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正方:所走秀道不同会在每个人身上应验出不同色彩反方:所走秀道不同不会在每个人身上应验出不同色彩各位观众,评委:晚上好!欢迎来到节目的现场,今晚是“作秀杯”电视辩论的总决赛,人的头脑是简单却又复杂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追棒,于是他们不断地在力争秀出一个更为完美的自我。但他们所走的秀道却是形态各异,这里我们也许有一个疑问,所走的秀道不同会不会在每个人身上应验出不同色彩?在此且先不进行正反方的辩论,敬请大家先去看看这几场由古今中外知名人士的PK比拼:“并世英雄”刘备PK“奸雄”曹《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都堪称作秀的顶尖高手。曹操的坐骑踩踏了庄稼,本不是大不了之事,坐骑的主人居然把明晃晃的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年少时品读《三国演义》至此,还委实地替这位曹丞相捏了一把汗,假如手下人冷眼旁观,不及时上去把剑给夺下来,那又该是一番如何场景?不过这样尴尬事件永远不会发生,因为部下都只长有一颗脑袋。而“割发代首”的效应则是事半功倍地整肃了部队的军纪。至于另一位领袖人物刘备,尽管罗贯中煞费苦心地扬刘仰曹,极力美化留备,但读者对这个形象却无法产生美感,总倍觉他哭哭啼啼,毫无一点大丈夫气概。殊不知,好哭却恰恰为刘备作秀的看家本领。他打了败仗丢掉地盘要哭,部下伤亡要哭,故友久别重逢也要哭,且不管刘备的眼泪到底有多少水份,只是这一连串的哭,却哭出一个宅心仁厚的领导形象,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这泪水与哭声中逐渐粘合增强,以至于诸多忠勇之士为这位宽厚仁慈的主公兄长鞍前马后,出生入死。要不然,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总体实力都远不及奸雄曹操的刘备,怎能在西南一隅站稳脚跟,并与之势成鼎足?两位历史高明人士的相撞,刘备的哭秀与曹操的炫秀,最终的胜利光环会花落谁家?“文化大师”余秋雨PK“学界芙蓉”易中天一场文坛秀发生在两名资深的文人身上。人称“学术超男”的夏大教授,在“品三国”走红之后深得国家电视台的青睐。继而“魅力城市”,“感动中国”,“面对面”,“讲述”等央视焦点节目都印记了易老师的身影。尽管先前易老师否认自己的秀,但光从他那挥手作揖的动作来看,秀的动机分明成为观众眼球中掩耳盗铃的笑话。这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在央视担任青歌赛评委工作的余秋雨,但我却隐约感觉到麻辣教授易中天还不如饱受逅病的余秋雨。论知识面,人文学科出身的易老师最明显缺陷为知识面单一,尽管由他秀的《百家讲坛》异常火暴,但仍不为诸多人所知,实为历史本为一块比较沉闷的领域,即使深知也未必肯以心去攀登。史学并非易老师研究专长,文学与美学才为他的专业。已在《百家讲坛》里秀得山穷水尽的易老师,如今再要让他涉及多种现代文化的评讲,对于他那陈旧的脑细胞而言,实是勉为其难。论作秀风范,易老师显然不及在凤凰卫视浸染多年的余秋雨。面对镜头,面对观众,余大师的秀显得洒脱,抛却外界关于他散文中一些逅病争议后,驾驭起镜头的确是游刃有余。余大师的谦虚且不耻下问使易老师难免让观众心生不满。这场双方实力相差不大的比拼的结果是我们最值得期待的。“忠实市长”布隆伯格PK“骄矜市井”陈水扁在没有竞选市长的时候就已经腰缠万贯家产。但他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竞选成功之后,并没有摆出阔气势,而与市民融为一体。颇具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就是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与他比拼的对手是那个拆散了一个幸福之家的能言善辩,刻薄尖酸,自命不凡的市井――陈水扁。且听宋主席的“潮音尝叹行路难,明月定照渡客船。因恐天公多变幻,轻舟少载故人还。千帆既起浮云乱,两岸同祭七星坛。共铸慧剑解心锁,春风从此度东南。”