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爱情的重量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216/07121614392536EE0DI08GK8AJ960I8B.html男孩和女孩是高中同学,隔着一条过道邻桌。女孩聪慧美丽,有一大群的爱慕者,男孩清秀寡言,从不主动和其他女生说话。女孩有时也会隔着过道观察她的邻桌,见这个男孩在专注地算题,鼻尖渗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女孩就会很奇怪这个沉默的男孩子天天都想些什么。男孩有时也会和女孩讨论问题,但从来都是就题论题,从不引发其他话题。但女孩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男孩每一次考试前都要借女孩的铅笔用一下,再还回来时铅笔已经削得圆圆滑滑,没有一丝刀削过的痕迹,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女孩拿着它在考场作题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再后来女孩每次考试前都把铅笔磨得短短的,好让男孩更有理由为她削铅笔。也算是一种默契吧,男孩和女孩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秘密。但那一次,女孩发现男孩还铅笔时有些异样。女孩打开文具盒,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那是女孩收到的最没有文采的一封情书:我对你的爱净重21克。为什么只有21克呢?女孩想,这么小气的家伙。女孩不禁微微生气了。那是周六学校特意安排的一次数学摸底考试。为了防止学生作弊,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划分了考场,男孩被分到了外班,而女孩则留在了原教室。男孩准备去考场的时候看见女孩正在和前排的一个男生说笑。女孩从书桌里拿出一大叠稿纸的时候看见男孩正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女孩嫌男孩的情书写得不合心意就故意气他。女孩把她的稿纸撕下一叠对坐在前排的男生说,送给你了。男孩的脸有些涨红,但他还是轻声地对女孩说,你可不可以也给我一些纸啊。女孩绷着脸说:“我为什么给你啊?”女孩看男孩的脸瞬间变得苍白,惊慌地看了女孩一眼,转身退去,身体撞上了旁边的课桌。星期一发布的数学考试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数学成绩一向不错的男孩竟然没有及格。数学老师很是气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课堂上狠狠地批了男孩一顿。女孩有些心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向男孩道歉,可是那样自己多没有面子啊,而且她应该以什么理由道歉呢。这样犹豫着,一直到放学。回家的路上女孩想明天吧,明天给他写个纸条。女孩的纸条没能送去,第二天男孩没有来上课,第三天就听到了男孩转学的消息。女孩想不到在她面前说话一贯轻声细语的男孩竟是这么的骄傲和容易受伤害。这样的男孩不要也罢,女孩安慰自己。人的记忆总是倾向于记住快乐而抹去那些不快吧,女孩渐渐模糊了男孩的印象,只是偶尔会记起曾经有一个男孩那么用心地为她削过铅笔。后来女孩上了大学。在青春无忧的大学校园里,女孩的美丽像花朵一样肆意地在盛开着,她理所当然地成了众人的焦点。女孩收到的众多的情书里有一首诗让她特别心动。后来女孩就和写诗的男生恋爱了。月下花前,江畔柳岸,所有的程序都温习了一遍之后,女孩才知道男生的那首诗是抄的。女孩虽然和男生大吵了一架,但还是原谅了男生。女孩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如果结果是注定的,那又何必刻意强调它是如何开始的呢?女孩和男生又和好如初。但是裂开的纹缝又如何能无视它的存在呢?尤其是在年轻骄傲的女孩眼里。如果我们相爱,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女孩在心里对自己说,她希望男生也能听见。一个周末晚上,女孩想让男生陪她去看电影,但男孩却期期艾艾地说今天晚上有一场很重要的足球实况转播。女孩突然有些生气,到底是我重要还是足球重要?女孩提高声音说:“你到底去不去?”男生显然也生气了,断然说道:“不去。”女孩冷笑:“可是你说的哦。”女孩拉住旁边经过的一个长头发男生说:“同学陪我看电影好吗?”那男生惊诧地打量了女孩一下,立刻眉开眼笑地答应了。女孩拉住那人就走。男生抢过去,粗暴地推开那长头发男生,对女孩吼道:“我不准你去!”女孩冷笑:“你少管我,你以为你是谁啊。”男生的脸色变了。“啪”的一声,男生的手掌打在了女孩的脸上。两个人同时惊呆了。眼泪开始在女孩的眼眶里打转儿,女孩咬了咬牙。“啪”的一声,女孩重重地回掴了男生一巴掌,说:“从今以后咱们两不相欠,各走各的路。”然后女孩跑回了宿舍。也许说得太情断义绝了吧,男生再也没打电话过来。女孩大病了一场。病愈后的女孩夜晚在校园里乱逛。走到学校放电影的礼堂,女孩就信步走了进去。