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的成长
在成长的道路上,也许很多人都有过“野孩子”的经历。美国校园喜剧《野孩子》以圆满的结局见证了一个“野孩子”的成长。
感动于影片中包含着亲情、友谊、爱情。这些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常常会痛快淋漓地让人忧伤又让人感到幸福。忽视与珍视,失去与重获,由浅及深,在这种过程中,所有的一切变得深刻,所有的一切变得更珍贵。
居住在加利福尼亚海滨的16岁的美丽少女波碧·摩尔家境优渥,衣食无忧。由于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对她纵容溺爱,致使她从小个性张扬,无法无天。某天,波碧的嚣张终于惹恼了父亲,于是被送到以整洁严明而出名的英国寄宿学校去学习。该学校位于伦敦郊外。到了异国他乡,她的作风自然也引起校内女生们的关注与反感,严格的校规更令她透不过气来。一向穿着时尚的她,要像其他学生一样穿上校服,手机也被收缴了。寄宿学校的一切都让她难以接受,波碧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古板沉闷的地方。舍友鼓励她做一件大事让自己被开除。她很兴奋,和舍友们一起为这给计划准备着。因而,她开始在学校里做一些让老师难堪,让妒忌她的人抓狂的事情。返校节上的“过分行为”是她计划中的一部分,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然而在面对校长的教育和鼓舞下,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慈祥的校长对她说道,其实她很聪明,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呢。她反思了自己,在这时,她也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当年也是本校的学生,也是校足球队的队长,这些是父亲没有告诉她的。在这段时间,她渐渐意识到自己从前行为的愚蠢,融入了这个学校,友情也慢慢来到身边。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成为了校足球队队长,在她的带领下,足球队连续获得好成绩。 在无形中,波碧桀骜不驯的性格得到了改变。
其实,波碧是一个充满活力、很有想法、做事很用心、坚强勇敢的女孩子。表面上玩世不恭,其实内心是柔软的;表面上与父亲作对,实际上又暗暗的想念着他;原本只是拿自己与校长的儿子的暧昧情感当做逃离学校的计划之一,却付出了自己的真情。他人的恶作剧与失火一事造成了舍友与恋人阿莱克斯对她的的误解,她很难过,内心的孤单与委屈无处诉说。真正的友谊是坚不可催的,不同于之前那些只能在物质上分享的“朋友”,舍友们不相信波碧真的做了这些事,不相信她对她们的友谊是虚伪的。她们查出了真相,并在学校的法庭审判上帮助波碧澄清了事实,让失火的真相大白。友谊在这里是最沉重的分量,它悄无声息的打动着观众。只有真心付出才会收获真正的友谊,只有相互信任友谊才会长久。而同甘共苦、互相帮助是一种朋友间的默契。
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对于波碧来说是美好的。经过所有的一切,波碧成长了,她发现这里并不是那么让人讨厌。在法庭审判上,她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自己可以继续留在这所学校里。改变后的他让父亲和校长很欣慰,而波碧也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优秀的足球队队长。
《野孩子》同时是一部励志片。波碧是一个被宠坏的公主,高傲而有坏脾气。英国寄宿学校的教育与生活给她上了人生的一课。渐渐地她的棱角被磨平了,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在他国异乡的她少了在家的任性,也深深地思念着爱她的亲人。同时,她改变了之前对父亲的想法,认识到之前自己的错误。
看《野孩子》可以让人成长。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波碧改变了自己,那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