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金沙镇采风四律 观陈子壮纪念馆有感 江山万里尽悲歌,武将文官叹奈何。跪剑忠心存报国,锄奸励胆敢沉珂。羊城一战垂成败,南岭从今历难多。更迭远非前代事,寄言后辈莫蹉跎。观招子庸纪念馆有感 才高招子冠横沙,绘竹描兰第一家。四卷粤讴传百载,满腔情韵漫天涯。十年为宦文心在,今日还乡画性奢。苦海茫茫多命蹇,莫如对月看流霞。观兆年私塾有感 私塾百年巷陌深,小童几代有书吟。高堂巨柱垂青史,老树新芽映绿阴。虽有孤灯空照壁,更需硕学坐谈心。千秋基业何如此?教育从来冠古今。观卧云庐有感 白江边上卧云庐,曾有仙人在此居。往昔繁华烟火盛,今时缥缈日光舒。历经沧海寻常事,犹作羊城万古书。愿借诸贤题彩笔,白云深处写琼琚。
夜秋天的鸿雁未来夏天的蝉鸣依旧月光,缠住语言有人在月光下默然石榴,乡间的吉祥果层层包裹的心事一群蚂蚁往来它们的眼里只是食物和忙碌一颗果实坠落不安的命运在秋天欲至未至之时泯然于夜色秋天的思念一片桐叶窥见秋天的憔悴旁落的秋色是否与长河同流?孤鸟立枯枝同病相怜,无边落木萧萧落叶与黄土同源滴水反射水光的色素蕴含凉意镜中的人、水中的花真相或是假相只有秋天也只有秋天知道我的思念你是我的一滴雨一滴水从云的眼里掉落需要多少时光天空并不在意那么小的一滴润物无声却在我心头澎拜晶莹的一粒划过草的柔软折射世事的纷呈我只撷取最纯的一色最爱的一滴雨、你是我的一滴雨淡淡的草香双眸荡起淡淡的草香一棵草的悸动寻找心的旋律、跳舞的金光眼中星光越过零落的泥土香参透世俗的暗淡滴落晶莹的叶尖绿色的河流潺潺鸟声清脆一棵草的心事渐渐明朗个人简介:吴奕东,笔名东篱蝶梦。70后教育工作者,系潮州市作协会员,2018年潮州市文艺骨干培训班学员、广东青年作家创作培训班学员,偶有作品发表于《潮州乡音》《潮州日报》《羊城晚报》,作品被多家网络平台刊发。
到人间走一趟灵魂 你感受不到我的感受那都是我深藏躯体不愿被你找到的灵魂 活着 听说人间很美所以我要到那走一趟亲爱的,无论如何都请不必为我指路 暗恋 为爱上一个人我把一生的勇气都用完了所以后来就没有告诉他 婚姻 那天,我们一起走完红毯我们宣誓许下诺言后来我们谁也不说 家 我也想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用交房租了这才像一个家 拼命 你说我们这么拼都为了什么为了供一辈子的房价为了比谁家的孩子聪明我们拼命最后也就拼完了命 寄语 孩子,你长大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做一个老实的明白人我希望你活得糊涂一点快乐自然就多一些个人简介:潘伟玲,女,广东韶关人,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理事、广州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获首届东西方大学生诗歌奖提名奖,获中国新写诗主义诗歌2017年度优秀作品奖,获第三届青年自由写作大赛优秀奖,诗歌散见《青年文艺》《香雪》《五月诗笺》《蜕变-南粤匠人风采》《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等书刊、报刊杂志。
“山野”和“书房”是我成长道路中最核心的两个关键词,从山野里嬉戏,在书房里阅读,所有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汇筑成了今日的我。我成长于乡野,门前就是田野鱼塘,柏树绿篱;儿时的第一堂课就是用泥土做小动物,双手触在温暖湿润的泥土里,铸造着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儿时的游戏是草地里迎着风用小纸片引蝴蝶、把三月野花插在竹叶里装饰房间、在青藤编织的秋千上欢呼,挎着竹篮子打猪草,在秋日里采野菊,槐树下拾落英、松针林里采蘑菇、野树上捕鸣蝉;小小年纪看着妈妈种在篱笆里的丝瓜慢慢爬上屋檐,门前的枣树由青白的枣花长到鲜红的果实,骤然明白时光的流逝。乡野的记忆不在山野,更在乡民和乡风。农家少闲月,开春时节,树木勃发,日光初照,野花盛开;四五月耕种时节,成群的水牛踏着青石板回家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此时的家乡是水墨色,水田里蓄满了清水,倒映着山川白云;七八月田野里由绿油油到黄灿灿,最最忙碌的年月也等来了最最盛大的收获,村民被晒得黝黑而笑脸灿烂;九月初秋,田野里有了微冷的风,日头开始变成温柔的橙黄,山野里到处是收获之后焚烧稻草和藤蔓的烟雾,带着些许的诗意。中元节时的鞭炮声响起不久,便是中秋时节的粽子飘香。年前更是丰富,煮酒是一年中的大事,这一天在野外搭建炉灶,浓浓的酒味弥漫在空气中。谁家在蒸酒谁家就会热闹非凡,村里的男子来尝新酒的,主人会热情地把盖着花棉被的酒坛子打开,用白色瓷勺子一勺一勺地取来给众人品尝,大家喝了酒,互相品评着酒品;也会有妇人挑着水桶来要热水,拿回去给顽皮的孩子洗澡。更有趣的是打粑粑,用大木桶把糯米蒸得香气四溢,然后由村中男子抬到石槽里去,三五个粗壮男子拿着木质的锤子和杵子,吆喝着,你一锤我一杵,雪白的糯米饭在石槽里被人力磨成细致的粑粑,再由等候一旁的妇人铺在薄膜上,手上沾些茶树油,把粑粑做成太阳搬大小。主人家总是会端来一碗白糖,供辛苦劳作的村民和围观的大人小孩尽情想用刚刚出槽的粑粑。相对于山林的启蒙,阅读来得更晚一些。儿童时代基本没有读过什么书,小学的课本也没有给我有一丝启发。最初的阅读应该算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无意中读到姐姐的初中的语文课本。