布隆伯格在与民众作秀,陈水扁却在作秀自己的民众,且为一场共同秀,且秀的思想与方式却截然不同。一场秀是纯洁无暇,另一场秀却是混浊不堪。且问苍茫大地,两秀者谁主沉浮?由上观之,古今中外知名人士最秀者极尽秀态的PK比拼可谓各色千秋,相信各位观众,评委也已经得出了一个明智的结果了,根据秀法规章且判定出每组PK的前者均获得最终胜利。且听解秀:刘备“忠厚似伪”以哭作秀以决定性票数压倒曹操的“割发代首”。只为他秀出一个宅心仁厚的领导者形象,感动了诸多忠勇之士。这样的秀何乐而不为?余秋雨不耻下问的新型谦虚秀为自己赢得在中国文坛的一席之地,而易老师掩耳盗铃秀惟有成为“芙蓉”角色。布隆伯格兢兢业业与人民融为一体的秀更与陈水扁心术不正,为一己之私,其秀术之低贬,手段之卑劣,无不令人作呕。让人不齿的作秀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布隆伯格一锤定音,登上宝座。何为之?原来在人生大舞台上,作秀也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试问,有谁愿意“藏诸名山,以待后世”?而为何作秀在每个人身上却应验出不同色彩?诚然,他们所走的秀道不同。在品味完这几场古今中外知名人士极尽秀态的PK比拼后,得出正方的观点是正确的,正方荣获“作秀杯”电视辩论总决赛的冠军。最后我代表正方送一首打油诗给大家:世人皆怪太圆滑,哪知心中多浮沉。且为秀道缠其身,莫道消魂多怨恨。若能敬重其真秀,何妨为秀所憔悴。
亲情握手泪沾巾,消弭隔阂增互信。两岸水隔血相连,同祖同宗同根脉。子系中华回归日,人民福祉同追求。――宋楚瑜相隔那一弯浅浅的海峡,我无时不刻不在遥望着母亲那庞大的身影,那一道道拍岸的浪涛,在传递着我对母亲的呼唤。自盘古开天辟地,我在混沌中诞生到这个世界上。因自小就与蔚蓝的大海结下深厚的情结,所以我把自己幸福温馨的家安置在东邻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与菲律宾以巴士海峡相隔,西与福建隔海峡相望的大海上。本来有一个幸福之家,一位伟大富饶,慷慨解囊并无微不至关爱着自己的母亲。但这般光景却并非我年幼童梦幻想般漫长。在这个人心难测之世上,总有那么一些野心勃勃的霸权侵略者。私欲诱惑已在其脑中急剧膨胀,继而一系列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临在我这个稚嫩脆弱的孩子头顶。自小就多灾多难的我甚至还未来得及享受那原本甜蜜温馨的家庭呵护,便深陷于侵略者水深火热的蛮蹄阴影笼罩当中。当我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玩弄于股掌之际,母亲岂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年幼可怜的孩子置身水深火热的凌辱当中,出自保护爱子的本能,母亲试图将我从火坑中解救出来。但始料未及,丧尽天良与私欲膨胀的侵略者却未满足现状,又将充诉着血腥罪恶的黑手,流淌着贪婪的目光转移伸向伟大富饶的母亲。一场惨不忍睹的浩劫在母亲身躯发生了。充诉着血腥味的郐子手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母亲脖颈上那条璀璨的珠宝――圆明园被这些毫无人道主义的侵略者糟蹋得面目全非。一位伟大的母亲本有能力反抗。但显然寡不敌众。惟有“望断天涯兮,辱受蛮蹄”。原本幸福温馨的家庭瞬间被侵略者的无情炮火轰炸得支离破碎。孙中山先生为我们母子悲哉的沦落,不禁满腔愤然发出:“感慨风云,悲愤时局,忧山河之破碎,惧种族之沦亡。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的沉痛叹息。在感悟着沉痛叹息之际,我们母子第一次落泪了。悲愤的泪珠润湿了我的眼眶,滴落在母亲遍体疮痍的身躯上,悲愤的泪珠润湿了母亲的眼眶,滴落在我苍白脆弱的脸庞上。诚然,泪珠打动了苍天对我们苦命的怜惜,唤醒了沉睡在母亲庞大身躯那成千上万个之前尚未被泯灭本性的细胞――中华民族。在听述了我们那凄惨林凌辱后,黄河饮泣,长江怒疾,自叹:堂堂中华,自强不息,岂能遭受这般凌辱?于是一场为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继而点燃――抗日战争。历经漫长八年艰苦抗战后,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精神取得最终伟大的胜利。