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生生态心路
一位中学女生的生态心路
——天目灼灼与她的《只缘一段动物情》
文/陈雪芬
这本设计雅致、装帧精美的作品集,是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青少年文学网、《少年作家文粹》等授予的首届全球百名“优秀华语少年作家”得票第八名的杭州市余杭籍小作家天目灼灼的第二本书。她的第一本童话集《一个8岁女孩写的童话————宇宙除魔历险记》正式出版后,本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曾引起极大的反响。
这本约18万字的文集,特色明显,无论是洋洋洒洒3万多字的长篇幅童话故事,还是字斟句酌的千字札记短文,表现形式都是日记体,内容全都与动物关联。书稿全面记录了作者成长过程中对动物与人类、动物与社会、动物与自然界的感悟,体现了少年儿童关爱生命、关心环保、崇尚生态自然的独特情怀。
文学梦缘自动物情
天目灼灼兴趣广泛,7岁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演播厅参加讲故事比赛,奥数得过全国一等奖,国际象棋得过两届市少儿赛大奖,拉丁舞考取国家金牌级并在澳门国际邀请赛上获奖,中小学都是校电台主播,学校艺术节上,她总是以主持人和小提琴演奏的双重身分出现……“女生的心境尤如天空多姿多彩的云锦,广泛的兴趣能让我在一份份心造的意境中怡然自乐,从而寻到生命精致的快慰。然而,最衷情的依然是文学梦。文学给了我纯净的灵魂和轻盈的翅膀,让我可以在多梦的花季,将每一次来自心海的触动写成文字,又在文字中感动。于这份感动中思索人生,尽己责任。于自己稚拙的笔墨,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鼓于呼,是我孜孜不懈之追求!”这是灼灼谈自己的文学梦时的一段文字,真切的道白了“文情本自心情出”,诠释了小作者的文字何以如此感动。
在这本书里,小作者想象丰富,既富有情趣,又不乏哲理,源自生活,寓乐于教,是一本青少年值得一读的爱心读本。 本书共为四部分——动物情致、动物情赏、动物情志、动物情绪。书中有离奇的童话故事,有与动物一起成长的经历,有自己对动物的独特见解,有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
天目灼灼在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情绪:“在孩子们眼中,自然界就是最好的朋友,因此,他们对自然怀有博爱之情感,哪怕只是一只小小的虫儿,一朵路边的小花儿,都是他们关爱的对象。也许他们并不拥有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但我认为这无所谓,因为他们心中,存在着最朴质的爱!他们的血脉,流淌着至纯至粹的情感!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是否得时时警思,如何留驻这份与生俱来却又极易得而复失的至纯至粹的情感!”
有才情更要有爱心
从小学到中学,灼灼笔耕不缀,已在《中国中学生报》、《白桦林》、《写作》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了近三十万字的习作,《校园文苑》等杂志曾连载其童话故事,长篇童话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上了半年度点击率和重点推荐榜榜首,曾获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主办的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中国教育写作学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文学写作大赛学生组特等奖,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等20多项。《作文新天地》“星约”整个专栏、《语文报》头条半个版曾隆重推介。
作者的第一本书叫《一个8岁女孩写的童话————宇宙除魔历险记》出版后,全国20多个省的读者来信,艾青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上了少儿推荐读物榜。她还曾发起成立了学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并被推选为会长。
灼灼的表现,曾引发了有关独生子女素质教育的话题!《羊城晚报》、《语文报》、《广东第二课堂》、《杭州日报》、《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等媒体对灼灼的学习写作情况曾作推介。当她的一些成绩在媒体披露后,不少家长都问,是这小女孩有特殊的天份?
绝不是!孩子的父亲曾十分严肃的告诉记者。他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的事,而爱心培养,是关键。有爱,才会有关注、有兴趣、有责任心,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好开发。灼灼成长轨迹中的一些小故事,就印证了这一点——
自小起,家长就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来引导和培育她的爱心和责任心。小的时候,邻居家养了一只猫,邻居的小女孩有些智障,就常带着一岁多的灼灼追打小猫。这只小猫见了她俩,也就成了“老鼠见了猫”。有一次,她去抓猫时,让小猫抓了一下,她痛了,就哭着回来“告状”:“小猫坏,小猫抓灼灼。”父亲就反问她:“灼灼和姐姐经常打小猫,灼灼是不是一个坏娃娃呢?”她不好意思了。
家长还告诉她,如果一个人总想着自己,不想着别人,那么,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同时,在生活中也处处地注重互相关心。比如:家人过生日,都要互赠礼物,逢年过节给家里老人寄钱寄物,都有意识地带上她;有时在街上碰到行乞者,如果是身体健壮的,一概拒绝,并告诉她,行乞,是一种万般无奈下的举动,有劳动力的人就应该自食其力;而对一些严重残疾和幼儿病妇,都会让她给一些。
从懂事起,灼灼就明白了,一个人具有爱心是多么的重要;并在不同的场合,由衷地表露了她的善良本性。小学,她和小朋友相约去粤北贫困山区献爱心;高中,她去福利院探访做义工……
她5岁时,广东省开展对口扶贫活动,电视台拍了一组组反映山区孩子无钱上学和学生赤脚上学、用豆豉吃饭的镜头。家长特意让灼灼从头至尾地看了这个专题片。灼灼一脸凝重地观看着一个个凄惨的镜头,特别是当看到一个赤着脚,穿着破衣服,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因母亲有病无钱上学,靠在破烂的房前,对着摄像机镜头哭喊着:“我想读书,我真想读书!”灼灼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突然,她哭着说:“爸爸,我不买钢琴了,把我的压岁钱捐给姐姐吧,让她也上学吧!”灼灼当时在学小提琴,可她十分喜欢钢琴。她的“钢琴基金”,是看得很紧的,有时家长向她“借”都借不出来,现在她主动提出动用这笔钱帮助别人,家长自感到很欣慰。
笔耕墨来源于生活感触
“没内容可写”是学生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灼灼小学到中学,写了三、四十万字的文稿,大多是源自生活中的感触。
当看到街上小白鸽成地方名吃的广告,她回家后马上给市长去信建言——“建议让白鸽成为我市钟爱的小动物”;当在餐厅看到被宰杀的野生动物、在街上看到被车撞的动物,她疾书了《“怎样做动物的好朋友”创意设计》方案,还想到了制定《动物保护管理赔偿法》。
关注时事,热情参与,也是收获多多。当中国申奥代表团启程赴莫斯科,社会上支持中国申奥的活动林林种种,受到奥运气氛的感染,灼灼也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下一篇日记,表达她期待北京申奥成功的激动心情。信里写到她做的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与一个美国小男孩争论中国能不能办好奥运时被萨马兰奇先生听到。听完了她的论述后,萨马兰奇表示支持中国申办奥运。她把这封信寄给了奥组委。中国申奥成功后,她收到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的亲笔回信。给奥组委的信何止千万,何振梁亲笔回信肯定不多,我想何老是为灼灼别具一格的童真所感染吧?
天目灼灼,本名沈灼灼,我区鸬鸟人,现是伟人孙中山故里市一中高二尖子班的学生,当地最小的市作家协会会员,也是广东省作家协会最小的准会员(已通过审核待批),全国十佳中学文学社期刊《新叶》的执行主编。近日,她又接喜报,一篇文稿在有30多万学生参加的全国性征文中获银奖,邀请参加7月13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的颁奖典礼。她告诉记者:“那也是动物情的真情流露!”
(作者为《南方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