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自上世纪40年代末搁笔以来,就从未发表过与小说有关的文字。他创作于36年前的一篇小说《来的是谁》手稿,近日由黄永玉先生失而复得。这篇写于1971年的小说,首次载于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星街大哥》一书中。放老街坊写的传记里首发据出版方《文星街大哥》一书责任编辑庞俭克介绍,黄永玉于去年9月初,在一次吃饭中,心情十分高兴,谈话中透露,表叔沈从文的一篇小说手稿失去30多年后,近日终于回到手中,他欣然提出把手稿交给他出版。庞俭克说,黄永玉建议这份8000字的小说手稿放在老街坊刘一友为他写的个人传记《文星街大哥》里首发。书中记述了黄永玉雄强尚义、重情爱美、幽默通达、吐纳百家的人文情怀,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老街坊刘一友的文字读来朴素亲切,令一个上下求索的探索者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楔子成了没有下文的孤篇记者昨日在黄永玉提供给出版社的沈从文手稿上看到,《来的是谁》由沈从文以漂亮的蝇头行草亲笔写就,全文只是一部长篇家族小说的楔子。8000字的楔子只是小说的开篇,可见沈从文当年的写作计划早已铭记在心中,深具创作的苦心。遗憾的是,他当时的生活正如其本人所说,“远辞京国,移居咸宁,索居寂处……亲故远离,相见无由。”因此,他的这份雄心戛然而止,《来的是谁》也就成了没有下文的孤篇。黄永玉慨叹道:“谁晓得这个长篇写下来以至完成,文学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遗稿创作于“文革”期间黄永玉透露,沈从文这篇未竟的小说遗稿创作于“文革”期间。1969年,沈从文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被抄家八次,作过六十多次检讨和交待后,又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双溪区五七干校“改造思想”。1971年6月上旬,在河北磁县1584部队二中队一连二排五班劳动的黄永玉,突然收到了表叔沈从文从咸宁寄去的一厚叠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有关我黄家家世的长篇小说的一个楔子《来的是谁》,情调哀凄且富于幻想神话意味。”这令黄永玉很是纳闷,“那种地方、那个时候、那种条件,他老人家忽然正儿八经用蝇头行草写起那么从容的小说来?……解放以后,他可从未如此这般地动过脑子。”8000字小说手稿失而复得庞俭克编辑说,,黄永玉一直误以为自己遗失了表叔的这部作品,还为此失落了三十多年。当年,好友黄苗子60岁,黄永玉50岁。黄苗子把手稿借去一看,“我当时见他顺手放进衣服口袋,但以后向他要时,他却总说,‘好像没有这回事……’这使我绝望而恼火,却也奈何不得这位好友满脸委屈冤枉的神情,甚至隔个几年,我就会为这封信翻箱倒柜一回,心想,或者是委屈了好朋友也说不定。”直到今年9月,“前几天黄苗子兄送来一大包信,上书‘原璧归赵’四字,人生如此程度的高兴,不会有四五回的。”黄永玉失去了36年的这份手稿终于回到手中。30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开,可算是一个传奇。沈从文揭秘黄永玉本姓张沈从文的外公就是黄永玉的曾祖父,沈从文计划为黄家写的这部家族小说,本将揭开黄永玉家族的一个大秘密:黄氏家族并不姓黄而姓张。“我们家原来姓张的消息小时就清楚的,为什么姓张而后又改姓黄,而死了之后大家的碑上又刻上‘张公’而非‘黄公’的道理沿革,却是一点也不明白。从文表叔既然打算把我们的家世写成一个长篇,不单小说一定好看,我的家世小乎小焉哉也能弄出个头绪来。”为此,黄永玉确实后悔失去了解开谜团的良机。“其实我当时应就他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多向他请教,失掉良机,后悔不及。”黄永玉感慨道,“从文表叔是我们最后一个老人,你看,没有了。”(记者蔡震)
耿飚将军 湖南醴陵人,1928年入党,参加过长征。主要任历:战争时期:红1军团第2师参谋长、第四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八路军385旅副旅长兼副政委兼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1978年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81年3月兼任国防部部长。 年近九旬的耿飚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外交家。在他的《耿飚回忆录》一书中,作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参与者,首次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 华国锋突然打电话来,说是主席遗嘱有三个字错误1976年国庆节过后,十月二日晚上,华国锋同志突然打电话要我去商量事情,在座的还有外交部两位副部长韩念龙、刘振华。