一掌展现英姿 一招一式传承非遗“我一看到通知就毫不犹豫帮自己两个小孩在平台报名了。”蔡同学的家长看来,传统文化应该伴随着小孩的成长, “学习洪拳不仅仅是让小孩子活动筋骨、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让小孩体会生活地区的非遗文化魅力,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难得的是,孩子们也乐在其中,非遗传承班并非家长们“一厢情愿”。“很好玩啊。”学生黄梓君说,以前看洪拳的动作以为很简单,但这次切身学习才发现,原来每个动作要求十分严谨,这次课程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功夫梦”,下个暑假如果再开班的话一定会报名参加。白云区暑期洪拳非遗传承班不仅让孩子们拥有了非一般的暑期生活,还令洪拳这项非遗文化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薪火相传,小朋友们在课堂中切身感受其独特魅力,更加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接下来,广式红木宫灯制作、白眉拳、蔡李佛拳等非遗传承班还将在白云区各非遗传承点举行。
“缤纷非遗,欢乐暑期”2019白云区暑期广式红木宫灯制作体验非遗传承班开课了 2019年7月15日下午,“缤纷非遗,欢乐暑期”2019白云区暑期广式红木宫灯制作体验非遗传承班在白云区红木宫灯传承基地开课。本次培训以了解宫灯历史、发展与制作技艺为目的,50余名学员参与了本次培训。据了解,本次“暑期广式红木宫灯非遗传承班”由白云区文化馆、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白云区红木宫灯传承基地协办,广州市轩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罗敏欣授课,课程内容包括红木宫灯历史、灯架组装、玻璃作画等。白云区江高镇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老手艺方面,该镇两下村的艺华美术工艺厂、雄丰村的神山红木宫灯传习地,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木宫灯的传承与见证;大岭村的松园木雕家具厂,则延续了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罗敏欣接受采访学员代表接受采访罗敏欣老师介绍宫灯的材质卢碧瑶老师介绍宫灯的拼装方法及种类
童心筑梦社会实践队经过商学院的审核,正式成立于2019年5月18日。队伍由32名来自不同学院的优秀大学生组成,我们不仅经验丰富,博采众长,而且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是一个有爱的团队。一、指导老师我们的指导老师是李春霞老师,她工作经验丰富,态度严谨,具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春霞老师在各个方面给予我们队伍最大的支持,用心指导我们的三下乡工作和日常生活,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二、基地介绍 我们的基地是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东兴小学,东兴小学的宁校长表示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积极地帮助我们安排住宿和工作场地,对我们的三下乡支教寄予厚望。除此之外,周围的村长和村民热心地帮我们解决问题,时常赠送水果给我们,那淳朴善良的心令我们感动。三、组别介绍我们队伍共分为五组,包括支教组、文娱组、宣传新闻组、调研组和后勤组。每个小组各司其职,互帮互助,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1. 支教组:每个小老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教导学生语文、数学和英语,不仅每天辛苦地准备教案,而且耐心地指导学生。2. 文娱组:主要负责第二课堂的授课,教导学生音乐、舞蹈、美术和手工等等,尽心地为最后的文艺汇演做准备。3. 宣传新闻组:主要负责撰写日常新闻稿和拍摄下乡美好瞬间,采集队员心得和素材,投放到各大新闻网站。4. 调研组:主要负责对徐闻县龙塘镇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向勤恳的劳动村民了解情况,编写调研报告。5. 后勤组:主要负责全队员的一日三餐,采买食材和烹饪饭菜,组员们任劳任怨,生火做饭,为全队员提供丰盛的三餐。四、总结 虽然基地的条件艰苦,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团结一致,互相鼓励。有一群可爱的人儿陪伴左右,赏月高歌,体验农田生活,十分惬意。这定是段美好的旅程,珍贵的记忆。我们会一起肩并肩,携手走下去。
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早上的开班仪式,让我感受颇丰。 我直观感觉到了队员们的认真负责,我们早早来到校门口等候学生,学生们陆陆续续进入校门后,早已安排妥当的队员们领着他们去签到处签完名再带着进入教室。教室嘈杂的声音,好奇的眼睛最终停留在我们为他们精心准备好的动漫电影中。 当分班名单最终确定后,老师们带领学生一起合影,象征着一个将富含凝聚力的班级整体正式形成。新班级整齐有序的队伍一队又一队进入教室,学生们听话是队员们努力认真所收获的成果,而我坚信,萤火之辉必将照亮他们。 一早上的忙碌下来感受到的不仅是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课间从走廊走过教室的时候,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看着我,我看着他们的眼睛不自觉想起了过往奋斗的自己。学生们上课时安静地坐在教室,认真听着课,积极发言,这样的孩子怎么能不让我感到开心,怎么能不让我对他们充满信心呢? 看着熙熙攘攘的学生们,喧嚣着来,安静着走,眼中留着的都是自己的影子,这是时代的延续,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19年7月8日下午,“缤纷非遗,欢乐暑期”2019白云区暑期洪拳非遗传承班在白云区聚英武馆开课。50余名学员跟随非遗传承人的步伐,学习洪拳,领略洪拳文化,感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据了解,本次“暑期洪拳非遗传承班”由白云区文化馆、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白云区聚英武馆协办,广州市轩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洪拳市级非遗传承人冯亦慧授课。在冯老师的带领下,小学员们学得有板有眼,极为认真!而陪同而来的家长也显得十分兴奋,不自觉地就加入其中,和孩子们一起练得不亦乐乎。通过练习洪拳,不仅能让人更富有信心、勇气和毅力,还可以传承中华之武德、推崇谦让之精神,让暑期班队员近距离接触冯老师祖辈参加三元里抗英遗留下来的百年老兵嚣,让队员了解洪拳在三元里的抗英事迹以及在广州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据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白云区非遗资源丰富,现有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舞火龙等省级非遗项目3项;郑仙传说、重阳登高、洪拳等市级非遗项目3项;根雕、白眉拳、蔡李佛拳、岭南篆刻、粤讴、广式烧味制作技艺、广州珐琅制作技艺等区级非遗项目7项。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与推广区内非遗项目,白云区特开设“暑期非遗传承班”活动,接下来还将举行广式红木宫灯制作、白眉拳,蔡李佛拳等非遗传承班,并特意选择在各非遗传承点举行,让市民方便为孩子选择在家附近的暑假培训班上课。洪拳市级非遗传承人冯亦慧接受采访学员代表接受采访冯亦慧老师介绍三元里抗英遗留下来的百年老兵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