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 百味人生

百味人生

  • 对善良的奖赏

    一位美国小姑娘玛丽·班尼对自己的遭遇困惑不已,于是,她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向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询问,为什么她帮助妈妈把烤好的面包摆上餐桌,只得到了一句“好孩子”的称赞,而她那个什么都没做、只会调皮捣蛋的弟弟却得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甜饼。她认为上帝对像她这样善良的小姑娘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她觉得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像她这样的好孩子总是会被上帝遗忘,那些表现不佳的孩子反而能得到上帝的垂青。作为《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先生收到过无数封这样的来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向他询问为什么上帝不奖赏好人。可是,他总是无法回答这些心情难以平静的孩子们。西勒·库斯特先生为此心情沉重,他总是为这些感到不平的孩子们担心,却没有好办法来应对这个问题。正在他为无法回复玛丽小姑娘的来信而不知如何是好时,他应一位朋友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婚礼,这场婚礼让他醍醐灌顶。他不但找到了答案,而且因此名扬天下。婚礼很普通,新娘和新郎走进教堂,接受了牧师的祝福。但在互赠戒指时,也许是心情太激动了,也许是过分的幸福让他们有些紧张,两人阴差阳错地都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看到这一幕,那个幽默的牧师微微一笑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西勒·库斯特听到这句话,茅塞顿开。他得出结论:右手本身就完美了,所以无需戒指的点缀,而善人之善,也就是上帝给予的最高奖赏了。发现了这一真理的西勒·库斯特兴奋不已,他立即给玛丽·班尼小姑娘回了信,写道: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这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这封信不仅寄给了那个困惑的小姑娘,而且被刊登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上,被美国及欧洲1000多家报纸转载,让所有和玛丽·班尼小姑娘有着同样困惑的孩子们不再感到不平。如果我们总是在为自己不平,认为自己的善良和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们就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善良已经是上苍给予的最高奖赏,这就是回报。我们无需为自己不平,其实被忽略恰恰因为我们已经很完美。

    2008-07-25 02:36:03 作者:佚名
    • 0
    • 9629
  • 学会一语勾心

     有人有这样的本领:与人交谈,一句话就抓住了对方,让对方愿意听乐意说,或者一下子就征服对方,对其产生特别的好感。这叫做一语勾心。这是一个很实惠的本领,平时说话,你一语勾心就能迅速形成融洽、热烈的交谈局面,让双方谈得很投机,很倾心,就能顺利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这一语勾心在两件事上体现得最为要紧:一是恋爱,二是求职。卡耐基断言:“现代成功人士80%都是靠一根舌头打天下。”如果此话当真,那么一语勾心就是很关键的——“舌头”。要做到一语勾心,需要你有着良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洞悉人际关系的能力,随机应变一点儿也不卡壳的急智和巧舌如簧、口齿伶俐的说话能力。这非一日之功,是需要长期积累和锤炼的。你要即时做得更好,将说话能力发挥到极致,做好以下几点是当务之急:  一、对准对方选择话题。谁都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如果你对准对方选择话题,对方就会倍感兴趣。比如你同恋人初约黄昏后,你就对方的工作、兴趣等展开话题,对方就会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兴致勃勃地与你海聊神侃起来。再如你与同事交谈,别过分以“我”为中心。话题跳不开一个“我”字,对方至多出于礼貌应付几句。如果你谈谈对方职称评定情况、孩子的升学情况、爱人下岗后就业情况,对方一定会有一肚子话被你勾起。阿丁爱写作,脑子总是处于“工作”状态,尽琢磨些写文章的事,一向显得很深沉。在一个会议上,某君与阿丁搭起话来:“你的口才棒极了,上次那个联欢会,你的唐诗朗诵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朗诵的风采。我同你是老乡啊,我经常读你的文章哩,你堪称我们家乡的才子噢!”阿丁听了这样的话备受鼓舞,对此君感到特别亲切,两人虽是一面之交,但一下子就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此后两人好得一塌糊涂。对准对方度越高,你的交谈越能打动对方心灵,为对方所欢迎。为此你要多了解对方,多读点儿心理学,做到一语中靶。  二、表现你的真诚。真诚总能打动别人的心,把自己的真心捧在手心,别人就会推心置腹地与你畅谈。比如你与陌生人之间本是隔了一层的,你的真诚会让对方怦然心动。那种防备心理就会为之融化。再如与异性交谈,双方存在性别差异,矜持和自重之心很难让人,尤其是女性对一个异性过多地敞开心扉。但是谁也拒绝不了真诚之心。真诚代表着一颗冰清玉洁的纯净之心,让人禁不住心荡神驰。真诚是别人体会、感受得到的。人具有这样的天才。但你可以表现真诚,让你的真诚更加淋漓尽致,更具有表现力。比如你的表情、眼神、语气、话语本身,都可用以表现真诚。就是说,你不要让真诚自然显露,而要善于表现真诚。  三、将“一语”设计为“风头”。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有一个好的开头,确实更加吸引人。说话也是如此,开一个漂亮的、独特的“头”,才能把对方的心给“勾”住。这“凤头”型“一语”,自然不拘一格,你可以来个出口不凡,一语惊人,形成无限的说话魅力。你可以设置一个悬念,让你的话形成一种神秘性,比如你讲一个故事,或打个比方。二战时期,英国外汇枯竭,无力从美国购买物资。美国总统罗斯福起草了《租借法》,拟通过租借的方式给英国提供物资,但一些美国人只看到眼前利益,并不能理解《租借法》。为了说服他们,罗斯福说:假如我的邻居失火了,我有一截浇花园的水龙带,要是邻居拿去水龙带,就可以把水灭掉,就可以阻止火势蔓延到我家。这时候我总不能对他说:“朋友,这管子值15元,你得付钱。”这时候邻居刚好没有钱,我看就不能死要这15元钱。罗斯福用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方,说服他的人民,再固执的人,也不会听不进去的。  四、使用一些具有“勾力”的语言。有“勾力”的话都是根据具体情境临时组织的,但确有一些语言本身就更具有“勾力”。比如尊称(尊称人的职位、辈分等)、招呼语(您好、早上好)、欣赏赞美语(你真行、你真漂亮、做得好啊)、感谢语(谢谢你的帮助、您是我的老师)、惊叹语(哇,真想不到啊;竟是这样啊)、征求语(你说说这事,你的意见呢)。这些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勾力”。当然对象不同,又具有不同的“勾语”,如恋爱着的人,赞美和肯定的话语更具有“勾力”;对上司,尊重的话语更具有“勾力”;对同事,工作和福利的话语更具有“勾力”。 

    2008-07-25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696
  • 瓶子满了吗?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与你爱的人共度时光,你的信仰,教育,梦想,或是和我一样,教育指导其他人?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那么,你正在阅读这篇短文,可曾试着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今生的"大石头"是什么?然后,请把它们先放进你人生的瓶子。 

    2008-07-25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710
  • 幸福何来

     有一个人,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上了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时常到凡间帮助人,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么能下田作业呢?”   于是天使赐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有一日,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   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有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活。   天使问他:“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能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地望着天使:“我要幸福。”   这下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明白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  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这些事后离去了。  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是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了他。  然后离去了。  半个月后,天使才又去看了诗人。  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地向天使道谢。  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2008-07-25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716
  • 修剪欲望

    2008-07-25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632
  • 杯子,还是湖泊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很新鲜。”弟子答道。“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文/易明) 

    2008-07-25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