女孩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银幕,怎么也无法投入到电影的情节里,但她却异常清晰地听见旁边一对情侣的对话。“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21克》呢?怪怪的!”女的问。“小傻瓜,”男的停顿了一下,估计是捏了捏那女生的鼻子,接着说,“21克是灵魂的重量。西方人传说人死后体重会减少21克……”21克,21克,女孩喃喃地说着,过去的时光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女孩突然觉得心像被一个针尖刺中一样地疼,她把手捂在眼睛上,眼泪却挡也挡不住,顺着她的指缝无声地向下流淌……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9638 0
美国人的诚信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cateye/2007/126/07126234040K0DAJ6BKE559A55IAG6G.html《纽约时报》曾报导过这样一件事。美国堪萨斯城郊一所高中,118名二年级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任课女教师Pelton发觉,判定为剽窃,于是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27岁的女教师愤而辞职。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援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Pelton则说,她在带学生的第一天。就和学生订下规矩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规矩称:“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女教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援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看了这则报导,你有什么感受?这里面包含着的决不是美国人的小题大做或杞人忧天,而是“诚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这二字之于美国绝大多数民众,虽不能说重于生命,却是立足社会之根本!这也是我在美国生活多年感触最深的景象之一。令我信服和感慨想起以前在国内,出门总要提着颗心:购物担心假货;乘车捂紧钱包;若去旅游,在感慨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得处处留神,提防着别掉进下一个陷阱;就是回到家中,把门重重地锁牢了依然无法安心:从吃饭时担心被混杂其中的砂粒磕坏牙,到担心所住的房子是“豆腐渣”工程。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这样渐渐习惯了在提防中度过。而在讲究信用的美国,这方面的担心要少很多。尽管我们这些外国人不免会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但在与美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的诚信确实令我们信服和感慨。我曾携父母去曼哈顿参观无敌号航空母舰,买票后走出人群,突然想到老人可能有优惠,忙返回询问。售票员小姐闻讯赶紧一面赔不是,一面按老人优惠将余款退还。她并不查看你任何证件,甚至也不去打量二老是否真老(62岁以上老人方可享受优惠),其所奉行的恰是一个“信你”原则。后来我发现,几乎所有公共场合,凡有老人或儿童减价优惠,均无需出示证件,全凭你金口一开,人家就信了,哪怕有的老人长得很年轻,或有的儿童看上去颇高大。人家这样信任你,再去撒谎或冒充,真是件很可耻的事。正因为这样,当有一次带女儿参观某博物馆(售票处注明6岁以下儿童免票,而我的女儿刚满7岁),售票员微笑着问“孩子几岁”时,我稍一犹豫,还是如实说“7岁”并照章购票。后来我甚至为自己那一刹那的犹豫而脸红。有一次去某大商场复印一本书。200多页图书印完去结账,收银小姐并不查验所印页数,只凭你自己报的数字收款,没有人怀疑你会虚报少交。我的一个中国朋友给我说起这样一件事,他刚到美国时,有一次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但在路口树了一块写着“停(Stop)”字的交通指示牌。他左右一看没人,就没停下来,结果被藏在树荫下的警察逮个正着,开了个100多美元的告票。他当时没当一回事,也没去交罚款。警察局把他告上了法庭。开庭时,执勤的那个警察到庭作证。我那朋友辩解说,没看见标志,说那标志被树叶挡住了,加上他的眼睛有点色盲,对红色不敏感,所以就没看到“停”字。法官居然就相信了他的话,把告票撤销了,还对那警察说,你认为写这张罚单合适吗?放心邮递在中国由于遭遇过几次投递丢失、拖延和来函上精美邮票不翼而飞的经历,我与邮局打交道已日见稀少。不料到了美国,每天离不开邮政,几乎每天都收到邮件,其数量之巨,大概要超过我在国内近10年私人邮件的总和。很多看上去极其重要的东西,美国人都是用一纸平信送达,且万无一失。