我当时的职务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华国锋说:“乔冠华(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稿上,提到了‘毛主席的嘱咐’──‘按既定方针办’。我昨天见到这个送审稿时,在稿子上批了几句话。我说发言稿中引用毛主席的话,经我查对,与毛主席亲笔写的错了三个字。毛主席写的和我在政治局传达的都是‘照过去方针办’,为了避免再错传下去,我把它删去了。但是,乔冠华已去联合国,他带去的稿子上并未删去那句话,你们有什么办法?”研究的结果,由韩念龙、刘振华回外交部去打电话,通知乔冠华在发言中删去这句话。韩、刘两位走后,我问,从字面上看,“照过去方针办”和“按既定方针办”差别并不大,为什么要去掉这句话。华国锋说:“毛主席没有什么‘临终嘱咐’,毛主席留下的字条有一张写的是‘照过去方针办’。这根本不是什么临终嘱咐,而是针对我汇报的具体问题,对我个人的指示。现在他们把六个字改了三个,把对我讲的变成了‘毛主席的临终嘱咐’。他们这样做,就可以把他们干的许多毛主席不同意的事情,都说成是‘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了。他们就有了大政治资本了嘛!”临走时,华国锋同志对我说:“近日有事要找,你在家里等着。”回家后我看到一些相关的文章我知道,事情就要真的开始了回家后,我特别注意阅读这几天的报纸,看看形势和动向。四日,我见《光明日报》头版显著位置登载着署名“梁效”的长篇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读着这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我觉得“四人帮”已举起了这柄仿造的“尚方宝剑”,一场大决战就要来临。过了一天,华国锋同志给我打来电话,并派车把我接到东交民巷他的住处。他亲自给我倒了杯茶,然后我们就接着十月二日的话题谈了起来。我说:“据我推测,三五天内他们可能会有行动。”华国锋问:“你有何依据?”我说:“他们在上海搞了个功率很大的电台,增加了民兵,增发了武器弹药,那是他们的根据地。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计划十月八日在长沙开始搞游行,九日在上海搞游行,假借‘人民群众’的名义提出由王洪文(或江青)为党的主席,张春桥为总理。接着向国外广播,同时北京也搞游行庆祝。北京有‘两校’还有几个部头游行,逼着那些他们尚未控制的部门跟着参加。到那时形势就严峻了。”华国锋郑重地说:“中央决定,有一项任务要交给你去完成,是叶帅提名的。”我听他这么说,一方面已意识到这个任务十分重大,另一方面出于一个革命军人的习惯,所以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回答说:“坚决完成任务!”六日晚上八点来钟,我家中的红机子电话铃响了,是华国锋本人的声音。他要我坐自己的汽车,迅速赶到中南海怀仁堂。那天岗哨比平时多了,我被派遣控制广播电台一进中南海西门,我见到岗哨比平时增多了,有一种紧张的后气氛。走进怀仁堂,看见华国锋、叶剑英同志正与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等在交谈。这时我才知道,华国锋和叶剑英在征得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同意后,已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华国锋同志立即向我交代任务:“你和邱巍高(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去,要迅速控制住电台和电视台,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叶帅郑重嘱咐我:“要防止发生混乱,防止泄密,注意安全。”华国锋同志问我:“你要不要带支手枪?”“手枪不必带了,”我说,“但是须有你的手令。”他说:“好!”当即提笔给当时的广播事业局局长邓岗写了一道手令:“邓岗同志:为了加强对广播、电视的领导,中央决定,派耿飚、邱巍高同志去,请你们接受他俩的领导,有事直接向他们请示。华国锋。十月六日。”“光我们两个去还不行,”我说,“请你把守卫广播事业局的警备一师的副师长找来,和我们一起去。”出发前,华国锋同志对我说:“一切交给你去办了。总的原则是可以采取处理林彪事件的办法,内部已发生了变化,但外面不要让人看出异常来。”我们到达的时候时间已经入夜我带著十名战士直奔“主题”我、邱巍高和警备一师师长王甫三个人到达广播大楼时已将近晚上10点钟了。我们从警备部队中挑选了20名战士。我带着10名战士直奔局长邓岗的办公室。他看完华国锋手令,好久不说话。我见他在思索犹豫,就对他说:“你如果想给姚文元打电话请示,也可以。”他似乎明白了我话中的含义,连忙说:“没必要了。”我接着说:“那好,请你把领导班子的人统统找到你办公室,就说有事要商量。”