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 2008新年特刊

    2008-01-01 00:00:00 作者:汤炎忠
    • 0
    • 9475
  • 刘若云,困境中扬起人生的航帆

     困境中扬起人生的航帆  作者: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 刘若云转摘制作: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  汤炎忠     『编者按』2007年11月19日,本人在欣赏广东校园文学网·青春博客博文时,拜读了这篇发表在“安塞县刘若云的blog”中的博主自传性纪实博文《困境中扬起人生的航帆》,深受震撼!或许刘若云文友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但他那顽强拼搏、笑对困境的勇气和气度让我们感动!虽出身于贫寒,虽遭遇于坎坷,却能一路昂扬斗志,并最终成长成材,谱写了人生一个又一个的精彩,实在难能可贵、可歌可泣!现全文转摘这篇《困境中扬起人生的航帆》发表在《风云特刊》栏目中,并非有意让刘若云文友忆起曾经的坎坷与辛酸,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时常怨天尤人的人了解这位生活勇士、人生强者的励志传奇,并最终能学习于他的顽强,品味于他的可敬!在这,谨让本人代表广东校园文学网并以我本人的名义向可爱、可亲、可敬、坚强的刘若云文友表达最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一路走好一生幸福!                           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 汤炎忠                                  2007-11-24   刘若云,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积极致力于文学创作,成绩突出,并能笑看坎坷、顽强生活、成长成材,堪称学子楷模,特聘为“特约校园作家”。                                         广东校园文学网                                       二00七年十一月     《困境中扬起人生的航帆》博文网址:广东校园文学网·青春博客——安塞县刘若云的bloghttp://www.gdwenxue.com/blog/user1/746/archives/2007/20071117184413.html  刘若云风采 我的经历充满坎坷与辛酸,很不想再提起,可我偏偏忘不了,这大概是记忆的悲哀吧!   1984年3月22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平凡的日子,而对于我的爸爸是一个悲喜交加日子——我呱呱坠地了。我的妈妈生下我以后,连一点奶水也没有,面对眼前饿得哇哇大哭的我,妈妈只能“无能”的流下她那豆大的泪珠,无奈的哀叹。爸爸用了凑了又凑的几块钱从离家不远的乡镇小卖部给嗷嗷待哺的我买回了一袋奶粉,可我偏偏不喝奶粉。对于一贫如洗的家来说,爸爸妈妈舍不得喝奶粉,爸爸不得不低头乞求村里的有钱人用半价卖走那袋奶粉。可怜的妈妈只好无奈的哭泣,妈妈哭的那么伤心,那么难过。爸爸祈祷苍天,让上天保佑我健康成长,可当时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那时,我与妈妈都染上了重疾。幼小的我总不能一直饿着,爸爸将陕北的小米磨成米粉给我喝。就这样,我渐渐长大。而妈妈和我的病情却一天天的恶化,我和妈妈都枯瘦如柴,我和妈妈相继病倒。爸爸心疼地将我和妈妈用老牛破车拉到离家很远的医院。经医生检查,妈妈得了心脏病,我需要补血,对于一个缺衣少食的家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爸爸为了给我和妈妈治病,特别痛苦的将那头与他相伴十几年的老黄牛卖掉。我补血需要的钱对于这个寒酸的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够辛酸的爸爸靠打工要挣十几年呀!面对这个残酷无情的现实。爸爸只好低头乞求村里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村里人面对贫穷的爸爸只是无奈的摇头,他们确实帮不上忙。爸爸东奔西走,祷告亲戚朋友,他们也确实无能为力。当时外爷外婆变买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为我和妈妈治病。我和妈妈的生命当时在死神手里还是夺了回来,可我们那贫困的家欠下了几千元的外债。我两岁时,妈妈又给我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弟弟,在爸爸妈妈精心照料下,我和弟弟健康地成长。爸爸妈妈为了我和弟弟早日长大成人,他们不知流了多少辛酸的泪水,他们受尽了折磨。我6岁那年,妈妈的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坚强的父亲落泪了。父亲第一次在我和弟弟面前哭。他抱着我和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外爷外婆“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痛苦绝望的哭声,打破了孤山的沉寂。我亲爱妈妈才二十几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去给妈妈‘烧纸钱’。爸爸、外爷、外婆他们都哭了,那悲凉的哭声在孤寂的山谷中久久回荡着。我和弟弟也跟着哭了。在那孤独的夜晚,在那黑乎乎的土窑洞里,我和弟弟思念妈妈那伤悲的哭声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现在,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就感觉到人生有太多不期而遇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事情都会在我措手不及的时候离开我。失去妈妈那样的大树对我们一家人是多么重的打击啊!然而,我想老天爷当时移走了我的庇护,只是让我更自立、更自强,更自信……家破人亡,好心的外爷、外婆尝尽了人间百味那时候,外爷家很穷很穷,外爷和我们一家人靠野菜来填饱肚子。爸爸在一次上山劳动时不小心掉下了崖畔,从那以后爸爸头脑有点痴呆。这又给我们当头一棒。外爷、外婆为我们一家人,起鸡叫,睡半夜,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上山劳动。尽管外爷腰疼腿痛,尽管外婆有高血压病,他们咬牙坚持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我和弟弟上学的年龄到了。外爷那个村很穷,一般孩子都读上书。为了我和弟弟能上学,外爷外婆没日没夜地上山挖药材到集市上换些零钱。小学时候我和弟弟的成绩优异,每当外爷外婆看到自己的小外孙捧着奖状的时候,他们那干枯的脸上留出了欣喜的泪水。就这样,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  刘若云风采 漂泊的少年    我上中学后,外爷外婆领着我们一家三口人回到了我久违的家乡(我出生的地方),家中原来那几孔土窑洞里已变成废虚无法入住。村里的好心人帮助我们买来一些减价的木料。找来一些破旧砖瓦,一天就搭起了一间小房子。我们总算又个有家了!尽管没有什么摆设,没有家具,我这个漂泊的流浪儿,也算依靠在家乡的码头了。可在我内心深处,依然有种不安,生怕这个迟来的家再失掉。不想发生的事却偏偏发生了,小房子被一场无情的暴风雨掀倒了。难道这就是家吗?在我的思念里,家是温暖的,和谐的,方便的。可我们这个家呢?它使我想起蒙古人的帐篷,它让我们多么痛苦啊!这时,外爷外婆起早贪黑,帮助我们打了几孔土窑洞,我们便住了下来。假期,我和弟弟跟着外爷、外婆扛着锄头去山上劳动,尽管繁重的体力劳动使我和弟弟累倒很多次,当我们兄弟俩看到可亲可敬的外爷、外婆比自己更苦更累,我和弟弟坚持了下去。我和弟弟心里特别难受,外爷、外婆太苦了、太累了,他们也渴望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们能安心去休息吗?我家三口人,无形的压力压得外爷外婆喘不过气来。时光一天天向前走,我中学毕业了。中学时我被校领导、老师、同学称为“小作家”,“小书法家”,“小歌星”,我相信阳光一定在风雨之后。渐渐地,我考上了大学。这令我快乐但更多的是忧伤。外爷外婆年龄也大了,我无奈的放弃了学业,、背起简单的行装,挥手告别了我亲爱的的外爷外婆和我那瘦弱的父亲,聪明可爱的弟弟,去他乡寻找自己的新梦想。在去他乡我路上,我孤独无助,难过的泪水咽在心里。唉!也许自己要孤孤单单的过一辈子,也许自己就这样贫穷下去。也许这次和外爷外婆他们是一次永别,我伤心极了。我一个18岁出门在外的少年,风里雨里没有人关爱,我多么迷茫啊!我未来的路在哪里。离家的第六天,我身无分文,想起自己这几天无依无靠,忍饥挨饿,想起我的亲人,伤心绝望的泪水流在心里。唉!苍天啊!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我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了。过了一个多月,我还是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活干。在这些日子里,我连续好几天吃不上一顿饭菜,喝不上一口甘甜的水。我沮丧地坐在火车站旁,大桥上。逢头垢面地看着路边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我饿极了,靠凉水充饥,靠捡垃圾赚得零花钱来买东西吃。那些天,我身边来往的人们甚至看我一眼都嫌太累,他们连我看都不想看。为了给家人争气,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我苦苦的寻找下去。一个傍晚,我来到一个酒店里,好心的老总帮我安排了一份工作。我特别感激,我要把热情洒在这个地方,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再失掉了。十月一日晚上,酒店里举行晚会。我的伤感绝唱打动了酒店里的员工和老板。十月二日上午,老板叫我单谈话。我原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老板批评我或辞掉我。但老板热情友善地关心我,她得知我求知苦渴心态,发动全国几家小肥羊连锁店资助我完成学业。随后,将我推存到山东省菏泽新闻学院。  刘若云风采 逆境中的青年 山东菏泽新闻学院领导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和生状况给我减免了一年学费。但生活费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啊!我与学院的领导商量在学院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学院领导生怕耽误我的学业,说我的生活费有学校可以完全资助。我的再三请求下,学院领导只好同意。就这样,我在新闻学院一边学习,一边劳动。2003年5月,我在学院举办了首场个人演唱会。举办了首次个人文学作品展。菏泽新闻学院任院长在我的个人演唱会上讲得那些话又在我耳边回荡:“刘若云同学来自革命圣地延安,他将延安精神带到了菏泽新闻学院。希望学院的全体师生向他学习……”。同年10月份,我来到了山东省菏泽特殊教育中心采访了盲聋哑学生,然后给他们赠送了学习用品。转眼间,我从山东省菏泽新闻学院新闻系毕业了。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的学校。告别了我的同学和校领导,回到了我久违的家乡,回到了我的亲人身旁。