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动感校园

动感校园

  • 三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三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数叶”社会实践队之高年级语文课2018年7月24日,古劳水乡的清晨,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飘飘扬扬地挥洒着,迷蒙一片,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冉冉升起。“小数叶”的老师们撑着伞为学生们引路,不忘提醒他们小心滑倒。高年级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主讲的是妙玲老师,主要内容是古劳水乡的当地特色文化。课堂开始时,妙玲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有外国友人和游客来古劳水乡游玩,你会怎么向他们介绍这里”,学生们争先恐后回答,说出自己对家乡的想法。接下来,妙玲老师从地理位置、区域特色、自然资源、民间文化、当地名人五个方面介绍古劳水乡,当谈到民间文化之龙舟赛时,学生们纷纷谈起自家的龙舟队,老师播放一段今年龙舟赛决赛的视频,学生犹如在现场一般热烈。至于当地名人,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梁赞”,可是关于梁赞的生平事迹却知之又少,只知梁赞是咏春的传人,接着妙玲老师用一段讲述梁赞生平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位晚清武术家,最后以文化常识竞赛结束这节课。古劳水乡,被称为“岭南威尼斯”,在鹤山市的西北部,那一口口的鱼塘,一条条的“围墩”,以及状如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大小河涌,构成了威尼斯般如诗如画的水乡风光,使人着迷、沉醉、留恋。古劳水乡水网纵横交错,小艇穿行如梭,两岸蕉林摇曳,万亩鱼塘似明镜耀目,养殖业发达,从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到桂花鱼、鲈鱼、鳖鱼、基围虾、美国蛙等高附加值的优质品种,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古劳,水甜土腴,人杰地灵,是晚晴著名武术家梁赞先生的家乡,更孕育了黄百鸣、易建联等名人。咏春拳的起源与发展一致被认定为:“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古劳是学习咏春的好地方,是聚集咏春武术精髓之地,是充满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                                                  撰稿人:冯雅怡                                                  摄影人:周灿彬  

    2018-07-24 21:48:50 作者:冯雅怡
    • 0
    • 9631
  • “皮孩子”亦须拥有健康的身体,从运动走起

    “皮孩子”亦须拥有健康的身体,从运动走起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天气阴天多阵雨。在偏远的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双桥小学里,“小数叶”社会实践队的十天之旅已经“余额”不足了,今天已经是实践的第七天,还剩下三天。队员们见证了孩子们从乖乖听话的好孩子变成“坏孩子”,他们的天性已经暴露了,他们很贪玩,管理并照看他们已经显得有些艰难了。虽然有些队员经历了这七天已经显得有些疲惫了,但是,队员还是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在上午雨后,高年级刚好要上第三节课体育课,还有操场上并没有很多积水,地板很快就干了,这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高年级的学生由体育老师温景添和赵劲贤带队下到操场上,孩子们像是脱笼的鸟儿般四处张望并打闹,经过一番思想教导后,排好了队伍。在排好队伍后,全体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做了热身动作。三下乡安排的体育课内容由体育老师安排,老师把男生和女生分开学习不同的运动类项目,是为了培养男孩子、女孩子各自爱好的运动兴趣,并为了减少由于性别不同所带来的运动伤害。男生由赵老师带到操场的另外一边,男生的项目是标志桶运球,标志桶放成两排,男生亦排成两排。先由老师示范了怎么运球后,学生稚嫩的脸蛋上充满了对足球的喜爱,学生亦模仿老师的踢法,最后演变成男生于男生之间的比赛。在操场的另外一边,由温老师带领的女生队伍全体在踢毽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们以前是不会踢毽子的,到了慢慢学会了如何用脚内侧踢毽子。体育课堂接近尾声了,老师希望体育课可以给孩子们快乐,并希望他们能从中领悟一些人生道理,并对孩子们爱上运动寄予厚望。撰稿:萧丽房摄影:叶丽青

    2018-07-24 21:47:27 作者:萧丽房
    • 0
    • 9675
  • 孩子们的守护者——班主任

    孩子们的守护者——班主任7月24日,今天天气阴雨绵绵。屈指一算,已经是小数叶社会实践队来到江门鹤山市古劳镇双桥小学的第十一天,距离三下乡结束还有两天的时间。在陪伴孩子们的日子里,不得不提到孩子们的守护神——三个年级的班主任们,她们几乎在每一节课都在看着自己班的学生,生怕自己班的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这些班主任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热情和真情守护着这班孩子们,虽然同学们小小年纪,但是仍能感知到班主任老师的温暖,倍加珍惜和老师一起的时光。童心需要真心去灌溉。可能是出于对班主任一职的责任感,这些班主任尽职尽责,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喜爱。班主任们平时要管理一个班级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了,有时还要整理一些资料更是忙的晕头转向。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们还在工作,周围一片安静,只有一间课室灯火明亮。在灯火明亮的教室里,留下了她们忙碌的身影。记得第一次和孩子们相见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微风吹拂,一切显得那么美好。每一位老师都抱有满腔的热情,想象着孩子们多么地懂事、可爱、聪明。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都是那么地调皮。于是班主任们的职责就是管好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调皮孩子。针对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方案。每天找这些调皮的孩子聊天,开导他们。这些工作不仅繁琐,而且耗费精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做了班主任就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孩子们的每一张笑脸就是班主任老师的最大的满足。如果说孩子们是上天带来的天使,那么班主任老师就是守护着这些天使的守护者。撰稿:张炜莹摄影:叶丽青、周灿彬