相较于对信封规格要求严格的中国邮局,分检信函早中国多年实现自动化的美国邮局,却对五花八门的信封来者不拒,小到巴掌、大到4开报纸的信封,我都收到过。一些美国人为了寄一些特殊的感谢卡或纪念卡之类,还常常自制信封也照寄不误。如果你在信封里鼓鼓囊囊地揣些东西,例如胶卷、唱片,竟也能寄出。我在美国先后冲印过近20卷胶卷,全部是用信封寄出并收回的,尽管信封里装一二只胶卷,简直有些滑稽。由于既可以省去封超市送取胶卷相片的麻烦,又能节省些费用,很多美国人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洗印照片。不仅信封五花八门,信封内还常常包含着很重要的东西,比如驾照,这是美国除了公民证、绿卡之外最硬的个人证件,因为通过驾照上的资讯,警察可以从计算机调出包括你出生、国籍、住址、社会安全号在内的一切个人记录。如此重要的驾照,也源自一封无需签收的邮件。诸如此类还有银行支票、汇票、银行卡、信用卡、借书证、账单等。美国的家庭信箱,通常竖立在马路边上,且均不上锁,邮件放在里面等候邮递员来取。但依我个人及我认识的所有朋友的经历,无论多么重要的邮件,从未丢失。起初我将胶卷放入信箱还有些忐忑(重要的胶卷一旦丢失,损失将永难挽回),后来也就坦然了。一年内我先后寄出约50张付账的支票,张张安全。诚信是双方面的诚信是双方面的,只有大家都能以诚相待,讲求信用,那种时时提防着过日子的情形才能雾去云开,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变得轻松和愉悦。在美国购物心情十分轻松,因为你无后顾之忧。差不多所有商家都接受退货,有的规定1个月内,有的则是3个月内,只要是合理的理由都可以退货。在一些大型连锁店内购物就更是放心了。刚到美国时,我在“沃尔玛”买了个电熨斗,放在家中两个月也没用过,一件东西闲置在家中总觉得不是滋味,又听说每年“感恩节”各商场都会推出特价商品,于是就想退掉它。等特价时再买。想起以前在中国退货时所遭到的拒绝和周折,我心心忐忑不安起来,因为那熨斗虽未用过但已拆了包装。费心准备了好几个理由,我才迟疑着前去退货。结果,到“沃尔玛”客服部。看到好几个美国人拿着大大小小的东西自觉排着队在等退货,心心顿时踏实了几分。轮到我,刚小声说了句“这熨斗我还没用过”,没想到她只是取出看了看,没有丝毫的脸色和刁难,很快用扫描仪在包装盒上“嘀”地扫了一下,又在计算机上嗒嗒敲了几下,打出一张退货收据让我签字,接着如数退钱给我,又快捷又友好,仿佛这是极平常的事。在美国去各大小商场购物,出口处从未见过任何检查或防盗装置,更未见到把门的保安。事实上美国超市失窃的现象也是有的。然而,商场总是竭力避免任何对顾客不信任的痕迹,即使有人监视,也会非常隐蔽,常常是挂一而漏万。不过,在美国偷盗的犯罪成本是相当高的,哪怕是偷一件小东西。一旦败露,其记录将跟随你终生。因此,美国人都把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则古代中国的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叫杨平的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他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发芽。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选出最诚实的孩子。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谚语。诚信是美国人立身之本。他们不骗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健全的信用制度的要求。如果不讲信用,一个人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比如,如果某人在经济活动中有过欺骗行为,他不但无法按揭买房、买车、工作不好找、租房也难、连买保险的保费都要比别人高很多,整个儿叫没法混。当然,他可以说,骗了人不让发现不就行了吗。但关键是,诚信制度让他无处躲藏。因为他的经济行为都在计算机机有记录,把他的社会保险号码输入资讯库一查,就对他知根知底了。正因为诚信在美国是如此的重要,撒谎对美国人来说就是件大事,比如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紧迫不放的不是总统的婚外情,而是克林顿向全国人民撒了谎。还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也让我感受到了美国人对信任和被信任是多么敏感。买车事件某个下午,我和同伴瑞克打算合买一台车,约好车主到瑞克住的地方见面。大约3点钟,一个30来岁的墨西哥男人开着一辆黑色小轿车来了。他先是介绍了车辆的基本情况,说他花了很多钱翻新这台车,现在卖出的价钱是$2800。我们仔细把车里车外看了一遍,确实是辆翻新的车,连发动机都是新的。我和瑞克先后驾驶了一圈,试一试车,感觉还不错,于是打算买下来。但毕竟是第一次买车,所以有些谨慎。一是担心车的来源不正;二是担心翻新的车不耐用;三是想再讲讲价钱。于是从过户手续的办理到为什么要卖车以及能否降点价,我们问了很多问题。车主回答得很简短,拿出几页数据,说,手续非常简单,在这表格上卖方栏签了名,你们去DMV办就OK了,至于价钱不能降。