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文摘

  • 感人的牛肉面

    宿迁论坛http://bbs.sqee.cn/viewthread.php?tid=11288读大学的那几年,每逢双休日就在姨妈的小饭店里打工。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说他们特别,是因为那父亲是盲人,他身边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应是个正求学的学生。男孩来到我的面前。“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着,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一碗牛肉面,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一怔,接着恍然大悟,他叫两碗牛肉面是叫给他父亲听的,实际上是囊中羞涩,又不愿让父亲知道。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自己则端过那碗清汤面。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索着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块牛肉就忙不迭的把肉往儿子的碗里夹。“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无神,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接受了父亲夹来的肉片,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悄悄地把肉片夹回到父亲的碗中。周而复始,那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的这么多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屈指可数的肉片啊。做儿子的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里都快装不下了。”“好,好,你快吃。”姨妈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一盘干切牛肉,。姨妈呶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那对父子的桌上,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要牛肉。”姨妈微笑着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赠送的。”男孩笑笑,不再提问。他又夹了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一个袋中。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到他们吃完,然后再目送着他们出门。这对父子走后,小张去收碗时,忽然轻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6块钱。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一时间,我和姨妈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无声的叹息静静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0-21 00:00:00 作者:佚名 9696 0

  • 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

    宿迁论坛http://bbs.sqee.cn/viewthread.php?tid=11349那年,她刚刚25岁,鲜活水嫩的青春衬着,人如绽放在水中的白莲花。唯一的不足是个子太矮,穿上高跟鞋也不过一米五多点儿,却心高气傲地非要嫁个条件好的。是相亲认识的他,一米八的个头,魁梧挺拔,剑眉朗目,她第一眼便喜欢上了他。两个人就爱上了,日子如同蜜里调油,恨不得24小时都黏在一起。两个人拉着手去逛街,楼下的大爷眼花,有一次见了他就问:送孩子上学啊?他镇定自若地应着,却拉她一直跑出好远,才憋不住笑出来。他没有大房子,她也心甘情愿地嫁了他。拍结婚照时,两个人站在一起,她还不及他的肩膀。她有些难为情,他笑,没说她矮,却自嘲是不是自己太高了?摄影师把他们带到有台阶的背景前,指着他说,你往下站一个台阶。他下了一个台阶,她从后面环住他的腰,头靠在他的肩上,附在他耳边悄声说,你看,你下个台阶我们的心就在同一个高度上了。结婚后的日子就像涨了潮的海水,各自繁忙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家务,孩子的奶瓶尿布,数不尽的琐事,一浪接着一浪汹涌而来,让人措手不及。渐渐地便有了矛盾和争吵,有了哭闹和纠缠。第一次吵架,她任性地摔门而去,走到外面才发现无处可去。只好又折回来,躲在楼梯口,听着他慌慌张张地跑下来,听声音就能判断出,他一次跳了两个台阶。最后一级台阶,他踩空了,整个人撞在栏杆上,"哎哟哎哟"地叫。她看着他的狼狈样,终于没忍住,捂嘴笑着从楼梯口跑出来。她伸手去拉他,却被他用力一拽,跌进他的怀里。他捏捏她的鼻子说,以后再吵架,记住也不要走远,就躲在楼梯口,等我来找你。她被他牵着手回家,心想,真好啊,连吵架都这么有滋有味的。第二次吵架是在街上,为买一件什么东西,一个坚持要买,一个坚持不要买,争着争着她就恼了,摔手就走。走了几步后躲进一家超市,从橱窗里观察他的动静。以为他会追过来,却没有。他在原地待了几分钟后,就若无其事地走了。她又气又恨,怀着一腔怒火回家,推开门,他双腿跷在茶几上看电视。看见她回来,仍然若无其事地招呼她:回来了,等你一起吃饭呢。他揽着她的腰去餐厅,挨个揭开盘子上的盖,一桌子的菜都是她喜欢吃的。她一边把红烧鸡翅咂得满嘴流油,一边愤怒地质问他:为什么不追我就自己回来了?他说,你没有带家里的钥匙,我怕万一你先回来了进不了门;又怕你回来饿,就先做了饭……我这可都下了两个台阶了,不知道能否跟大小姐站齐了?她扑哧就笑了,所有的不快全都烟消云散。这样的吵闹不断地发生,终于有了最凶的一次。他打牌一夜未归,孩子又碰上发了高烧,给他打电话,关机。她一个人带孩子去了医院,第二天早上他一进门,她窝了一肚子的火噼里啪啦地就爆发了……这一次是他离开了。他说吵来吵去,他累了。收拾了东西,自己搬到单位的宿舍里去住。留下她一个人,面对着冰冷而狼藉的家,心凉如水。想到以前每次吵架都是他百般劝慰,主动下台阶跟她求和,现在,他终于厌倦了,爱情走到了尽头,他再也不肯努力去找台阶了。那天晚上,她辗转难眠,无聊中打开相册,第一页就是他们的结婚照。她的头亲密地靠在他的肩上,两张笑脸像花一样绽放着。从照片上看不出她比他矮那么多,可是她知道,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台阶。她拿着那张照片,忽然想到,每次吵架都是他主动下台阶,而她却从未主动去上一个台阶。为什么呢?难道有他的包容,就可以放纵自己的任性吗?婚姻是两个人的,总是他一个人在下台阶,距离当然越来越远,心也会越来越远。其实,她上一个台阶,也可以和他一样高的啊。她终于拨了他的电话,只响了一声,他便接了。原来,他一直都在等她去上这个台阶。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他下来,还是你上去,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他下来,还是你上去,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0-21 00:00:00 作者:佚名 9803 0