原本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摧残得遍体疮痍的我们母子,又寻回了昔日遗失诸久的灿烂容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我从侵略者黑手中重回母亲怀抱。本以为从此以后,可以重建家园,过上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始料未及的灾难却又一次降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因内政关系持续不和谐,并继而恶化。最终以叛徒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反动派发动内战,企图强夺母亲的主权。但面对共产党强大攻势,最终招架不住,继而被击溃。就在刘文辉宣布起义的当天下午,一代奸雄蒋介石带其儿子顶着瑟瑟寒风,带着从母亲身躯强夺的诸多历史文化艺术品,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仓皇出逃。由于攻城正紧,他甚至来不及细看母亲壮丽河山最后一眼。当时他也没有想到,此一去,今生再也不能回到母亲的故国神州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谁让他与共产党不共戴天发动内战,现在自食其果,成为母亲的千古罪人。我对此人感到可怜可悲可恨,可怜他有清福却不会安分守己去享受,企图干这般勾当;可悲他最终落个狼狈仓皇出逃的下场;可恨他逃往我的境内并一举掌握了我的自主权。真后悔当初共产党没有将蒋某人一举阡灭,才让他又得以喘息之机胡作非为。虽然他已与世长辞,但死灰仍遗留在我幼小的身躯上,造就了新的“麻烦制造者”诞生。他就是我的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上台之际就公然声称拆散我们母子关系。宣称我跟对岸的母亲是“一边一家”,并鼓推“公民抗票”注定我的“前途”。我深知他发表的言论并非偶然,而是精心策划,有预谋行为。他在大担关于三通讲话释放出所谓的“善意”就是为“台独”作掩盖,为推卸责任找借口。他呼应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挟洋自重,有恃无恐,甘当国际反华势力马前卒,并兼任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自以为实力已无人能及。但在他的执政下,我的经济持续低迷,政党纷争不断,社会乱象丛生,他本想通过“拼经济”回应执政的逅病,但毫无成效。金融危机隐然成形,于是转而搞台独。我与母亲是行影不离,血浓于水的亲情,从强盗豺狼蹂躏,狂风暴雨阻碍中并肩搀扶走过的,他这种为一己之私,通过批判挑衅母亲的“一个中国”原则来转移我的视线,腐化我稚嫩的头脑的行为完全是南辕北辙,饮鸠止渴。我的民众岂能容忍他这般荒谬理论,“倒扁”行动愤然激生。不料他竟然还表现十足嚣张,刻意与倒扁势力针锋相对。他这一举动伤透了我们母子与当年支持他的广大选民的心。本希望他能励精图治,去除贪腐,不是授权“第一家庭”胡作非为,上下无休无止贪赃枉法,没想到他得便宜买弄,还百般嘲弄。傲慢自得鄙视群众,一副市井流氓嘴脸,这次毫无遮掩和盘托出,这才是他的真面目。幸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站出来调解僵持关系,并对母亲进行访问。最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尽管受到那个“寄生”在我身躯上的市井流氓的挑衅,但仍抱以热情态度接待。因我的不少民众都深解国共两党的恩怨,母亲的态度显然超出他们的意料。宋主席的来访使市井流氓多年来妖魔化母亲的舆论空间顿时被缩小。因为《反分裂国家法》在母亲那里确有可靠民意基础。但岛内精英更在意母亲对来访者的态度。与此同时,可以瞥视那个市井流氓的政策理论是极端荒谬的。可怜的阿扁为一己之私,露出的同样是统治者的本性,我不狠你,只为你感到可悲。历史会跟随时间的推移,一页页翻过去,而你却会遗留下统治者丑陋的灵魂,并且会被世人铭记。凝视另外两个躺在母亲怀抱沐浴着温暖阳光的孩子――香港与澳门,顿时,一种寂寞与忧伤由心而生。