外爷外婆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很深很深。消瘦的爸爸更加瘦弱了。我的家人啊!你们别来无恙。外爷外婆那干枯的双手我握了的很久。出门在外,我有多少忧愁,我的亲人啊,亲人啊,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握紧弟弟的双手,看着弟弟无奈的眼神和激动的泪光,我的心碎了。我在家小住了几天。来到一报社见习了几个月后,我就职于陕西省人民政治经济信息中心《西部公共安全网》站。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刻苦学习。渐渐地,我写作水平和业务能很快得到提商。2005年3月,我在延安广播电视台参加了演出,荣获了大奖。2005年7月在陕西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中,各项成绩均为合格,取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采编人员资格证书。2006年荣获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荣获北京徽汉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当代新作家创作中心、当代青少年作家创作委员会举办的“2006年度全国新星作家”评选活动新星奖,2007年4月荣获首届“世界读书日”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自己以后的路还很漫长,我会脚踏实地不辜负曾经大力支持我的安塞县好心人窦亚利和曾经所有爱我疼我人们对我的希望,前进的路上无论多么坎坷,再苦再累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相关链接:广东校园文学网·青春博客——安塞县刘若云的blog中的博主自我简介:刘若云,男,汉族,1984年生,革命圣地延安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大学学历。文章发表于《中国青少年记者网》,《中国作文网》,《中国农林网》,《中国文学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青少年写作指导网》,《世界新作家网》,《华人新文学精英作家网》,《华商报网络版》,《三秦广播电视报.延安版》,《青年文摘》,《读者文学》,《作家报》,《青年作家》,《西部公共安全网》,《陕西广播电视报》,《警韵网》等媒体。事迹先后被《中华才子佳人网》,《青年文学复兴网》,《中国博客网》,《写作网》,《中国原创文学网》,《中国陕北网》,《陕西信息报》,《延安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曾荣获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荣获第二届“作家报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荣获“2006年度全国新星作家”评选活动新星奖,荣获首届“世界读书日”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荣获中华宝石文学奖学2004-2006杰出新人奖提名获。  

    2007-11-24 00:00:00 作者:刘若云、汤炎忠
    • 0
    • 9476
  • 黄宇,放飞执著的文学梦

      放飞执著的文学梦 ——记广东校园文学网中学版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黄宇  策划写作: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写手  黄宇审核整理: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  汤炎忠2007.11.18   黄宇风采  『编者按』 黄宇,笔名子鹜,2007年9月11日进驻广东校园文学网中学(专)版;2007年9月因发稿数量多且质量突出,被评为月度“广东校园文学新星”;2007年10月9日因发表原创文学数量达到104篇,成为中学版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受聘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写手”。截止2007年11月20日,其共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中学(专)版发表文章143篇。——广东校园文学网  截止2007年10月9日6:00,来自湛江雷州市第三中学高三级黄宇文友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中学(专)版发表原创文学数量达到104篇,成为中学版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根据《广东校园文学网作者奖励若干措施》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经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研究决定,聘任黄宇文友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写手”。——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  这篇专题文章,本应由广东校园文学网策划制作,不过可能我们的编辑没有和黄宇沟通好,黄宇本可只提供素材即可,结果却在高三学习之余,参照《生子当如李嘉诚,文学当似江秀昌》和《最可爱的文学人刘辉》风格,自己策划写作了这篇自传——《放飞执著的文学梦》。现将原文全文发表,谨以表达我们对黄宇这位执着的文学追梦人、广东校园文学网中学版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最最崇高的敬意,谨以表达我们对一直关注和支持广东校园文学网成长壮大的文友们最最崇高的敬意,谨以表达我们对一直为发展繁荣广东校园文学而勤勉笔耕、奔波劳碌的文友们最最崇高的敬意!           ——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 汤炎忠    平凡的简介 黄宇,于高二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寻梦》,也是高中时代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同时,已在各校园文学网站发表诗歌《梦里花》、《乞丐》、《倒影》、《那年夏天》、《流年》等百余首。  黄宇,广东湛江市雷州人,一个泛泛之辈,生于1988年一个紫荆花盛开的季节。现就读于广东省雷州市第三中学高三(11)班,校网络含羞草文学社社长,于2006年冬季定居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网,在此为自己的文字找到了第一个家。现为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网高中专栏小作家。2005年开始迷恋上文字,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却总担心到头来自己会被文字给玩了。课余之际时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写作比赛,并获得几个不算奖项的奖项。2006年5月参加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得优秀奖。2006年11月参加校举办的“激励·感恩”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2007年1月参加校第21届“含羞草”文学社临场作文竞赛,获得高中部二等奖。2007年1月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得三等奖。2007年3月参加校举办校举办的“青春寄语,校园睿言”征集比赛,获得最佳创作奖。2007年4月参加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2006—2007学年度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校含羞草文学社“优秀社干”。2007年2月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网创建了网络含羞草文学社,社区在经历一段颓废的洗礼后,逐渐成为“创网”上比较瞩目的一个文学社区。社区现在创网排名第26位,至今全社已有社员百余名,文章库存560余篇。进入高二以后,在一次偶然的际遇后开始网络写作和社团建设。2007年6月曾代表校文学社与全体社干前往雷州附城中学参加“六月,放飞你的梦想”文学交流会,并作为校文学社代表作文学演讲,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前往参加本次文学交流会的文学社分别来自:雷州一中、雷州二中、雷州三中、雷城中学、湛江实中、雷州职中、还有主办方雷州附中。从高一至今于校文学报发表个人作品十余篇,在网上已建立个人文集《校园情怀》、《哭泣的亲情》、《80后的忧思》等,诗集《唯美的青春》等。多元化写作提倡者,不愿自己那充满无限幻想的思维被现实禁锢。一直在尝试以多角度去窥视人生与生活,但总不满足于现状的写作状态,其间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迈步。对现实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思考。喜欢忧郁感伤的文字,很多时候总是让文字去刺醒自己麻木的思维。习惯在寒冷的冬季里凝视着光秃秃的枝干发呆,然后以文字刻画出自己脆弱的灵魂。喜欢用文字勾勒出心灵与生活的跌跌宕宕,起起伏伏。在参加第一、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得几个不算奖项的奖项后,两次与现场总决赛北大燕园失之交臂,甚为遗憾,曾为此几天茶饭不思,只为反思参与过程的得失。但终因执著而重拾信心,继续走在文学路上,并尝试向各大主流文学网进军,如榕树下,红袖添香等。    