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 风雨情缘

风雨情缘

  • 李嘉诚的跳槽史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success/2007/1219/071219222424EGKK3DK7K6CJ5GB62G55.html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已恢复生产营业,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万。市景日益繁荣,入夜之后,港岛九龙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满载货物的巨轮,昼夜不停地出入维多利亚港。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有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重新建立,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筹划办一间钟表装配工厂,再扩展为自产钟表。李嘉诚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巨变而兴奋不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光,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一条路,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擎,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要艰辛得多,充满风险,须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的是今后做大事业!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却不知如何向舅父开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五金厂的老板,跟庄静庵曾有业务交往,他出面与庄静庵交涉,请求庄静庵“放人”。庄静庵与李嘉诚恳谈过一次,设身处地站在嘉诚的角度看问题。当年庄静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嘉诚眼下还不会独立开业,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舅父更深一层了解了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李嘉诚开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说,他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皆不同。后者顾客已有购买的意向,而行街推销,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户,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户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里也找不到。推销的艺术,在推销的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悟。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出席高贵场合,不知凡几,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谈锋犀利的人。可他腼腆的另一面,显示出一个可贵的优点来,就是诚实。诚实不仅写在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更表现在他的行为之中。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李嘉诚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了一百多只。家庭用户都是散户,一户家庭,通常只是一两只。高级住宅区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铝桶。李嘉诚来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他很清楚这点,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转意。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这间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20世纪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现从欧美输入的塑胶料制品。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能够替代众多的木质或金属制品。塑胶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趋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时至今日,塑胶制品仍大行其道。