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 百味人生

百味人生

  • 快乐的忧思

     我是张婴音作品的读者;我也从事文学创作,可以说是张婴音的同行;而且,我必须承认,我是张婴音的姐姐。要是我父母知道我为了避嫌,不肯承认她是我妹妹,弄不好就会不承认我的。所以,我很幸运地具有了以上三种视角,来探讨张婴音的儿童文学作品。 作为婴音的读者,我很喜欢她小说中幽默俏皮的文字、生动有趣的故事、人物和细节;作为她的同行,我看到她身上的那种踏实、敏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爱心的品格,而作为她的姐姐,我深知这么多年来,婴音在完成她的杂志社编辑工作之后,业余坚持儿童文学写作,是多么不容易。她的作品,都是利用节假日、在照顾父母、养育孩子的空隙中,一点一点挤出时间写成的。有一年她和丈夫孩子全家来北京度假,我们计划去内蒙古旅行,临走前一天她宣布说她打算放弃去草原,因为她竟然把未完成的稿子带来了北京,必须要利用这个假期把它写完,这让我很是心疼,当然也心生敬意。一个人如果主动放弃别人觉得很有诱惑力的A,而选择别人看起来没有价值的B,那么B一定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我知道,她写作的动机和动力是如此单纯,既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却是因为纯粹的喜欢和热爱。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多数人追名逐利的社会里,真是非常难得。 婴音作品的艺术特色,比较鲜明的一点,是语言(叙事与对话)中所充溢的童稚气息。她擅长在作品中营造儿童语言的氛围与语境,所以翻开书页后不久,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对着书本傻乐,好像自己也变成了其中的一个孩子。叙述者与被叙述者,通常不再需要身份的刻意转换,作者与书中人物之间,处于同一“语言体系”之中,没有年龄和心理的隔阂。我有兴趣来探讨作者究竟是怎样完成这种对接的。 我所了解的婴音,几乎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对同学们种种有趣的语言和行为有一种敏感的接收能力,然后自发地进行转述和加工。这种叙述才能,在她读高中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充分了。记得每天晚上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就会把学校里、邻居家的小孩,(后来是工厂里)发生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她总是能够抓住最有趣味的细节,包括人物的不同口气和动作,什么事情一经她讲述,就会变得特别好玩,让人笑得喷饭。有时候原本并不那么好玩的事情,被她一讲,也变得好玩了。这种即兴随意的口头叙述,也许对她后来的写作,成为一种类似“无心插柳”的基础训练。当这种口头讲述不能满足她成长后的表达欲,她便转向了文字的尝试。直到现在,周围的孩子们身上任何一点点鲜活和异常的表现,都会引起她的浓烈的兴趣。而对于成人世界的那种勾心斗角一类的事情,她却通常是漠然、索然、淡然、茫然的。所以说,婴音选择写作,基于她对世界上一切单纯有趣的事物,充满本真的热爱;有时候我觉得她天生就应该从事儿童文学,因为她拥有童心。童心是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儿童的视网膜,天生能够过滤许多杂质。很难想象一个未老先衰或是世故圆滑的人,能够真正理解并同情儿童的烦恼。婴音有时候好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所具备的这种心理特质,使她得以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于是,她的视线能够到达对于成人来说往往被屏蔽的那些角落。 婴音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写作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她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快乐妈妈和快乐女儿》,并出版了一本小长篇《每天都有麻烦事》,她的作品获得了一些儿童文学奖项,这都是值得祝贺的。