邓岗召集来的广播局核心小组成员有11位,在这个会议上,我把华国锋手令念了一遍,要求大家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把工作做好,23点40分,邓岗又召集各部门领导的紧急会议,传达了中央的指示。接着,我给华国锋同志打电话报告:“已经控制住了,领导人都在我这里,你放心。”据邱巍高同志后来告诉我,他当时作了四项布置:第一是控制电台的要害部位,如直播室、机房、制高点等,加强了岗哨和验证;第二是保持电台秩序的稳定,内紧外松,不要让别人看出异常来;第三是保证所有进驻人员的安全;第四是对警备部队进行教育。十月六日晚上的事,第二天在广播事业局内部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全知道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对粉碎“四人帮”的行动是衷心拥护和非常高兴的。个别人思想上比较紧张,但表面上也很正常。我们奉命夺回在这个重要宣传阵地的领导权,总的来说比较顺利,取得了这场特殊战斗的重大胜利。后来有的文章说:耿飚带了多少军队去占领电台,其实这是误传。十四日,党中央公布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我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随后撤离了中央广播大楼。
varalimama_pid="mm_10041068_402594_684352";varalimama_titlecolor="225CAE";varalimama_descolor="4B6584";varalimama_bgcolor="FFFFFF";varalimama_bordercolor="E1E4F5";varalimama_linkcolor="4374BA";varalimama_bottomcolor="FFFFFF";varalimama_anglesize="6";varalimama_bgpic="2";varalimama_icon="1";varalimama_sizecode="32";varalimama_width=250;varalimama_height=300;varalimama_type=2; 蒋介石在1975年逝世前曾交给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一项秘密使命:经秘密渠道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接获消息后,毛泽东则指示邓小平可代表他成行。可惜蒋介石于当年4月5日逝世,两位近代风云人物无缘再碰头。 中共1949年在大陆建立政权,蒋介石则到了台湾。在其后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和蒋介石隔海相望,一个计划有朝一日“解放台湾”,而另一个则希望有一天“光复大陆”。 蒋介石年复一年充满激情地发表反击文告、宣布时间表,“无一日中断”地制定计划方案(据说有一千多种)。从蒋介石退守台湾岛所经历的风波曲折中可以看出,不管出于何种政治动机和政治意识,蒋介石都在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一中一台,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立场是一贯的。蒋介石在晚年多次公开反对“两个中国”的主张。1967年9月7日,蒋介石在与日本首相谈话时说,美国由于不愿卷入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漩涡,于是有了两个中国的想法,借此苟安于一时,“殊不知两个中国的办法,是我所绝对反对,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仅为一种幻想而已”。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和蒋介石有着强烈的共识。统一中国也一直是毛泽东心中最大的夙愿,他不断根据时局的变化调整方针。1950年、1955年的三次台海危急,毛泽东将对台方针从“武装解放台湾”转变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在1958年金门炮战中,毛泽东对中央领导人说:“台湾是要胡适、陈诚,还是要蒋介石,我看还是要蒋介石好。”毛泽东1972年10月曾要求去美国的人前往纽约看望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常驻美国大使顾维钧,邀请他赴大陆访问,并向他转达了统一中国的愿望。1973年春天,毛泽东计划派专机送章士钊飞赴香港,要架通沟通大陆与台湾的和平桥梁,但章士钊不幸病逝于香港。计划就此搁置。晚年的蒋介石思乡情愈加炽烈,他在1975年春节前后交给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一项秘密使命:经秘密渠道向中共发去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接获消息后,毛泽东对二度复出担任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没等共产党回音,陈立夫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毛泽东还没来得及将大陆的信息反馈过去,蒋介石就于4月5日午夜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享年89岁。 毛泽东的警卫人员在从收音机里听到消息后便告诉了毛泽东。出乎警卫人员的意料,毛泽东听后并没有高兴,而是一脸凝重,说了句:“知道了。”此时,无人知晓毛泽东内心的感情。