边说边露出不耐烦之色。当我们终于下定决心与他成交时,他却说不卖了,启动汽车一熘烟就跑了,把我们傻愣愣地晾在那。后来跟美国朋友聊起这件事,他们耸耸肩,分析道,这桩交易没有成交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车主表现出来的不信任惹恼了他。他们说,美国人最不爱听别人说他是个说谎者(liar)或失败者(loser),比骂他娘还严重。看来我们对那人的不信任无异于在骂他是个骗子,难怪人家愤而走之。诚信制度让美国人不得不讲信用,除了培养了言而有信的品德,还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两个好处:一是人与人之间无须相互琢磨,不用费劲去打听别人的德行,人际关系非常简单,做人就做得轻松□二是降低了经济行为中的交易成本。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9661 0
终于懂得如何去珍惜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011/0710111139GC0FCBE36JH29D7DIDG5.html最青涩的年纪,他和她相遇。都是穷孩子出身,来上大学时,他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而她则穿着母亲手缝的内衣,那时他们想,一定要在北京这座城市站住脚。那年,她20,他21。没有钱花前月下,但两个人的爱情一点也不少,坐在湖边,一边读书一边谈情,他随手采了手边的草,给她编了一个草的戒指,然后小心翼翼地套在她的手上,她笑着说好看。那个戒指,她趁他不备夹在了书里,后来,一直偷偷戴着。他承诺将来有了钱就给她买钻石的戒指。这时候的话,她信。大四那年,他们偷食禁果,她怀了孩子。那时学校里校风很严,学校里知道了这件事情,她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没有说出他的名字。虽然同学老师知道是他,可是她说:“不,不是他,与他没有关系。”两个人的前程,不能全都耽搁了,她要让他知道,她有多爱他,甚至可以为他放弃自己的一切。他跪在她面前,信誓旦旦地说:“你放心,我们说过相爱一辈子的,毕业后我找好工作就接你回来,你先回家等我,好吗?”她无法在北京再待下去,回了老家。他也守信用,每天一个电话,两个月回来一次。毕业后,他如愿留在北京,而且进了中直机关。他是农村孩子,在这里没根没业,有同事就介绍女孩子给他,是北京的女孩子,父母是高干,有车有房不算,还对他的前途有极大帮助。那时,他有些动摇了。是啊,她在乡村,只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女孩子,还快生孩子了,将来还能有什么前途?那一刻,在情感的天平上,他做了倾斜。生孩子的时候,她打来电话,说:“此时,真想你在身边。”他赶回去是在两个月后,看到敞着怀给孩子吃奶的她,披头散发,衣襟上沾着饭粒子。他颓丧得很,想着北京追求自己的美丽女子,简直是天壤之别。她看出他的慌张,也看出了他的迟疑,便说道:“如果你不方便,我不会拖累你的,真的,我可以再嫁别人。我也知道,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可同日而语了。”此时的他,羞愧万分,于是,他掏出一张银行卡,那是两万块钱,于她而言,是很大的一笔数字了。他撒了谎,说自己要出国,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请她不要再等待。他并没有出国,而是和一个高干子女谈起了恋爱,他要把旧的那套全部抛掉,开始新的爱情、新的生活。他换了手机号,和所有同学朋友说自己要出国了,正在办手续。而她给了他更干脆的消息,她说:“我嫁人了,不要担心我,你我尘缘已尽。”他这才放下了一颗心,从此张扬着自己的现代时尚爱情,把自己融入到北京人的圈子之中。有时他也慌张,是在梦里,他遇到她,她眼泪汪汪,一遍遍地问:“你不是说要和我好一辈子吗?”醒来总是一身冷汗。还好,她结了婚,没给自己找麻烦。看来,钱能摆平一切的。不久他也结婚了,婚后三年,果然也出了国。他渐渐忘却她,因为现在的太太一副小姐脾气,假如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断然是轻饶不了他的。几年之后,太太和一个荷兰人好上了,提出了离婚,他领着小女儿在美国生活,还好生意做得不错,不久成了一家跨国公司的副总。在梦里,他常常想起她来,她过得还好吗?他知道已经没有想她的资格,是他放弃她的,是他不要她的。可现在,他没有想同床共枕多年的妻,想的却是他。又过了几年,他回国,辗转打听到她的消息。回到她的家乡,他看到了她。她在一个乡镇企业做会计,还是那样清秀。他以为她会哭,她却只是云淡风轻地问:“回来了?”仿佛他昨天才刚刚出门。两个人静静坐下,他随意翻她的书,却翻到那枚戒指,瞬间,他仿佛被雷击中一般,这么多年,她还保留着这枚草戒指。她静静地笑着:“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枚戒指,所以我要珍惜。”“那么,你不怕你的丈夫说你?”他注意到,她手指光光的,根本没有戒指,她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地说:“我一直没有结婚。”他惊住,她继续说:“当年,是为了让你安心,我想,爱一个人,就给他最大的自由吧。