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裕阶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没有传统工业,它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港发展的产业。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成雨后春笋的发展趋势。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的艾柯卡指出,20世纪前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20世纪后叶,社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推销大师。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销见长,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耐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十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二十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相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老板认为,李嘉诚未推销出白铁桶,问题在白铁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销术火候欠佳。老板有意与李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诚心竭意拉李嘉诚加盟。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不太好。”“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是作为人生的磨炼,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辞工时,李嘉诚向老板进言:审时度势,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塑胶虽用途广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属制品。一年后,这家五金厂转为生产系列锁,一度奄奄一息的五金厂,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既是形势所然,又是李嘉诚的开导。老板遇到李嘉诚,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的时候,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塑胶裤带公司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浅。另几位是历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经验丰富,已有固定的客户。李嘉诚心高气傲,他不想输于他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3个月内,干得和别的推销员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李嘉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有了压力,才会奋发搏命。坚尼地城在港岛的西北角,而客户,多在港岛中区和隔海的九龙半岛。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乘巴士或坐渡轮,然后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李嘉诚做任何事,都会感谢过去生活对他的磨砺。他不属那种身强体壮的后生仔,而像文弱书生,背着大包四处奔波,实在勉为其难。幸得他做过一年茶楼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练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楼养成了观察人的嗜好,现在做推销正好派上用场,他在与客户交往之时,不忘观颜察色,判断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没有必要“蘑菇”(拖拉)下去,自己还该做什么努力。要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李嘉诚对此有深切的体会。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都无人问津。这一天上班前,李嘉诚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洽谈。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眼见为实,这样洽谈起来更有说服力。果真就有职员早到,还是负责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李嘉诚很顺利就达到目的,该经理很爽快地答应经销塑胶洒水器。李嘉诚的机灵,可见一斑。