在她大部分作品中,故事内容和主题取向,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今天的儿童怎样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快乐健康”应当是她的人生理想,也是她鲜明的教育理念。比如《我不是尖子生》《问题女孩》《罗老师的月亮》《少年孤独者的自白》等篇,都对当下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出了温和的质疑。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不会仅仅是一个生活的忠实记录者,而应当在故事中体现出自己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渗透在每一部作品的构思里,通过儿童的笑声传递出来,就有了润物无声的阅读效果。我们看到,婴音笔下的儿童,大多淘气却有主见、善良而聪慧、具有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婴音笔下的家长,多半善解人意、擅长和孩子沟通、平等对话、关心儿童心灵胜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婴音笔下的老师形象,不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那种粗暴、生硬,令孩子们望而生畏、恐惧和厌烦的老师,而是平易、活泼、感性、巧妙、富于同情心的“大朋友”。婴音擅长以一个个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从“正面”引导她的小读者。在充满童趣的故事中,激发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但她的小说叙事方式又绝非娱乐化的,而是具有一种“快乐的忧思”风格,在貌似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象下,表达出她对当下社会现象和教育制度委婉的批评和矫正。从这个意义上说,婴音的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对人类原初天性的探求深度上,都得到了十分可喜的有益的收获。描述今天儿童的真实现状和心理,需要有扎实的儿童生活的功底,需要一份与孩子“同心同德”的理解力与亲和力,懂得并学会使用他们的语言。在这一点上,婴音也作出了可喜的尝试和努力。 最近出版的《每天都有麻烦事》,是婴音的第一部描述儿童生活的长篇小说。出版至今,受到了很多小学生的欢迎。小读者的喜爱,是对作品最真实的认可与肯定。“每天都有麻烦事”,书名已充分显现了小说的内部结构,读者可期待书中一个接一个的悬念、惊奇和精彩。这部小说并没有复杂的情节——几个可爱的孩子,“每天”发生并“创造”出来的一个个出人意料的小故事。平常却不平淡,细致而不琐碎,语言、动作、细节、事件,像一条在风中飞扬的彩带,环环相扣,每一环都是孩子心理情感性格的不同侧面——自尊、诚实、友爱,如何被激发培养;莽撞、嫉妒、娇气……是怎样被克服战胜。“麻烦事”其实是成人对于孩子的看法,而孩子们,恰恰在大人们所认为的“麻烦事”中,得到无限乐趣;麻烦即“矛盾冲突”,与成人的冲突以及与自己的冲突。但孩子们正是在这些“麻烦”中辨认自己和周围的世界,然后悄悄迈出去一小步、再一小步…… 《每天都有麻烦事》,是婴音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 然而,在婴音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年中,我没有给予她太多的关心和支持,作为她的姐姐,自然是很惭愧的。因为我太知道写作的艰难,就我本心来说,确实不希望她那么辛苦。我希望她的人生只有“快乐”没有“忧思”。当然,如今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那么,我希望她能按照自己的小说理想中的人物那样,快乐健康地生活,和她笔下的人物一起成长,这就足够令人欣慰了。幸好婴音原本就有一颗平常心,童心和爱心,这是一个写作的人应当拥有的最珍贵的生命品质。 本站声明: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8-10-31 15:46:56 作者:张抗抗
    • 0
    • 9631
  • 生活,假如……