可怜的母亲惟有伫立在海峡另一边任凭眼中流淌着从未有过的悲伤,却无能为力为她这个自小就多灾多难的孤儿献上亲情最温馨的呵护。那正是我所悲哀的。虽然我仍被统治者的阴影笼罩着,但我这个与母亲多次分离聚散的孤儿坚信回家只是时间老人一时还未安排好,终有一天,我也会永远安稳回到母亲那渴望已久的温暖怀抱。因为我不想成为真正的孤儿。母亲,孩儿与你相聚别离的愁绪惟向你倾诉,愿将全部心声寄予在宋楚瑜主席来访的那首诗歌中,赠送予你:距离,母子之间的代沟,将你我分割了半个多世纪。有如,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你我骨肉连衣,虽经历过强盗豺狼蹂躏,虽遭受过狂风暴雨阻碍,但是,有一个声音始终回响在我的耳际。望穿秋水的双眼,筑成时光的隧道,通向,母子连衣的跳动。
亲爱的上帝大人:您好!当紧握在手掌的那支笔在与光滑白皙纸面相互抵触的那一秒,我迟疑了,几乎在同一时间放下手中的笔,不知道是否应该给你写这封信。下一秒,当脑海浮现出那一群犹如缕缕情愫随即消逝的琉璃生命体时,理性的思维终究战胜顾虑念头。而后,我终于再次鼓起勇气,再次扛起手中那支沉重的笔……上帝,您创造了天地万物,虽仍颇存有女涡造人之说的舆论在与您较真着,但我始终坚信万物生灵的始父就是您。因为《圣经》那本经典之书上有您的痕迹:“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光是这一记载就足以说明您在世人心目中那不可动摇的地位。还记得您在创世之初为彻底改造并弥补世人自身故有缺陷的用心良苦。您并非直接给予改造,为了世人美好的未来,您而是巧妙地以“交出精彩的答卷”为缘由,下令让世人亲自去环游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目的就在于让世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去逐步完善自己,最终造就更全面的自我。于是,您的大恩大德为世人所蒙受,世人为表达对您的至高崇敬,也曾抒写了诸多赞颂您的伟大事迹的文篇。《圣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性心血结晶著作,世人著称耶稣是您的化身,降临凡世目的为搭救世人的红尘伤痛,让其永脱苦海。您还赏赐给世人的莫大恩典:“神爱世人,信者且得永生。”您应该看到世人对您的所爱吧。因为他们一直都把您当作一位和蔼慈祥且慷慨解囊的先父。一晃一个多世纪就过去了,后来我听闻过世上有这么一种鸟,它只能一生都在一直地飞,累了就在风中休息,这种鸟一辈子只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怎么世间还会有这么奇妙的鸟?这可激起了我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尔后我四面八方地打听它的来源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您创造的。我也曾问过您为什么会创造出这种奇妙的鸟,您说:“因为它有着唯美绝伦的特征,所以您便创造出来了……的确,在我看来此鸟真的异常唯绝,犹如《无极》中倾城那般唯美绝伦。但我发觉您在作出解释的同时似乎在回避什么,因为从您那逃避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得出。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您道出了那句之前被省略的话:这种鸟唯美且凄惨的,因为您在给予它绚灿光罡外表与智慧的同时却赋予它那么短暂的生命犹如只余剩半盏灯芯吮吸灯油的油灯,生命之火随时可能会熄灭且不再复燃。尔后,您把这种鸟幻化成一群拥有另类生命体的世人,智慧且唯美着。因为玻玻璃般的脆弱灵魂左右着她们,仿佛一碰即会支离破碎。张爱玲――演绎了《倾城之恋》中那空前绝后的哀怨与凄绝,忧郁而哀切的爱情故事的文坛寂寞女子。以一种纯粹的孤独方式彻底地告别了度过的七十多个春秋年华。三毛――哀而不伤的笔调里饱含对人生的执着坚定,上天就是这样不公平。在走过并不漫长的人生路后,最终还是犹如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飘然而消逝了。上帝,这群智慧唯美者正是您将那种鸟幻化而成的。