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和广州市东山湖公园正式达成共识,双方将以园内的晓园为场所依托,共同打造公益文艺惠民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公益书画展览、公益图书展阅、惠民讲座、公益培训、朗诵交流、影视鉴赏、交流雅聚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惠民服务。旨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据悉,广州东山湖公园,俗称东湖公园,建于1958年,陆地面积约12.2公顷,湖面面积20.914公顷,系集游览、文体、娱乐、休息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比邻母亲河珠江、中共广东省委、珠岛宾馆等,门口即是地铁六号线东湖站,地铁十号线东湖站也在紧张建设中。“东湖春晓”,更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立足广州,面向全国,团结青年,整合资源,强化服务,芳华四年,组织开展了包括征文、讲座、采风、研讨会、文学节等近200项各类活动,进一步团结了广大文学青年、推动了青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协会打造的一年一度的“广州青年文学节”,已成为青年文学界的品牌盛会,影响深远。东山湖公园·晓园
五四传薪火·诗诵爱国情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诗歌朗诵会5月18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约定您!值此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为使青年学子深入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五四精神,以青年人之诗歌,乘青年人之朝气,动青年人之心怀,发青年人之抱负,进一步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立鸿鹄志,努力奔跑,做追梦人,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与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五四传薪火•诗诵爱国情——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诗歌朗诵会”活动。 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承办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华南农业大学诗风向团队时间地点时间:2019年5月18日(周六),15:00-17:00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号报告厅(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3号,地铁六号线团一大广场站A出口)主要活动主题朗诵;文艺表演;交流联谊节目报送欢迎各高校、中职院校社团报送诗歌朗诵或文艺节目展示、交流,如需报名请于5月12日前联系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秘书处。活动参与欢迎协会会员、各界文友参与交流,请于5月15日前在微信后台留言,注明姓名、联系方式、单位、人数,或向宋亚东、周世荣处报名登记。联系方式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电话:020-83827217微信:qnzuojia123QQ:3303063514E-mail:gzzuoxie@163.com
2019年4月30日,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国梦·劳动美——广州市职工新时代文学创作优秀作品集》由广州市总工会编,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举行的“中国梦·劳动美”广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大赛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州市作家协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州市职工图书馆协会承办。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展示广州在改革开放40年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展现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时代风采。本书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王娇萍,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梅作序,辑录了“中国梦·劳动美”广州市职工新时代文学创作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书中既记录了奋斗在各行各业的职工成长故事,又讲述了广大职工通过劳动过上美好生活的真情实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市在改革开放发展实践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一句歌词唱得好,“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她虽然是一部普通职工的作品集,却处处蕴含着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于无声处令人动容。在此,谨以此书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那些奋斗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也祝愿这些“向着梦想努力奔跑”的追梦人能够跑出“加速度”,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为增强广州城市软实力、筑建“幸福广州”添砖加瓦,同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伟大复兴注入新鲜血液!《中国梦·劳动美——广州市职工新时代文学创作优秀作品集》【作品目录】
