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对于我的身世就不必作过多介绍了,因为以我现有的知名度不仅足以在中国的体育界占有一席之地,更多在诸多观众的心目中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作为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我,在十六岁时就曾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位的马克・威廉姆斯,甚至连台球皇帝亨得利也曾败在我的杆下,正因为连胜的缘故,当时的我一举夺得了中国公开赛的冠军,成为中国台球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可最近我却被新闻媒体扣上“神童”这一光环,那是前些日子我在登陆自己的博客写日志时,在网上无意间浏览到的消息。但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可媒体的事我却不能左右。自从被他们夸大报道了我的“辉煌”战绩后,我的内心虽然有些受宠若惊,但更多却是感到从未有过的沉重。自此以后,我常常在比赛中发挥失常,而被对手多次抓住机会,将我打入“冷宫”。因为在赛场上的我被无数双眼睛盯着,浑身感到不自在。那些眼光:或鼓励,或期望,或关心,或质疑……虽然之前我也曾无数次面对过这种场面,或者换句话说,作为中国职业台球选手的我小小年纪就已历经“沙场”,在台球桌上什么复杂不利的情况没遇到过,最后经过我天资过人的头脑再加上百般熟练的杆法的调解,所有的“狂风暴雨”无一不被我摆得风平浪静,最终还是将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自从成为“神童”后,之前我在赛场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而有些浮躁。总是强烈地感觉到赛场上那无数双眼睛像一部部监控机,将我的一举一动一览无迹。要知道一般一个人在倍受关注与期待的情况下,往往无法发挥出自己原有的水平,即使他很优秀。相反被冷落则是最理想的爆发时期。结果在二十岁那年,我在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不敌世界排名第十二位的巴里・霍金斯,爆冷出局,一下子从天堂堕落平地。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是地狱?我想自己还不至于沦落到那种地步。还记得在今年的斯诺克公开赛上,我输球被淘汰出局后,狠心丢下一句:“感觉心里很累,不想打了。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好说的……”可第二天,这些话立即成为各大媒体“炮轰”的对象。我知道,“神童”一旦发挥失常就立刻沦落为“罪人”,尽管这一光环仍未褪去。试问在这么沉重的压力之下,我实在背负不起,别忘了我还只是一名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更需要社会的呵护与关怀。别忘了,除去明星的光环,我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后来上海交大破格录取了我,原因是我曾夺得多项世界斯诺克的世界冠军,终于是圆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大学梦了,想想自己初中就辍学学打台球,没读过几年书居然也能凭借在台球桌上的“指点江山”打进大学,这些年来极力钻研台球所付出的心血终究没有付诸东流。在新闻发布会上,我捧着崭新的录取通知书的双手在微微颤抖,面对无数台“长枪短炮”的“追击”,一时不知所措,一脸的茫然。只是一个劲地自勉着:“未来还不知道,今后会努力的……”凝视着这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通知书,我的内心很是喜悦。但面前的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为我带来了一所优异的高校的同时亦带来不少社会舆论。一种声音认为:我进大学只是为混张文凭罢了,而学校方面看重的只是我作为明星的光环,他们认为我的破格录取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效应,使高等教育贬值。的确,以我现有的文化水平可能连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都不如,但他们何曾想到我在体育事业上兢兢业业的付出?我与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相比只不过是努力的形式与方向不同罢了。但我终究比这些莘莘学子们幸运几分,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到高等学府去深造,仍成为不少学子羡慕的对象。然而不幸却始终左右着我的命运,这一切都是明星效应惹的祸。未来的日子里舆论的焦点始终在对准我的一举一动,若有什么“风吹草动”,即刻会刮起新的一轮轩然大波。我很庆幸亦厌烦拥有这样的人生,为我带来无人能及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与关注,但这背后我却丧失掉更多宝贵的东西,而这是一生也无法挽回的。最后,只想对那些关心与质疑我的人说:除去明星的光环与荣耀,我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仅此而已。