程乃珊《吴家有女初长成》《不系之舟》,那是第一次接触到文字之美,仿佛身体里的一根发条被拨动,所有对山野的美感一触即发,那样自然而然地能够理解初中的课文,于是开始大量寻找姐姐的语文书,把选文都看了一遍。才知道文学的世界如此宽广,才从课本里读到了徐志摩、林语堂、林清玄、三毛。那时候的课文真的很有水平,八零年代那一批朦胧派诗人和作家有大量的作品都有收录,如顾城、舒婷、梁小斌。朦胧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晦涩难懂,然而也许他们发出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竟然为此着迷;而对于辞藻之美的痴迷,应当归功于《红楼梦》。那时候家里新买了dvd,不知道母亲从哪里借来的碟片里就有戏曲版《红楼梦》,母亲没读多少书,却独爱《红楼梦》,她一遍一遍看,一遍一遍听,不停跟我说,你看那布景多美,你看黛玉像一幅画,你看那个唱词写得真好。我一看,还真是这样,姹紫嫣红,琉璃屋瓦,美人如画,唱词都是韵文,字字斟酌,果然有意思。正好不久之后87年版《红楼梦》热播,我又陪她一起看电视剧版,一集一集看下来,除了人美景美词美,还看到了整部红楼的沧海落寞。高中时代,唯一的课外书就是《红楼梦》,反反复复看了三年,爱不释手。由此,大学选了汉语言文学,真正走进图书馆,走进文学的世界,由于以前的读书经历,没有太系统的文学修养,独爱通俗文学,张爱玲、张恨水、李渔、归有光等。同时也欣赏 朦胧诗等现当代作家振聋发聩般深邃的思想。这些年来,也在琐事和求生中苦苦挣扎,但始终都没有放弃阅读,读的越多,内心就越平和,世界就越宽广,面貌也越柔和。我的故事就是如此,平淡无奇,却又独一无二。乡野之人,滋养的力量都来自自然,而正是阅读浇灌了自然存于我心中求知的种子。所以,我曾在《贫乏》中写到:“记忆里已然形成的对优雅自然的赏阅,对乡民朴素热心的亲近足以在我身上抛下重重的锚,钳定着我的审美与价值。无论怎样的资讯爆炸,内心深处对故乡山川田野,对相邻友善的记忆都将支撑着我日后对周遭山川草木的审美感知力,和对人性的亲善与悲悯。” 我也很庆幸,我的启蒙读物不是被处理过的少儿读物,不是快餐文学,不是碎片化的手机资讯,而是代表着那个时代思想的优雅文学,经典读物。我长于最具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故乡,行走在一方鬼域湘西,阅读着最有养料的文学作品,这就是滋养我的无穷力量。虽然在成长的道路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泯然众人矣,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我相信阅读的力量,它仍然以缓慢的速度在滋养着我的生活。(该文载于《南方日报·连州视窗》2016年9月19日)
六月的阳光格外灿烂,六月的文学活动分外耀眼。今天大批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风景秀美的荔湾鹅潭,参加广东“匠心情怀”工业题材作品朗诵会,附近滚滚不息的珠江流水扬起浪花,仿佛是美妙的音乐伴奏,它也和我们一起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欢颂。我们都知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文学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齐心合作精心营造,就像我们今天的朗诵活动,一方有识之士振臂一呼,多方文友热诚呼应,马上成为一种共识,广东省朗诵协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佛山市顺德区作家协会、越秀区作家协会、荔湾区作家协会等十六个社会团体共襄盛事,荔湾区文化馆热情协办,那种火热程度就像盛夏的阳光火辣辣的,让人们感受到南国人民对文学的呼唤和企盼。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烂漫。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要求题材是多方面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工业文学无疑是重大题材之一,然而恰恰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在文学百花园里,很难看到它的身影,它总是像很难为情的小姑娘,躲藏在文坛某一角落里,并不引人注目。这种文学的偏颇现象是很不正常的,甚至在一个偌大城市里或一个大省里,真心专门从事工业题材创作的作家可谓寥若星辰、屈指可数。幸亏我们有良知的作家不甘寂寞,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为改变这种现状,身体力行砥砺前行。他们是有担当的热血作家,受到人们的敬重。像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友义,长期在中央大型国企工作,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熏陶浸润下,对工业文学有深刻而迫切的认识,不但自己动手创作出工业题材的作品,反映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体现了工业化改革和升级改造的不寻常进程,以及刻划撰写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范。