个人新作                                              枯叶是大自然改变万物的力量的象征                                              在某个不经意的时期也可能是人类随意践踏生命的牺牲品但枯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逝去                                         —选自黄宇《枯叶》  枯叶在长满青苔的老墙上在砖与砖的缝隙间一棵杂树丛已枯萎成为萧条的冬季的主角但张扬的个性终究会遭来嫉妒那是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日子它被人用柴刀拦腰碾断结束了一个风华正茂的时代 枯叶在凝寒的冬季逐渐褪去原有的色彩不是因为寒冬的摧残而是在祭奠一个逝去的年代在它还没来得及叹息的瞬间铺就了一个永远的冬天的童话 我看见枯叶已萎缩的纹路相互交错在一起视线在里面很容易迷路甚至永远也找不到归路 我看见它干瘪的表面似是对自己的年华早逝不满极力地挣扎着早已被风化的躯体却无奈于不公命运眼睁睁看着自己一点点幻变为泥土的一部分 枯叶是大自然改变万物的力量的象征在某个不经意的时期也可能是人类随意践踏生命的牺牲品但枯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逝去   文化的眼泪 你哭泣了说是在当今这个社会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位置因为你已迷失方向你哭泣了说无法辨认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你已被虚假掩盖你哭泣了国人向历史借贷为你打造了一套华丽的外衣因为你的灵魂已被出卖 在国人不顾一屑的眼里你就像个孩子任凭被摆弄成各种姿势为此你曾抵抗过这不公的命运最终却因身单力薄被屈服 于是你又发出歇斯底里的呐喊却不知道国人已经成为孔乙己你等待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渴望回到博大精深的怀里却惟有如同孟姜女等到天荒地老孰不知夫君已成为长城下的冤魂我说你会成为第二个孟姜女万里长城会再次成为废墟不是因为你的眼泪而是国人在自毁根基 你渴望救世主的出现可知道国人更需要一次心灵的洗礼你的眼泪无法拯救自己更不可能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因为社会更需要彼此的自救 此时你的眼泪已将一个时代淹没   与文字同在的日子 多少个梦如月光般的轻盈记忆的钟声在一遍遍敲打着那荒芜的疼痛我依坐在书桌前倾听着文字的喃喃自语 此刻让自己纷飞的思绪沉淀于笔端唯尽诉于散发着油墨香的稿纸将缪斯的人生印记成一个个五味俱全的片断其间我被一种带泪的凝重感染 一个人在特别热闹的地方反而能够安守一份宁静因为我已轻轻地依偎在文字的怀抱里 与文字同在的日子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寂寞尽管有人认为这是以一种寂寞换取另一种寂寞 与文字同在的日子我已经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并将最合适的那一点画上去与寒夜融为一体那一刻我已被羽化  黄宇风采   一只“睡”在路边的鸭子我还有什么除了张着逐渐发冷变得僵硬的身体静静地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却已然感觉不到寒冷的侵袭只因我的心早已化作冰冷的一部分我还有什么淡黄柔软的羽毛在清风中微微抖动却已感觉不到蓬勃的生命气息我紧闭的双眼里是整一片混沌的死一般的灰白 或是对美好世界的依恋或是对自己不公命运的抱怨或是对世人唾弃生命的谴责你们让一个小生命就这么灰飞湮灭眼神里表现出的却是冷淡与麻木世人从我身旁匆匆而过却没有任何人低头看到我冰冷的身躯任凭我被风干腐烂直至化为乌有 正因为我是个渺小的生命在世人眼里显得一文不值我想若是换成一条血淋淋的所谓的人“睡”在路边肯定会在第二天成为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我问过上帝这其中的原因后来才知道这是生命性质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 我沉默了从此不再以乞求的眼神望着你,世人我的灵魂已去到另一个地方那里不再有对生命的歧视只有永远的平等主义   躺在楼梯口的苹果    我终究被世人遗弃了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成为垃圾中的一员世人甚至没有以任何理由为主便将我从天堂抛下地狱想不到他们是这般喜新厌旧或许这就是人的本性 后来我从上帝那里得知只因我丰满的身躯腐烂了一小部分因而被遗弃 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位同伴因一个缺口而沦落成为老鼠的囊中物多年都同样的命运再次降落在我身上这只是一次麻木的轮回 躺在楼梯口的我依旧在等待下一个命运的轮回或获得解救或再次被遗弃   执著的经历  执著不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但失去了它,我却一无所有。而不仅仅是信心,因为在写作上我更需要这种信念的支撑,才能一直走下去。——黄宇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网络是在高二第一学期。那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网络上进行写作,因为这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且不可思议的名词,或许这只是一种奢望。虽然以前自己也偶尔上过一些文学网站,但更多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浏览那一篇篇美文佳作。因被其吸引,下次欲再登陆该文学网站的时候,无奈却忘记了网址,之后唯有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忘在记忆深处。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网是我为自己的文字找到的第一个家。那真的是一次偶然的际遇,由于参加了首届创新作文大赛,在网上进行用复赛名单查询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文学网站,一时间便被该网站那绚丽多姿的文学色彩给吸引了。这是一个提倡创新的语言、形式、情感、想象等多元化角度写作的文学网站。之后,我便跃跃欲试地注册了一个用户,取笔名“子鹜”,这个笔名是我在刚上高一的时候给自己取的,本来有两个“鹜”与“骛”前者指一种水鸟,后者指理想,追求;有好高骛远之意。而我选择了第一个“鹜”字,也是希望自己能像一种不知名的水鸟一样无拘无束,将自己的理想放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而这一切才刚刚起步。《寻梦》是我写的第一篇小说,之前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能在高三阶段时写出一篇小说,在完成后,内心除了劳累然后就是感到些许欣慰。这篇小说的篇幅并不是很长,是我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写的。每天以几行字不等的速度进行着,痛苦也同时快乐着。有时候也利用课间去写,但由于课间短暂再加上脑子里闹哄哄的颇不得安宁,有时候只写了几行,思绪便中断了,灵感也随之付诸东流。下次再拿起手中的笔时,却又得凝视着草稿间的几行很潦草的字迹苦苦冥思,必须将现在的与上次的思绪连接起来,然后才得以进行下去。有时凝视着草稿诸久却一字未出,其间真是苦不堪言。在这篇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时间并不是很充裕,不像一些职业作家可以利用大把时间专注投入其创作中,因为在这篇小说创作过程中,我已经是一名高三的学子了,有繁重的课业任务要完成,同时还要承受着源自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各方面压力。在这种无常煎熬下,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内心也是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曾几次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也有几次曾扔下手中那支沉重的笔,但脑海中一种在繁芜中萌芽的信念一直在支撑着我,告知我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它,不能做不完整的文学创作。尽管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远远谈不上什么文学创作,只是将一些在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化作文字罢了,但又细想,文学创作是不被年龄所限制的,只要你有这份热情与执著,再缪斯的文学之路都敢将自己的足迹踏上去。或许有人认为这条路太过漫长艰苦,但试问天底下有哪条通向成功的路是平坦的?在此我想起了陆哥·赫胥勒的一段话:我们是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不是连年的战争,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类未开发的巨大潜力,如此之多的现代人,其生活的中心竟只是生活的安全、食物的充足,以及电视和卡通片的感官刺激。我等芸芸众生却不知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众多的吾类尚未经历足可的心理和社会的诞生,却已经衰老死亡。或许我们该想想应如何对待自己了。在写作过程中,我很投入,有时竟会遗忘了时间的流逝,可以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这篇小说只是作为我今后漫长的写作道路一个开始,一个仅仅的开始而已。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日子激发出我的灵感,才有了这篇小说的诞生。或许我更愿意将它看成自己漫长人生宝贵的一部分,我在其中不断汲取着它的精华来完成下一次的创作,因为最优秀的文学创作总是在下一次。小说围绕着一所普通中学的几个文科班学生展开,其实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同学,甚至是自己。但在平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种生活,一种想法。小说展示了群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学生的复杂心理:有迷惘有沮丧;有颓废有消极;有欢乐亦有痛苦。在爱情、友情、亲情间找寻着心灵的寄托,这是一种徘徊,更是一种考验。但他们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向,继续走在为高考拼搏的路上。或许小说里的所见所闻都我们生活中再也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悲哀的是我们竟然没有发现,所以笔下便没有了文字,只因为缺少了敏感的依靠。其实文学创作就是以文字记录下一个随即消逝的背景,一个远去的时代,让后来的我去追寻与怀念。                          黄宇风采  广东校园文学网是我为自己的文字找到的第二个家。当初并不知道这个以“广东”为名的文学网站。那是在一次无意间,在自己的网络含羞草QQ群里看到一个“陌生人”加进来,想不到他就是广东校园文学网的编辑之一,他向我介绍了自己,印象中记得他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我问起了他以前在高中是选什么专业的?后来才知道他以前也是学文科,我像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似的,与他谈起了我们文科生在高三复习中的辛酸苦辣的内心感受。我没有问他怎么知道自己在创新作文网上文学社的交流群,因为我知道文学是不分地域的,只要你热衷它,我们彼此就有共同的话题。我很高兴或者可以说很荣幸认识一名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并且他同样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因为能考上华师大一直是我的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那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曾无数次呈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曾记得我一个梦想:能当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再次将自己已经成为记忆中的读书岁月的身影传递下去,而华师大正是圆梦我这一愿望的首选高等学府。