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散文·随笔·短信

散文·随笔·短信

  • 入冬了,给心灵添衣

    0577班 何欣慧寒冬袭击,刺骨的北风跟随秋风的尾端,逐渐迈进繁华的世界。树上的叶子几乎被冷风卷走了,只有零散的泛黄的枯叶衬托这年尾的季节,而遍地凋零的落叶恰好覆盖了行人必须行走的路。冬季,在一年之末必须随季节的规律划过地球;而每一时刻都在进行生命的人,都必须抵御着冰冷继续自己的每一时刻;然而不管凋谢的落叶再多,路,始终在时间的催促之下,推动我们必须前进。天命的苛刻,即使我们不能改变已经注定的前方,但伟大的我们可以给予自己塑造一颗伟大之心。心,伟大在于不畏严冬。每颗心灵早在初生时就已偷偷地贮藏着一个温度计,当外界的不如意渐渐冻结我们的向往之际,心灵的温度也难逃降低之劫,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添衣的方式,给灵魂御寒。习惯着微笑好比如燃烧中的熊熊烈火,哪怕暴雨浇湿了火焰,但被烧焦过的残余中,依然保留着不熄的火种,那就是人们顽强的毅力,毅力就是在逆境中的微笑,微笑不就形成了心灵的棉袄么?心,伟大在于给身体取暖。一颗乐观的心态,正是坚强的根源,而坚强则体现于入冬时刻,我们依然能够感觉温暖。“温暖”一词,不外乎变动——气温的变动,行为采取的方式的变动,以及调整心态的变动。季节最精彩的一面体现于它们懂得换班。没有夏季的酷热,冬季自然不会让人蜷缩;正如气温尝试急剧的下降,才惊醒人们迅速倍增保暖的意识;心态也莫过于此,风平浪静的日子,谁也不晓得艰难的生活给人带来的惊恐,当风浪拍打着我们安稳的日子,独立的磨练才有权力将热能从内心散发于外。心,伟大在于能向天气施魔法。当乐观的立场稳扎在自己的信念之时,那中不卑不亢的精神犹如地面被阳光蒸发的水蒸气般,缓缓地聚集成为高空中的一片自由的云彩。也只有在狂雨交加的动乱中,依然懂得保持微笑者,才有最崇高的权力呼唤太阳的拯救,盘绕在仙境的绚丽中。云儿的翱翔,其实已经暗示了狰狞的颓败,那是坚持不懈的韧性所散发出的气质,创造了一个抗天的咒语,封锁了与冰窖不相左右的寒冬给人的施压。当北风再度侵袭着人类依赖安稳的生活时,那颗炽热之心,将会以小小的逆天燃烧得更旺盛。

    1970-01-01 08:00:00 作者:何欣慧
    • 0
    • 9784
  • 独特的“明”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而我最喜爱的是“明”字。有人说:汉字结构越复杂,那个字含意越深。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明”字是左右结构的,用“日”加上“月”就是“明”,我认为这个字的意思是这样的:过了一日和一个夜晚,就是另一天,也就是“明天”,因为白天才有太阳,“日”代表太阳,“月”是夜晚才出现的,所以“月”代表夜晚。“明”这个文字曾被武则天使用改编过,她把“明”加上“空”创造出“曌”字,意思是:明月当空照,表现出“明”的重要地位。也许“明”的结构并不复杂,但这个字很常用,比如“明天”“明白”“明星”等等词语都与这个“明”字有关。古人写的《明日歌》中,也有很多是关于“明”这个字,“明”字在这里也是出现了许多次。“明”字代表着新的一天,新的生活;“明”字代表着闪耀,亮丽;“明”字还意味着清楚、懂得。与“明”搭配,就会有更多的词汇出现,意思也各有不同,有的意思容易理解,从表面就可以看出它的本意,有的却相反。“明”字可以简单运用,就算是学识才浅的人也能轻易运用好,大家生活中常用的:明天你要……;这个明星……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使用的字,也是我们最容易、使用方便和快捷的字。“明”字,就是我最喜爱的字!