在这同时还团结志同道合的文友,为工业文学鼓与呼,像今天举办的工业文学朗诵会就是其中一项。再像顺德作家协会吴国霖主席,在当地政府和街道支持下,旗帜鲜明举办一系列的,以工业文学为主导的活动,就在一个星期前的今天,他们还举办第一届“容桂总商会杯”草明工业文学奖颁奖大会,二百人参加活动。征文收到全国各省市的来稿523件,可见反映之强烈,他们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文学创作从题材来说是繁多的,不单有工业题材,还有农业题材、教育题材、国防题材、军队题材,还有历史题材,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倡导繁荣某种文学题材的创作是一回事,用什么思想去指导这种题材的创作又是另一回事,是更重要的一回事,也是我们常说的用什么思想去指导创作。指导思想正确,这种题材的文学创作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倘若指导思想错误了,那么这种题材创作的倡导就毫无意义了。今天,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南粤大地这些工业文学创作的倡导者和热心人,认准方向、选准对象,他们自觉举起草明工业文学的旗帜,去号召去鼓动更多作家,去开拓工业文学创作的新天地。草明是广东顺德人,是中国左翼联盟作家一员,是我国公认的工业文学创作奠基人。她是中国从20年代到90年代,一直都在写工人的唯一女作家。这种对工业文学的忠诚与坚守,说来真让人动容,让人敬佩。她的工业题材中篇小说《原动力》,不但引起当时整个社会的轰动,并且一下子铭记在四万万中国劳动人民的心中,这是新中国第一部讴歌中国工人阶级光辉形象的工业文学题材小说。茅盾评论指出:“《原动力》在政治上把握得正确,那是一眼就看得见的。”马烽也热情赞美“草明同志60年的创作道路,以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她终于用这支艺术之笔在自己的创作全程中构筑了《原动力》《乘风破浪》《神州儿女》三大里程碑,为研究家所称道,为工人群众所喜闻乐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指引了文艺前进的方向,鼓舞了一批又一批文艺战士的创作激情,打起背包,到工农兵中间去,到火热的生活第一线去。草明同志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她到工业战线去,用全副身心拥抱沸腾的生活,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建立深厚感情。贺敬之同志说得好:(草明同志)“把自己的生命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知心的卓有成就的女作家”。草明之后,继续为工业文学砥砺前行的还有她的后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欧阳山,草明的的女儿欧阳代娜光临活动现场,她年近九十高龄,或研究或著文或奔走四方,仍然在为工业文学去鼓与呼,继承母亲工业文学的情结。草明的外孙女一脉相承。田海蓝教授还为外祖母草明撰写《百年草明》评传,为工业文学宝库留下珍贵历史资料。我们把掌声献给她们,感谢她们对广东工业文学的一片真诚与厚爱。朗诵会即将开始,我们期待着朗诵家声情并茂的朗诵,把作家呕心沥血创作的优美的工业文学作品传播给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去陶冶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 2018年6月9日
想吃水蜜桃 你不要说想见我不能说 你说想见我的时候有水蜜桃的味道 可现在已是冬天 失眠 你总是说:早点睡我该怎么让你明白啊你霸占了我的黑夜让我习惯了失眠 内心戏 对于明天的事我想了个借口怕你问我又怕你没问我 还是哭吧 本打算想你时喝酸奶伤心时喝啤酒 可我发现伤心总是由想你引起的 想你 想你的思绪被打断就像打翻了咖啡坏了一天的心情 因为,每次想你都要像喝咖啡一样要细细品味惜字如金 每打几个字就按一次保存 上班族 生气需要消耗能量悲伤也是 这些都太累了我想睡觉 送你一份大礼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但我没有带礼物 只好乖乖做你的甜心就像泡芙那样 不惊不扰 对待不喜欢的事情顺其自然也就过去了 面对你也是这样转折 心情不好哭了一宿心情大好心肝宝贝 病原即解药我想见你 小气 你是我的不动产谁打你主义我和谁闹翻 春 春梦初醒念念不忘 你的身体暖入棉被 酸碱平衡 窗外落雨淅淅沥沥 窗内落泪一声不响 爱情捆绑 彼此相爱跟彼此浪费差不多 各自继续惜命如金 渐变 你的爱像一杯水从热到凉从满到空 坚硬的杯子占据在我手中 失望透顶 我甜美的梦睁眼就没了 如果下次见面了 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和你在绿荫下睡上一觉 宿命与肉体 春天像捉迷藏似的到来了我们说爱,就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