为此我一直在努力着,虽然这一过程很艰难。但我总在尝试并努力去创造一个奇迹。尽管现在仍是个未知数。后来与他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广东校园文学网,之后怀着一颗平常且好奇的心注册了一个用户,刚在这里发表文章的时候对网站系统的操作并不是很熟悉,后来加入了广东校园文学网QQ群里,不断地向编辑提问,他们也总是很耐心,且热情为我解答一切疑问,在此很感谢这些编辑们,是他们让我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有你们在的日子里,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孤单。在近两个月时间,我陆续发表了一百三十多篇文章,这其中都是旧作,是我在高中时代的课余习作。是它们一直陪伴我走到了高三。之前我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迷上了写诗歌,或许在高中时代那起起落落的学习生活总会勾起我无限的感怀与自叹,于是脑海里总会萌生出一些想法,我怕它们随即消逝,于是总是习惯性地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一步一个脚步地积累到今天。这是生活的必然,更是心灵逐步成长的历程。当我在广东校园文学网被评为“校园文学新星”与发表个人习作突破了100篇而被聘任为“特约校园写手”时,除了些许喜悦之外,更多的是平静。喜悦的是,自己将一种生活状态变为文字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平静的是,这纯粹是漫长人生的一个必然的历程;只不过我比常人细心敏感一些罢了。这不仅仅是作家所需的感官,普通人更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捕获人生的每一个片断,才能从中目睹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正在追求什么。很多人都认为高三是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起码在我周围的同学都是这样形容的。在繁重课业的重压之下,除了埋头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外,其余的课外之事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想自己却是一个例外,在高三繁重的复习日子里,我仍会利用零碎的课余时间去写作,因为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是在荒芜的高三。父母曾劝说过我,都已经高三了别再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这些与高考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是专心致志地埋头复习。毕竟,这是应试教育,即使你在文学方面取得再多的荣誉,在它的面前只是一张白纸。面对父母的好言相劝,我只是默默地点点头,但内心对文学的那份执著却依旧没有改变。后来我只利用每天下午五点半到六点半的一个小时以及星期天下午来进行网络写作,其余时间都投入正常的复习中,有时候只是偶尔登陆文学网发表文章。后来父母也理解我的用心良苦,慢慢也就改变了原先的态度并顺从了我的要求。就这样,在高三的这段岁月里,我的人生只余剩两个主题:一个是进行高考总复习;另一个是写作。有时候也会写写高三繁芜的心情,目的是作为自己人生成长过程的一个记录。之后我总是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虽然很劳累,但更多的是欣慰。记录自己,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生活中的我是一个比较沉默寡言的人,不善于交往,不过仍会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很多时候,在某个不知名的星期天看到与我仿佛年龄的一群青春时尚的男孩,三三两两抱着一个篮球飞奔到球场一展英姿,但往往在这个时候我更愿意选择独自一人静坐在房间的书桌前或复习功课或是写一篇文章。突然想起王安忆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在特别热闹的地方反而能够安守一份宁静。如果一个人身处旷野,反而不容易而对寂寞。儿时总幻想自己将来长大了能当一名作家,但现在更多地是以一颗平常心态去看待期望中的理想。不管能否实现,我只想将自己眼见耳闻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出来,或是感受,或是体验。每一篇文字都蕴藏着自己以不同角度去窥视生活的视角与多变的情感。现在正处于高三紧张复习阶段的我仍不会放下写作,因为有时候在学习劳累之际,写作是我最好的放松方式之一。尽管这只是以一种寂寞换取另一种寂寞。不过在复习与写作两者之间我已安排好更合理的时间去实行。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发表自己的文字并得到支持与认可,我感到很欣慰,总归自己对文学执著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但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仍需要我执著地走下去,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已。执著不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但失去了它,我却一无所有,而不仅仅是信心。因为在写作上我更需要这种长燃的信念的支撑才能一直走下去。这就是我,一个执著的爱文者。最后,感谢所有给予过我鼓励与支持的同学与朋友,有你们陪伴在身边,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孤单无助。祝愿广东校园文学网越办越出彩,成为校园文学最温暖的摇篮。         ——黄宇,2007年11月9日晚        写于广东省雷州市第三中学    

    2007-11-20 00:00:00 作者:黄宇、汤炎忠
    • 0
    • 9474
  • 最可爱文学人刘辉

     最可爱的文学人刘辉——记广东校园文学网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作者刘辉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 汤炎忠2007-10-27  刘辉风采 谨于本文献给文学信徒刘辉以及所有为广东校园文学网以及广东校园文学的发展繁荣而勤勉笔耕、奔波劳碌的文友们!   “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不是为了当年那个幼稚的作家梦,而是为了生活,因为写作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记录生活,记录感觉,记录自己眼里的世界,是我写作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出自一个文学人的自传。纯粹就这句话而言,或许能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文学爱好者枚不胜举,然而能付诸于实践并能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却屈指可数。但,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刘辉,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文学人。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三个、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第二个、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非广东在校学生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更多是因为他对文学的虔诚、执着、自尊和自信!纵使是人似游魂东游西荡时,纵使是文受冷漠无人问津时,他却持之以恒、横刀立笔、指点文学、笑傲前行,并由此谱写了一个文学人的传奇与璀璨,谓为最可爱的文学人!在这,我们策划并制作这篇专题,谨以表达我们对刘辉文友最最崇高的敬意,谨以表达我们对一直关注和支持广东校园文学网成长壮大的文友们最最崇高的敬意,谨以表达我们对一直为发展繁荣广东校园文学而勤勉笔耕、奔波劳碌的文友们最最崇高的敬意!  潇洒的历程这组数据,记录了刘辉在广东校园文学网的脚印和璀璨,印证了刘辉对文学的虔诚和执着……                                  ——导读 2007年10月8日23:19,刘辉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注册,用户名为“七点半诗人”。2007年10月8日23:27,刘辉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发表第一篇文章《所有的》。2007年10月14日15:54,刘辉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发表第50篇文章《刻骨铭心的记忆》。截止2007年10月23日22:00,刘辉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发表原创文学数量达到102篇,成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三个、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第二个、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非广东在校学生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根据《广东校园文学网作者奖励若干措施》和《广东校园文学网作者奖励补充措施》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经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研究决定,聘任刘辉文友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写手”。  魅力的简介     刘辉,五年来曾写小说《沉默的鱼》(25万字),《梦见监狱》,《关于那个吻》等十余部;诗歌《青春记忆》,《编号》,《陌生人》,《见证爱情》等数百首。 ————题记   刘辉,河南郸城人,生于1986年。   现就读于江西大宇学院法律文秘0532班,为三A文学社社长,异声网负责人。2002年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并不断向报刊杂志投稿,时有文章发表。2004年元旦创立三A文学社,至今已有网上网下社员三百余名,网上文章库存800余篇,社团发表文章近百篇等。进入大学以后,开始网络写作和社团建设。曾策划制作社团刊物手抄报《痕迹》和《七点半》共8期;社团网络版刊物5期;电子杂志5期;制作期刊4本,其中包括社团成立三周年纪念刊物《痕迹.追梦人》;个人五年文集《刘辉.ING》等。  