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没有意象
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用“你”“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连缀成了一个很微妙的画面,表现了一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真理,即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也许这种联系你察觉不到,但却是真实存在;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使他们相互牵制,相互成全,谁也不能离开谁,而这正是美之所以美的所在;事物是辩证统一的,你是别人的风景的组成部分,而在别人眼里,你也是他的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辩证统一的。然而这些都是客观哲理,并没有作者的感情流露。
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它的多义即它的蕴藉性,以及这种蕴藉性产生的深刻性。 就像一个三角形,如果是任意的三角形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它就很有美感了,因为它既是特殊的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这种绝妙的组合是难得的,即特殊的,因此比一般三角形更美。一样的,一首诗的意象组合如果竟然可以隐含多种哲理,必然是难得的,巧妙的,当然是好的了。我认为这就是这首诗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但是这些意象所组合成的巧妙画面并没有透露什么感情来,这些画面蕴藉的是天地真理。如果说是景中见情,就错了,如果说是情中见景,则是错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这首诗不符合意境的情景交融的基本特征,是没有意境的。
这首诗就像是上苍对凡人说的发人深省的话,或者是睿智的老方丈对佛理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徒弟说的话,上苍之所以是上苍,智者之所以是智者,是因为他们看透一切,不会为世间景象和情感而动容,是因为他们讲大道理不会直白地告诉你,而是蕴藉于平常事务中,这样当那些凡夫俗子明白过来的时候才会深感玄妙与震撼,才会真正懂其深刻性。
因此,这首诗的妙处不在意境,而在哲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