各位会员:为培育和扶持青少年作家,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东校园文学网拟统一推荐优秀会员申请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具体事宜如下:一、申报要求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会员,均可报名申报: 1.属于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或广东校园文学网注册会员。 2.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的申请者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出版独立创作的作品原则上不少于2部。(2)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作品原则上不少于15万字(诗歌按10行1000字计)。(3)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2篇以上,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0万字。(4)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作品原则上不少于10万字,并成书出版独立创作的作品原则上不少于10万字。(5)网络文学作品,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在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有影响力的网站上,发表均订阅量(数)3000以上原创完本文学作品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字;在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有影响力的网站上,发表均订阅量(数)1000以上原创完本文学作品原则上不少于50万字,且有独立创作并结集出版的作品,或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报纸发表文学作品原则上不少于5万字。(6)影视、戏剧作品参照以上发表或出版条件。影视、戏剧作品公演或公映视同发表。3、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或文学评论的申请者,应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和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文学理论研究或文学批评作品原则上不少于10万字,或出版有文学理论研究或文学评论著作。4、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申请者,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成书出版有独立翻译作品1部以上,或在专业学术报刊和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报纸上发表过独立翻译作品原则上不少于10万字。二、申报说明1.本次推荐范围暂限在广东学习或工作的文友和在省外学习或工作的广东籍文友,并以广州地区为主。 2.请申报者下载并填写《广东省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填表说明及入会申请须知》(直接可从下方“原文链接”处下载),并于2019年5月15日前一并提交书面版和电子版入会申请资料。 联系方式:联系人:宋亚东 周世荣电话:15113336072 15603009139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176-178号广东南油船舶大厦208室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广东校园文学网 2019年4月29日附件:广东省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doc填表说明及入会申请须知.doc
李旺清作品集《冬之幽·丁酉》公开出版发行近期,李旺清作品集《冬之幽·丁酉》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策划,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人生没有最好的,但遇见可以最合适的,缘分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让我遇见心动的你。”李旺清作品集共分4辑,总计178篇,记录了不一样的年华,不一样的青春,但一样的心境。陌上花开,可以等待,等待不一样的人生。希望每开一朵花都将是一个祝福。《冬之幽·丁酉》【作者简介】【作品目录】绝句:远行夜雨题画诗一首题画诗相思半醉咏茶花咏梅赠莫云飞忆父赠小梅题陈铭燊画紫藤鱼赞清凉山茶写书即感十六月亮相思乡愁晨念相思咏白玫瑰题画梅咏流溪河相思咏云山学书有感咏蜡烛咏芭蕉佛缘人生冬日即感椰林小趣自勉博鳌晚餐博鳌观景台海南岛即感题李家三角梅吃面即感题西施秋日偶拾又题桂畔海夕阳无限好归程归航江南一隅咏鱼桥闲居秋收题画猫学白石画葫芦并题诗一首学白石画菊花并题诗一首临白石画石榴并题诗一首人生题双鱼图题二松鼠图秋题盆菊半夜惜重阳相思重九诗湖边即景登高敬老登高秋景题兴宁径南李花重阳三绝唱残荷题画诗求学路秋秋恨缘题墨梅秋咏菊无题对联变绝句对联变绝句即景自嘲丁酉中秋遇雨(其一) 丁酉中秋遇雨(其二)咏苏通长江大桥也无欢喜也无忧(辘轳体)双节中秋归家律诗:题山水画题伍衡石画兰竹诗咏桂花游咏滕王阁冬至对联七律题古曲无题题灵芝图八十感怀(次韵)绝句变七律 人生 绝句变七律 秋意赞十九大词:蝶恋花采桑子减字木兰花木兰词阮郎归卜算子·辗转又无眠自然咏鹰宝红酒林风眠故居即感捣练子·梅州行定风波·冬日随感长相思·静坐如梦令如梦令·酒后霜天晓角·写梅浣溪沙·赠小梅填词:蝶恋花 江南春·造境无题点降唇·酒醉三更长相思·四更习书朝中措·三更词意写秋如梦令·秋阮郎归·秋江南春·学琴虞美人·秋江南春鹤冲天·珠江岸上捣练子·街上偶拾长相思·四更习汉宫春·艺术兴宁海棠春·秋风吹面三更早归自谣·双节探现代诗:也许,邂逅在下个路口思念一种离别,两地同花落拾一片落叶送给自己诗与风轮回我干了,你随意诗人与酒酒与故事感觉来了还是缘分到了如果,爱陌生人,我欠你一个回忆断章街道如果同学奋斗诗辛运放下生命的开始朋友一种自豪原来,我是这么骄傲百香果家风之歌曾经的爱给一个理由让想起你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以不做如果,只是一次偶遇也许一切选择只是一种无奈花开无声,落红有情一杯酒三行诗这一刻再见刚才那一刻恨醉秋遇见阳光享受早晨