早前看过余秋雨《阳关雪》一文,但只是粗略地走马看花,一眼带过,甚觉没有深入品味。于是今日下午再次捧起《阳关雪》之时,却在背后目睹了一个民族在一种煎熬中沉浮并呐喊着,在伤痛的背后种下永不断裂的根源。余秋雨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侏儒。这是阳关,更是一个永朝着朔北誓死抵抗侵略者的永不言败的民族。天与地之间只回荡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此情感在一个充满血型的民族面前显然是太过缠绵淡雅。只在一种无可奈何中显现出友人分别的彼此依依不舍,却遗忘了一个民族本来肩负的重任。王维身上真的没有流淌着一个誓死抗敌的民族的血性吗?先看那一片白茫茫的雪的世界,不知埋葬着多少英魂壮士。为了能够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传宗接代的生存境地,为了保卫华夏疆域,为了人民能过上安慰幸福的生活,他们在这片充满阳光的土地上与侵略者展开奋战,甚至马革裹尸都是面向朔北的敌阵,他们却没有半点退缩。但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人民的生离死别换来的只是众多史官们的“半点墨迹”,这虽然是一个战乱时代的悲哀,但是一个民族所焕发出的胜利曙光是任何史官都无法掩盖的,因为昏庸终究是抵御不过智慧。余秋雨那“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章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并非歌颂历代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掠夺战争,这是在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中一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战斗豪情与爱国主义精神。我顿时明白王维为何在一个血性民族面前所表现出的那般缠绵与淡雅。这是一种唐人豪迈的风范,他们总是将目光投放到远方,将人生道路铺得很广阔,从阳关一直延伸到中世纪。或许当某一天阳关的雪完全融化后,我们不仅仅能看到一个民族所遗留下的壮美灵魂,而且还能看到一个民族所遗传下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落幕的间歇,蓦然回首人生那多姿多彩的大舞台,才发现,走在边缘的残缺生命的角色,才为人世一种最坚强的美的主角。——题记在走进晚会会场的那一刻,我的心灵被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俘虏了,久久不能回归原生态的世间。在走出晚会会场的那一刻,我的心灵痛苦并快乐着,为这盛开在人生道路边缘的璀璨生命遭到歧视而哭泣。但欣慰的是,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群走在边缘的生命终究得到了帮助。在人生的同一片蓝天下,能得以体味人生最原始的甜苦辛酸的滋味。当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当我们沉醉于花草的芬芳之时;当我们置身于和熙的微风中之际,也许,你并没有察觉到这个眼中美好的世界有什么异同之处。也许,你从来都没有想过,眼前的一切对某些人来说是永远都是难以实现的奢求,唯有在梦境中才能放飞自己苦闷的思绪。因为他们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永远也听不到鸟儿的歌唱,甚至永远都没有“站起来”的权力,没有纵情歌唱的资本。而是带着残缺的躯体来到这个原本就复杂的世上艰难地挪动着步伐,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经历着别人不能想像的磨难,他们哪怕要取得一点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这一切总归是人生道路的边缘给予的。有人认为这是上帝给予他们的涅磐,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第三种人的一种必然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命运的注定。无奈,唯剩叹息,不公的命运终究是不争的残酷的现实。曾看见大街上的行人南来北往,猛然发现,这真是一个人生的百态秀台,有衣着整洁、气质非凡者,有衣着朴素、周身散发着泥土气息者,有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者。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那些处于人生道路边缘的生命在坎坷的人世上的那种艰辛,或许我们今生今世都不曾理解,不会明白。因为我们永远也未能有过那般残酷且痛苦的沦落生活。试问,有谁愿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忍受着牛马般的苦难。大千世界,有强者便必定有弱者。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星期天抽出些许时间在大街上散心,街上的各式各样的流行时尚让人应接不暇。猛然转身发现,其背后不知什么时候又冒出一所令人满目琳琅的服饰店,其发展的快速让我感到有些虚幻,甚而害怕。孰不知是自己依旧独守着人生的一份清灵,还是早已被这喧嚣尘世中潮流给淘汰了?我想唯有那群行走在边缘的生命知道这其中的答案。耳边突然传来一曲曲伤感的旋律,使得自己本已受伤的心灵隐隐传出一阵痛楚,于是顺着感伤且唯美的音乐声的方向走去,只见一群路人围着几个卖唱的人在鼓掌,仔细一端详,是一对母女……在与围观者的攀谈中,我得知这是一群从外乡来的聋哑人,为了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父母凑钱治病,而不得不流浪街头。曾忆起古时那些浪迹于街头巷尾的孤苦伶仃的人儿,他们风餐饮露,饱饥交加,或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或是因为老家年迈双亲的恶疾缠身,而不得不流浪街头,希望以自己的一艺之长来博得路人的同情与施舍。