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三下乡,一辈子的收获——湛师法政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会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心得十三

虽只有10多天的实践活动,但对我的影响,我想那是一辈子的收获。  

在三下乡中,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我得到了什么锻炼,而是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辛苦。在支教中,我担任的是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前我很认真地备课;上课时,我尽可能的大声讲课详细地讲,可是,令我失望的是绝大部分学生是在下面各自玩自己的。作为一个老师最痛苦的莫过于自己在讲台上辛辛苦苦的喊破喉咙地讲课,而学生在下面玩自己的。那时的我真的很想发火,很想放弃,可是我知道,作为一位老师最基本的是控制情绪,况且还是有想学的学生,我必须坚持。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心痛过,但更多的感受是忏悔。  

作为学生的我,自我觉得我是个坏学生。我试过因为觉得语文不重要而不听老师的课,在下面捣乱;也试过因为不喜欢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当着她的面跟男生下棋,等等。那时的我觉得老师讲课是他的职责,听不听是我的自由,虽然这没错,但现在的我觉得那时的我很傻,很坏。听课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但最基本的是尊重。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没礼貌,不知伤了多少个老师的心。其实学不学得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认真听课,这是对老师的最起码尊重,也是老师讲下去的最大动力。  

在这次三下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不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好老师更难。因此,在以后日子里,认真听别人讲话,听老师讲课将是我尊重他人老师的基本准则。  

在三下乡中,面对一堆可爱的孩子,说真的,我有疼过一批听话的孩子,也有埋怨过一批调皮的孩子。在自己有这种感觉后,我反思过,难道我也会是这种偏心的老师?但后来我渐渐地明白了,原来曾经给老师所定下的偏心是一种错误。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偏心老师,只有肯不肯学,听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也是人,谁不是喜欢那些听话的学生?所以与其埋怨他人不喜欢自己,倒不如好好反省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在三下乡中,我用心观察我认识的每个学生。在他人眼中那些捣蛋的学生,我试图了解他们和鼓励他们。在与他们相处中,我发现不是他们不听话,其实他们也很想好好地表现自己,也想得到鼓励和关心,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对。我相信,假如我们给予他们以足够的关怀和鼓励,他们也会很优秀。  

十天为师,终生难忘。他们是我的第一批学生,是我人生的起航标。不祈求天下闻达,只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撰文/邓水娟)  

上一篇:不一样的收获——湛师法政学院邓协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心得十二 下一篇:湛师法政学院邓协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心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