    2008-10-09 12:49:30 作者:文 / ★行者★
    • 0
    • 9638
  • 回家

    2008-10-09 12:48:10 作者:文 / 培文
    • 0
    • 9650
  • 爱在灵魂的故乡

         在我们这个年龄,特别容易进入一种自我设定的忘我境界,我选择了西藏,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神秘站在我梦的边缘。我从各种媒介得到关于西藏的印象,设想自己跋涉在青藏高原的广阔天地时,会被怎样的光芒照耀!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拥有一架照相机去西藏流浪,把所有的心愿教给那片蓝天,我始终坚守着这个梦想并且开始付诸于行动。在每月妈妈给的生活费中尽量能节省多余的钱,我不知道这个梦想对于生活拮据的我来说会那么艰难一百元,我一学期的勤俭只给梦想带了个脚镣,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个一百元能铸造我的梦想。去西藏流浪也许是许多人的旧梦,我用我同样的梦想,顽强的证实我的信仰,在无知与绝境中,我始终向往着心中的胜地!我开始上网,给自己去名叫:藏蓝错!“错”是“湖”的藏语名称,而西藏的湖是一直是我心中神圣的天湖。我的好友里全都是出生于西藏或定居于西藏的幸运儿,所以我也很有幸的进一步了解西藏,了解了这个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西藏高高在上纯净一如天国看着网友发来的一张张拉萨天空的照片,呆呆的顶着似乎融进了那令我神往的幽蓝里,我渴望沐浴在那片纯净的阳光下,仰头痴望,在那片亘古不变的岑寂的蓝色里悄悄融化,那里的蓝天蓝的彻底纯粹,似乎绝世的美好全部包含在内,蕴涵着难以征服的力量和无法了解的神秘。被这层永世的蓝色包裹起来的民族注定与宗教有缘,曾经看过一位流浪在西藏的作家罗强烈的文章《西藏爱好者手记》上面说:“在西藏的大路小路上,永远都行走着朝圣者,很难知道他们是澳门时候上路的,更难知道他们要走到什么时候……走在朝圣路上的朝圣者,一步一步地走着,一个一个的磕头磕到拉萨!”我想这也许是西藏人唯一的愿望吧?网友告诉我:西藏人用前半身辛勤劳作,后半身去走朝圣的路。在高原之上许多高僧走来又走回,身披宽大藏红长袍,踏上转世的路,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被西藏人的执著与信仰折服了,在整个西藏之“旅”中,我想我应该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拜谒的姿态,我相信西藏人那离开身躯的灵魂,一定会在不灭的蔚蓝天空中飞翔,直至永生,所以我相信,只要留住自己的执著和纯净,每个人的灵魂都会不朽!山峰脉脉相连执著一如故往“西藏”古称“雪域”,西藏的命运注定和冰雪栓在一起,网友告诉我,西藏的山,一年四季都是白雪皑皑,所以在印象里的喜玛拉雅和念青唐古拉山,就以一个坚守信仰的朝拜者贮存!它们之所以伟岸,之所以磅礴与灵魂的圣洁有关,我有两张西藏山的照片,它们着实令我失望,它们并不险峻,也不伟岸,而是光秃秃的,来年草木也没有,给人一种很厚重的感觉,我把不满发给网友,他只是发来一个微笑的面孔,似乎在嘲笑我的肤浅与无知,重新端详起这些照片,黄色,紫色,黑色和顶峰积雪融合起来的构图,够气势的,用网友的话说,是一种大手笔的山,这种山势蕴含着承载时空的力量,端详久了,便产生一种渺小感,渺小的只剩下一句感叹,“峰”的含义不单单只拘泥于高度了!天湖————大地的灵魂在西藏,没有谁不知道神湖纳木错的,它坐落在藏北的烊塘草原,镶嵌在草原和雪山之间,湖光波影,可人车子跑半日就是看不到湖边,我曾经看过马丽华写的《藏北游记》,上面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分属一个阴阳两极。传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纳木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约有5000米,而且也是西藏各种神秘的传说的渊源之一,那里的湖水澄清,雪山环绕,气象瞬息万变,是无数流浪孩子梦的归宿。羚羊木木,是我的一位最幸运的网友,他大学毕业微游历西藏,去过纳木错,这是多么令我神往的事呀,不过,我始终足够幸运,可以欣赏到他们游历的精品,他给我发来他游历的笔记和照片。美丽,悠蓝的湖面和蓝天相接,湖边浅浅的车辙,延伸的沼泽的荒草……看着这少有人看到的照片,我没有想像的惊。相反却有一种莫名的孤独与无助似乎凡世间所有的欲望都已淡忘,博大的天空,深迥的湖水看起来是如此的重要。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我用一颗忧郁的心来赏视这些深寂的画面,在这高原深处,在这与蓝天近在咫尺的地方。我似乎明白了生存的含义。这个世界真的很大,每个人在自己的小空间了追逐,生存……却不曾想过自己存在的意义。为信仰,为理想,为生存?人总是渺小的。再哦博大的自然界中,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欲望。努力证实自己的存在,这就是生存之道。就像西藏的那些蓝天,那些山峰,那些湖水。都用自己的生存方式存在于世界,使之夺目……写收容了众多流浪者的心,每个人都以拜谒者的姿态向那神秘的地方一路走近,也许在某一个阶段,他们斤微会为自己的信仰找到归宿。而西藏永远站在亘古的静止中,向现代社会展示自己的遥远和神圣。这种遥远正是人们寻求的目的,理想的实现,就是到达心中的圣地!本站声明: 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8-10-01 23:00:41 作者:悠子
    • 0
    • 9693
  • 留下孤寂的流星