此时突然想起乞丐,有人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有人说,他们是这个世间最自由的人。因贫穷逼迫,其踏遍了街头巷尾,自由致使他们的脚步没有限制;其背影,闹市区、公车站、大路旁,随处可见;其外貌,衣冠不整,面容憔悴早就习以为常;其行为,坐于或趴于或躺于道路旁边,声嘶力竭地呻吟,其外貌,脸容肮脏扭曲,路人见而远避,捂鼻掩嘴,他们已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咣当——”一声清脆硬币与破旧瓷碗的碰撞声,这是城市的人们自以为对边缘生命的一种施舍与可怜,却不知道是否为一种真心,还是出自于习惯?但我却隐约闻到一股由城市人身上散发出的铜臭。后来干脆有人呼吁,要将其驱赶出城市范围,因为市容受到严重影响,更有甚者说,其利用社会慈善进行虚伪的欺骗。我想若没有人性的沦亡也不会致使他们的沦落。在下一个黎明到来之际,这一特殊群体将何去何从?城市的人们又将何去何从?但此时,这对行走在人生边缘的生命用歌声向人们诉说着他们悲惨的故事,用歌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所需要的感受。围观者有的捐物,有的捐钱,无一不在向这群边缘生命献爱心,或许之前是一场颇深的误会,我们应该向这些无私奉献的围观者致敬,并向这群走在人生边缘的生命表示尊重。哪怕是残缺的生命也有属于自己完美的一面,只不过我们未曾发现。生命对于我们,也许是很脆弱,更别说处于边缘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没有脱离过疾病、灾难的种种困扰。然而,生命垂青于我们,却又是坚强不息的,这种坚强不只在于其本身的坚韧,顽强不屈,更源于生命之间的那种关爱,扶持与帮助。当我们一次次以胜利者的姿态,从最初一个看似可望不可及的彼岸,走向属于成功者的另一个彼岸时,不得不承认一个道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惊涛骇浪之后,必定是光明的灯塔。悬崖峭壁之后必是胜利的顶峰。所有的成功者都幸运的,但其背后却始终隐藏着许多看似无声却有声的人的奉献、支持与鼓舞,只因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充满爱的蓝天下。但这是否为一片真爱的蓝天,还有待时间去检验。我们不怕先天的缺陷,也不怕后天的不足,但却害怕爱心会泯灭在虚伪的人性中,我们害怕得不到亲人的呵护,爱人的欢心,友人的信任。特别是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人心难测的社会中,让一个人永远保持爱之心并付之于行动却很难。因为我们有时候羞耻于当着众人的面去关心路边那肮脏的乞丐,于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在与处于困境的边缘生命保持一定的距离,又或者很本能地害怕绝症患者的传染。只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试问,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人性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我们总是先考虑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不管其人是贫贱还是富贵者。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应该进一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难道我们还不如原始社会人那样懂得关爱的重要性吗?不明白弥漫着爱的蓝天是多么地温馨与洒脱吗?究其根源,就是我们太现实,对自己的要求比别人高高在上。这样的爱心不够坚定,甚而会破裂。而那群行走在边缘的生命就会坠入深渊,这堵围墙永远都不会倒塌。难道我们忍心让一朵朵虽残缺但却盛开着灿烂的生命之花凋谢并逐渐消逝在视线里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边缘生命并非他们的错,这只是不公命运的一种安排。猛然发现,这是一群盛开在人生边上的最坚强的花朵,虽然花瓣在成长过程中因遭遇灾难而就得残缺,但这却是盛放在人世间的最美丽的花朵。在萧条的冬季,南国的紫荆花已经凋谢,老榕已经落完了枝叶,草苗已回缩到大地里冬眠。在弥漫着冰冷气息的空气里,但愿人间这份真情的火焰不会熄灭,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将这群行走在人生边缘的生命牵回那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接受人生的洗礼。心之相融,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
尊敬的北京奥运:您好!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因为您即将要来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来到北京。可曾知道您那姗姗来迟的脚步在国人漫长的等待与渴望中走过了多少个年头,可曾知道有多少先人志士为了将您邀请到这片物博地广,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早已双鬓斑白,满脸爬满皱纹,可曾知道您的地位在国人的心目中显得多么地重要。欣慰的是经过煎熬般的漫长等待与不懈的努力,终于将您请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北京。