而你和我说过相爱一辈子,那么,就让我守着自己的爱情一辈子吧。”扑通一声他跪倒:“对不起!”她扶起他,“走,带你去看儿子吧。”儿子已经上高一,远远地看到时,英俊挺拔,一如当年的他。他想跑过去,她却拦住了他:“不要吧,孩子以为他爸爸在美国,而且已经离开人世,我一直告诉他,爸爸有多爱他、多疼他。”他轻轻扶住她的肩问:“我,是不是还有机会?”她安静地笑着:“我已经不会爱了,你知道的,没有爱情在原地等待你,我愿意和儿子这样过,一直到老。”那一刻他才知道什么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但她还是把他当成了朋友,带他转来转去,看小城风景,做手工水饺给他吃,但一切已经落幕,与爱情无关了。他走的时候,她给了一样东西。是当年他给她的那张银行卡,她说:“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来的,比如——爱情。”上飞机的时候,他说,原谅我。而她只是轻轻地拥抱了他一下,然后说:“看,你也长了白头发,都中年了,好好地过吧,我根本不曾恨过你,谢谢你曾经给我的爱。”回来的飞机上,他把那张她和儿子的照片看了又看,然后捂在胸口,泪如雨下。他从此明白,什么叫一诺千金。所以,当他的妻子后悔了回到他身边时,他平静地接纳了她,并且说:“回来了就好。”妻子哭着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明白,珍惜眼前比什么都重要。”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9744 0
结婚七年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philosophy/2007/1215/07121523512DC9F7K2CEBDA0EJDC6CC.html结婚第一年我们甜蜜恩爱,如胶似漆,见别的夫妻打架吵嘴摔东西竟然还能过下去,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那种吵闹日子离我们很遥远。结婚第二年我们开始吵架。吵架时我摔坏一只精致昂贵的钟表,哭了40分钟,然后挽包袱回娘家。心想,离婚!我绝不和一个与自己吵架的人继续生活。每天下班后,他都会跑到单位去接我,主动认错,让我跟他回家。我冷着脸既不理他,也不跟他回家。直到半月后,他买了一大束鲜花来接我,主动陪我逛超市,我历数他的罪状达10分钟,最后加上一句警告:你以后再这样,我绝不原凉你。他沉默,表示同意。结婚第三年吵架时,我摔碎几只廉价的玻璃杯,哭了30分钟,然后到朋友家住了几天,他给我打了几个电话,我就回家。他将地面上的碎玻璃渣清除干净,但我依然不理他。吃饭时躲在卧室不出来。他在外面敲门,说:小鸡炖葫芦做好了,出来吃吧。他敲了两次门,我出来和他一起吃饭。他告诉我他错了,愿意改正,问我能不能原凉他。我沉默。结婚第四年吵架时,我摔坏了一盆自己培育的小吊兰,哭了20分钟,然后到楼下溜达了一天。回家后,见他若无其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客厅依然一片儿狼藉。吊兰的碎叶和花盆的碎片失摊了一地。我主动将其打扫干净。他做好晚饭自己坐下来吃。我自己盛了一碗饭坐在他对面,和他理论谁是谁非,他不置可否。结婚第五年吵架时,我将一只靠垫从沙发扔到地上,哭了10分钟,然后从客厅冲向卧室。晚饭没人做饭。他站在阳台上抽烟。我主动从卧室出来,将靠垫捡起来,做了一顿自己爱吃的晚餐,吃完后上床睡觉。他到外面的餐馆吃晚饭,回来后,我主动和他说话,和他讲道理,他言辞激烈地说:我没有错!结婚第六年吵架时,我没扔任何东西。只哭了五分钟,呆在客厅里只换了个姿势。他到朋友家住,几天未归。我给他打电话,恳求他回家。主动做一顿他爱吃的晚餐,为他盛饭,告诉他我错了,愿意改正,问他能不能原凉我。他沉默。结婚第七年吵架时,我没有哭。并且早上吵架,下午就认错了,主动陪他看球赛。他将我的罪状历数十分钟,最后加上一句警告:你以后再这样,我绝不原谅你!我沉默,表示认同。爱情是风筝,纵然可以飞越千山万水的距离,终究逃不过它命中的牵绊。人生自是有定数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宿命会沿着画好的轨迹一直走下去。终有一天,属于你的那个人会出现,在这之前,你要好好爱自己!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9660 0
美国人的诚信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cateye/2007/126/07126234040K0DAJ6BKE559A55IAG6G.html《纽约时报》曾报导过这样一件事。美国堪萨斯城郊一所高中,118名二年级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任课女教师Pelton发觉,判定为剽窃,于是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27岁的女教师愤而辞职。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援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Pelton则说,她在带学生的第一天。