同时又透露出李嘉诚的诚实。他让产品自己说话,这比一个推销员夸夸其谈地讲产品的用途优点,要可信得多。李嘉诚做推销,愈做愈老练,他深谙一个推销员,在推销产品之时,也在推销自己,并且更应注重推销自己。李嘉诚有意识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他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如俗话所说:“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着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李嘉诚的收入不高,家庭负担很重,他还要攒钱办大事,因此,他交友不允许花太多的钱。这样倒好,大家以诚相见,以诚共处。李嘉诚不是健谈之人,说话也不风趣幽默。他总是推心置腹谈他的过去和现在,谈人生与社会。李嘉诚广博的学识,待人的诚恳,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使人们乐意与他交友。有朋友的帮衬,李嘉诚在推销这一行,如鱼得水。李嘉诚把推销当事业对待,而不是仅仅为了钱。他很关注塑胶制品的国际市场变化。他的信息,来自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他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生产。他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销量应该是多少。全公司的人,都在谈论推销奇才李嘉诚,说他“后生可畏”。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他已熟稔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处。因而虽身为总经理,他却把自己当小学生。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干,极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尝试,兴趣盎然,一点也不觉苦和累。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裤带,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事后伤口发炎,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这事,说:“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李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李嘉诚是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两字。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老板自然舍不得李嘉诚离去,再三挽留。曾有个相士,拉住李嘉诚看相,说他“天庭饱满,日后非贵即富,必会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传为佳话,老板不信相术,但笃信李嘉诚是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最出色的。因此,李嘉诚绝非池中之物,他谦虚沉稳的外表,实则蕴涵着勃勃雄心,他未来的前程,非吾辈所能比拟。这是老板与李嘉诚相处几年,得出的判断。老板挽留不住李嘉诚,并未指责李嘉诚“羽毛丰满,不记栽培器重之恩,弃他远走高飞”。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令李嘉诚十分感动。席间,李嘉诚说了一句老实话:“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裤带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623
  • 爱情的重量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216/07121614392536EE0DI08GK8AJ960I8B.html  男孩和女孩是高中同学,隔着一条过道邻桌。女孩聪慧美丽,有一大群的爱慕者,男孩清秀寡言,从不主动和其他女生说话。女孩有时也会隔着过道观察她的邻桌,见这个男孩在专注地算题,鼻尖渗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女孩就会很奇怪这个沉默的男孩子天天都想些什么。男孩有时也会和女孩讨论问题,但从来都是就题论题,从不引发其他话题。但女孩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男孩每一次考试前都要借女孩的铅笔用一下,再还回来时铅笔已经削得圆圆滑滑,没有一丝刀削过的痕迹,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女孩拿着它在考场作题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再后来女孩每次考试前都把铅笔磨得短短的,好让男孩更有理由为她削铅笔。也算是一种默契吧,男孩和女孩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秘密。但那一次,女孩发现男孩还铅笔时有些异样。