  • 青春的漂流瓶

    李丹高三的时候,学校有一红一白两幢教学楼,坐在白楼教室的窗口,隔着一排挺拔的白杨树,每天,我都能看见红楼的那个女生:她托着腮,一副痴痴的样子伏在窗口看刚刚长出叶子的杨树——那上面,有一只跳上跳下的鸟。她一直那么看,然后鸟飞了,她笑了,低下头看书。那个春天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斜射在那女孩敞开的窗子上,红色的墙砖如天然古老的画框,青春的爬藤榕蜿蜒绣在画框上,衬得窗里的女孩象一幅天作的油画。而我,在那个飞絮的下午,是一个看呆了画的少年。后来,杨树的叶子渐渐繁茂起来,爬藤榕在墙上铺成一张绿色的毯,窗里的女孩子在天天的日升日落间渐渐熟悉成心里一道美丽的风景,而我知道她读高三是文科,却不知她的名字。高考踏着蝉的歌声越来越近。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时,被打乱班次的同学捏着准考证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找考场,我先进了对面的那幢红楼,然后找到考场坐下,抬起头发现身边的窗子正对对面白楼我的窗口。抽屉里有两个没有收走的作业本上写着一个名字——乔玉。乔玉这个名字就这样牢牢记住了。临去上大学的时候,跑去看红榜,乔玉的名字竟在我名字上面不远的地方,考的是西安的学校。在北京上大学,坐在四楼教室临窗向下望空空旷旷的操场,突然间心里象漫了雾一样填满那个叫乔玉的名字。我一遍一遍地在纸上写乔玉两个字,字写满了纸,心也渐渐明白,如果只是这样一味地在北京写下去,也许永远不会有什么结果。而且,如果错过,就是一生。一年之后,拿起笔给乔玉写信的时候,正是大二的秋天。楼下的杨树在寂寞地落着奶黄的叶子,微寒的风悄悄涌进窗口,笔尖凉凉的,信纸也是凉凉的。两年前一个男孩于红楼白楼间的无声凝望浸了淡淡的秋气封在一个洁白的信封里。我想,一个名字如果可以在心里藏上两年,那么写封信给她,多少算是了却一桩心愿。查了邮编,写了记忆里红榜上的学校与系别,就这样寄出去了。知道按道理这信是很难收到的,心却从此宁静下来,对自己说:就算给那个美丽的小岛放出一只漂流瓶吧,终究天会给它安排一个彼岸的,那么就让我静静地去等。天渐渐寒冷,冬天来了,乔玉的回信却没有来。圣诞节,开始下飘飘扬扬的雪。下午,正站在桌上指挥大家挂联欢会的彩花,下面有人用什么东西打了打我的手,接过来,是信,陌生漂亮的字体来自西安。“如果不是新年我们给收发室大扫除,如果不是我莫名其妙地去翻那堆旧报纸,”乔玉说,“我就永远看不到你的信了。”我的信在收发室的旧报纸堆里沉睡了两个月后,竟被乔玉自己翻出来,这是不是天的安排?开始与乔玉通信,奇怪的是对这个陌生的女孩子感觉就象前身好友一样,铺开纸就可以娓娓道来,没有词不达意更不用冥思苦想。我们讲高中的丁香园石板路和校门口那棵满春芳香的槐树,讲越来越紧的功课和越来越想念的家。乔玉的字写得整整齐齐,象字帖一样的信一次比一次厚。她象一个拎着裙裾过河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却又勇敢地一步一步走入我们营造的浪漫真纯的氛围里。那些日子,等信成了我们生活中新的内容。在一封信的末尾我告诉她明天我必须去砍一棵树了。“为什么要去砍树?”她来信问。“修收发室被我踏破的门槛。”我说。寒假乔玉去了上海奶奶那儿过年没有回家,于是热盼后的寒假变得漫长而冷清。大年初三我自己在街上骑车逛,突然想起旧校里红白两状楼,于是就拐到那里去看看它们。红楼与白楼之间落了厚厚的雪,校园静静的,只有我一个人。