就和学生订下规矩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规矩称:“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女教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援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看了这则报导,你有什么感受?这里面包含着的决不是美国人的小题大做或杞人忧天,而是“诚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这二字之于美国绝大多数民众,虽不能说重于生命,却是立足社会之根本!这也是我在美国生活多年感触最深的景象之一。令我信服和感慨想起以前在国内,出门总要提着颗心:购物担心假货;乘车捂紧钱包;若去旅游,在感慨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得处处留神,提防着别掉进下一个陷阱;就是回到家中,把门重重地锁牢了依然无法安心:从吃饭时担心被混杂其中的砂粒磕坏牙,到担心所住的房子是“豆腐渣”工程。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这样渐渐习惯了在提防中度过。而在讲究信用的美国,这方面的担心要少很多。尽管我们这些外国人不免会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但在与美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的诚信确实令我们信服和感慨。我曾携父母去曼哈顿参观无敌号航空母舰,买票后走出人群,突然想到老人可能有优惠,忙返回询问。售票员小姐闻讯赶紧一面赔不是,一面按老人优惠将余款退还。她并不查看你任何证件,甚至也不去打量二老是否真老(62岁以上老人方可享受优惠),其所奉行的恰是一个“信你”原则。后来我发现,几乎所有公共场合,凡有老人或儿童减价优惠,均无需出示证件,全凭你金口一开,人家就信了,哪怕有的老人长得很年轻,或有的儿童看上去颇高大。人家这样信任你,再去撒谎或冒充,真是件很可耻的事。正因为这样,当有一次带女儿参观某博物馆(售票处注明6岁以下儿童免票,而我的女儿刚满7岁),售票员微笑着问“孩子几岁”时,我稍一犹豫,还是如实说“7岁”并照章购票。后来我甚至为自己那一刹那的犹豫而脸红。有一次去某大商场复印一本书。200多页图书印完去结账,收银小姐并不查验所印页数,只凭你自己报的数字收款,没有人怀疑你会虚报少交。我的一个中国朋友给我说起这样一件事,他刚到美国时,有一次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但在路口树了一块写着“停(Stop)”字的交通指示牌。他左右一看没人,就没停下来,结果被藏在树荫下的警察逮个正着,开了个100多美元的告票。他当时没当一回事,也没去交罚款。警察局把他告上了法庭。开庭时,执勤的那个警察到庭作证。我那朋友辩解说,没看见标志,说那标志被树叶挡住了,加上他的眼睛有点色盲,对红色不敏感,所以就没看到“停”字。法官居然就相信了他的话,把告票撤销了,还对那警察说,你认为写这张罚单合适吗?放心邮递在中国由于遭遇过几次投递丢失、拖延和来函上精美邮票不翼而飞的经历,我与邮局打交道已日见稀少。不料到了美国,每天离不开邮政,几乎每天都收到邮件,其数量之巨,大概要超过我在国内近10年私人邮件的总和。很多看上去极其重要的东西,美国人都是用一纸平信送达,且万无一失。相较于对信封规格要求严格的中国邮局,分检信函早中国多年实现自动化的美国邮局,却对五花八门的信封来者不拒,小到巴掌、大到4开报纸的信封,我都收到过。一些美国人为了寄一些特殊的感谢卡或纪念卡之类,还常常自制信封也照寄不误。如果你在信封里鼓鼓囊囊地揣些东西,例如胶卷、唱片,竟也能寄出。我在美国先后冲印过近20卷胶卷,全部是用信封寄出并收回的,尽管信封里装一二只胶卷,简直有些滑稽。由于既可以省去封超市送取胶卷相片的麻烦,又能节省些费用,很多美国人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洗印照片。不仅信封五花八门,信封内还常常包含着很重要的东西,比如驾照,这是美国除了公民证、绿卡之外最硬的个人证件,因为通过驾照上的资讯,警察可以从计算机调出包括你出生、国籍、住址、社会安全号在内的一切个人记录。如此重要的驾照,也源自一封无需签收的邮件。诸如此类还有银行支票、汇票、银行卡、信用卡、借书证、账单等。美国的家庭信箱,通常竖立在马路边上,且均不上锁,邮件放在里面等候邮递员来取。但依我个人及我认识的所有朋友的经历,无论多么重要的邮件,从未丢失。起初我将胶卷放入信箱还有些忐忑(重要的胶卷一旦丢失,损失将永难挽回),后来也就坦然了。一年内我先后寄出约50张付账的支票,张张安全。诚信是双方面的诚信是双方面的,只有大家都能以诚相待,讲求信用,那种时时提防着过日子的情形才能雾去云开,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变得轻松和愉悦。在美国购物心情十分轻松,因为你无后顾之忧。差不多所有商家都接受退货,有的规定1个月内,有的则是3个月内,只要是合理的理由都可以退货。在一些大型连锁店内购物就更是放心了。