女孩打开文具盒,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那是女孩收到的最没有文采的一封情书:我对你的爱净重21克。为什么只有21克呢?女孩想,这么小气的家伙。女孩不禁微微生气了。那是周六学校特意安排的一次数学摸底考试。为了防止学生作弊,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划分了考场,男孩被分到了外班,而女孩则留在了原教室。男孩准备去考场的时候看见女孩正在和前排的一个男生说笑。女孩从书桌里拿出一大叠稿纸的时候看见男孩正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女孩嫌男孩的情书写得不合心意就故意气他。女孩把她的稿纸撕下一叠对坐在前排的男生说,送给你了。男孩的脸有些涨红,但他还是轻声地对女孩说,你可不可以也给我一些纸啊。女孩绷着脸说:“我为什么给你啊?”女孩看男孩的脸瞬间变得苍白,惊慌地看了女孩一眼,转身退去,身体撞上了旁边的课桌。星期一发布的数学考试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数学成绩一向不错的男孩竟然没有及格。数学老师很是气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课堂上狠狠地批了男孩一顿。女孩有些心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向男孩道歉,可是那样自己多没有面子啊,而且她应该以什么理由道歉呢。这样犹豫着,一直到放学。回家的路上女孩想明天吧,明天给他写个纸条。女孩的纸条没能送去,第二天男孩没有来上课,第三天就听到了男孩转学的消息。女孩想不到在她面前说话一贯轻声细语的男孩竟是这么的骄傲和容易受伤害。这样的男孩不要也罢,女孩安慰自己。人的记忆总是倾向于记住快乐而抹去那些不快吧,女孩渐渐模糊了男孩的印象,只是偶尔会记起曾经有一个男孩那么用心地为她削过铅笔。后来女孩上了大学。在青春无忧的大学校园里,女孩的美丽像花朵一样肆意地在盛开着,她理所当然地成了众人的焦点。女孩收到的众多的情书里有一首诗让她特别心动。后来女孩就和写诗的男生恋爱了。月下花前,江畔柳岸,所有的程序都温习了一遍之后,女孩才知道男生的那首诗是抄的。女孩虽然和男生大吵了一架,但还是原谅了男生。女孩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如果结果是注定的,那又何必刻意强调它是如何开始的呢?女孩和男生又和好如初。但是裂开的纹缝又如何能无视它的存在呢?尤其是在年轻骄傲的女孩眼里。如果我们相爱,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女孩在心里对自己说,她希望男生也能听见。一个周末晚上,女孩想让男生陪她去看电影,但男孩却期期艾艾地说今天晚上有一场很重要的足球实况转播。女孩突然有些生气,到底是我重要还是足球重要?女孩提高声音说:“你到底去不去?”男生显然也生气了,断然说道:“不去。”女孩冷笑:“可是你说的哦。”女孩拉住旁边经过的一个长头发男生说:“同学陪我看电影好吗?”那男生惊诧地打量了女孩一下,立刻眉开眼笑地答应了。女孩拉住那人就走。男生抢过去,粗暴地推开那长头发男生,对女孩吼道:“我不准你去!”女孩冷笑:“你少管我,你以为你是谁啊。”男生的脸色变了。“啪”的一声,男生的手掌打在了女孩的脸上。两个人同时惊呆了。眼泪开始在女孩的眼眶里打转儿,女孩咬了咬牙。“啪”的一声,女孩重重地回掴了男生一巴掌,说:“从今以后咱们两不相欠,各走各的路。”然后女孩跑回了宿舍。也许说得太情断义绝了吧,男生再也没打电话过来。女孩大病了一场。病愈后的女孩夜晚在校园里乱逛。走到学校放电影的礼堂,女孩就信步走了进去。女孩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银幕,怎么也无法投入到电影的情节里,但她却异常清晰地听见旁边一对情侣的对话。“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21克》呢?怪怪的!”女的问。“小傻瓜,”男的停顿了一下,估计是捏了捏那女生的鼻子,接着说,“21克是灵魂的重量。西方人传说人死后体重会减少21克……”21克,21克,女孩喃喃地说着,过去的时光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女孩突然觉得心像被一个针尖刺中一样地疼,她把手捂在眼睛上,眼泪却挡也挡不住,顺着她的指缝无声地向下流淌……   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666
  •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215/0712152350360KEHFJB46A3GCKBFFFF0.html   A   殷家浩叫我色女,我称他色男,提到爱情会异口同声的说“恶心不你!”的一男一女,常做的事就是经常游荡在不同的BBS上,装成陌路人相互吹捧,私底下偶尔相互取笑。   我一直把我和殷家浩的关系定位为蓝颜知已。所谓蓝颜知已,用通俗一点话来讲,就是男密友,就是那种比一般朋友更进一层关系,但又不可能发展成爱人的男友。高兴的时候,殷家浩叫我小楚楚,我叫他playboy.据说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已经是浪荡子弟并成为浪荡子弟中的风云人物:扎无数个耳朵眼,穿鼻洞,用圆规改装牛仔裤,挑出线头,东破一块西破一块。腰间一条银链横挂了钱包和手机套,零零碎碎地胡乱塞到屁股兜里。酷毙了!殷家浩形容起来的时候两眼放光,可是无论他怎么描述我都不能够在脑海里勾勒出他曾经的形象,如今的殷家浩是温文尔雅的男子,穿天蓝的棉衬衫配黑色的西裤。在熙来攘往的步行街上开着一家叫“蓝色冰点水”的酒吧,以此来虚度光阴。   