       许多东西,失去以后才发现它曾经对我们多么珍贵。然而错过之后,我们所能拥有的是心田那份淡淡的忧伤和永久的追忆。    暮然回首,人生的旅途中我已错过了最美的风景,那许多曾有过的激情,终于赶不上我孤独的步履而歇身于我的脚印中。时光的流水冲淡了我对知己的渴望,孤独地走过每个春吓秋冬,划一叶扁舟漂淌于茫茫人海之间,寻觅我所期翼的友谊,可无论如何都寻不到一方宁静的友情港湾,让我孤独多年,让我孤独的小舟停留,于是我网住了友谊,对它的最佳诠释:忘记已不属于自己的世间。    每当冷夜星空,月儿爬上柳梢头窥看,我就开始把往事翻出柜箱来,这才发觉我已是孤寂的流星,可以忘却友谊的定义,可以忘却它的笑容欢颜,但那些曾经深深伤害过我的人和物,我永忘不掉。那些在瞬间里一闪既过的永恒思念,依然会像长长的青藤缠绕着我。任凭我怎么努力去紧锁那页让泪水打得湿漉漉的回忆,那孤寂的流星依然会在某个静缢之夜砸响我的心门,于是叫我领略孤单的悲伤。    每当彩碟飞舞于水仙花间,阳光编织成五彩花环,我就把一抹抹发霉的记忆底片翻出来晾干,这时却察看到虽然眼前美景处处,却没有属于我的阳光地带,围观的眼睛发出冷冷的强光,在岁月的长溪旁,我看到了如此憔悴的自己,偶尔发现并捡起了一块美丽的雨花石,却被我无情地抛掉。    湿润的空气,浸润了我那心田,时间的季风,吹皱了对友谊的思念,细雨蒙蒙中,孤独寂寞的香气又弥漫于回忆的空间。我把泪水伴笑容留下,漫天的孤寂流星从我的眼帘边坠落。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8-10-01 22:45:46 作者:蔡言晟
    • 0
    • 9675
  • 放下这杯水

               倚杖窗台。浩瀚的天空我只看见一颗星星缀亮着夜的美好,星月在盛夏的夜晚相邀而止,在相对的视望中诉说着夜的秘密。风儿轻轻,如是般的微微摩裟,心底里的涟漪也被柔柔地晕现开来,或浓或淡,或酸或疼,翻译着往日里映像。 如果站在原地,我是否择一条荒废光颓的石子路简单通过?还是心想那条幽静浓逸的乡间小道?我想生命中没有比这更醉人的浪漫。穿过夜色,默默地凝望着银河里的那条弯弯的小白船,朦胧的月光在呢喃的梦幻里摇曳,我似乎感受到月亮船里那一棵伟岸的桂花树茂盛耸立,以它厚实的臂膀迎接我,桂花儿浓郁诱人芬芳,或清或淡,令人心旷神怡魂牵梦萦。缠挽着嫦娥与白兔的戏嬉,梦想着某日也能与嫦娥一样,心门儿紧贴在那棵仙界的神树,为其解读心间的烦恼。触动心跳的频率,在银色的微波荡漾下,晾出了几许寂寞,敲击我幽暗的灵魂,抚慰我驰骋的心情,伴随着浅浅的呼吸和清灵的空气。勾出了几许疼痛,眼眸流转的瞬间,刷出了记忆里地一幕又一幕,泪水肆意。夜的寂静,告白了自己,在与夜的相拥中,如同一个委屈的孩子,酸楚一阵盖过一阵,这样的心境,别样的滋味,伴着孤独的味道与黑夜的沉寂奏响了《星空畅想曲》。揪心……确实生活中很多的东西要客观的审视,忽然想起老师的一个案例:“一杯水或许只有20克,或许500克,但拿一分钟,你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地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因而我们要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够拿得更久。”是啊,我们为什么要把那些无形的情感受困与心,为其劳心劳神久久搁置,而不能释怀呢?在时间与压力的双重摧残下,我们身感力不从心,放眼未来一切都感觉那么的渺茫。为什么心碎了才懂得割舍呢。为何不能卸下包袱歇息间隔地转换,我想这才是科学分解包袱的理想捷径。难道这个案列还不够明确的直面我们吗?面对现实我们都必须合理取舍。时间可以带走很多东西,也可以滋生很多东西,放下什么拿起什么忘记什么,日久则味淡,只要我们领悟老师的这杯圣水,那我们就找到了快乐的方法。本站声明:本站转摘本文,为的是好文共赏、传播美好,为的是发展和繁荣广东校园文学事业,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原载单位来函与广东校园文学网联系,我们将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最后,感谢作者创作这篇优秀的文章,感谢原载单位发表这篇优秀的文章。

    2008-09-29 22:53:03 作者:云飘蓝天
    • 0
    • 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