    1970-01-01 08:00:00 作者:曾翠茹
    • 0
    • 9966
  • 春·理想

    春·理想在我看来,春天大概是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季节,因为春天一脱寒冬死寂之态,万物复苏,百花吐蕊,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而理想又像春天一样,是带有萌发、历难、播种、收获和珍惜这一系列过程。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回想到高中,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循循诱导使我加深了对语文的热爱,并萌发了要当语文老师的热爱,并萌发了要当语文老师的理想,我,发现了我的“春天”。萌发这一理想,不但是因为我喜欢语文,喜欢中华文字之优美与生动,喜欢文学的内涵韵味,而且是因为我喜欢在课堂上分析课文时与学生的互动,对某一句诗或课文中心思想,产生的共鸣。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课本,引导学生去领悟生活,体会人生,学习到比课文更重要的东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件事令我难以忘却的—上学期,我因为看不见自己的前途道路而感到迷茫,那天上文学史课,殷老师分析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他说其实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围城”,使自己失落、困惑甚至痛苦,但为何非要这样难为自己呢?你所要做的,是逃出这座围城,放过自己。我听完以后,如听暮鼓晨钟,感谢老师让困惑的我走出一座“围城”……从那天起,我就更坚定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希望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从课文中感悟生活,拨开心中阴霾。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然,理想即使是小小的或远大的,它也有经历磨难挫折的时候。上周的文学课,老师在课堂上分析了几个作家的流派、作品与写作风格等,但我发现,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仅属“有限公司”级别,因此分析得很片面,后来老师的点评也不高。那时,我的信心很受挫,我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孤陋寡闻到如斯地步?文学阅读视野如此狭窄将来如何授好课?自己又有什么资本去跟别人竞争?”试问文学阅读的资历都不足的人,有什么资本去教育学生,岂不误人子弟吗?我对自己很恼火,也很失落,觉得当初的理想与我似乎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似的。但我也明白到,恼火与失落是没有用的,我意识到,只要信心不熄灭,总有一天,天道酬勤。我不再在恼火与失落中浪费我的时间,相反,我抓紧时间去多阅读书籍来填补阅读资历不足这个大洞,虽然,到目前为止,我的涉猎面还不够宽广,但我坚持阅读,并每次阅读后写下读书笔记与心得。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遇上磨难挫折有如“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样,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春风,把被挫折烧毁的理想之草吹拂出生命的气息,那春风,是信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理想,不是空谈就可以实现的,这是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就像春天一样,在春天播下种子,经过辛勤耕耘,秋天才会果实累累。对于我来说,大学的四年就是一个春天,许多人会以为经历高中那段拼搏得天昏地暗的日子后,到了大学来就可以彻底的轻松,生活更多写意与悠闲。错!大学是最不应该虚度和享乐玩耍的时候。试想一下,高三那段忙碌日子是为了考上一间理想大学,不断地掌握知识,为了那两天半的高考,但上了大学以后,你还记得那政治背诵的内容吗?你还会算出那道数列计算吗?有多少人记得?问题就在此,大学所学习的东西远有价值于高三,因为它的实用性强,且紧密地与日后工作挂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考一些证书,如中文系师范生的普通话与英语四级证书作为日后工作的通行证之一,而不用考政治或函数的证书。因此,大学是你日后的理想的春天,是播种耕耘的季节,是要为自己的理想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才能的时期,要是大学是在玩耍享乐中度过,那么三年后你将颗粒无收。为了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开始便要加倍努力地前进。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虽然一年四季,每季有三个月,可是春天被人们感觉得到的时间是最短暂的,因为春天不太冷也不太热。同样,积累资本的时间与春天一样,也是短暂的。有竞争才有进步。在生活中,会有许多人和自己选择同样的理想,他们也奋斗着,要在短暂的时间里胜过别人,你就要比他的努力更努力,这样才有资本与他人竞争,取得优胜。积累资本的时间其实很少的,像春天一样短暂。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来自我充实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萌发、历难、播种、收获和珍惜的季节,如理想一样,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任何一部分让你觉得受挫了,像冬天一样,给人凛冽寒风以打击,不要灰心,想想雪莱的那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970-01-01 08:00:00 作者:梁嘉莹
    • 0
    • 9673
  • 铅华洗净,沧桑尽现。