我还记得我们相识那天的情景,那是我刚到北京的第一个冬天,天下着雪,我患了很严重的感冒,一个人去医院检查,人在异乡的凄凉使我的心情变得异常的糟糕。   从急诊室出来,我在医院的院子里蹲下来玩雪,裹了雪球到处乱掷,因为一时失手,手中的大雪球扔向了一个低头走路的男子,准确无误的滑进了他的后劲。看着他因气愤而差点变绿的脸,我突然间很不舒服,用沙哑的声音反对着他吼:“怎么了?扔着你又怎么了?谁让你往那儿站了,没长眼睛啊?”他一定没有想到我居然是这样的反应,嘴巴张成O形愣在那里。就这样,我们居然成了朋友。之后的每一年冬天,尽管天空只是飘着丁点小雪花,殷家浩都会不解恨的拉着我去打雪仗,仿佛是要报当年的一球之仇,每每他会烊装咬牙切齿的怒视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霸道的没心没肺的小妖女。     B   殷家浩说话很有自己的特点,喜欢夸张的书面词语,帮了别人一个小忙就能手舞足蹈,你看,我很伟大吧?我很善良吧?如果听到有人没见过《大话西游》时表现出来的表情就是,好像呆在地球上不知道人是长什么样子似的。殷家浩是个很张扬的家伙。我也是。于是我们两个家伙就成了一个团伙。不谈爱情与单身男人做蓝颜知已实在是件不可多得的快心之事,我们就像是两个光洁的玻璃球,用各自的光泽照亮彼此越来越枯燥无味的生活,但即便碎成粉末,他还是他,我还是我,接得再近也还保持着0.1米的距离。从来我都是这样想的。   我们在酒吧里吊帅哥泡美女,大声说话大口喝酒。我对他常用的词语不外乎就是什么纨绔子弟,花心大萝。贪恋美女的他,经常伸长脖子在街上瞎逛,尾随美女意欲搭讪,遭到拒绝之后从来不会觉得郁闷。   我是个高级的无业游民,靠写爱情故事为生,很多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们告诉我写爱情故事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就是要谈恋爱,他们说切身体验之后才能写出真正感人的文字。于是我不停的谈恋爱,不停的失恋,受了伤害眼泪都还没抹干,看到有点修养有点底蕴的帅哥又会垂涎三尺。殷家浩因为一个雪球而成了我在陌生城市里最坚实的后盾,他帮我客观分析男人的本性,给我出谋划策,比如与男朋友相处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情人节应该送男朋友一些什么礼物最好等等。有时候他也会帮我改故事,指出哪一个故事的结局老套了,哪些地方又出现情节不合。     C   我们坐在“蓝色冰点水”里谈论进来的某个神情落寂的人,想像他们的故事,和繁华背后的寂寞灵魂。衣着时髦的端着高脚酒杯坐在热闹却灰暗的地方,像风景一样被人欣赏,他们的眼神是无所顾忌的,那些十指和双唇上涂着深冷的颜色的女子,常常会让人觉得神秘。看他们热闹着,落寞着。不是陪衬也不会是主角,只是一个路人,暂时停留。   在酒吧里写字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但是我想,若不是因为殷家浩,我大概也找不出任何雅兴,殷家浩说我是在玩物丧志,在数字英雄旗下做一份很时髦的差事,闲得发慌的拿着可以任意挥霍的用脑汁换来的钞票。我从来不存钱,领了稿费就疯狂的去买时髦的衣服昂贵的香水,所以有时一两个月卖不出文字的时候,我就变得很穷,每天跟着殷家浩蹭饭,他乐意做我的长期饭票。   那天我们就坐在临门的最后一张桌子旁,很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当那个吐着烟圈的男人走进来时,我俩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绊了个趔趄,但绝对不是因为帅的缘故,是因为他也跟我一样用华硕的笔记本,并且在我经常坐的那个窗口位置打开来写字。殷家浩说:“赌一把吧,他一定会像你一样叫一份什么也不加的咖啡。老规矩,谁赌输了就亲谁一口。”   最后,我的吻重重的落在殷家浩的脸上。得意的笑容在他英俊的脸上一圈一圈荡漾开来。毫不怀疑,殷家浩有着非同常人的洞察力。无聊的夏天,我们就靠这样的游戏来打发彼此闷热而漫长的午后。我经历过不少爱情瞬间剧,他不介意做我和别的男人的第三者,回来后来不忘恭维几句,哎呀呀,那个什么来着的,只那眼神都够你爱的了。     D   一家出版社约我写一部半自传的长篇,殷家浩知道后毫不含糊的举双手赞成,说如果是自传体的话,那他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冬天再来的时候他不再拉着我出去玩雪,尽管雪下得很大,据说是北方近年来少有的降雪量。殷家浩每天坐在酒吧里,放无印良品演唱会的DVD,反复听其中的一首叫做《陪你一起老》的歌: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每天都能够看到你的笑,少了个依靠,伤心没有人来抱……那些歌词我听得都快背下来了,有些淡淡的伤感。   我没有太多空闲去管有些异常的他。我的小说以日进万字的速度进行着,却一直都没有想好结局,我催着殷家浩,天天不厌其烦的让他和我一起设想,我说要不这样吧,领了稿费咱们五五分成。这次殷家浩却不知怎么搞的,变着法子试图搪塞我,就是不给一点意见。   “干脆这样,写你在别的男人身上绕了一个又一个大圈之后,最终还是踏回原地来爱上了我。”他把懒腰伸到一半的时候停在半空,突发奇想。   “恶心不你,这么老套的结局你都想得出来。”我不屑的看着他。   天气就这么渐渐的转暖,春天不约而至。不久后的一天,殷家浩突然说要去美国玩一趟,让我给他照管酒吧,我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他笑着说,要么很快,要么永远消失。殷家浩去了好几天都没有给我消息,我想他大约是在美国玩得得意忘形了。     