    2018-07-24 21:46:00 作者:张炜莹
    • 0
    • 9668
  • 感谢默默无闻、从不露面地付出的人儿

    感谢默默无闻、从不露面地付出的人儿——神出鬼没的摄影师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天气阴沉并持续下雨。今天是“小数叶”社会实践队在江门鹤山市古劳镇双桥小学的第八天了,下乡的“余额”所剩不多了,就仅剩两天,还有部分队员心里一直想念着回家。但是,他们和学生相处的这八天时间里,和学生结下了一段情——师生之间的友谊,这将是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真实片段。常说:哪里有摄影师,哪里就会留下足迹。在“小数叶”社会实践队里面,有一个低调的、神出鬼没的组别,名为摄影组,里面仅有三名摄影师,他们分别是吕晓莹、周灿彬和叶丽青。三位摄影师用他们高超的技术,拍下了许多关于“小数叶”社会实践队与双桥小学的学生在下课后玩闹的照片,照片中的孩子们露出白白的牙齿,嘴角上扬,玩的不亦说乎。在上数学、语文、英语趣味课的时候的照片,当老师出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的时候,摄影师抓拍到孩子们积极地举手想回答的画面。在上手工课的时候,稚嫩的、天真浪漫的孩子们认真紧跟着老师学习折纸的美好画面也被摄影师抓拍了,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学生请摄影师给他们拍下亲手制作的作品照。在上武术、体育课的时候,好动活泼的孩子们的照片肯定少不了,照片中的他们像脱了缰绳的野马般,活奔乱跳的、嬉笑打闹的。把每一个甜美画面瞬间留下,少不了摄影师的功劳,真的衷心感谢摄影师在背后默默付出。他们辛勤地付出被队员们看在眼里,却记在了心里。 值得大家感谢的人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有门卫叔叔、保洁阿姨、环卫工人、警察叔叔等,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付出的人。希望人们可以衷心地感谢默默付出的各行各业的人。撰稿:萧丽房摄影:叶丽青、周灿彬  

    2018-07-24 21:24:03 作者:萧丽房
    • 0
    • 9624
  • 三下乡|书法课堂,翰墨飘香

    三下乡|书法课堂,翰墨飘香                                    ---“小数叶”社会实践队暑期下乡活动之书法课2018年7月24日,“小数叶”社会实践队暑期下乡活动开营第八天,活动接近尾声。清晨,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帘是那样密,那样细,雨点是那样小,斜打在平静的池塘面上,激起朵朵水花。早操因天气原因取消了,文艺晚会临近,各个小组抓紧时间排练节目,争取当晚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家长和老师们。中年级第一节课是书法课,主讲老师是林敏怡老师。在开始练习书法之前,敏怡老师提醒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坐姿,巩固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然后是练习“火、快、方”的笔顺,从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的情况上看,大部分学生在书写“火、快”时都没有按照“先两点后中间”的习惯,“方”字都能做到书写正确。接下来是练习“及、乃”的笔顺,这两个字字形相近,但是笔顺完全不同,“及”是“先写撇,后写横折折撇”,“乃”是“先写横折折撇,后写撇”,学生们认真听敏怡老师讲解,分辨清楚这两个字的笔顺了,最后以欣赏周恩来总理的一首诗结束这节课。书法,是中国汉字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在本节课上,敏怡老师通过教授笔顺,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写得更匀称、美观,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撰稿人:冯雅怡                                                   摄影人:叶丽青

    2018-07-24 21:20:44 作者:冯雅怡
    • 0
    • 9800
  • 小小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小数叶”社会实践队举办科技大赛为了培育同学们的动手、合作等方面的能力,7月24日下午,“小数叶”社会实践队在双桥小学的礼堂举办了“走进科学、走近理想”科技大赛。大赛以小组形式开展,在大赛开始前,小老师们已经在礼堂的地板划好了方格,每个小组就在方格里活动,大赛内容为小组共同设计一条滚玻璃珠轨道。由于之前上过相应的课程,所以许多小组在拿到相应地材料后便直接“开动”了,直到志愿者老师们过去提醒他们应该要在小组内讨论、设计好一个轨道才开始行动,他们才开始讨论。低、中年级的小组往往争论得比较久,高年级同学则很快开始行动。不久后,各小组都相继进入到“动手”环节。只见有些小组分工明确,有人把卡纸折好,有人负责剪卡纸,还有人则在一旁默默地撕透明胶,每个人都认真地在把自己的那一步做好,然后传下去给下一步的同学;而有的小组则表现得没那么团结,因为设计、分材料等等的问题而吵架,需要志愿者老师去调解,但调解好后便又很快地投入工作了。从那“丝丝”的撕透明胶的声音、那上下快速裁剪的剪刀,看出同学们极其认真的样子。很快作品就初见模型了,有螺旋形的、有过山车型的,但更多的是像直滑梯这种比较单一形状的设计。但也有不少的小组为轨道加上了隧道、拱门等等精巧的设计。有趣的是,有几个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有的小组在轨道处贴上了星星,为原本单一的轨道增添了活力;还有的小组在轨道的终点处高高的“竖”起了一个“爱心”,象征了玻璃球到达了幸福的站点。老师也为他们有如此般的创造力感到开心,在评分时大家都笑着说要给他们加点“创意分”。科技大赛的举行也许只是“小数叶”社会实践队在下乡中一个小小的活动,但从中却可以很好地考验同学们的团结合作、动手及动脑能力。希望同学们除了完成作品之后,还能牢牢记住他们整个小组一起为一件事而共同努力的过程。 撰稿:陈满婷摄影:吕晓莹、叶丽

    2018-07-24 21:18:22 作者:陈满婷
    • 0
    • 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