今年的八月一场空前盛大的体育宴会将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本来对于四年一度举办的您来说并无任何特殊的引人注目之处,不同就恰恰在于您的这次环球之旅的体育盛宴将要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国人为此已辛辛苦苦筹备了无数个春秋,因而一时间成为倍受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迎接您的到来而安排的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日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还举行了隆重的邀请书发送仪式。曾记得住在河北的一家小朋友,为了喜迎您的大驾光临,还专门亲自绘画作为赠送。不辞万里辛苦,从遥远的老家与父母奔长途汽车来到北京,在街头等待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接待您的有关人员,并把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画作交付他们,嘱咐在您到来时一定要将这份倾注着浓浓心意的礼物送给您。北京奥运,孩子为您许下最美好的愿望,您能感受到吗?只希望您别辜负了孩子的一片期望。在踏入奥运年之后,您的温度在日渐升高,国人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无时不刻地表达着对您到来的热烈欢迎,甚至为之疯狂:商场里有迎北京奥运大酬宾的买一送一活动;央视的体育频道为在实际行动上与您提前接轨,特意改为奥运频道,为的是能够全程追踪报道这项举世瞩目的体育盛宴,于是五环的身影成为一种电视商标;今年的春晚上您的身影在歌舞与小品中屡屡出现,赵本山与宋丹丹在农民举办的奥运火炬手竞选活动后真的能如愿成为传递您的伟大圣火的火炬手?奥运的圣火固然是神圣的,每一位国人都想亲自当一回火炬手,将奥林匹克的圣火紧握在自己手中,可是真的人人都能如愿吗?某商家推出一系列的北京奥运纪念品,其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但这阻挡不了国人疯狂购买的欲望,甚至恨不得将这家专卖店都般回自家去,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能够纪念什么?虽然还没有真正到来,但随处都可感受到您的气息与身影,在此我并不是反对国人对您的热捧,毕竟炎黄子孙苦苦等了几十个年代好不容易才将您盼来身边,但我却有些失落,甚至有些迷茫与无奈,在这里想反问一句:北京奥运,究竟为我们带来什么?更确切点说,为平民百姓带来了什么?从鸟巢场馆工程动工到反感设计的反复修改;从奥运吉祥物的全民征集到福娃的高调诞生和民众的强烈反响;从奥运火炬的故弄玄虚到突然亮相的让人大跌眼镜,这一系列的事件无一不是披上民主的形式主义,内里饱含了中国式的集权思维逻辑——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的全是听从冠以“专家学者”名称的高等人士的一锤定音。中国平民参与奥运的高涨热情被再三的愚弄了。只因这世上太多“专家”,好象除了普通人以外,剩下的都是“专家”了,连体育界也不例外。整日在电视上看到“某某专家”的专题讲座,其以秃顶的脑袋,肥大的身躯坐在讲座台上,从其语气中,好象除了他们就无人能拯救这个本已满目痍孔的世界,但我们却无法辨认其真假,于是便时常出现大批“受害者”无法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忙碌的人们依旧忙碌,贫穷的人们依旧贫穷,刚毕业大学生们怀揣着文凭降低身价却依旧难以找到工作。房价增高了,粮价增高了,油价增高了,其他物价也悄悄的随之隐性增长,人们的个头在其间却日渐缩小了。不时蹦出种无缘无故的突然短缺的物品致使价格猛然飞涨,闹得百姓人心惶惶。城市的绿地少了,城市的扬尘多了,城市的交通拥堵仍旧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所谓的“国际惯例”熏陶下,所有拆迁、改造事件中人们的私人利益也让步给了国家利益。在这里我忍不住要问:北京奥运,除了给平民百姓心理上的民族自豪感外,到底还能为他们带来多少真正的实惠?北京奥运,我们究竟要向世界人民展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几个现代的奥运场馆和标准统一、自以为美的城市形象吗?北京这个昔日里声名远播的文化名城、历史名城现在能留给我们以及后人的还剩下些什么?如今的北京城高楼大厦林立,饭店商场满眼皆是,到了夜里更是霓虹一片、火树银花,灯红酒绿,健康和不健康的各种娱乐场所竞相开放向着人们猛抛媚眼。城市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里充斥着混世的嚣张和浮躁。如今的北京城有几家能让普通民众自由进出的图书馆、阅览室;有几家像样的文化演讲站、交流场;有几家自成规模的音乐厅、话剧院、字画堂?不时有听到周围的一些民众说,今年的八月,亲自奔北京到现场观奥运,为咱们的运动健儿加油喝彩。千里迢迢,他们除了得到感官上的刺激以及心理上的满足外,我便再也想不出您还能带给他们什么。“全民互动,让奥运走进百姓家”,这句在几年前喊出的口号其真实可信度我们不得而知。一个民族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还得从其根源去一点一滴地自力更生,不因为举办了一届哪怕盛大的体育盛会就能从实际上壮大起来,那些漂浮在表面的繁华只是一时的,很快便会沉淀下去。它只会让人们忘记一个古老民族的原本气息与韵味。试问,奥运之后,我们除了能得到那些用自家的钱建造的高级先进的体育场馆外还能得到什么?北京奥运,您的脚步越来越逼近,国人已经做好了迎接您的到来的一切准备,可是试问您又会给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带来什么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