E   2003年的4月1日,接到殷家浩从美国打来的国际长途:“色女,我在你小说中的结局我已经替你想好了,我10分钟之后进手术室,如果晚上没给你电话,你将面临并不擅长的悲剧。但如果我下来了,我希望你用我上次提供给你的结局,因为那是我一直以来所想要的。”   我笑起来,我知道是愚人节,我说殷家浩,都什么年代了,别再玩这种老土的游戏。恶心不你!我还没缓过神来,电话已经挂断了。   我打开电脑给殷家浩发邮件,我说色男,你居然敢这样愚弄我,看回来我怎么收拾你。   然后我去各个网站的首页看新闻,却看到了扑天盖地的显示香港巨星张国荣跳楼自杀的头条,我对着电脑自个儿发笑,我想这些人过愚人节越来越离奇了,居然有人拿生死来当卖点。可是越看下去,我越不觉得是个玩笑。   4月2号,各大媒体,电视电台纷纷报告张国荣跳楼自杀的事件,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凤凰卫视里的现场直播,久久的说不出来话。我疯狂的打殷家浩的手机。里面的声音在机械而没有味道重复:对不起,你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如需留言,请拨1259,我在电话里面逛吼,我说殷家浩你这个混蛋,我一个人很寂寞,我说你回来,你快回来。   我一个人承受不来!   这一年的春天和每一年都一样,到处鲜花盛放,小区的花墙上开满了粉白的蔷薇。棉絮一样的扬花白白地像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漂浮在空中,树上的玉兰花香溢满了整条人行道,酒吧每天都笼罩在花香中,还有那海棠,风一吹,整个城市都落满了花瓣。高出去望的时候,四处都是绿得心痒痒的梧桐。那么高高大大地在春风中摇曳着。手掌形状的叶子有着掌纹一般的脉络。反正,满世界都是一片生命的颜色。这一年的春天还发生了几件大事,朱总理挂职了,两会开完了,美国真的就对伊拉克动起武了……这个多事之春,非典型性肺炎肆虐在南北大地横行撒野了,很久很久都找不出致命的原因,黄土地上到处飘着白醋的芳香。我也开始像那些小心翼翼的人一样戴着口罩上街,让自己不往人多的地方钻。我开始若有若无的想念起殷家浩,我想要是他回来看到从来不拘小节的我也变得如此,一定会笑得直不起腰来,然后对我说,小楚楚,恶心不你。     F   我站在阳台上寂寞的喝一杯果汁,那种落日一样颜色的果汁,一只乌鸦突然扑棱着从杯子边缘飞出去,杯子跌在地上,变成无数晶莹的玻璃,落日的颜色溅到我的小背心上。我赤着脚,踏过无数的晶莹,不能自控的叫出殷家浩的名字。   我一直等到太阳升了好几次又落了好几次,我的电话从此没再响过。   几天之后,一个戴眼镜的夹着公文包的男人找到我,我讨厌极了这个赘肉横生的家伙。他从包里掏出一些东西之后对我说:“我是殷家浩先生的律师,他委托我如果今天接不到他的电话,务必把这些东西转交给你。”   我接过来看,大大的“遗嘱”两个字剌疼了我的眼睛。上面写着把“蓝色冰点水”转给我的有关事宜,还有一封莫名其妙的英文信。密密麻麻的字母蚂蚁般爬在蓝色信纸上。   我在电脑上弄了半天,按照字母与空格键的提示,用智能五笔输入法一个键一个键的敲完,屏幕上出现了一串这样的文字:“小楚楚,当你看到这个东东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你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还记得在医院里遇到你的那一天吗?医生就对我下了死亡令,爱和快乐能够让我活这么久,我想我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你陪伴着的三年时光算是赚来的,我快乐是因为心有所属,喜欢冬天,那是因为下雪的时候路面很滑,可以牵着你的手,一路的笑着走过去,给你温暖。   你记得不能流泪,你应该是快乐的,如果我不离开就让你每天都高兴的话,我情愿留在世上,但是你知道的,这些事情,并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不像你写故事那样,可以任由你操纵安排。   我最后的愿意就是,你能找一个爱你疼你的人,天天牵着你的小手去逛马路,下雪的时候你们去打雪仗,一个又一个的冬天。直到永远。还有,迁就我一回,在你的自传里面我一直都想做主角,你答应我好吗?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   我在自己的胸膛里,听见了怦然破碎的声响。疼痛很清晰的像海藻一样蔓延开来,将心揪得气若游丝。除了没完没了的泪水,我还能怎样?或许有些爱,不到生命的尽头,是不能说的,就算说了也会被当成一句玩笑。我知道,不管自己是不是同样没有觉察地爱了他这些年,最终的结局都已经确定,没有人可以更改。这个愚人节一点也不好玩。     G   那部轰动整个城市的小说由悲转喜,最终,殷家浩成了我的亲密爱人,出版社一下子跟我签了三个书稿。这本书让我一下子名利双收,鲜花和掌声纷至沓来。可是我不快乐,非常的不快乐。   签名售书完了之后,我把我的手稿全数烧给了殷家浩。我说殷家浩你混帐,我说你为什么要给我安排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让我一个人承受。我的泪随着飘舞的灰烬飞洒,风一直吹啊吹。   没有人再骂我色女,没有人再叫我小楚楚,没有人再跟我打雪仗……我很寂寞。   有时候我多希望我自己的爱情或者人生只不过是我写的一篇小说,那样我就可以把一切不完美的,再重新安排设计一遍,按我自己想要的生活,设计一个人和自己彼此深爱,从一开始就不分离也不放弃。许一个地久天长的誓言爱到永远。   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716