湛江东海岛:湛蓝大氧库 人气指数:★★★★★乐活指数:★★★★★随着广湛高速的全线开通,广州至东海岛,车程四五个小时即可到达。这里万亩绿林绵延沙滩,轻型航空飞机、香蕉艇、沙滩小跑车、空中拉伞等游乐项目样样刺激,让人玩得尽兴尽情!时间允许,还可到东南边的硇洲岛探寻古迹,品尝火山岛特产——香蕉。东海“人龙舞”东海岛是中国第五大岛,拥有国内最长的海滩,面对浩瀚的南海,与硇洲隔海相望。进入龙海天度假区,十里海滩十里林,只见万亩绿林绵延沙滩,满眼葱绿,海水湛蓝清透,沙滩洁白如玉,走在沙滩上,漂亮的贝壳随处可见。 在碧海银滩上观看龙水岭——东海岛的最高峰,形似一条龙头高昂腾天的巨龙。站在山顶,鸟瞰平坦开阔的岛屿,东海美景尽收眼底。如果还觉不过瘾,可以亲自上阵,乘坐轻型航空飞机、开海上摩托艇……众多的游乐项目绝对让你大呼过瘾。再不然,与渔民一起拉大网、捞海鲜,为自己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也不错。探寻硇洲古韵硇洲岛位于东海岛的东南面,是广东唯一的火山岛,岛内的岩石都是黑色的,且保持着喷发后岩浆流动冷却后的状态,表面极其光滑。岛上的百年灯塔——硇洲灯塔是世界仅有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灯塔建在最高处,灯光可照射20多海里,仍为导航灯塔。旋转的灯光照亮整个岛屿和海面。岛上还有南宋王朝最后的王宫遗址、陆文夫庙、天后宫等历史古迹。来到硇洲,千万别忘了品尝岛上的香蕉哦。这里的香蕉不但肉爽入滑,而且含有钙、镁、钾、维生素B1等丰富营养素。●出行攻略交通:走广佛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阳茂高速、茂湛高速到湛江,全程约380公里,车程五小时左右。背包客可在省汽车站、罗冲围客运站坐班车前往,车票分80元、150元两种。湛江“霞山总站”附近有到东海岛的专线车,每人8元。门票:东海岛度假区门票10元/人;硇州岛上岛费每车20到30元;硇州岛度假区3元/人。美食:“东海香瓜”是当地特产,比一般香瓜小,似苹果,亦称“苹果瓜”,甜且脆。当地有很多海鲜酒楼,沙虫粥、炭烧生蚝、白切鸡、白切狗等都值得一试。住宿:观涛酒店、金龙度假村、温泉度假村、北苑度假村等,价格从120元到300元/间不等。
茂名放鸡岛:发现一个新三亚人气指数:★★★★★乐活指数:★★★★★放鸡岛很小,但小得富有风情。这里的海水碧绿清澈,能见度达8米,站在岸边,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礁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潜水基地。除了潜水,还可以在岛上宿营看日出日落,夜晚打着手电在海滩上捉虾、捉蟹也别有乐趣。潜水者的天堂放鸡岛的海水清澈见底,6至12米深的海滩能见度高达8米,每年5月至8月是潜水的黄金季节。在放鸡岛潜水,你可以体验从浅到深不同海域的乐趣。在浅水区,人如鱼儿在水中穿梭,乐趣无穷;进入深水区,会有一群群彩色小鱼儿结伴同游;再往深处游,会发现惊喜不断,海底深处有一岩洞,深度难以预计,即使是专业潜水员也不敢贸然进入。据说那是以前海盗用于藏放财物的地方。 更加刺激的是这里的夜潜。夜晚的海底只能靠专业潜水手电筒指引,你可以观赏到不爱在白天出来的海洋动物,包括海鳗、龙虾等,它们是黑黢黢的海底世界的主角。木屋观海沿着岸边小路走不到百米,一个简易的茅草棚掩映于万木峥嵘、苍松翠柏之中,这是岛上看风景的最理想之处。抬眼望去,只见海天一色,平静的海面仿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大翡翠,一群群美丽的白鸽在海上振翅高飞!海水日复一日地冲刷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响亮的声音,蔚为壮观。山路两侧,是热带绿色生态展示长廊。丛林中长着野山蕉、山葡萄、仙人掌和许多奇花异木。许多不知名的山花,在万绿丛中点染着赤橙黄紫,给人们许多惊喜。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孔雀开屏呢。 ●出行攻略交通:走广湛高速,往茂名方向行驶,在红博公路左转然后直走即可到博贺,在水东码头乘船20分钟可到放鸡岛。住宿:可在岛上住木屋或帐篷,木屋比较浪漫,有空调,但是没有卫生间。美食:岛上只有一个餐厅,建在半山腰,可以在此享用海景大餐。菜式主要以海鱼、蟹类、虾类为主的地道活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