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回忆——湛师法政学院邓协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心得六
随着时间的逝去,“三下乡”三下乡实践活动终究成为我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这十天中,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认识了一些多才多艺的队友,在他们当中,有会唱歌的,有会跳舞的,有会武术的,有会太极的······他们如此多的才艺,引起了我的好学之心,虽然我只学到一点皮毛,但我很开心,因为在学的过程中,我与队友学会了快乐的交流与相处。
由于实践的小学没有饭堂,所以我们必须自己烧菜做饭。也由于每位队员都有教学任务,因此不可能安排固定的人来烧菜做饭。说起吃饭,不免有点心酸,因为有几次煮的不是粥也不是饭,菜也有咸和淡,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做饭的。还好,我不挑吃,再加上饿的时候,什么都吃了。总体来说,我们还算能吃饱喝足的,有时想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三下乡”生活才显得生动有趣。
在“三下乡”期间,我担任三(1)班的班主任,一个班有两个班主任,所以我还有一个男队友做搭档。面对一群调皮的学生,我的搭档大部分时间是在管纪律,而我只是在负责一些琐碎的事情。当班主任挺忙的。每天要安排学生去搞卫生和做其他的事情,但忙的很开心,因为经常去看班就和学生接触很多,交流的多,感受那群孩子的成长快乐。不过遇到学生哭时,也挺纠结的。有些学生哄一下就会停止,但有些要发挥母爱的精神才行。不过这我能理解,毕竟他们还小。
我不仅是三(1)班的班主任,还是他们的数学老师,一开始我以为教数学很容易的,但教了才知道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学生很容易听懂我讲的内容,但有些学生比较难听懂。令我郁闷的是,在我上课时,容易听懂的学生嫌我罗嗦,总是在教室里走动,听不懂的也干脆不听了,有事一节课下来管半节课纪律。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教那些会做题目的同学上讲台给其他同学讲解,这样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有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是在学习技巧,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数学是我的第一课堂任务,而我的第二课堂是教话剧。可惜小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话剧,所以只有两个学生报了话剧,因此话剧取消了。这样也好,我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不过,队长有要求我们话剧负责人一定要在“三下乡”的结束晚会中出一个节目,所以我只能找队友来演话剧了。还好,我在“三下乡”之前就找好了剧本——我的未来不是梦。里面说的是一个坏学生在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之下变成一个好学生的故事,内容挺适合学生的。我跟教话剧的搭档很快就找来了话剧演员,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不得不从一天的下午和晚上抽时间来排练。虽然我们演的不是很专业,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很快就把死的剧本演得活灵活现了。而且我们在排练的时候很开心,晚会表演也很成功。
不管相遇多么美好,离别的时刻总会到来是,这一刻,突然记得有很多话想对学生说,到最后却一句都说不出,唯有祝福,唯有留下记忆,这是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三下乡”的日子里,我很开心,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有才有艺的队友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三下乡”将成为我记忆的重要的一页……
(撰文/严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