我从我的窗口走到乔玉的窗口,一步步量下来两楼之间不过20步,20步的距离,心与心却需要走两年。乔玉的窗台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越过雪我一遍遍回忆当年窗里的那个女孩的面容,却只有一片模糊,于是我站在一片洁白里一点点明白:原来自己不舍放弃的不是人而是那种初次的心情。而那封发出的信是一只载满青春的瓶子,随着海波漾漾地漂向另一颗心。寒假归来,一到学校就看到一封寄自上海的信,鼓鼓的,拆开是一对蜡刻的粉色的心。乔玉问可不可以寄一张你的photo(照片)?寄去一张系足球队的合影让她猜。“第一排中间那个!”她回信准确地说,“原来你就是高中校队的那个锋利的左前锋。”爱情在穿越青山绿水的邮车里暗暗生长,心仿佛一只顺风而飞的鸟,轻快得要跳出来。天天在等信,感觉写恋爱要比谈恋爱好,谈出的话一出口就随风而逝,写出来的却一字一句凝爱打入汗青,一片丹心永不褪色。春春夏夏一天天走掉了,暑假在杨树的浓荫里越来越近。六月的一个星期天,去清华看一位老乡。一进他们宿舍,“轰”的一片笑声溅起来,有人喊“又来一个”,定眼一看,男男女女满屋快乐的老乡。一眼就看见那个女孩子,胖了,但认得。楞着看了半天,指着她:“乔…玉…”两个字轻轻出了口。“她哪里叫乔玉,”一个老乡说,“她是天大的何芳。”“何芳,”感觉象堕入云团“乔玉是谁?”“乔玉考去西安,”那个叫何芳的女孩子笑笑地说,“高三时她坐我前面。”脑子突然乱乱的,然后有件事渐渐明白:那个乔玉我没见过!我爱上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孩子!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就象浓雾里紧握一个人温暖的手,却辨不清她的面容。我青春的漂流瓶,果真漂向一个彼岸,它未知却又心心相印,不曾相见却又难舍难分。七月一个雨后的下午,在湿湿的空气里,我拿着一封信来到那个深深的胡同,站在信上说的绿色的木门前。默立许久,我轻轻扣响了门……后来,乔玉问我:“那天我开了门,你为什么一副吃惊的样子?”任何人都会吃惊的,如果他知道这个过程,如果阴差阳错之后他面前站着一个笑盈盈的漂亮的白衣少女。“我吃惊于上天的安排。”我笑着对我的妻子说。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0-21 00:00:00 作者:佚名 9687 0

  • 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02/content_948545.htm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将军亲率主力奇袭五原。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中将、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及日伪军3000多人。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军队近20万人与日军约9万人在湘西雪峰山激战两个月。日军伤亡达29940人,中方伤亡也惨重,仅第四方面军的统计就达11223人之多。日军在这次战役惨败后,其在华战略便改为全面的收缩防守。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0-20 00:00:00 作者:佚名 9712 0