  • 为爱,把绝望当希望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213/07121353449B6G227D2FKGDFF947I57.html   他们是一对中年夫妻。40岁了,有一个16岁的女儿,他们的单位都不好,前两年就嚷嚷着下岗。她对他说过,只要不下岗,什么苦我都能吃,我害怕风雨飘摇的生活。他说,没事,别怕,有我呢。   结果是他先下了岗。   这让他很感觉意外,他是单位的业务尖子,但最后还是下岗了。但他还和往常一样去上班,带着她给他做的盒饭,晚上按时回家,大家都以为他还在上班。   很冷的冬天,他无处可去,去找工作,四处碰壁,冷得不行了,就坐三块钱的环城地铁,在里面待上半天,暖和够了再出来。   第一个月。他的工资没有拿回来,他对她撒谎,我的工资在地铁里被人偷走了。她说,没事,你别急。   第二个月,他找了份汽车修理厂的工作,又脏又累,有时候很晚才回来。她问,你身上怎么有这么重的汽油味道?他说,我和朋友们学开车呢,将来,我们也买辆车开开。   第三个月,他被人家解雇了,跑到煤厂拉煤,那是最苦最累的活,为了妻子和女儿,他必须干,因为40岁,他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了,即使这个工作,还有好多人排队等着呢。   干一天活,他必须把自己洗干净,否则面目全非的他让人根本认不出来了,他在一个极便宜的澡堂子洗澡,一次两块,那里放着一套要换的衣服。   他怕她知道自己下岗,他想,她是个脆弱的女人,而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撑起这片天。   那天晚上,他下了班去洗澡,一进澡堂,他忽然看到了她,自己的妻子正在招呼女客人换衣服,女宾部最近开展了搓澡业务,搓一个人可以挣到三块钱。   妻子没有认出他来,因为他一脸的黑,他赶紧跑到男宾部。   那天晚上他问妻,你们单位忙吗?妻说,忙,累死了。   第二天,他没去拉煤,而是偷偷跟着妻子,妻子又进了那家澡堂子,她根本没去上班。他打电话到她的纺织厂,人家说,早散架了,两个多月了。   原来她也下岗了!   但是她怕给他增加压力所以没告诉他,她一个人承担着下岗后的痛苦、这个最怕下岗的女人,却用自己坚强的臂膀让他感觉到了宁静。   连他们的女儿也懂事了,学会了做饭,不用再催着学习了,也不再要那些化妆品和漂亮衣服了。   那天在灯下吃饭,她说,你的手越来越黑了。   他说,你的手越来越白了。   他们的手握在一起,为了生活,为了家,他们都在努力地和生活纠缠着。他把她搂在怀里说,明天你生日,我请你洗个澡,花三块钱让别人给你搓搓背。   她哭了,颤抖在他的怀里,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她说,有一天,当我看到你拉煤时,我就知道,你是一个让我一辈子吃苦都值得的好男人,因为你能为爱承担。   一年之后,他们开了一个小吃店,他学会了厨艺,而她则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小店弄得干净整洁。再一年,他们真的有了自己的车,虽然是一辆二手的夏利,但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开着去郊游了,女儿上了一个好大学,一切都那么美好。   他说,知道为什么我们过得这么好吗?   她答,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从来都想着为爱承担所到来的一切。   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697
  • 用一生去等待一个约定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211/07121102027JDEFH2C97280447DF8E1.html    小的时候,明亮温暖的下午,她会站在他家的窗下,高声喊着他的名字。然后他会从窗口探出小小的脑袋来回答她:“等一下,3分钟!”   但她通常会等5分钟以上,因为他会躲在窗帘后面,看着她在开满花的树下一朵一朵地数着树上的梨花。当他看到分不清哪个是花,哪个是她的时候,才会慢吞吞地下楼去。她看到他,会说:“你又迟到了。”然后,他们就开始玩过家家,她是妈妈,他是爸爸,却没有孩子。    她把掉下来的花瓣撕成细细的条,给自己的小丈夫做菜吃。    上中学的时候,她和他约定每天早晨7点在巷口的早餐铺见面。她总是很准时地坐在最里边的位置,叫来两根油条。7点10分以后,他拖着黑色的书包出现在有些寒冷的阳光里,表情懒散,脸上有隐隐可见的牙膏沫。她看到他,会说:“你又迟到了。”然后他坐下来开始吃早餐。她把他脏脏的书包放在自己的腿上。   她把粗大的油条撕成细细的条,给他配着热腾腾的豆浆喝。   高中毕业典礼那一天,他们去了一家婚纱店。她指着一套婚纱对他说:“我好喜欢那套婚纱。”他看着那套婚纱,它不是白色,而是深蓝色的,蓝得有些诡异,有些忧郁,就像新娘一个人站在教堂里,月光掉在她如花的脸上时,眼中落下的一滴泪。   然后他轻声告诉她:“等你嫁给我的那一天,我把它买给你。”   大学他们分居两地,当她打电话询问他的信什么时候会到时,他常常回答她大概3天以后。而她接到信的时候,已经过了7天。于是她会在回信里包上新鲜的玫瑰花瓣,然后写道:“你又迟到了。”   她把日记撕成细细的条,夹在信里寄过去。她想如果他细心地把那些碎条拼起来,就可以读到她在深夜对他的思念。   毕业以后,他们有了各自的工作。有一天他说要来看她,于是朴素的她第一次化了妆,匆匆赶去车站。她看着空荡荡的铁道,觉得那是些寂寞的钢轨,当火车从它们身上走过,它会发出绝望的哭声。   火车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她看到他变得比以往更加英俊,只是眼中少了一分懒散。接着她又看到他的身边有一个笑颜如花的女子,他介绍那是他的未婚妻。   她只是说了一句:“你又迟到了。”   