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塘尾那些事儿,那些人儿——湛师体科院“HOLD-绿森林”实践队
(文/邵凯雅 图/陆婷婷)三下乡,是我大二结束前画下最精彩最华丽的一笔。7月8号那天清晨,湛师体科院“HOLD-绿森林”实践队踏着微微晨曦从学校出发,一路颠簸,望着窗外,阳光灿烂,不知前方的路是不是泥泞不堪。听着歌一直想着,接下来的八天是不是会顺利度过。
在照片上看到吴川塘尾小学的时候,就觉得这所小学应该不错,但是到了那里的时候,才发现照片真的很会糊弄人。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后面很大一片空地长满杂草,还有教室里的课桌椅子都是很残旧的。由此可知,这里孩子们学习的条件有多简陋,心想一定要给孩子们留下有用的知识和美好的回忆。校长很亲切热情,他给我们安排好了住的地方。看得出来,校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很欢迎。一身的疲惫顿时减少了很多。
在这里的第一天,我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天空。很清澈,很空旷,虽然刚来的那几天都很晒的,但是微风和白云还是紧紧围绕在这片天空下。六七个人挤一间宿舍打地铺,蚂蚁很多,环境虽然很差,但是我们都不觉得辛苦。
我上的第一节课,2班的捣蛋鬼让我把喉咙都喊破了。可能是第一次站上讲台上课,我备的课都用不上。所以我只能教一首有趣的诗给他们。很无奈这帮调皮的孩子根本不配合上课,你在上面讲,他就在下面挑你的毛病。虽然这样,我还是挺喜欢这群五年级的孩子的,爱玩爱闹的他们会跟着我一起读,一起唱,即使我的喉咙不舒服,我也硬着头皮上了。说实话,其实2班的还挺可爱。我暗喜,还好我教的是2班,不解释。
后来我和调研组组员去家访的时候,开始渐渐了解到这里的基本情况。由于大部分青年都外出打工,所以这里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家里人很少过问孩子们的学习。调研队的队友们的问卷调查就是针对这里的教育发展状况来进行调研的,虽然我只是跟着调研队出去过一次,但是我仍然感觉这里孩子和老人家生活的不容易。看似调皮捣蛋的孩子,其实也是挺懂事的。有个学生家里只有他和奶奶,父母都在外打工,看着他家空旷的院子和贴满奖状的墙壁,心里酸酸的。毕竟还是个孩子,本来应该在父母的庇佑下快乐成长,却因生活所迫成为留守儿童。还有村里那个不知多少年岁的老树下,坐满了一群谈笑的老人,树影婆娑下不知藏了多少思念和牵挂。
和孩子们混熟了之后,我就和他们玩游戏跳房子、玩滑板,在这些过程中,我找回童年的快乐,在这澄碧的天空下,我发现和自己本来的生活不一致的东西,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心灵的宁静。小孩子的世界,总是简单很多快乐很多。从老师到姐姐的改变,从教学到学习的转化,也是快乐交换的过程。他们都非常喜欢拍照,在镜头面前竟然一点都不生涩,康琪和我说想要快点长大,等有了手机就可以打电话给姐姐们。好可爱的小女孩,后来我给别人看我和孩子们的照片的时候,她说我夺走了康琪的初吻。嘿嘿,赚了。
在塘尾小学的八天,虽然很短暂,但是给我的回忆却是无尽的。这里有我可爱的第一批学生,他们黝黑的皮肤上有着一股质朴天真的气息;这里还有我的一起相处的队友们,一起煮饭、一起排练,还有一起吃包子的回忆,似苦还甜的日子,回想起来仍然是甘的味道;这里还有我迷恋天空的情怀,蓝天白云,星光璀璨。站在楼顶向着日落的方向,咸蛋黄周围的晚霞、农民老牛劳作的身影,这是最美的一幅画。
且行且回望,在吴川塘尾的点点滴滴,依旧是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