刚到美国时,我在“沃尔玛”买了个电熨斗,放在家中两个月也没用过,一件东西闲置在家中总觉得不是滋味,又听说每年“感恩节”各商场都会推出特价商品,于是就想退掉它。等特价时再买。想起以前在中国退货时所遭到的拒绝和周折,我心心忐忑不安起来,因为那熨斗虽未用过但已拆了包装。费心准备了好几个理由,我才迟疑着前去退货。结果,到“沃尔玛”客服部。看到好几个美国人拿着大大小小的东西自觉排着队在等退货,心心顿时踏实了几分。轮到我,刚小声说了句“这熨斗我还没用过”,没想到她只是取出看了看,没有丝毫的脸色和刁难,很快用扫描仪在包装盒上“嘀”地扫了一下,又在计算机上嗒嗒敲了几下,打出一张退货收据让我签字,接着如数退钱给我,又快捷又友好,仿佛这是极平常的事。在美国去各大小商场购物,出口处从未见过任何检查或防盗装置,更未见到把门的保安。事实上美国超市失窃的现象也是有的。然而,商场总是竭力避免任何对顾客不信任的痕迹,即使有人监视,也会非常隐蔽,常常是挂一而漏万。不过,在美国偷盗的犯罪成本是相当高的,哪怕是偷一件小东西。一旦败露,其记录将跟随你终生。因此,美国人都把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则古代中国的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叫杨平的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他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发芽。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选出最诚实的孩子。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谚语。诚信是美国人立身之本。他们不骗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健全的信用制度的要求。如果不讲信用,一个人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比如,如果某人在经济活动中有过欺骗行为,他不但无法按揭买房、买车、工作不好找、租房也难、连买保险的保费都要比别人高很多,整个儿叫没法混。当然,他可以说,骗了人不让发现不就行了吗。但关键是,诚信制度让他无处躲藏。因为他的经济行为都在计算机机有记录,把他的社会保险号码输入资讯库一查,就对他知根知底了。正因为诚信在美国是如此的重要,撒谎对美国人来说就是件大事,比如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紧迫不放的不是总统的婚外情,而是克林顿向全国人民撒了谎。还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也让我感受到了美国人对信任和被信任是多么敏感。买车事件某个下午,我和同伴瑞克打算合买一台车,约好车主到瑞克住的地方见面。大约3点钟,一个30来岁的墨西哥男人开着一辆黑色小轿车来了。他先是介绍了车辆的基本情况,说他花了很多钱翻新这台车,现在卖出的价钱是$2800。我们仔细把车里车外看了一遍,确实是辆翻新的车,连发动机都是新的。我和瑞克先后驾驶了一圈,试一试车,感觉还不错,于是打算买下来。但毕竟是第一次买车,所以有些谨慎。一是担心车的来源不正;二是担心翻新的车不耐用;三是想再讲讲价钱。于是从过户手续的办理到为什么要卖车以及能否降点价,我们问了很多问题。车主回答得很简短,拿出几页数据,说,手续非常简单,在这表格上卖方栏签了名,你们去DMV办就OK了,至于价钱不能降。边说边露出不耐烦之色。当我们终于下定决心与他成交时,他却说不卖了,启动汽车一熘烟就跑了,把我们傻愣愣地晾在那。后来跟美国朋友聊起这件事,他们耸耸肩,分析道,这桩交易没有成交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车主表现出来的不信任惹恼了他。他们说,美国人最不爱听别人说他是个说谎者(liar)或失败者(loser),比骂他娘还严重。看来我们对那人的不信任无异于在骂他是个骗子,难怪人家愤而走之。诚信制度让美国人不得不讲信用,除了培养了言而有信的品德,还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两个好处:一是人与人之间无须相互琢磨,不用费劲去打听别人的德行,人际关系非常简单,做人就做得轻松□二是降低了经济行为中的交易成本。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9659 0
