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堇年,一个锦年
读七堇年,多是在嘈杂的时间里,并不是什么忠实的读者,却很是期待她出新的文章。
最初接触七堇年的文字,是朋友介绍《最小说》是偶然间翻到了她的名字。很特别所以开始看她的文章。
也不记得当时读的那篇文章叫什么,只是在读后颇有感触,于是开始读她更多的文字。
笔下的文字顺流透露
就好比如给你了一片仙境
90年后的孩子们,文字里大多透露着一中悲伤。这是上一辈的人认为的。感伤成为了一种潮流,
感伤在我们
就像曾经有人
只不过其中的时间被替换成了一种思想世界。
先是灿烂,然后是阴霾,最后归结于一片黑暗。
七堇年无非是以这种文字去叙述那些片面的、笼统的、平静的、杂乱的、属于我们世界的浮华,属于我
们的栖息之地,属于我的真相。
从《大地之灯》到《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而今的《澜本嫁衣》。用她在《碧云女子》中所说的“读黄碧云
的小说,要先懂得什么叫耽溺”那么对于我来说,也可能是以耽溺来叠加,也或者是有了一种喜爱。
欣赏、喜欢、爱、恨、永恒。
在自己的生命中是这样曲解生活的。也或是对于在一起的两个人也好,也或是对于世上诸多事情也好,
也或是对于一切的态度也好,总而言之,一切不是循环而是层层递进。
七堇年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已经处于喜欢和爱的中介。上升于喜欢,但不会牵扯上爱。
毕竟我打心底不会去恨她的文字。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转瞬又是以另一种引释“有许多人
甚至更多的人,他们带着绝望活下去,把自己转化成一种负面的存在。一个无声无息的吸纳、拒绝、取消意义
的生命黑洞”强烈的反差,体现的是那玩弄字的境界,决然的让自己震颤。
欣赏堇年那柔弱却不失悲伧刚毅的心灵奔放,欣赏她那演绎世的嘈杂却不失留守宁静的情感园地。
华而朴实的文字带以自己在她的世界里流淌、吮吸、咀嚼、回味。
慢慢地喜爱,慢慢地耽溺,慢慢地得到心灵同忾的共振和释放。
一个堇年,一个锦年。
虽然做不成堇年,那么至少自己所走过的年华都会如同锦年那样炫丽鲜明。
(刘辉点评:有些青春淡淡的忧伤,给人的感觉很好,文字是心情的流露,期待佳作。2009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