那天晚上,她把他写过的信撕成了细细的条,让一团温柔的火苗吞噬了它们的身躯。   他结婚那天也邀请了她。她看到新娘是如此的美丽,穿着一套洁白的婚纱。那婚纱白得十分刺目,像是在讥讽她的等待。没有人发觉她在晕眩。   第二天她就搬去了一个小城市,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她决心要从这个世界里蒸发,从他的生活里蒸发。   他像大多数都市里小有成就的男人一样,经历了事业上的成功、失败,离婚、再婚,再离婚、再结婚,丧妻。在他的生命里路过了许许多多的女人,有些爱他,有些被他爱,有些伤害了他,有些被他深深地伤害。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当他恍惚记起曾经那个站在开满鲜花的树下一朵一朵数梨花的小女孩时,自己已经是七旬的老人了。   他寻访到了她的讯息,认为自己应该带一点见面礼给她。后来有人告诉他,她一直都没有结婚,似乎在等待一个约定,只是这个约定的期限不知是在何时。于是,他知道自己该买些什么了。   他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一件深蓝色的婚纱,他的确找到了很多件,只是没有一件像当年那套一样,有着孤独新娘在月光下的第一滴眼泪感觉的深蓝色婚纱。辗转反侧,终于他从香港一位收集了很多套婚纱的太太手里买下了那样一件婚纱。   那位太太听过他们之间的故事后坚持不收钱,但他还是付给了她55元钱,因为从他许下买下这套婚纱的约定到现在已经过去55年了。   他带着那套深蓝色的婚纱,匆忙赶到医院。他从不知道自己70多岁的身体居然可以跑得这样快。但是时间是最捉弄人的东西,在他怀抱那堆深蓝色的轻纱踏进病房的那一刻,她停止了呼吸。   他觉得这一幕是那么似曾相识,只不过不同的是,她不能再对他说一句:“你又迟到了。”   她一直都在等待约定的期限,尽管他总是迟到。   但她从没想过,那最后一个约定的期限,就是她一生的时间。    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728
  • 爱情破了,也许就再也回不去了

        本文摘自《经典文章》http://www.jpww8.com/love/2007/1221/07122121175842051KFHDI6BAA4K64A0.html   一开始,她压根儿没有正眼瞧他。在她的心目中,早已给未来的爱人勾画了严格的标准。而他,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在标准线之外的:没有高学历,看不到前途,且出生在贫穷的农村。   但他并不因此气馁和自卑,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乐颠颠地出现在她面前。她的电饭锅坏了,灯坏了,下水道不通了,他不声不响地替她一一修理好……最终,她被他打动了。他们结了婚。   他每天按时下班,又是做饭又是干家务的,从不让她伸一把手。吃完他做的可口饭菜,她去看电视,他再收拾家务。   有一次,他从衣柜里翻出许多她穿过的旧袜子。她喜欢买各式各样的纯棉袜子,喜欢那种绵绵的,暖暖的,很贴心的感觉。那些旧袜子中有的只破了点洞,扔在那儿积了一大堆。他坐在她身边,一边陪她看着电视,一边飞针走线,缝补袜子。她欣喜地发现,那些破了洞的袜子,经了他的手,竟变得完好如新。她笑问:“会补袜子的男人还真少,你是怎么学的?”他笑,不言语。   在许多个温馨的夜晚,袜子就这么一双一双补好了,他折叠好,一层层码在抽屉里,她静静地看着,心里漾满了甜蜜和温暖。   日子一天天悄然滑过,她安然地享受着他的爱,心想,这样的日子也蛮好,如纯棉袜子一般,朴素却温暖。   一天,她的一个多年没联系的大学好友和她丈夫突然来他们的小屋造访。女友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闲聊中,他们流露出的富贵和骄傲,让她深深受了刺激,她觉得相比于这个很平常的女友,自己竟是这样的失败。   同学夫妇走后,她的心开始暗流涌动。她看着他,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真是平庸无能。她陡然升起一股莫名的火,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袜子,大声说:“你除了补袜子,还有什么本事?”   她和他大吵了一架,两个人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他们终于分手了。离开的那天,他说:“让我再最后为你缝一次袜子吧。”他穿针,走线,依旧是那样一丝不苟,她哭了。   他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的尽头,她的泪,滴在温暖的袜子上。   后来,她又结婚了,终于得到了她要的生活,别墅、车子、金钱,可她却并不快乐。许多个夜晚,她守着偌大的房子,等她的丈夫回家,等得心空落落的,就像那空荡荡的房子。这时,她想起了他,想起了那些个温馨的夜晚,他们相守的日子。   她终于明白,只有他是最在乎她的。他对她默默的付出,为她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袜子的耐心,全是因为深爱着她啊!她在心里叹息,袜子破了,可以补好,可她的爱情破了,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并不表示赞同文中的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7-12-21 00:00:00 作者:佚名
    • 0
    • 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