                                                                                        铅华洗净,沧桑尽显              当铅华洗净时,沧桑就显现出来了。             正如古人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丽的外表能迷惑你的眼睛,但是不能打动你的内心。当年华逝去,风韵不在时,你曾经的华丽就再也不能当你内心的化妆师了,你就只能是一朵残败的花,花落无人怜。故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才是永恒的皇牌,拥有一颗美好的心,才能形虽败,神犹存。             我喜欢看,看城市灯火通明、繁华热闹,看乡村宁静悠闲、晴空万里。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陌小安
    • 0
    • 9767
  • 让青春一起,雕刻过往的时光

    蜿蜒着,伸向远方的水泥马路上,细细的沙粒铺着,在这个并不起眼的霜白色的地表,偶尔驶过的车辆扬起不多见的灰尘,顺便将他们挤在这路的边沿。用慢条斯理的节奏,走着。路的两边,种满了南方农村特有的荆棘。今年的春天,像个不愿露面的姑娘,比往年来的要晚些,于是,它们还是光秃秃的,保留着在冬天才独有的,带点颓唐的色调。风吹过的时候,轻轻的晃动着,经严冬抚摸过的及其苍老的枝丫,一如此刻心的跳动。弯曲着,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只是,它的色彩,不变的,还是这样的铅褐色。由于路弯曲的缘故,不多见的摩托在视角的尽头很快地消失,留下的只是马达的呼叫声,如同还未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时的那点神秘。就是在它不见了的时候,这种神秘还是没有被打破。背包似乎有点沉,这才想到我书包里的书有点多了。怪自己吧,独个出来还喜欢逞强。快到岔口了,步子不自觉的放慢了,不经意间看到了挂在这被冬啃过的枝丫上的一根羽毛,红糖色的,在这阴天加灰暗色调的周围,显得别致。于是便想到,它是从哪来的,又想到哪里去,是鸟毛还是鸡毛?….这一连串的问题,多米诺骨牌似的出现在我的脑中。狗的吠声惊醒了本还想继续下去的白色阴天的幻想…于是便想起有个歌手叫做费玉清,想必当时他出生的时候该是清晨吧,那个时候是不是有条狗在吠着呢?想到自己这荒谬的猜想,傻子似的笑了笑。继续往前走,荆棘林愈来愈少,以至于这片南方的马路两边的红土地被高高的枯草所占用。风大起来了,它们欢乐的时光,被风唤醒,这早春的略带寒冷的风。舒缓的钢琴曲般的,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它的舞蹈,我的节奏。在一片茂盛的草地下,放下包,躺下,看微蓝中夹着灰色的天,闭着眼睛,闻草根和泥土间的气息,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小孩的喧闹,打破了我和风的接触,地的交融。重新站起,在西北方的不远处,三个小孩边喊边往它们正前方扔石头,由于被树林所掩蔽,我所能见的,也就只有这些了。至于那里有什么,除了用这该有几千克的脑颅去幻想外,我什么都没做。继续躺着,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不知道睡了多久,张开眼,微蓝被昏暗代替。这才发现天快黑了。罢了,再躺会儿吧!等到再次起来,往回走的时候,远方城市的霓虹若隐若现,我知道,我是离得远了。黑色将我包围,两旁的荆棘犹如两条没有终止的黑线在延伸…天是黑的,树是黑的,连风中都夹杂着黑色的味道,除了带点白色的水泥路。

    1970-01-01 08:00:00 作者:钟祖流
    • 0
    • 9735
  • 稻香

    雨天,水化成河。边远小镇,大山连绵。这是一个深夏的夜晚。没有灿烂迷人的星空,没有登峰开四野的浪漫。突然的雨,湿透了黑夜的深邃。忘了星空,败了浪漫。好几次我都想象,在如此富有深意的雨夜听雨会是怎么一番情景。可惜这个雨夜太稀缺,不是我遇不到,就是我体会不到。品味,终究不是一件易事。前些天还是微热的时候我渴望什么时候走上一场淋漓尽致的雨,把周围的空气粉刷一番,留下清新的味道。然后,雨来了。这个边远的小镇,二十多年来还是老样子。迂曲的小巷,吵闹的市场。与外面热闹的都市不一样,小镇依旧这么古老,安静。夜,深了。刚下过雨的田野,现在是虫子的世界了。大人小孩都在各自的小天地里了,忘了外面的世界。大家都睡过去了,我还在听着虫鸣,想着雨声。

    1970-01-01 08:00:00 作者:戴健敏 曽忆玲
    • 0
    • 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