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发展教育,注重教育公平

【摘要】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重点学校的制度等加剧了教育的不公,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阶层教育差别开始出现,更使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严重。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认识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乡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近年来,读书上学却越来越多地与金钱挂钩。富家子可以大把甩钱选名校,但很多贫家子弟却因交不出学费而被迫辍学。这种现象令人失望。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重点学校的制度等加剧了教育的不公,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阶层教育差别开始出现,更使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严重。  

因此,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认识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校经费匮乏,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农村学校经费普遍匮乏,一些学校连正常运转所需的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学校陷入难以为继的危难境地,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从教学设施上看,没有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室,更不须说电脑室。从教学手段上看,基本上还是靠原始的三个一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不让教师参加培训或教研活动是不争的事实。  

(二)教师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教师学历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许多代课教师。农村中小学缺乏适应农村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村教师与城镇的待遇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在心理上出现许多失落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于是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悲观情绪。  

(三)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教育的不公。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四)教育政策的偏差。造成城乡教学不公平,除了上述因素使然外,还有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育投资向城市,二是课程编制和课程内容学习全盘照抄城,导致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  

温总理曾说过,教育改革要让人民看到希望。要使城乡发展教育公平,首先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师资建设,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筹措其它财政性教育资金。另一方面,我认为人们要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子女教育。当前许多群众对教育不够重视,出现许多错误的观念和认识。一方面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的思想束缚了许多人,另一方面,连续几年农民增收缓慢,学费十年上涨了近百倍,种十亩地养不起一个学生,导致农村出的学生越多,经济反而越落后。要看到:办学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要依靠知识、能力,才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十六大以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次强调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2007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这一切都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城乡的教育公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城乡学生能真正的在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钱嘉恒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百度文库  

2.房可平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 江苏教育网  

3.黄迪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柳州市教育局网  

   

(撰文/朱庚兰 李东荣)  

上一篇:“美国文学与文化”课程设计 下一篇:三下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