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陷入诡辩的泥潭文/周业锋大多中国人不谙逻辑学,凡遇到争议就不会按着事情的本质去进行合理的分析,而是喜欢举这样那样的例子进行辩驳,为的就是不想让自己的辩论处于下风,所以辩论无论进行多长、经历多少天马行空的“辩证”,都是无意义的,也不会有合理的结果,这样无意义的辩论就谓之“诡辩”。大多中国人越是不懂逻辑学,就越是喜欢诡辩,卖弄自己的丁点儿小聪明,从中满足那弱不禁风的虚荣心。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逻辑学,所谓逻辑都是受到权利影响的变质、混账逻辑,诡辩者可以将白马说成不是马,也可以指着鹿说是马,更加可以把实物说成空物,凡此种种,皆是诡辩所致然。长期以来形成的诡辩风气,影响了大多数中国人的逻辑观念,所以面对一件意思明了的事情,就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就总会有正反两面,好的会被说成坏的,丑的会被说成美的,还美其名曰“客观”,严重危害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致使伪君子、乡愿之俦横流,荼毒着国人的思想。诡辩是毫无意义的,它只能把国人带向堕落、愚昧、无知,无缘于文明、进步、智慧,一代代人的诡辩,就是一代代人的尔虞我诈,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伪善、伪智、伪理、伪进步,在对待真善美的价值观时,诡辩者们充分展现愚蠢和无知,自以为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实际上是到哪里都带着个井,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天。今多数国人之谓进步,是物质之进步,而非思想之进步;今多数国人之思想,是充满诡辩之思想,而非客观、理性之思想。放眼社会,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有之,混淆是非者有之,损人利己者有之;而我们又必须在社会上生存,如果不想受到社会大染缸污染的话,就应该尽早放弃诡辩的思想,做个有道德、存理性、怀良知的人,自利利他,追求真理和进步。
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軟件公司董事长;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18岁上大学一年级那年,我看了《硅谷之火》这本书后,激动不已。我就想,我可以做点什么?就这样,18岁那年,我有了坚持至今的梦想。1991年我去了金山公司,那时候WPS刚起步。199时年我们陷入困境,拳头产品WPS遭到了微软的极其惨烈的竞争。那时第一波的民族软件公司基本都死了,我们也快要关门了,收入几乎跌到了零,很多人离开了。后来我们想清楚了怎么生存,方法就是游击战,微软不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做了金山词霸、金山毒霸等。其实做选择很容易,真正难的是,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能跟跨国公司竞争吗?在只有十几个人的时候,我们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把WPS进行到底,把办公软件做到底。做了这个决定后,是长达十多年“暗无天日”的金山创业史。在上世纪90年代末,金山比现在这些IT公司大很多,但我们错过了整个互联网。我们把最优秀的人大部分派往WPS,做好所有产品都是为了养WPS,我们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袱在长征,在这十几年里,金山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后来那几年我反复在盘算,假如我们不坚持做WPS呢?假如我们顺势转战互联网呢?但我们选择了做WPS,失去了巨大的商业机会。40岁时,我创办了“小米科技”。可能很多人认为40岁已经很老了,但我不这样看,因为我觉得人生目标还没有实现,我愿意再去试一把。我那时压力很大,最担心的是失败了没面子。因为我曾“冒充”创业导师,参与创办了二十多家公司。支撑我一直走下去的还是18岁那年,我曾经有过的梦想。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可以很骄傲地对自己说:我此生无憾。现在看来,15年的坚守,WPS终于获得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历史重新回到1996年,有了今天的商业经验,我还会不会坚持做WPS。现在我想出了答案:假如生命能重来一回,我还是会坚持原来的选择。这就是人的宿命。因为在我的骨子里,在18岁那年,我选择了做一个不平凡的人,太平凡的事对我没有吸引力。所以,我才会选择凭十来个人的小公司去做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这个决定,不是今天40岁的我能做的。40岁之后,我一再讲顺势而为。我觉得20岁的雷军,干了一件什么“蠢事”呢?这件蠢事叫做——逆天而为。顺势就该转向互联网,可是当时我不服气,要扳回来。志存高远与顺势而为冲突时,我选择了前者。不是傻,不是看不到,是年轻人一腔热血,就是想干一番伟大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后悔。
做纸生意的老板在办公室里闲聊,说起一个故事。他说因为自己少发了一根烟,曾让他损失了10万元。大家很奇怪,都想听听。当年他去江西的一个山村造纸厂进货,此前已了解到这家造纸厂濒临倒闭,仓库里堆积有大量的原料。当然得到这个信息的人很多,如果能低价购进这批原料,那么利润很丰厚,少说也在10万元以上。他是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很快说服了厂子里负责供销的人。那个供销科长对他说:“最后要请厂长,也就是咱村长定夺。”第二天,他再到厂里去,在一间泥坯房旁站着几个人,其中就有那个供销科长。他走过去打招呼,然后一根接一根地发烟。发到最后,他发现墙根边蹲着一个人,衣着破旧、两眼无光,好像在想什么心事。他想这肯定是一个闲人,那支烟想递给他却一念之间塞到了自己的嘴上。他和供销科长说了会儿话,让他引见厂长。供销科长却指指蹲在墙根的那位,说:“他就是咱厂的厂长。”他就愣在那里,尴尬得很。这笔生意就这样砸了。他说这次教训惨痛,但心服口服。一根烟毁了一笔大生意,表面上看似乎太戏剧性,其实这背后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这不仅仅只适用于生意。