  •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6-07/03/content_443884.htm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31日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出席大会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组织委员张国焘宣传委员李达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2年7月16-23日地点:上海出席大会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3人(姓名不清)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机构委员长陈独秀组织委员张国焘宣传委员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3年6月12-20日地点:广州出席大会30余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注:1923年9月,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谭平山代表中央驻粤工作,由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5年1月11-22日地点:上海出席大会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中央委员会委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棠中央委员会中央局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地点:汉口出席大会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才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五大选出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14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谭平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兆征张太雷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地点:莫斯科出席大会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4万多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这次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动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六大选出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3人,候补委员2人。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瞿秋白张国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李立三彭湃杨殷罗登贤关向应徐锡根中央政治局常委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候补委员李立三徐锡根杨殷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向忠发注:(1)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新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七人: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关向应、张国焘;候补委员七人:罗奕(即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即李维汉)、顾顺章、毛泽东。(2)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增补王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将他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重新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人为秦邦宪(博古)。(4)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朱德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5)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6)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地点:延安出席大会755人(其中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七大选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56年9月15-27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1133人(其中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选出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97人,候补委员73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7人,候补委员4人。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罗荣桓陈毅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龙李先念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乌兰夫张闻天陆定一陈伯达康生薄一波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董必武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刘澜涛肖华王从吾钱瑛刘锡五注:(1)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2)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增选陆定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3)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陶铸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叶剑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4)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会委员。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补选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撤销彭真、陆定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69年4月1-24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斥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九大选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0人,候补委员109人。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林彪(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叶群(女)叶剑英刘伯承江青(女)朱德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先念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周恩来姚文元康生黄永胜董必武谢富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纪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东兴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林彪陈伯达周恩来康生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73年8月24-28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quot;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十大选第出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人,候补委员124个人。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青(女)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生董必武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桂贤(女)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艾则孜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注:(1)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遵照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待十一届二中全会追认。(2)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补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提出免除他所担任的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3)周恩来于1976年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毛泽东于9月9日先后逝世;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4)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77年8月12-18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用其特点: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十一大选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永贵耿飙倪志福徐向前彭冲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慕华(女)赵紫阳赛福鼎·艾则孜中央政治局常委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注:(1)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第一书记)、邓颖超(第二书记)、胡耀邦(第三书记)、黄克诚(常务书记)。(2)十一届四中全会选举赵紫阳、彭真为中央政治局委员。(3)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穷余秋里杨得志胡乔木胡耀邦姚依林彭冲(4)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即: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增选习仲勋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82年9月1-11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1690人(其中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约3900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十二大选出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10人,中央候补委员138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2人。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万里习仲勋王震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邓颖超(女)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陈云赵紫阳胡乔木胡耀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姚依林秦基伟陈慕华(女)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中央书记处书记(按姓氏笔划为序)万里习仲勋邓力群杨勇余秋里谷牧陈丕显胡启立姚依林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按得票多少为序)乔石郝建秀(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常务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许世友谭震林李维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第一书记)黄克诚(第二书记)王鹤寿(常务书记)王从吾韩光李昌马国瑞韩天石注: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的请求和推选赵紫阳代理中央委员总书记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1997人(其中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十三大选出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5人,候补委员110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2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69人。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万里田纪云乔石江泽民李鹏李铁映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杨尚昆吴学谦宋平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伟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丁关根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乔石芮杏文阎明复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赵紫阳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杨尚昆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穷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乔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陈作霖李正亭肖洪达注: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作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增补李瑞环,丁关根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免去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阎明复四人在十三届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的职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92年10月12-18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2035人(其中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十四大选出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89人,候补委员13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08人。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关根田纪云朱镕基乔石刘华清江泽民李鹏李岚清李铁映李瑞环杨白冰吴邦国邹家华陈希同胡锦涛姜春云钱其琛尉健行谢非谭绍文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温家宝王汉斌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丁关根尉健行温家宝任建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华清张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候宗宾陈作霖曹庆泽王德瑛徐青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97年9月12-18日地点:北京出席大会2108人(其中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万名党员。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往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十五大选出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3人,候补中央委员15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5人。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关根田纪云朱镕基江泽民李鹏李长春李岚清李铁映李瑞环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罗干胡锦涛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尉健行温家宝谢非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曾庆红吴仪(女)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尉健行丁关根张万年罗干温家宝曾庆红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韩杼滨曹庆泽何勇周子玉夏赞忠刘丽英(女)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0-20 00:00:00 作者:佚名 9821 0

  • 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02/content_948545.htm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将军亲率主力奇袭五原。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中将、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及日伪军3000多人。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军队近20万人与日军约9万人在湘西雪峰山激战两个月。日军伤亡达29940人,中方伤亡也惨重,仅第四方面军的统计就达11223人之多。日军在这次战役惨败后,其在华战略便改为全面的收缩防守。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0-20 00:00:00 作者:佚名 976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