终于懂得如何去珍惜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011/0710111139GC0FCBE36JH29D7DIDG5.html最青涩的年纪,他和她相遇。都是穷孩子出身,来上大学时,他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而她则穿着母亲手缝的内衣,那时他们想,一定要在北京这座城市站住脚。那年,她20,他21。没有钱花前月下,但两个人的爱情一点也不少,坐在湖边,一边读书一边谈情,他随手采了手边的草,给她编了一个草的戒指,然后小心翼翼地套在她的手上,她笑着说好看。那个戒指,她趁他不备夹在了书里,后来,一直偷偷戴着。他承诺将来有了钱就给她买钻石的戒指。这时候的话,她信。大四那年,他们偷食禁果,她怀了孩子。那时学校里校风很严,学校里知道了这件事情,她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没有说出他的名字。虽然同学老师知道是他,可是她说:“不,不是他,与他没有关系。”两个人的前程,不能全都耽搁了,她要让他知道,她有多爱他,甚至可以为他放弃自己的一切。他跪在她面前,信誓旦旦地说:“你放心,我们说过相爱一辈子的,毕业后我找好工作就接你回来,你先回家等我,好吗?”她无法在北京再待下去,回了老家。他也守信用,每天一个电话,两个月回来一次。毕业后,他如愿留在北京,而且进了中直机关。他是农村孩子,在这里没根没业,有同事就介绍女孩子给他,是北京的女孩子,父母是高干,有车有房不算,还对他的前途有极大帮助。那时,他有些动摇了。是啊,她在乡村,只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女孩子,还快生孩子了,将来还能有什么前途?那一刻,在情感的天平上,他做了倾斜。生孩子的时候,她打来电话,说:“此时,真想你在身边。”他赶回去是在两个月后,看到敞着怀给孩子吃奶的她,披头散发,衣襟上沾着饭粒子。他颓丧得很,想着北京追求自己的美丽女子,简直是天壤之别。她看出他的慌张,也看出了他的迟疑,便说道:“如果你不方便,我不会拖累你的,真的,我可以再嫁别人。我也知道,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可同日而语了。”此时的他,羞愧万分,于是,他掏出一张银行卡,那是两万块钱,于她而言,是很大的一笔数字了。他撒了谎,说自己要出国,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请她不要再等待。他并没有出国,而是和一个高干子女谈起了恋爱,他要把旧的那套全部抛掉,开始新的爱情、新的生活。他换了手机号,和所有同学朋友说自己要出国了,正在办手续。而她给了他更干脆的消息,她说:“我嫁人了,不要担心我,你我尘缘已尽。”他这才放下了一颗心,从此张扬着自己的现代时尚爱情,把自己融入到北京人的圈子之中。有时他也慌张,是在梦里,他遇到她,她眼泪汪汪,一遍遍地问:“你不是说要和我好一辈子吗?”醒来总是一身冷汗。还好,她结了婚,没给自己找麻烦。看来,钱能摆平一切的。不久他也结婚了,婚后三年,果然也出了国。他渐渐忘却她,因为现在的太太一副小姐脾气,假如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断然是轻饶不了他的。几年之后,太太和一个荷兰人好上了,提出了离婚,他领着小女儿在美国生活,还好生意做得不错,不久成了一家跨国公司的副总。在梦里,他常常想起她来,她过得还好吗?他知道已经没有想她的资格,是他放弃她的,是他不要她的。可现在,他没有想同床共枕多年的妻,想的却是他。又过了几年,他回国,辗转打听到她的消息。回到她的家乡,他看到了她。她在一个乡镇企业做会计,还是那样清秀。他以为她会哭,她却只是云淡风轻地问:“回来了?”仿佛他昨天才刚刚出门。两个人静静坐下,他随意翻她的书,却翻到那枚戒指,瞬间,他仿佛被雷击中一般,这么多年,她还保留着这枚草戒指。她静静地笑着:“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枚戒指,所以我要珍惜。”“那么,你不怕你的丈夫说你?”他注意到,她手指光光的,根本没有戒指,她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地说:“我一直没有结婚。”他惊住,她继续说:“当年,是为了让你安心,我想,爱一个人,就给他最大的自由吧。而你和我说过相爱一辈子,那么,就让我守着自己的爱情一辈子吧。”扑通一声他跪倒:“对不起!”她扶起他,“走,带你去看儿子吧。”儿子已经上高一,远远地看到时,英俊挺拔,一如当年的他。他想跑过去,她却拦住了他:“不要吧,孩子以为他爸爸在美国,而且已经离开人世,我一直告诉他,爸爸有多爱他、多疼他。”他轻轻扶住她的肩问:“我,是不是还有机会?”她安静地笑着:“我已经不会爱了,你知道的,没有爱情在原地等待你,我愿意和儿子这样过,一直到老。”那一刻他才知道什么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但她还是把他当成了朋友,带他转来转去,看小城风景,做手工水饺给他吃,但一切已经落幕,与爱情无关了。他走的时候,她给了一样东西。是当年他给她的那张银行卡,她说:“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来的,比如——爱情。”上飞机的时候,他说,原谅我。而她只是轻轻地拥抱了他一下,然后说:“看,你也长了白头发,都中年了,好好地过吧,我根本不曾恨过你,谢谢你曾经给我的爱。”回来的飞机上,他把那张她和儿子的照片看了又看,然后捂在胸口,泪如雨下。他从此明白,什么叫一诺千金。所以,当他的妻子后悔了回到他身边时,他平静地接纳了她,并且说:“回来了就好。”妻子哭着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明白,珍惜眼前比什么都重要。”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97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