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课程已完,学习仍续——湛师法政学院邓协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心得八

这个暑假,我很荣幸地成为湛师邓协“三下乡”服务队的队员,到吴川塘尾街道塘头小学担任教员一职。我不仅担任塘头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与英语老师,同时也是第二课堂歌曲班的老师之一。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之大,教学过程中压力不小,但庆幸的是,我的教学生活充满乐趣。  

第一天和孩子见面,我最深的感受便是:他们都是朝气蓬勃的小天使。因为当天另一名班主任有其他任务在身,我只得独自陪伴孩子们一个下午。在短短的三节课中,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别人所说的“难搞”。我忽然悟出:孩子是要哄的,你觉得他们难搞,只是因为你没有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在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合理的需求后,他们便会积极配合你,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身为班主任,我比较顺利地只用一个下午就和大部分的孩子培养起了感情。后来他们告诉我,我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就像是在说故事,既有趣又生动。爱听故事的孩子们其实都是很听话的。因为他们有着我们所没有的单纯与纯粹,简简单单的事情也能让他们感到满足与快乐。这样的孩子没有邪念,容易满足,因此也比较听话。  

在我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第一节课我发现,我所教的五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不是没兴趣学习英语,就是对英语学习抱有一种恐惧心理,特别是害怕英语口语训练。我本想着让每一位同学都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结果却是,尽管我已给出了最简单、最易学的自我介绍模板,但仍有十位同学不论如何都不敢开口。为了避免师生双方闹僵,我给了他们另一个选择:读熟自我介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和句子,并在下节课接受我的检查。这么一来,孩子们的表情都有所放松,课程也得以较顺利地进行。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每当孩子们在我多次引导与鼓励后都不肯开口读或说英语时,我便给他们另一个选择。这个方法有效地让孩子们学到了新的单词和例句,也有利于孩子们慢慢战胜对英语的畏惧心理,变得更加自信。  

只有放下了畏惧,才能对英语慢慢产生兴趣。为了使孩子们不认为“英语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我常在讲课时加入一些幽默元素。例如讲小笑话和教互动性较强的英语儿歌。有一次,我在讲到“blue”除了指蓝色,还带有“忧郁”的意思时,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学习“旧单词”的热情,我特地讲了个笑话。我一脸神秘地问他们:“Everyone,do you know why the sea is bule?”不出所料,孩子们都疑惑地回答不知道。于是我便一边做着夸张的动作,一边揭秘:“Because the fishes in the sea are always BLUE BLUE BLUE.”(鱼儿吐气泡时发出的声音。)结果全堂哄笑。课堂满溢欢愉的气氛。  

除了帮助孩子们克服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外,我还在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上下了功夫。我抽出一节课让孩子们写作,而作文主题紧密结合了所学的第一单元的内容:My new teacher。另外,我将他们的作文与英语口语比赛结合在了起来,让他们除了能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进步了的英语口语,还能加强对作文的熟悉度与自身的信心。  

身为第二课堂的老师之一,我所教的内容是英语歌曲,而我另一搭档则教中文歌曲。通过中英交替与中英混合的方式叫歌曲,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我们认为,每一孩子都该能勇敢地站在讲台上,正式站在其他同学面前发言或表演。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让不同年级的孩子组成一队共同表演。这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既使课堂气氛更加高涨,也让孩子们懂得:变得勇敢,没那么难。  

更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在知道第二课堂所学内容将会作为晚会表演节目后,都十分积极地报名参加。有些孩子在下课后仍主动留下来,要求我们继续教她们新的歌曲。看着孩子们如此享受学习的过程,我发自内心的欢喜。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结业晚会上,歌曲班的孩子出演了两个节目,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高歌的情景,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课程已结束,孩子们都放假了,而我也已经回到了家乡。但我依然感觉孩子们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这几天一直都有孩子通过手机或是网络联络我。向我诉说着他们的不舍与成长。是啊,不论是孩子们还是教员们,都受益良多!那种在教学过程中所收获的充实感与成就感,我难以忘怀。  

课程已完,学习仍续。我相信,孩子们定会在日后的学习中收获到更多,都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撰文/刘萃雯)  

   

上一篇:小小萤火虫,照亮你我他——湛江师院人文学院“萤火虫”社会实践队行程总结 下一篇:“三下乡”有感——湛师法政学院邓协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心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