刘辉风采 擅长写小说和诗歌,五年来曾写小说《沉默的鱼》(25万字),《梦见监狱》,《关于那个吻》等十余部;诗歌《青春记忆》,《编号》,《陌生人》,《见证爱情》等数百首。  精彩的新作你守着一个美丽的梦 那是你的另一个生命 纯粹,纯真,纯净 它生长在你内心深处                      ——选自刘辉《写给追梦人》写给追梦人你走着自己选择的路 脸上挂着执着的表情孤独和寂寞如影随从 你挥挥手,继续前行 你守着一个美丽的梦 那是你的另一个生命 纯粹,纯真,纯净 它生长在你内心深处 它是你每一次前行的理由 它操控了你的言行 主宰了你的脚步 你始终在围绕它而转动追梦人为一个梦而永不止步 你唱着一句无怨无悔的歌 曲调却是那样的凄美悲壮  爱的感觉我将头埋在你的胸口 暂时放下所有的负重 你以你甜蜜的温柔 融化我内心深处的孤独 爱让生活变得与众不同 即使是在梦里 抱着你,还伴着冲动爱通过嘴巴传输 感觉已不再麻木 抱着你 犹如抱着前生今世的幸福 让爱一点一点深入   寻梦人坐在晨风里让安详在每一个细胞里流动 双眼蒙胧 爱与感动悄悄映入瞳孔一路寻梦 宛如流浪者 不肯停下行进的脚步 犹如思念 一直在大脑里纠缠翻动 音乐弥漫整个空间 在这宁静的时间里 让梦飞翔在飘有云朵的天空让追逐的心永远热血沸腾 在青春岁月里 燃烧年轻的美梦 在花样年华中 释放纯真的冲动 年轻的面孔 向往别处的风景 在路上 激活已经凝固的感动 中了爱情的毒 爱在同一个时空里分居两地 思念开始一段艰辛而幸福的旅程 穿越白昼,飞过黑夜 一路寻找你留下的痕迹 翻开日记,打开记忆 那些甜蜜的过往 让人一次次忘情地畅想 笑意从嘴角流露 憧憬在瞳孔浮现 爱情像一个黑洞 俘虏了所有的青春冲动一起走过的时光 在梦里反复播放 梦醒时分 眼前还留有你的摸样 距离拉不开思念时间冲不谈真情 抱着对未来的理想 拥着两个人的爱情 就这样走着 迎接每一个新的日出  刘辉风采乱语三则一我将爱情放进杯子里 平静的无一丝皱纹 亲吻这杯子 与爱情保持永恒的温度和距离 二   生活像一堆乱码 理不清虚实 辨不明真假 我被淹没其中 放弃挣扎三我掉进一条河里 沉浮不定 失去了方向 失去了重心 爱情让生活幻化成童话 她似一团迷雾 把我禁锢 走不出 真实的感觉让人产生幻觉 女人让男人暂时忘却了追梦                            深情的告白  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不是为了当年那个幼稚的作家梦,而是为了生活,因为写作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记录生活,记录感觉,记录自己眼里的世界,是我写作生活的一部分。                                             ——刘辉 一直以来,一个人好似幽魂,在网络上到处游荡,曾经走过,留过不少的文学网站,由于种种因为,自己的一些作品就这样流逝,或是被埋没,没有一丝回声。每次看到自己发表在文学网站上的作品没有人问津的时候,心是酸楚的,只有面对屏幕无言。2007年8月份,一次偶然遇见广东校园文学网,看到一个朋友在这个文学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字。于是,我也跃跃欲试,申请了一个帐号,用户名就是刘辉。结果是发表了两首诗歌之后,就无法登陆了(在这,谨让笔者代表广东校园文学网向刘辉致歉!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有发生,请用户直接向广东校园文学网投诉,投诉邮箱是gdfuwu@163.com――笔者注)。不够看到这个帐号上有三首诗歌通过了审核,心里还是很高兴。再次申请帐号是10月8日,用了一个我常用的笔名“七点半诗人”。这个笔名是我在大一的时候给自己取的,因为我老是在早上七点左右起床写东西,一般情况下,在大学里,可以这么早起来的人不多,而起来后就写东西的人更少。因为担心再次无法登陆,就一下子发表了20首诗歌,之后是等待编辑的审核,这份期待的感觉真的很好。令人高兴的是,很快我就看到自己发表的20首诗歌有18首通过审核。作为一个写手,自己的文字得到别人认可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广东校园文学网QQ群里,看到第二个会员因为文章通过审核发表了100篇而被表扬,我对自己说,我也行!于是,我继续将自己整理好的诗作,陆续发表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并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审核的诗歌突破了100首,一切都如我的想象,广东校园文学网为此发表了喜讯,并聘任我为“特约校园写手”。其实,刚开始发表文章的时候,不知道每天投稿的数目是有限制的,当我投稿到20首时,被提醒已经达到每日投稿上限。我不禁笑笑。当我现在的发表数目超过100首时,上限变成了10篇(2007年10月,广东校园文学网编辑会议决定,将原来单人每天投稿上限20篇更改为10篇——笔者注)。其实,我的旧作已经快发表完了,这次编辑说让我写点自己的事情,因为要宣传一下发表文字超过100首的写手。我能提供的作品只能是新作了。之所以钟情于旧作,因为它们是经过时间的过滤,回头再看这些东西,还有感觉都拿来发表,没有感觉的还让它们躺在那里。我不希望拿些垃圾让大家看,那样对大家对我都没有什么好处。诗歌写的比较多,因为我的记性不是很好,看过的东西,思考的事情,只有一点印象,加工之后,横着排列就成了诗歌。我不想把一个简单的感觉或是事情复杂化,进而去写个散文,或是构思一个小说。说实话,我真的还是很传统,在写作方面。现在流行什么口语化写作,我对此视而不见。诗歌如果没有了意象,没有了韵味,也就没有了感觉,没有了诗意。我写诗歌很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押韵,只是觉得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诗歌,而不是口水文字。看着自己的诗歌,我一直在想有可能的话,将来要把自己的诗歌都谱上曲,自己或找人把他们都唱出来。毕竟,这些诗歌里埋藏着我的青春,我的世界,我的感觉。朋友一直鼓励我写作,让我写写他们,说他们想看看我眼里的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我感谢他们的支持,我想说的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不是为了当年那个幼稚的作家梦,而是为了生活,因为写作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记录生活,记录感觉,记录自己眼里的世界,是我写作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生活不好不坏,还好有网络。我可以在这里说话,可以写点东西,而且说的话还有人听,写的东西有人看。当生活有了目标之后,我会忘情地投入进去。迄今为止,我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已经发表了111首诗歌,看着排行榜上“江浪才尽”的发稿数字,我有了新的目标!我会一如既往地在这里发表我的文章,并且还会因为在这里被认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还会因为为了每天要保持10篇的发稿而坚持写作。我相信我在这里会做的更好,因为有文友的支持,有编辑的认可,有广东校园文学网的鼓励。        刘辉风采 编辑说让我参考“江郎才尽”的材料写写自己,随便说说,就是这些。我知道这是网站给我的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应该认真对待,我也认真在对待这件事情,毕竟可以得到这样的荣誉的机会是不多的。最后,感谢所有给我支持和鼓励的朋友,祝福你们!希望广东校园文学网越办越好!永远支持广东校园文学网!      ——刘辉,2007年10月25日,写于江西南昌(略有删改)   继续我们的梦想 古人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刘辉,正是用他一分的天才、百分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忠诚谱写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传奇,而这个传奇还将继续延续、继续精彩……最近常有省外文友来信反映,担心我们不能公正地对待省外文友的来稿。我们想说的是,文学是无地界的,并且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广东校园文学网,虽以“广东”命名,但她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参与和支持!刘辉是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非广东人也非广东在校生而发稿数量突破一百篇的写手。我们根据《广东校园文学网作者奖励若干措施》和《广东校园文学网作者奖励补充措施》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聘任他为“特约校园写手”,这就是我们尊重每一位热爱文学的朋友的决心和信心!那,就让我们携手,继续我们的梦想吧!谨于共勉!                                

    2007-11-03 00:00:00 作者:汤炎忠
    • 0
    • 9479
  • 文学当似江秀昌

     生子当如李嘉诚,文学当似江秀昌——记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作品数量突破一百篇之历史创造者江秀昌      广东校园文学网总编辑 汤炎忠2007年10月8日  潇洒江浪  谨于本文献给文学信徒江秀昌以及所有为广东校园文学网以及广东校园文学的发展繁荣而勤勉笔耕、奔波劳碌的文友们!       他,普普通通,却是激情飞扬的执着写手。他,勤勉笔耕,淡薄名利,却是创造历史、谱写灿烂的传奇文学爱好者。我羡慕他,羡慕他遣词造诗的洒脱、持写高产的虔诚。我折服他,折服他指点文学的质朴、追逐梦想的激情。他,就是——江秀昌,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作品数量突破一百篇之历史创造者,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江秀昌,男,笔名江浪才尽(文中简称:江浪),广东茂名人,广东金融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5级学生,广东校园文学网责任编辑,2007年8月“广东校园文学新星”,玉都风情网站原创文学版版主,广东金融学院后院网络文学版主。在这,我们策划并制作这篇专题,谨以表达我们对江秀昌文友最最崇高的敬意,谨以表达我们对一直关注和支持广东校园文学网成长壮大的文友们最最崇高的敬意,谨以表达我们对一直为发展繁荣广东校园文学而勤勉笔耕、奔波劳碌的文友们最最崇高的敬意!  记录江浪  导读:数据,只是简单的符号而已,但正是这组数据,记录了江浪才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的一个个胶印,记录了江浪才尽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编辑工作的高度负责!                                                 2007年8月19日9:31,江浪才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注册,用户名为“江浪才尽”。2007年8月19日9:43,江浪才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发表第一篇诗作《八月的雨》。2007年8月19日12:05,江浪才尽提交《广东校园文学网编辑申请表》。