既然您把这群唯美灵魂流放到人世上,就应该让她们留罡得长久些。可您全然不顾及她们的恋世感受,把这群唯美灵魂的生命造就得那般短暂脆弱,要知道她们还未了心愿就匆忙离世了,岂不很惋惜?我曾企求过您,让这群唯美灵魂的人生旅程能更长久一些。因为她们诸多留罡在人世的花朵仍未锭放,上帝,难道您愿意眼睁睁看着这群唯美花朵就这样凋谢了吗?当初创世之际,您并不是如今这样的心态,您昔日的慈祥慷慨竟丧失踪影。难道在面对这样一群即使是您创造的唯美智慧生命时却无能为力改变她们的命运?仅仅因为她们是唯美者?您说在这种鸟幻化成这群唯美生命之前,她们的人生旅程就已成定数。上帝,唯美并非她们本意,这只是无常生命中一个美丽的错误。唯美使之不能超越生命的极限。难怪从古之今诸多唯美者的生命之火都是这般短暂,原来是您的杰作?有人说唯美的逝去是回归到您的怀抱。我想,您以至让这群唯美生命就这么飘然归零吗?您把世人当成苹果咬过一口也就罢了,却还要收覆回她们唯美绝伦的生命,难道唯美者就该受到惩罚?上帝,您变了,在创造出这裙唯美生命的同时我发觉您已不慈祥了,所以才决定以良知写这封信去唤醒您对多彩生命的麻木思维,或许不能怪您,因为太多生命的悲欢离合被您见证。但倘若您还有理性思维,是个慈祥的上帝,应该能了解我的苦衷。上帝,您能感受到我对生命无常的叹息抱怨与对罡红生命蠢蠢欲动的渴求吗?上帝,请求您再宠爱唯美生命一次吧!――一位为唯美生命请命的学生
“丁铃铃——”一阵清脆且刺耳的闹钟声划破宁静沉睡的空气,将一个可怜的人儿从遐意的睡梦中拽醒,于是睁开惺忪睡眼,凝视一下时间,眉头一皱,忽然大呼:“妈,今天有测试,怎么不早点叫我起床,要迟到了……?”,而(然)后一个快速翻身,依依不舍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刷牙、洗脸、吃早餐……忙完清晨的“必修课”后,挎上略显沉重的背包踏山了两点一线的路途,开始了一名高三学子普通繁忙的一天,这一切只因人在考试年。人在考试年,纵使有万般无奈也硬要踏上这条绵绵无期的旅程,沿途的风景无限美好甚而令人心醉,但身处考试年的可怜人儿却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原本以为可以梦回周庄,无奈,那此情此景却摇身幻化成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的,却永远亦无法完成的考卷。欲将可怜的人儿淹埋其中,人在考试年,似乎一切情感都变得麻木甚而矛盾,不可捉摸,让你寻寻觅觅,欲说还休。人在考试年,无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广阔胸襟放眼于世,忧愁的却是那一张张或泛黄或雪白考卷上鲜红醒目的分数,但却惟有微笑面对堆如山高的试卷与令人头昏脑胀的机械公式化猜想,在成功时默默为自己许下美好心愿,在失败时伫立于高楼之上,任凭源自田野自然风的味道轻抚乌丝,凝视着夕阳橘红的背影,吟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没有眼泪,因为已经风干,只有将信念埋藏在风的记忆里,等待下一次的播种。人在考试年,感觉似是在封建王朝中高高在上的君主,自称寡人。面对满朝文武百官时,总是雄心壮志,豪情万丈地发出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宣言,满怀一个又一个的美好理想。在夜深人静之际的背后,却无知心者可诉心声,为王朝的兴亡而独自忧愁着,却无人知晓。人在考试年,寂寞或许才是最衷心的伙伴,只是你我不愿意接受它呵护,倾听它的故事。但吟过:“香山红叶经过寒霜的浸染才会红得很可爱,心灵经过风雨的洗礼才会撑得起一片晴空。”或许你我会变得豁然开朗。人在考试年,忆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或许将心灵埋藏在寂寞背后你我才能找寻到共鸣,这是一种必经的人生,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想亦是如此。人在考试年,似是面对冷暖人生,有信念亦有繁芜,有积极亦有颓废,其实这都是你我必须接纳的情感,虽然充满矛盾,但却是通向成熟的阶梯。人在考试年,愿你我的人生能活得更出彩,更宏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