当她决定推销墓地时,几乎家里所有的人都反对,因为卖墓地是一份不吉祥的工作,很晦气,被人看不起。但是,她不管,她觉得,人既然那么看重活着时的暂时住所,那么就更应该重视百年后的永恒之家,为什么要看低帮自己推荐永恒之家的卖墓人?她怀激情上路,可谁想,一切都远出乎她的意料,她曾无数次跟了多个“目标客户”好几条街,游说他们为自己或者家人买一块墓地,可是得到的却是对方的怒斥:“你给我滚远点,要不然,我就叫人踹死你!”后来,她又跑到干休所里去推销,希望里面的老人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好一块人生的“后花园”,可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被几个老头老太太联手用扫帚狠狠地打了出来。直攻不行,只能智取,几天后,她又带着两个同事装成“青年志愿者”去干休所帮老人们打扫卫生,可从早上一直干到下午两点多,才有一个老奶奶给他们送来了三个苹果和一杯水,推销的事则更是无从说起。就这样,大半年下来,她遇见的全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别说卖出墓地,就连一个有意向买的电话也没接到过。于是她决定改变方法,开始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早上四五点钟就从家里出发,然后骑遍昆明的各个公园和健身广场,硬着头皮向晨练的老人推销。晚上则守在人家的门口,一直等他们回家吃过晚饭后,再敲门,说明目的……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她整整骑烂了4辆自行车。这期间,有一天晚上十点多,她在回去的途中,连人带车被一辆违规的公交车撞倒在地,当司机下来时,她已经浑身是血。面对冷漠的司机,极度虚弱的她有气无力地说道:“你可以不送我去医院,但是你一定要向我道歉。”此时,好多人围观了上来,人群中突然有一个老大妈大声叫起来了:“我认识她,她是推销死人墓地的。”话音刚落,围观的人“呜”的一声像躲瘟神一般四下散去。那天,司机没有向她道歉,她一个人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朝回走。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便开始发誓:“以后在销售墓地的路上,自己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有一天,自己一定要有一辆四个轮子带着铁皮的东西。”之后,她常常自己掏钱,带一些老人们外出游玩,悉心照顾他们,不谈生意,只谈感情,从而慢慢赢得老人们的好感和信任,终于有了第一笔订单。她的坚持有了结果,果然如她当初的誓言:第二年,她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面积只有60几平;第三年,她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虽然也并不是什么名车;第四年,她成了老板,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墓地销售店面;第五年,她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二店面……如今,她已经是身价千万的老总,被业内誉为“墓地皇后”。她说,当所有的人都倒下了,哪怕你是跪着,也是胜利者。她的名字叫唐朝。她说,如果你努力不够,那说明你痛得不够。
他的小名叫阿宝。老家在陕南山区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是个瘸子,母亲是个哑巴,家庭的困难和生活的屈辱可想而知。然而幸好苍天有眼,他的身体很健全。因此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从小学习刻苦的他,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四乡八邻都说石崖村瘸子哑巴的儿子不得了,将来长大了一定是个人物。不出所料,初中毕业,他的成绩全县第一。在当时,只有拔尖生才有资格上中专,这是农村家庭普遍的选择,何况他那样的家庭,上中专可以成为“公家”人,早上班挣钱为家里减轻负担。兴高采烈地,同时又是稀里糊涂地,他读了一所煤炭学校,学的是锅炉专业。四年后,他分回老家位于深山沟里的一个军工厂烧锅炉,专业绝对对口,然而所学的知识几乎无用。因为老工人们没学过一天,照样把锅炉烧得滚热发烫。那是个60年代建的三线企业,由于产品单一,交通闭塞,厂子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厂区里到处是半人高的蒿草,闲暇时,有工友提着猎枪打野兔,尤其是晚上,那“砰砰”的枪声听来很是惊心。一天傍晚,他正在值班,几声枪响过后,一只呜咽的大雁从半露天的厂房上坠落下来。看着垂死的大雁,他的心中蓦地升起一股无法遏制的悲哀。他不由得问,自己的前途究竟在哪里?在这蒿草丛里还要烧多少年的锅炉?此时此刻,他想起了儿时乡亲们对他的夸奖:“石崖村瘸子哑巴的儿子不得了,将来长大了一定是个人物!”这句话就像子弹一样击中了他的大脑,让他羞愧难当,彻夜未眠。无论如何,他得有所行动。于是他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学的是会计专业。那时候,自学考试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教材有时还要从省城邮购。而且,他所在的县城当时未设考点,他每回考试都得坐长途车去市里,还得在那儿住一夜。他一月的工资也就70多块钱,除了给家里定期寄去一多半,除了生活学习,他几乎没有任何消费,基本上还持续着以前穷学生的清苦日子。