2007年8月20日,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批复《关于批复江秀昌申请广东校园文学网编辑的函》,正式吸收江浪才尽为广东校园文学网责任编辑,试用一个月。2007年8月23日,江浪才尽发表诗作《一路飘香》,至此,其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的原创诗作数量达到50篇。2007年8月30日,江浪才尽发表诗作《寻觅》,成为广东校园文学网发表原创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作者。笔者同日在该作后面留言:“这是秀昌的第70篇文章……看来很有可能破记录地成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突破100篇的作者……望再接再厉,争取创作并发表更多更优秀的文章!”2007年9月2日,广东校园文学网普查结果显示,江浪才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发表原创文学作品数量达到72篇,为8月原创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作者;并因稿件质量突出,同日被评为2007年8月“广东校园文学新星”。2007年9月11日22:00,江浪才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大学(专)版发表原创文学作品数量达到102篇,成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第一个发表原创文学数量突破100篇的作者。根据《广东校园文学网作者奖励若干措施》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经广东校园文学网编委会研究决定,聘任江秀昌文友为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2007年9月22日,广东校园文学网正式聘任江浪才尽为2007-2008年度责任编辑,任期一年。截止2007年10月7日10:00:00,江浪才尽共登陆广东校园文学网会员中心(含后台管理中心)334次,发表文章137篇,审核评论文章三百多篇。  文章江浪导读:文学作品,属于见仁见智的概念。有文友说江浪才尽的作品普通,也有文友说江浪才尽的作品出色。有编辑说审核江浪才尽的文章已是审美疲劳,找不出感觉;也有编辑说喜欢审核江浪才尽的文章,就如品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香……而一路走来,更多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江浪才尽是一个优秀的文学爱好者,是一个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去尊重的文学信徒!笔者是诗歌的“门外汉”,但从江浪才尽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却也分明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一种朴素的文学虔诚、一首执着的青春之歌……在这,选摘几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江浪才尽的诗歌世界…… 选摘文章:浪子的秋天    深沉江浪 二十一次秋天的河流载着浪子的行囊漂过热闹繁华的城邦心还张开着春天的欲望滋生的每一道伤口秋雨阵阵,风神狂跑神秘的春天之火化为灰烬落在浪子的身上携带一只年老破破烂烂的竹笛让我将心中的伤痛化为一曲悲壮的曲子在秋天吹响你称我为青春的诗人,江浪才不尽的诗人他要我在金色的秋天度过雪上加霜的日子从眼瞎手残到车祸接二连三的伤痕累累秋天,如此漫长的季节祸不单行,相会在病床中病床中的季节,携带着我走遍热闹繁华的城邦如今是疼痛阵阵,痛在我伤痕累累的身上伤口周围,那活泼的细胞和血滋生的种种欲望如今全要化为整体,竞相生长如今只有我,大难不死的浪子把春天和夏天的喜悦从嘴唇上抹掉将秋天的血痕与疼痛咀嚼浪子似乎苦难而自信抱着一支瘦弱的笔杆和一本破日记本埋下双眼,一夜长眠                 选摘文章:归宿活着,就是背起一张叫梦的床,满世界寻找可供休息的地方.                          ---题记 从故乡出走只这么一次就再也没有回去在世界上的角落 寻找故乡的碎片试图粘合历史让故乡重新在脑海中放光 岁月的风尘在一代代人中传递我来不及悲哀与留恋 收拾起往昔故乡的生活点滴埋起我的心让它不轻易被捕捉如枯叶蝶隐在深秋的林中 溶入苦涩的黑夜让思念的记忆在风中晃动那影儿在寻找生命最后的归宿我从苦涩的记忆中走来 故乡啊是我灵魂的停泊港是我永远的归宿  故乡啊你这苍老的风我将伴随你一生                                                          工作江浪选摘文章:我只想独自在广州 或许我呆滞的眼睛只看得见广州这里有城市浑浊而又陌生的空气缺少温暖的阳光这里一幢幢高大而又雄伟的摩登大楼还有就是一条条拥挤又狭窄的公路广州是一边歌唱一边哭泣的荒漠这声音不会像我失去奶奶那时向故乡的天空发送我痛苦的欲望开拓出一个缓慢地生活着的回响我发誓除非我混出个人样要不我从此不再回到家乡我愿意混迹漂泊在如此陌生的广州这里的雨水如同玫瑰含苞待放在这座寂寞的城市我失去了我的泪水尽管广州的繁荣本身就在欢笑黑暗中白色的欢笑同样和我一起悲伤无论它是黑夜还是它的白天在这座孤单的城市我是个漂泊的浪子生活在云一般的日子里寻找着年轻的梦想失去至亲是痛苦的在寂寞又温柔的夜晚我的灵魂逃脱我的躯体沿着星星的轨道寻找那沾着泥土气味那憔悴而又苍老的影子那曾经是我,那依然是我孤单而又寂寞的影子不是享受也不是悲伤我只是个离乡的浪子被囚禁在变化着的城市之间故事恰似身躯,情节恰似灵魂牵引我走回熟悉的故乡然后是梦幻一个比生命更高的梦幻没有什么原因我只想我少年的梦想燃烧的欲望向着空中蔓延没有方向我只想独自在广州下雨的时候只剩下一个愿望漫步雨中在无情的风雨中站在广州这个繁荣而又陌生的城市角落让风雨一点一点地淋湿我渴望说话的心我只能踮起脚尖向着家乡的方向仰起头面对着无比的遥远自始自终都保持着一种仰望的姿势对头顶上的远空大喊天,你的钥匙在哪里?我要打开宇宙借助雨水的轨迹凭借思念的翅膀置身高空中去寻找我奶奶那熟悉的身影我今生永远的牵挂 自传江浪导读:   这是摘录自江浪才尽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个人文集上的个人简介。或谦谦君子,或豪情奔放;或风趣幽默,或严肃认真;或乐天达观,或郁郁寡欢……足可见其文之美,其情之真,其人之优。 江浪才尽,原名江秀昌,又名阿J。进大学才开始学写诗歌,阅读也相当有限,对自己写出的诗一点信心也没有。慢慢地,我喜欢上了写诗歌。写诗歌并没有改变我个人的命运,但诗歌改变了我对命运的认识,我将对它心存感激。很多人说我是一个书呆子。对于书呆子,可以引用“书呆子看似孤独的苦行僧,其实是逍遥侠,自得其乐;而书呆子看似逍遥侠,其实那快乐是给别人看的”来表明我的观点。也有一部分把我叫做江浪才子,对于这个我也很感冒。因为这一辈子,我别想做诗人,但是属于我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和多彩而美丽,我心中又怎么能不充满诗意?在对诗歌的领悟中,我从浮躁的情绪化写作进入了沉默低调而伤感的生活。我是一个凭着过人的才华,本着朴实的为人,仗着从容的气度,以小兵自称的无冕之王。既具雷厉风行的大丈夫气概,又兼多愁善感的小女子遗风。崇尚自由,追求无拘,生性随和。胸无大志亦少随波逐流。爱好文学,喜欢长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点单纯,喜欢淋雨;虽有时非常自信,却亦常常莫名失落,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但事   快乐江浪 后却又常后悔。崇尚简单,喜欢旅游,更多的时候,简简单单的我,喜欢一个人傻傻地发呆,只祈求拥有一份简单的爱情。走自己的路,我没有理直气壮,但我却很坚定。对我而言,我相信这是一条坚定而又阳光灿烂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走着,痛着。我是幸运的,我是幸福的。  同事江浪导读:江浪才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信奉“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最好”之原则。纵使在八月末九月初其生病住院期间,仍日日在编辑工作中劳碌、夜夜在文学创作中刻苦。其创作热情,其工作态度,实在叫人折服、令人敬佩!选摘这组广东校园文学网部分责任编辑(排名不分先后)的片言只语,让我们一起感受同事眼中不一样的江浪才尽……   李龙华(广东校园文学网责任编辑):认识“江浪才尽”是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上,同为诗歌编辑,于是便多了几分关注,关注他的文章、关注他的思想;因关注也产生了更多惊讶,惊讶于他的多产、惊讶于他对诗歌的热情、惊讶于他的持之以恒。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自己是个书呆子,这书呆子看似孤独的苦行僧,其实是逍遥侠,自得其乐;而书呆子看似逍遥侠,其实那快乐是给别人看的。写诗的人都是“半傻半呆半猖狂,醉眼笑看众生像”的人,正是因了这个呆,江浪更显出了无限的潜力——江浪不才尽。 罗鸿嘉(广东校园文学网责任编辑):总想找一个逼真的比喻,把你的形象界定;也总想寻找一种气味,一种文学依凭的气味。我不敢说你是文学世界里一颗明星,但我敢说你不会是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正如帕斯卡所说,我虽是一根苇草……却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比竹子高明得多。很高兴在这片天空下,我们相约相知,以文会友,用灵魂交谈。当你我是暮年的老人时,在回忆你我在那青涩的岁月里的努力,恍然间一切都那么值得。微笑,从你我的嘴角划过,无怨,无悔! 古海阳(广东校园文学网责任编辑)写诗不是一项儿戏的工作,写诗是一种职责的所在。江浪就是这样一个把写诗当作职责的诗人。江浪的诗没有层层叠叠,过于复杂的修辞;也没有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把戏。读江浪的诗,我感觉到的只是诗歌里面存在着一颗纯真、炙热的内核,它始终熊熊地燃烧着,作为江浪的同事,在江浪于广东校园文学网发稿量超过百篇之际,我向他献上我最真诚的祝贺,并期待江浪更多佳作的呈现。 程承业(广东校园文学网责任编辑)结识江浪缘于诗歌,对于他的人我是不了解,但是从他的文字里或多或少可以知道他的某些。他的诗歌如白居易式的简炼与朴实,把生活里的每一点滴都用心去描绘。如其说江浪是一个画家,不如说他是一个音乐家,把生活里锁碎的音符不耐其烦地捡拾起来,然后用心排列,形成一段段简朴的乐章。 陈永东(广东校园文学网原责任编辑)“江浪才尽”?哦,多少次在那些朴实的字句中听到他那颗温柔细腻的心,在追求自然纯真,说是江浪才尽,那是彻底地害怕自己不再写出那些用少年维特那颗温柔的心烘托的世界的一切,害怕自己脱离诗人歌德的苦闷境界——美好就在眼前,却无法占有!  后记     人言,生子当如李嘉诚,嫁夫当嫁刘德华。 我说,文学当似江秀昌,不愁前路无璀璨。 人本无奇,贵在坚持。水滴石穿,磨杵成针。广东校园文学网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艰难挫折、酸甜苦辣至今历历在目。所幸的是,广东校园文学网一直都有许许多多如江浪才尽一样执着于文学的文友们一路相伴,也有许许多多如江浪才尽一样负责于工作的编辑们一路努力。文学当似江秀昌。我相信,如果每个文学爱好者都能像江浪才尽一样虔诚于文学、执着于创作并能持之以恒,我们的校园文学,真正呈现“百社争鸣、万友齐放”、“你方唱罢我登场”之盛景将指日可待! 谨以共勉!    

