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获奖・反思

    正当自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背后是不是应该往已被兴奋过度渲染的心儿拨上一盆冰冷的水。――题记窗前,仰望万籁俱寂的天幕,除了些许的繁星散布装饰其中就别无其它了。心儿飘飘然已有好一阵子了,但正是因为今晚我倚靠窗旁静心养性,兴奋的心儿才有了得以喘息反思之机。回首之前,心儿怀着执着自信心态参加了两项作文大赛,一项是一场名为“激励・感恩”的演讲会的听后感,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另一项则是因为自己在一次无意间看到的一则范围涉及到全国的中小学生的作文大赛征稿启事。因为自小心儿就喜欢感悟写作带给它的甜苦辛酸,每次心儿有心事的时候总喜欢让写作带着它遨游天际,本来心儿是没有翅膀的,但自从喜欢上写作之后,却一下子拥有了许多飞翔的翅膀:有感悟的,有想象的,有创新的……写作可以给予心儿梦想,如果失去了写作心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折了翅膀的雀鸟再也不能够梦想地飞翔。所以心儿总会紧紧地抓住写作的绳索,心儿总认为今生今世可以放弃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但是决不能放弃写作的梦想。自信执着是心儿自己对写作态度的诠释。正是怀着自信与执着,心儿才参加了那两项作文赛事,之后并没有奢望什么,只是怀着自信与执着去参加了。在心儿的深处有这样的宣言:参与就是胜利,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苍天不负有心人,心儿之前参加的那两项作文大赛都获奖了,前一项获得了全校的一等奖,后一项获得了全国的优秀奖。或许是心儿的自信与执着感动了苍天,它不愿辜负心儿,看到心儿的失落郁闷,让心儿拥有了一次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成功后的喜悦。于是,心儿第一次体会到旁人的赞许肯定与羡慕拥护。尔后,心儿经受不住这般诱惑,似乎变得有些轻狂自傲,忘乎所有,此时的心儿只有一种滋味――兴奋喜悦。其实这也难怪心儿,因为这是它第一次受到苍天的眷顾,难免会按奈不住获奖后的兴奋喜悦,奥运会上的运动员在获得了致高无上的荣誉之后有时都会落下成功后幸福的眼泪,更何况是受宠若惊未成熟的心儿。突然,冷静的思绪一把揪住似乎已负罪的心儿回到了之前那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心儿虽然飘飘然已有好一阵子了,但已有得以反思空间的夜晚,我那尚为清醒冷静的头脑突然向已被兴奋过度渲染了诸久的心儿拨撒了一盆冰冷的水。尔后,心儿终于可以安静下来正确反思获奖之后的滋味了。当成功的喜悦萦绕在你的身旁时,是选择继续被喜悦的耀眼光芒迷惑了稚嫩的双眼?还是选择静以致远地透视并洗刷自己轻傲自狂的心灵?或许这真的应该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一番了……

    2008-07-23 作者:子鹜
    • 0
    • 10957
  • 当竞选学生会失败之后……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第二次来到大学后参加的第二次竞选活动会以失败告终,或许是意料中的事,因为这是我一直都无缘的社团——学生会。第二次来到大学我更多地是平静,或许是面对了太多的校园故事,除了初倒之际有那么一些好奇与新鲜感以外,我更多是以一颗平静的心接受了这一切。或许是受“既来之,则安之”思想的影响。这是我第二次考入的大学,继去年因为执著复读的原因离开大学后我再次回到高三,确切来说应该是高四,从而走上了复读生活,可是经过了六月的考验后我还是没有真正能如愿上到自己心仪的学校。作为一名复读生而言这样的成绩足已让我汗颜,在高考失利那段岁月,我不愿意向任何亲戚朋友提及自己的高考成绩,更多是以一句考得一般应付过去。虽然带着一定程度的遗憾考入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但我知道文学的梦想仍然要继续下去,虽然虽然追梦的过程是不完美的,但我仍然要努力地走下去。第二次的大学生活,为了不让自己的后大学时代留下遗憾,我选择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部分社团,大学校园里有很多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社团,几乎涵盖了艺术、体育、文学、书法等各个领域。大学里有这么多的社团固然是能锻炼新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试问我们有那么多的时间都一一参与这些社团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参加才是理智的。重新来到大学,我的各方面能力真的是提高了很多,无论是演讲还是上台能力。以前的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是经历过几年的人生体验,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一步步接近成熟。虽然已经不算年轻,我的心仍是童真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巧合,第一次在江西读大学时我参与的第一个学生会的竞选以失败告终,如今第二次参与学生会的竞选仍然还是以失败告终。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次的我很是腼腆紧张,在演讲台上最终以沉默失败结束。经历过一年的洗礼后,这次怀着很大的信心报名参与了院的学生会竞选,我选了一个竞争很是激烈的部门——权益部。再一次提起了手中的笔很认真很认真地在光滑的信纸上写着入会申请书,其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博士生导师在看研究生所写的论文的神情。我为什么要竞选院的学生会?这个问题我自问过很多次了,除了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外,我想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想很深刻地去了解社会。了解当今社会状况。或许有人问我入学生会与了解社会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么?我想这其中的关系是很大很大的。