林凯旋茶诗系列《半盏清欢》公开出版发行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林凯旋茶诗系列《半盏清欢》由线装书局公开出版发行。茶的正、清、和,恰是儒、释、道的精髓所在,也是人生追求的境界。静静回味那些怒放的繁华,抑或冷却的落寞,不喜,不悲。清清的茶汤,荡漾着柔和素雅;悠远的时光,流淌出生活的真谛与芬芳。茶梦幽香,静静掠过指尖,感性空灵,酝酿笔端飞舞的浪漫。茶香碾过的瞬间,或浓,或淡,无迹,无踪。心底飘过斑驳烙印,流年碎影,何谓得失?何谓沉浮?芳华若水,且在一杯浅影浮光里静守春夏秋冬,在冷暖交替中,怡然,坦然,淡然。一诗化茶经品茶之甘苦,悟人生之沉浮。我把秘密写在诗里,秘密将会一直延续。——林凯旋《半盏清欢》【作者简介】林凯旋,女,诗人,作家,祖籍广东陆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经济师,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硕士,民进会员。现任香港诗人联盟常务理事长、台湾《秋水诗刊》特约作家、《新华文学》名誉主编、《关雎爱情诗》刊副主编、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外交流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越秀区作家协会顾问。出版散文、诗歌集多部,代表作《茶韵清欢》《半盏清欢》——林凯旋茶诗系列。作品入选《中国百年新诗经》等国内外多个选本,并被译成英、韩等文字。经常在《诗刊》《光明日报》《读者》《新华文学》《关雎爱情诗》《羊城晚报》《新国风》《诗潮》《诗林》《广州文艺》《广州工商》《青年文艺》《中国文艺家》《华夏诗报》《陆丰文艺》《南樵》《香港诗人》、台湾《秋水诗刊》、美国《华人》等报纸杂志及网络发表诗歌和散文。荣获“金锣杯”全国散文大赛奖项。荣获第57届台湾“文艺奖章”诗歌创作奖。荣获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WCP)“桂冠诗人”荣誉奖。荣获“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百位最具实力诗人”。荣获《关雎爱情诗》刊社“2017年度杰出诗人奖”。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学创作大赛“春天的故事文学奖”。【精彩推荐】林凯旋的茶诗,茶诗隽永,余韵芳馨。——著名诗人、作家、学者余光中 虽有几百首之多,且诗意百味钩沉。足见林凯旋诗人彻悟生命于诗的造诣。——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谢冕 深感林凯旋懂诗,能诗。祝贺这位在茶叶上寻求诗意的歌者,为当下诗坛拓展出一片新的抒情领域,为文化中国提供了一个富有悠远韵味的灵境。——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鲁迅研究学会副秘书长骆寒超(骆运启) 凯旋的诗,每一首都有新的构想、新的开掘、新的情趣、新的意境……据我所知,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晓雪 林凯旋的茶诗,是一部诗化茶经,以春风化雨般的轻柔静婉,让我们感知民族精神的命脉、中华文化的渊源。——中国诗歌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张同吾 这是一部把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与诗歌文化融合起来的创新之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思敬 林凯旋以诗写茶坚守多年,且以几百首之多,从数量到质量,当属第一人。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培育的奇女子,时间和历史将永远记住她。——中央文化部艺术局编辑室主任、评论组组长,《诗刊》编委朱先树 诗人林凯旋以女性的敏感触觉,从中悟到了谓之“清”的意蕴。她是在以茶品解释人性,又以茶德为众生净魂。——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编审,历任乌兰察布市文联主席查干 叶叶纷呈各异,实属不易,而每叶寻根问祖,勾古比今,传情达意,更是如履山峦之难。林凯旋诗人行云流水般走过了,为今之茶留下了诗之灵妙。——解放军出版社原副社长兼编审、国际诗人笔会副主席峭岩林凯旋从几片绿叶中提炼出诗意,且每首诗都有新鲜的感受,更难能可贵的是不重复;让人从茶诗中品出人生百味和弦外之响。这体现出她骨子里的才情与优雅又高贵的茶文化,远运超越了浅表的附庸风雅的所谓茶文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委宗鄂(寇宗鄂) 林凯旋女士创作特色鲜明,成果丰硕。林凯旋系列茶诗的出版,是诗人林凯旋以诗歌的形式,对我国世界所独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茶文化的一次丰碑式的文学礼赞。——《新华文学》总编,云南省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吴传玖(雨石) 厚厚一卷林凯旋的茶诗,我们只要开卷浏览,一股典雅优美沉静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谭德晶 我本人给林凯旋“高雅,襟抱,学识,真诗”八个字来概括她的作品和人品。林凯旋是优秀女诗人,她在当今诗潮泥沙与金沙混浊俱下的情况下能分辨浊与清,并走出一条阳光明媚的道路。——北京国风文学社社长、《新国风》诗刊副主编、《西江日报》《江西诗词》新诗原主编颜石林凯旋的茶诗读后,像细品甘露,闻杯沿是否留有余香,再渴,也不得牛饮,必须斯文得像沐猴而冠。——台湾《蓝星诗刊》主编,《中华日报》编辑,《台湾诗学季刊》社长向明(董平) 我惊异于林凯旋诗人对茶经及茶道深入而精辟的描写,以茶叶品茗为主题写了几百首诗作,能诗文及诗意均不重复,十分难得……写实写境均得怡然出尘。——台湾文艺协会理事长,《秋水诗刊》发行人绿蒂(王吉隆) 在茶诗的美妙氛围里,畅饮林凯旋抒发百种茗茶的奇异感觉,真是把我的喉咙弄得更痒了。——台湾《创世纪》诗刊创办人之一张默 数百首茶香发掘人生百味。每一茶,看尽人间宠辱而不惊心。含蕴儒道精神,辉映一路走来生活滋味。——台湾中央大学教授,著名诗评家墨韵(陈素英) 林凯旋的茶诗,已经超越了诗歌文本的意义。茶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诗歌在我们感情是一息尚存的理想,自强不息的高尚而又热烈的生命。作为纯粹意义上的诗人,林凯旋无愧于这个称号。——《新国风》诗刊副主编绿岛 林凯旋异彩纷呈的茶诗是独一无二的,给予我很大的感染,不因茶,而是诗。我折服作者诗的才气。——《扬子晚报》《诗风周刊》顾问,《扬子江诗刊》创刊原主编黄东成 林凯旋是“茶诗仙子”。茶,无非就是一片叶子,但在林凯旋笔下却是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一百种茶,一百个故事,一百种情感,异彩纷呈,文字底蕴深厚,信手拈来——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文联原主席乔平 林凯旋笔下的茶,有灵性,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精灵,是诗人心心念念的老朋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拥有生命的大美。——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