    2007-10-16 00:00:00 作者:汤炎忠
    • 0
    • 9482
  • 华南师大校庆专题

      刊发这篇成文于2003年的校庆专题作品,谨于献给我亲爱的母校——华南师范大学                                             ——题记  春秋七十誉满神州  桃李芬芳声播四海——写在华南师范大学喜迎七十年华诞之际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汤炎忠¤¤2003-12-01¤¤                                                                         2003年七十周年校庆庆典现场  广州,中华名城,经济发达,人杰地灵。数千载的风风雨雨,几千年的沧桑更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贤士与智者,造就了众多永垂青史的辉煌和璀璨。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就座落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03年12月7日,一路辉煌、硕果累累的华南师范大学,将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迎来她的七十华诞。七十载砥砺,七十载光辉。华南师范大学见证并参与了我国高师的发展,抒写着教育兴国的绚丽篇章。70年来,华南师大人筚路蓝缕,秉承兴教育人、富国强民的时代重托,造就了一个钟铃毓秀的学术园,开创了“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人文风范,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璀璨。                     2003年七十周年校庆庆典现场              迄今为止,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各类优秀人才。遍布华南地区,粤、港、澳、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既有雄才伟略、指点江山的政坛骄子,又有运筹帷幄、纵横四海的军中名将;既有名满华夏、享誉世界的科技精英,又有为国争光、载誉天下的的体坛名流……而更多的是在各级教育部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骨干力量和呕心沥血、为人师表的教坛楷模。据统计,华南师大学子中有200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办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这是哺育人才的摇篮,厚德载道,传承人类文明,撒播科学精神;这是一座凝重而厚实的学府,泱泱长河,沐浴神州灵气,促进中华繁荣;这是一片圣洁而光荣的沃土,巨掣春秋,孕育无限希望,收获美好未来。作为广东省“教育母机”和“人才智力保障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将在12月7日喜迎七十华诞。届时,华南师范大学近5万名师生将与党政领导、各界名流、各界朋友欢聚华南师大,同庆盛典。良辰美景,嘉友团聚,举杯祝酒,欢颂华章!                              岁月峥嵘 七十春秋 华南师范大学,历经70年岁月铅华的洗礼,曾九易校名,数度迁徙,虽几经沧桑,却依然弦歌不辍,桃李满天下,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穿越七十年时空隧道,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源头不熄的神圣火种。               2003年石牌校区中心公园风光  1933年,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成立,这标志着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正式开端。这时的勷勤大学,虽草创伊始,百业待兴,但作为国内两大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与北平师范大学南北相对,遥相呼应。1935年,学校改称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增设教育系。1938年,勷勤大学教育学院独立成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改称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并在并入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后增设体育专修科。1950年,学校改称为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为加强高等师范教育,加速培养中等教育师资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在广东省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将省内原中山大学的师范学院、广东文理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由广州大学、国民大学等私立大专院校组成)的教育系合并,正式成立华南师范学院,设有9系1科。1952年,高校院系再次调整,又将岭南大学的教育系、广西大学的教育系、湖南大学的地理系、南昌大学的部分文科专业及海南大学的本科部分并入华南师范学院,从而使华南师范学院得到扩大和充实,成为当年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之一,为以后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石牌校区主教学楼远景                                   (图片提供:汤炎忠)    1970年,在全国大专院校调整、易名的浪潮中,华南师范学院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恢复旧称华南师范学院。 198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并将它确定为广东省属首间重点大学进行建设。1985年,学校成立行政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在原函授部基础上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并于1999年正式改名为继续教育学院。1983年4月,华南师大与中山市签订第一个委托人才培养合同,在全国率先实行合同制委托培养人才的办学形式,从而实现了本科、专科、委托培养、联合办学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同样成效卓著,主要表现在建立和健全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位一体的学位体制。1991年,学校设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点,从而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具有师范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 1996年,华南师范大学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全国进入“211工程”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和广东进入“211工程”的4所大学之一,实现了从一所地方高等院校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转变,标志着学校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7年,学校与香港康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办学,在广东增城市创办了华南师大增城学院,开创了广东省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先河。2000年,学校又与南海市(现佛山市南海区)政府联合在南海市成立华南师大南海学院,以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适应广东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999年,学校根据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逐步走学院制发展道路,相继成立教育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00年,又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政法学院;2002年,又成立生命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同年6月,作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院校,学校成立网络学院,开展了面向社会的远程教育。    2003年2月,经广州大学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华南师大成为首批进驻广州大学城的十所高校之一。同月开始,学校全面启动广州大学城校区建设工作,预计在2004年9月,将有首批4000多名新生入驻。岁月不居,天道酬劳。70年沧桑,英才辈出;70年风雨,基础夯实;70年奋斗,璀璨正当;70年跨越,丰碑铸就。如今的华南师大,已成为综合性的省属重点大学,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盛世当前 风流今朝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特别是“九五”期间,华南师范大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已建设成为具有文、理、工、艺术、历史、经济、法学、管理、体育、教育等学科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并实现由教学型师范性大学转变为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目前,学校有广州天河校区、番禺小谷围大学城校区、南海学院校区、增城康大学院校区等四个校区,另有部分学生入住五山大学生公寓。其中,本部天河校区占地面积约13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多万平方米。校内芳草茵茵,花木扶疏,环境幽雅,景色宜人,人文景观遍布,碧水绿草常现,处处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文化氛围,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而位于番禺小谷围的大学城校区面积近1100亩,学校将投资8到10亿元巨资力求将新校区建设成为规模一流的新校园。学校现有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电信工程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信息光电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通讯学院、南海学院、增城康大学院等15个学院,有化学系、音乐系、数学系、美术系、旅游系、计算机系、地理系等7个学系,共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教育技术、物理科学、体育科学等六个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总量在广东高校中排第三),省优课程5门,省重课程29门。华南师范大学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士授权单位,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现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具有师范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现拥有心理学、教育学等2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2个硕士点。学校现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教育技术学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项目,1个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培训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训基地,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主。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立校之本,强校之魂。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华南师大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国内外招贤揽才,组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的雄厚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含中科院院士2名,高级职称700多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多名,省级以上突出贡献专家14名。同时,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等13个学科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授予的教授资格审批权。另外,广东省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教科所等亦设在校内。学校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多人(1998年以来,还招收教育硕士1445人),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400多人,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多人,全日制在校总人数达20000多人。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近20000多人。按照未来的发展规划,学校在未来的10年里在校普通教育本科以上的学生将达到4万人。近年来,华南师大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近6000人,奠定了广东师范教育的龙头,成为广东省“教育母机”和“人才智力保障中心”,为广东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建设教育强省,实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2003年南海校区风光    软硬相兼  双管齐下 面对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华南师大领导审时度势,提出发展的新思路:以“质量、水平、效益”为办学目标,软硬相兼,双管齐下,力图促进华南师大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铸就一个新的璀璨。在“软件”建设方面,华南师大推陈出新,敢于和善于创新,踏踏实实地履践着强校富国之梦。在学科建设上,学校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学科建设思路,突出加强重点学科,巩固发展优势学科,调整优化传统学科,拓展扶持应用学科,大力培植新兴学科。在未来的“十五”规划中,学校将加大调整和优化学科的结构和发展方向,培育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工科为主的新兴学科,使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学科与工科之比达到4:6,从而形成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学科结构。 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贯彻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的同时,学校对办学规模快速扩张始终保持高度觉悟,把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主线,按照“文理打通、大文大理”的人才综合培养构想,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步实行大类培养制度, 尝试“本硕连读”、“4+2”、“4+1”等人才培养模式,从管理体制上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行完全学分制和综合人才培养两项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真正确立“人格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综合性”的发展方向,加快跨学科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打破学科单一化、专业结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通过名牌专业、优秀课程、优秀教材的评估与建设,促进教学基本条件的建设,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求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造就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办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电化教育系李克东、谢幼如、李运林、梁仲熊等创造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93年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在全国大、中、小学中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我国教学现代化。在“硬件”建设方面,华南师大人群策群力,不断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系列可喜的成就,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增添一笔笔宝贵的财富。