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那么学生会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社会,进去你能了解什么是人情世故,什么是世态炎凉,什么是遇级送礼。我想我已经倾向成熟,就有必要了解这些,这样对于未来的出社会才能做好更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进大学进的第一个社团便是学生会。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也还没弄清楚到底什么叫“学生会”,很多年前我只听说过“中国同学会”,那是一个很友谊阳光的组织,但对于学生会我便了解不多了,只知道这是一个由很多学生干部组成的团体,然后下层有很多称之为“干事”,其实这些“干事”就是为那么上层干部跑腿的人。但如果工作积极认真就能得到“升职”机会,这也是难怪有那么多人想进去学生会的原因。出自一个很意外的理由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很戏剧性的理由,把我刷出了竞选名单,但我很是幸运自己没有进入学生会。我并没有后悔。因为学生会所在部门的部长是我的同乡,当后来在一次无意间的吃饭谈话中,他道出想推荐我到所在系的学生会,并且说了一大堆听似很有人生道理的话,莫过于在安慰我。看其样子还真有几分说服力,也难怪人家这么有领导能力,不然也不会当一部长了。在我看来,这学校几乎人人都是“当官的”或者“欲当官的”。中国那么多的组织机构,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利益关系,对于一些传统情感早已经淡薄了。我在面对那个同乡部长的安慰,只是边吃边时不时地听他说并点头附和,毕竟在部长面前必要严肃,那是必须的了,那认真态度不亚于在高三听的每节课的深情。但内心却在呐喊。后来带我到所在系的主席宿舍,并把之前我“认认真真”写的入会申请书“恭恭敬敬”给了他,所是要介绍一人才。那个主席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拿起我那申请书端详了半天,然后点了点头。并让我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去某教室面试。在进行了一番点头哈腰的答谢后,我离开了。可是那天晚上我并没有去面试。尽管之前有人打过几个陌生电话给我,但我却没有接听电话的勇气,任凭铃声响了几十遍都不理睬。只当欣赏音乐。对此已经麻木。我从不认为当了某部长或是某干事就是一件值得开香槟庆祝的事,我也曾看见某学生因为就任了某部长就欣喜若狂,几乎有一种想从五楼一跃而下的冲动。中国那么多自杀的“人才”有一半原因就因为于此。我也从没听说过在大学就任了某部长会对以后找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可是却亲眼目睹了舍友为了当任院里学生会某部门的干事,在竞选期间“日夜奔波”,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该部门的部长办事。记得在高三的一位政治老师说过:在这个社会,第一靠关系,第二靠外表,第三靠知识。我恍然大悟原来知识在这里是显得那么地“低下”。只要期末考过及格变万事大吉。我向来是一个淡薄名利的人,现在学校除了在班级就任一职,加入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学社团以外便再无其他职位。总是会在每天经过学校宣传栏里看到贴满各种各样的“招新”启事,但现在的我在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公告纸便感觉恶心头晕,甚至想呕吐。我想或许现在是一个自我炫耀的时代吧,我大概是不合时宜了。在初到这个学校之际,我也并不是没有参加这些社团的冲动,但经历过这次竞选后我便再也不想去涉及这些演讲竞选。我不想“满怀信心”或者是“一表斯文”地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大众期待的目光以及“学生评委”的一次次毫无意义的教科书式的提问。他们所提的这些问题基本都是我们在小学N年就看过的。那些就连小学生都能回答得条理清楚的问题竟然会在大学里重复。在听过这些提问后,我很想一脚把这些“一表斯文”的人踹开,然后我坐在那里翘起二郎腿并戴一学生眼镜代替。不想让自己的思维走下坡路,那样只会让我变得愚蠢。尽管一所大学里免不了有“愚蠢的人渣”,评价一所大学优秀与否就是看这所大学里“愚蠢人渣”的数量的多少,少则为优秀,多则为差等。这也就不难怪为什么低层次的大学里那么多人渣的原因了。但自问在看过《一位老师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后,我并不想成为这类的人,我也不具备成为这类人的品质。从来不认为谁比谁优秀多少,只是谁比谁用功多少,简单点来说就是提笔翻书次数的对比。鲁迅言: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看书上了。所以请我们还是少点喧嚣,多点凝视周围的心,那样你会发现自己不一样的一面,而那一面绝对能对你的今后的职业生涯起到积极作用。当学生会竞选失败后,我决定不再参与这些庸俗的阶级集体大联欢活动,只想做回自己。在经过一番虚伪的表演后,我想该是“歇息”的时候了,不然在其中我真的会迷失方向,连当初来到这里的初衷都会忘得一干二净。安妮宝贝言: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一只鸟。至于落地的时候也是找寻到自己目标的时候。所以任何时候我都是以审视的目光在看待周围的世界。没有什么条例性的规章能束缚自己,只要是正确的我都会认真去做。不会再当虚伪的竞选者。自古以后,有多少站在讲台上的竞选者能真正做到那些“豪情壮语”,不过为一出表面文章罢了。这是一个“作秀”时代不足为怪。突然很羡慕乞丐,与世无争,虽然贫穷,但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们是生活最低层的不幸者,但这却又是不幸中的万幸。此时我很想让一些所谓的“一表斯文”的评委去尝试下最低层的生活,不然他们不知道生活的本质。只会吃饱了没事坐在那里对那些辛苦准备了许久的竞选者进行一些极度无聊问题的提问。中国那么多说事的摇篮就在此。当学生会竞选失败后,我看清了自己要走的路,它一直延伸到远方,虽然沿途后很多小分岔路,尽管存在某些不为人知的诱惑,但都不影响我继续向前的动力。当学生会竞选失败后,我几乎要大声欢呼,没有加入那个让人庸俗的阶级集体大联欢活动中,我还是原来的我。没有任何本质的动摇改变。当学生会竞选失败后,我想我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2009-11-04 作者:子鹜
    • 0
    • 10957
总11页,文章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