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心情
去年离家来到羊城读书,带着最初的誓言与壮志要在这里有所成就。来到的是一所远离市中心,周围尚且还有点田园野趣的学校。尽管如此,这里并没有完全摆脱都市里特有的喧嚣,无论醒着梦着,耳中隐隐,都是汽笛的响鸣。
除了上课以外尚且还有很多的空余时间,慢慢的,我便渗进这里的生活。羊城的繁华壮丽在夹杂着汽油味的空气里,掩藏不住它的烦恼。看似宽广的街道,因两旁停满的汽车反而更加狭隘。有时走在街上,整个亮丽而嚣张的世界就在你的肘边推挤,很难让你用“多元”“开放”这样的词语来诠释这座城市。长高的城市同时把人的视线挡在很窄的范围,看到的不过是栉比的楼层与缝隙里的天空,无形的压迫把人也缩小了。
都市的紧张不但在空间上,也在时间上。时间的追赶就像人身上的一件紧身衣,那紧,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压力。拥挤的交通加快的所有人的步伐,也分出人们一半的心思来警惕飞出的机器狼群。神经质的秒针,不留情面的追逐所有的人。绿色的灯光催促上班的同事,上学孩子的脚步。长长短短的截止日期,罗罗嗦嗦的按时按量,令工作的人们从梦中惊醒。一出门,天罗地网的招牌、噪音、废气、资讯,把你鞭笞成一只无助的陀螺。
时间的助推下滋长了我淡淡的乡愁,让我对乡土有眷眷的依恋。那里闲散的生活造就人们的安然自愉,快乐的让人发痴。日暮黄昏,劳动一天的人们在村头巷尾唠叨着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这种在我以前看来纯粹是无聊的话题在他们那竟像获得了最高贵的奖赏,欢快不已。我如今却又钦羡向往。乡音的回荡是心灵的呼唤渐渐地让我感到不安,快遗忘了曾经说过的离开乡土就是我的“幸福的开端”。嗅着夜晚潮湿的空气,让灯光把孤独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我的梦想在更远的距离。
尽管如此,乡村的安逸是无法激发人的智力和竞争意识,城市的烦恼才是竞争的表情。暑假的打工生活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看到了所谓民工的生活状态。那种沧桑麻木的表情是无法在我的心中消除的,依然清晰可辨。那拖着疲惫躯体的沉重脚步,是踏在心灵的烙印。这群人拥有社会与家庭赐予的压力,忍受漫长工作对身体的侵蚀。也无怪我在当时写下“生存才是硬道理”的无奈话语。
无端的悲天悯人只能埋葬灵感的才华,过于在乎都市里名利的追求就会湮没灵魂的美好纯真。都市的霓虹渐欲迷人眼,这里的人知道爱拼才会嬴,所以他们忙碌。这些人聪明、富有才让他们不能放慢脚步,也造成了都市里的威胁。
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夜行汽车的咳嗽,由远而近,由近而低沉,告诉我这是生活的号角;依然亮着焦黄灯光的小吃店,总有人在忙碌,让我知道还有人在和我分担黑夜,减却了我的寂寞。
[编者按]:悠悠岁月,淡淡乡愁,人们都乐在其中,这里的宁静和安祥,希望永不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