数年来,学校相继建成了手球馆、游泳池、文化广场、田家炳教育书院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并建有堪称广东高校第一高楼的两栋33层的高层建筑,用作高校教师和学生住房;同时,高达16层的广东省考试中心和高达13层的学术交流中心亦即将投入使用。 2003年9月1日,新建成的符合“211工程”建设标准、可同时满足全校15000名各科学生上课的多媒体网络化第一教学大楼投入使用。大楼长130米,宽70米,面积达35000平方米。整栋大楼由四栋楼房组成。其中塔楼12层,前楼6层,左右两个裙楼各2层。共有多媒体教室113间,其中300人教室4间,250人教室4间,150人教室21间,100人教室28间,60人教室52间,小教室4间。根据大楼智能化设计方案,大楼设置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化教学∕教务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大楼安防系统、内部电话系统、直饮水系统和动力应急系统等有9个智能化子系统。为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师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适应学校的飞速发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学校建有面积达23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图书馆,馆内藏书200万余册。其中外文书刊18万余册,国内外期刊3000多种。学校校园已实现教科网和因特网的高速互联,可广泛地与国内外高校和其他行业进行信息交流。  教研结合鼓足后劲 科研是高校的发展动力和内在灵魂。经过数年努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学校对科研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大大加强,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有了明显提高,教学科研实力逐年强劲,以科学带动学校发展取得良好效果。1999年,刘颂豪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位“土生土长”的院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唯一教育部心理学研究基地;激光与光电子学科进入全国高校五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软件研发正在全国600所中小学推广应用;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教育,在全国“211工程”重点学科中,是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唯一一个体育学科。2001年,学校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获批挂牌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等三个学科获批为全国重点学科,校体育科学学院获批挂牌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解决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主力,代表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目前,华南师大共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项目,1个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培训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训基地,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主办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语文月刊》等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还主办有《中学数学研究》、《热带地貌》、《中学历史教学》、《世界教育文摘》、《教育论丛》、《小学德育》、《中学政治理论与自修》等刊物,好评如潮。    近十年来,学校共出版学术专著1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9000多篇,获国家部委级、省级等奖励项目439项,经鉴定的技术成果134项,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007年大学城校区风光                               (图片提供:汤炎忠)                         强强联合 共谱辉煌 面对改革开放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华南师大走“联合办学、服务社会”的新路,不断同企业、政府以及国内外的兄弟院校强强联手,共同办学,同织美梦,进一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1994年,利用香港康大发展有限公司的财力优势,华南师大同香港康大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创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康大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康大学校,是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寄宿制学校,是广东省内仅有的两所“民办教育实验基地”之一。校园占地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学校已于1995年9月正式开学,现有在校学生近1800人,学校计划招生规模2500人。学校致力于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的师资队伍建设,从全国各地选聘了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21人;特级教师8人。学校一直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办学六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成绩斐然:学生33人次获国家级奖励,61人次获省级奖励,10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2000年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93%,2001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达100%,高考各科平均分在全市均名列前茅;初三毕业班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列市前三名,其中语文、英语的平均分和合格率三年均列全市第一名;小学各年级各科成绩已达到广州市东山区的优秀水平。1998年,华南师大又与康大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在增城市石龙镇创办了华南师大的第一所二级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康大学院,开创了广东省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先河。华南师大增城康大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生,四年来,已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的教学、生活用房,学生公寓可容纳4500多人。现设有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在校学生3700多人。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和学院董事会的决定,学院将逐步扩大本科招生,减少专科招生,至2005年左右,逐步变成为华南师范大学的一所本科二级学院,在校生规模将达4500-5000人。2000年8月,华南师大利用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优势和南海市(现佛山市南海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再次强强联合,同南海市政府成立和筹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并以2001年9月正式招生。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是一所以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华南师大二级公立学院。学院位于南海市狮山科技开发区南海软件科技园,占地32万平方米。校内课室大楼、实验大楼、计算机网路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格调新颖。校园背带青山,前抱绿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风景秀丽。目前学院设有4个系,共28个专业,其中有9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5600多人。学院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并通过校本部的支持设置部分研究生专业,以进一步适应广东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华南师大与南海区政府现正策划在学院附近共建占地近40多万平方米的软件园,为进一步促进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华南师大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现已与美、英、俄、日、澳……等数十所境外大学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部分院校建立了经常性的交流协作关系,互派学生、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03年,华南师大同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又取得系列成绩,分别同澳门亚余进修中心携手创办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澳门教学点;同美国圣道大学合作创办华南师范大学华圣教育中心;同澳大利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联合创办中澳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同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共同创办华澳国际会计学院。                            百家争鸣 竞领风骚 华南师大学生勤奋好学、思想活跃、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校本部现有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校艺术团、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大学城网站等7大社团,另有30多个其他各种各样的社团。同时,各院系均设有团委、学生会、艺术团等组织。各社团群策群力,竞领风骚,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百家争鸣,万花齐放”之盛景,令华南师大当之无愧地成为广东省高校中课外活动最丰富的大学之一。华南师大每年举办学生科技学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当代大学生论坛、女生节、运动会等五大活动系列,为同学们激发创造力、施展才华和智慧搭建魅力大舞台;为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巨大空间;为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营造学术气氛铺就良好的平台。在约一个月的学生科技节期间,各种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展览……挥引着莘莘学子燃烧昂扬青春,踏响追寻脚步,既丰富七彩人生,又充实学海宝库;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之中,精彩纷呈的综合文艺汇演、群星闪烁的校园歌手大赛、青春亮丽的形象设计大赛、荡气回肠的民族风情展、中西民族舞蹈汇演……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相合,高雅中含普及性,小舞台中蕴万千世界,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激情四射的当代大学生论坛中,各路队伍招兵买将,厉兵秣马,唇枪舌战,为学校校园营造了一股思辩雄论的浪潮;而在每年三月举办的女生节,则是一个扬女生风采,塑文明形象,展优良风貌的舞台。还有运动会亦年年搞得有声有色,佳绩连连。为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成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发挥企业、社会和学生的纽带作用,提供各种各样的兼职中介服务,并直接在校内为贫困学生创造各种勤工助学的条件,令华南师大无可厚非地成为广东省高校中勤工助学工作办得最出色的大学之一。为让优质教育走进平常百姓家,支援山区的教育事业,学校、学院年年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优秀学子到贫困山区义务教学,真诚服务,奉献爱心,回报社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大提高了莘莘学子的综合素质。仅2003年下半年,意气风发的华南师大人就用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厚实而光荣的成绩。2003年7日,广东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在华南师大西区体育场隆重举行,华南师大参赛的两支队伍均喜获佳绩,展示了学校的足球实力。2003年,在9月22日—9月25日举行的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南师大共有10支队伍参赛,在广东省赛区的评比中有7支队伍获得全省一等奖,在广东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并且7支队伍在全国的评比中全部获奖。其中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总成绩与武汉大学并列全国第六名,在参赛的师范高校中位居首位,显示了华南师大的素质教育水平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2003年11月20日,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举行,华南师大作为本届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共有6件自然科学类作品顺利进入终审决赛并获将。2003年11月15日,2003动感地带中国大学生街舞挑战赛华南地区初赛在华南师大音乐厅举办,华南师大街舞精英在大赛中大放光彩,取得赴京决赛资格。2003年11月21日,“东方之珠”杯第二届亚洲体操锦标赛在华南师大手球馆隆重举行了开幕式,这是亚洲体操锦标赛开幕式首次在广东省高校举行。华南师体操健儿以良好的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与赛各界朋友的好评。 巍峨白云山,记载了华南师大风雨不变的坎坷与情怀;奔腾珠江水,沉淀着华南师大雷打不动的辉煌与期待!  乘风振翼 再攀高峰 木铎金声,世纪传扬,七秩师大,春华秋实。回首过去,华南师大人倍感丰碑铸就之艰辛;展望未来,华南师大人深知时代重托之份量。当12月7日,华南师范大学七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学校将以隆重、简朴、务实为基调,开展系列的宣传筹备活动。通过对学校发展历程的回顾和传统精神的研究,发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效果,促进学校教学、研究、管理等事业的发展。整个校庆活动包括三大工程:凝聚力工程,形象工程,动力工程。凝聚力工程:启动校庆庆徽、新校徽、新校歌的创作大赛,征集新校歌、新校徽;在校内外开展校友“情系华南师大”和“我与华南师大”等栏目的征稿活动,并组织编写出版《情系华南师大》;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如举行莫熙穆老教授从教65年报告会、华南师大老院长陈唯实座谈会等,力图通过系列研讨会,了解学校历史细节,体会学校精神实质,共谋发展的道路。形象工程:启动校门、广场、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有170多位院士承诺为学校校庆题词。届时将在文化广场建名为“理性之光”的“院士墙”,配上“科学史发展”等浮雕。同时将邀请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举行表演赛。动力工程: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将应邀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傅高义博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等著名学者前来作学术讲座。举办世界太极文化研讨会、举办院士论坛、校友论坛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风光无限好!我们相信,新一代华南师大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把握今天,与时俱进,把华南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影响,具鲜明特色、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型大学!         致谢:   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参考了华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资料、华南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资料等大量文献,在此不再一一列出,一并致谢!            

    2007-08-13 00:00:00 作者:汤炎忠
    • 0
    • 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