一切都从头开始。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考过了那个专业的所有课程。然而,当他拿到毕业证,却发现并没有可用的地方。在国营老厂里,清闲的会计职位很紧俏,所安排的基本上都是领导的亲戚或子女。不得已,他向领导请求,烧锅炉之余允许他去会计科帮忙。他想得到的其实只是实践的机会,可就是这样的请求,也被领导拒绝了,而且很快成为了厂里的一个笑话。对于如此晦暗的现实,他思索了半个月。走,还是留?最终,他决定留下来,一方面加紧考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尽快找一个实践的机会。经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在离他们厂20里外的另一个小县城里有一家外资的方便面分厂。在他诚恳地请求下,那家方便面厂的会计部门最终答应了他可以低薪兼职,但条件是,每月得推销出去1000袋方便面。那时候的方便面不像现在这样好卖,而且他的兴趣也不在卖方便面上,于是,他以倒贴运费的方式,全部转批发给了县里的一家杂货铺。五年之后,他顺利拿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成为市里取得注册会计师的第一人。第二年,他被调到了广州总部,并很快被任命为那家外资企业的财务总监,偶然还能看见他在电视里出席一些高峰论坛。顷刻间,他成了家乡的名人,再一次成为四乡八邻街头巷尾热议的对象。他们都说:“石崖村瘸子哑巴的儿子果然了不得,一个锅炉工,摇身一变成了南方大企业的头脑,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然而,与其说不可思议,不如说我们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成功者的光晕里都有着大片你看不见的坚强,那是属于成功者自己的秘密,黑暗阴冷,却又肥如良田!他是我的初中同学,毕业后我们从此天各一方,庸庸碌碌的我至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技术员。汗颜的同时,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我曾不止一次地夸赞他:“这些年你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真是了不起,一般人可没你那样坚强的毅力!”而他总是淡淡地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坚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你不沉湎于自怨自艾,肯于行动,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作家余心言曾经在文章里写过这么一件事,他到日本访问期间,住过一家豪华饭店。饭店干净得超乎人的想象,每一块地砖都光亮如镜。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忍不住问了饭店老板。老板说,每个清洁员都随身带七块毛巾,分别用来擦桌子、地面、浴缸、马桶等,检查员每天抽查,抽查时戴上白手套,只要白手套上沾上灰,就得重新擦拭。而这些清洁员,都是附近的居民。在日本,很多女人结婚后就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等到孩子长大后,才有时间出来工作,挣些外快,而此时她们已非身强体壮,又没什么技能,与社会脱节太久,学东西也慢,而且工作对她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难服从管理,这样的人,没有企业愿意聘用,可是,饭店为什么要用这些人呢?饭店老板的回答,让人吃惊,他说:我们这样的大型建筑在一个地区矗立着,一定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难以想象的麻烦,比如交通拥挤、噪音扰民等,如果周围的邻居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不高兴我们的存在,我们的顾客在附近问路都不可能得到热情的指引,这对我们很不利。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做到使周围的居民因为这家饭店的存在而得到好处,他们认为饭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利益,我们的生意就好做了。很多人做生意,都只想着怎样赚得更多,怎样用最少的钱雇到最好的人,可是这家饭店却毫不吝啬地把好处分给邻居一些,结果反倒这些“邻居”超级认真负责,把饭店的清洁工作做得无可挑剔。让别人得到好处,看似吃亏,其实最终,自己得到了更大的好处,生活中的很多事,其实都遵循着这个原则。作为领导,如果能大方地让下属得到好处,他们工作的热情格外高涨,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这些,最后都会算在领导的功劳簿上,让这位领导的地位牢不可破;和朋友交往中,如果能让对方得到一些好处,比如帮对方分担一些麻烦,陪对方散心聊天,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你们的友谊就会越来越深厚,当有一天,你需要帮助时,朋友一定也会大方地出手,让你轻松地度过危机;跟人合作,如果能少些斤斤计较,让合伙人得到好处,给对方留下诚实可靠的印象,你们的合作便不会轻易崩盘,而良好的合作关系,会让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会让你事半功倍地达到巅峰。就连面对陌生人,也请尽量让对方得到好处,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虽然微不足道,但它传递着正能量,会让别人受到感染,也用微笑和良言来面对你,这样,你也会心情大好,感觉生活无限美好。其实,生活就像回音壁,你把好处抛出去,就会收获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