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占功(笔名 水之韵 火平利 程为公 ),陕西人,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及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万世大禹》、《名将孤女》、《往事》,其中《万世大禹》与我根据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倪岱传奇》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一起,由国家版权局直属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向我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我还著有中篇小说《奇婉下凡》等,以及大量新闻、散文作品,已发表各类作品一百多万字。另外,我早年创作的33万字的10集电视连续剧《黄河魂》文学剧本被摄制部门选用后,由我与另一人在北京修改加工两个月,摄制完成后,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播出。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奖、河南省专业报撰稿一等奖、编辑一等奖等。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深山峡谷,微风拂面。洪水过后的云邮水文站,水位已降到河槽槽畔下面。河中到水边由低到高依次挺立着几支用于测量水位的标尺大多露出水面,竹青拿着水位记载薄和铅笔,先看看手表,旋目测实时水位,随即将测量数据记在水位薄上。竹青奋不顾身跳进洪水抢救的老年妇女就是周英。他骑着一根粗壮的杨树干,抓着周英在浪滔飞卷的洪流中多次陷入绝境,又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在到达石榴河大石桥时,被任有福大夫将两人救上岸。精疲力竭的竹青稍一放松,便昏了过去,而且是深度昏迷。经过石桥公社卫生院任有福副院长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周英和竹青先后被抢救过来。二人对任大夫和卫生院医护人员千恩万谢,溢于言表。周英对竹青更是感激不尽,一再对小伙子说,有需要帮忙时,一定要告诉她。竹青告诉她,任何身体条件允许、多少懂点水性的人,看见落水者都会去救,不是为了回报。所以,她不用感谢。卫生院要派车往回送二人,竹青让他们把周英送回家,他则坚持自己回去。临别时,周英一再要竹青把姓名地址留给她,竹青说,不用了吧!周英有些生气地说,你不告诉我,我就不回去。竹青无奈,只好告诉了她。竹青经过步行、乘坐班车、倒车、再步行,回到了云邮水文站。站上早乱成一锅粥,竹青下水救人后,长时间没有回来,大家都慌了神。站长赶快向上级单位报告,上级和本站以及当地有关方面都派出人员搜救,都未找到。就在大家很失望时,竹青自己回到了站上。站长和同事们纷纷向他询问救人和被救的情况,他说,他和那位他救的老年妇女,最后都是被一个名叫任有福的大夫和石桥公社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救了,具体细节,不再多说。站上的同事们也没再多问。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程占功著李江和六七个长工商量好,准备找个机会惩治一下这条老狗。有一天,常黑心的儿子不在家,天不亮,常黑心就亲自起来把长工赶下地,太阳一落,他又像往常一样,手执文明棍从地边走来,嘻嘻笑上两声,重弹起老调:“伙计们,好好干,今年下来包管不叫大家吃亏!”这次,常黑心话音刚落,长工们便一涌而上将他按倒,先用毛巾塞住他的嘴巴,然后扯下裤子,把事先准备好的石子给他满满塞了一屁股,疼地老狗直哼哼。长工们又用他的裤带扎住他的双手,用一根草绳捆住他的双腿。最后把他拉进地畔下面一个山水窟窿里,大伙儿便赶回常家要饭吃。财主婆瞪圆眼问道,“你们这么早就回来,老爷不生气吗?”长工们按事先定好的计策,说,“老爷被他的老朋友请上吃酒去了,因此赏我们也早点回来吃饭!”财主婆信以为真,便让端上晚饭。长工们狼吞虎咽吃毕,溜进后院,见左右无人,便打开库房,找到一包银子,每人平分;又把值钱的东西每人拿了些,算是领了工钱,最后连各自的被褥也没有带,便东西南北四散逃走。几天过去,李江赶到了安民县。这天黄昏后,他越过秦家庄继续赶路,遇上刁川侮辱彩云,他设法救了彩云,砸倒刁川后,不敢朝前走或是向后退,恐被人撞见,捉拿凶手,结果跌进了这个深坑。李江又累又乏,躺在深坑里,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过来。他站起来朝上看,只能见到一块天。想上去,见坑四周笔直,况且他手腿负痛,肚子也咕咕直叫,根本无法上去,想呼喊求救,又恐被刁家人发觉。不禁落下泪来,叹道:“我就死在这里了!”然后,复又睡下,听天由命。他盼望着能有个放羊人赶羊从这儿经过,并且有一只羊跌下坑里,放羊人救羊时,顺便把他救上来。然而,天上出现了星星,坑上面仍一片寂静。李江叹口气,闭上眼睛又进入了梦乡。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笔名水之韵、火平利、程为公),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又过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轿车驶过来,停在老农跟前。一姑娘从车上下来,对那老农道:“大爷,云邮水文站在哪里?”“在沟里。”老农手指深谷,接着道,“通往那儿没有马路,你们坐车没法下山。”不远处土墩上坐的竹青站起来,走到那姑娘跟前,问:“你找云邮水文站,有事吗?”“找一位叫竹青的小伙子。”姑娘望着竹青,“你知道他吗?”“我就是竹青。”竹青笑道,“为什么找我?”“啊,你就是恩人!”姑娘激动地握住竹青的手,“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妈妈!”“噢,你是周阿姨的女儿。”竹青有些吃惊,接着问,“周阿姨现在情况怎样,恢复的好吗?”“好,好。”周英从车上下来,热情地拍拍竹青的肩膀,“多亏小竹全力相救,我大难不死,已恢复的好多了,谢谢救命恩人!”这时,班车从不远处开了过来,竹青不好意思地对周英母女说:“我本来应请你们喝口水,可我今天开始休假,要坐这班车起程回家乡,只好就此作别。再见!”说毕,提上包准备上车。“珍珍的爸爸也在车上,他也想见见你。而且,我们还给你带来一些礼品,你,你可不可以先不上车?”周英有些着急地说。“这地方偏僻,一天就这一趟班车。”竹青直皱眉头。“你不用坐班车。”许珍珍对竹青笑道,“不会误你的事,你去哪里,我们的车就送你去哪里。”“无论你去哪里,都得去云川长途汽车站倒车。”周英亦对竹青笑道,“你坐我们的车先到云川,好吗?”小车上,许杰探出头,对竹青道:“小伙子,上来吧,我想和你好好聊聊。”正在竹青犹豫之间,班车过来停下,待那老农上车后开走了。竹青无奈地苦笑道:“恭敬不如从命,我只好坐你们的车了!”周英、许珍珍上车都与许杰同坐后排座位上,竹青上车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小车经过几个小时疾驰,抵达云川,来到许杰的小院。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米兰儿就是周英舍身救下那个采蘑菇的女孩,现在8岁。米兰儿的父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她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和奶奶,她母亲和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生活困难。周英多次带着许珍珍到长城小学资助米兰儿和其他家庭困难的小学生,还去米兰儿等学生家中捐款捐物,帮助解决困难。许珍珍生长在所谓“红二代”高干家庭,但却无一点官宦子女的骄气和娇气,从小到大,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乖乖女。她现在28岁,中等个儿,皮肤白净,稍圆的瓜子脸上,五官精致,搭配的恰到好处。说话柔声细语,举止彬彬有礼,里里外外透着大方得体,朴实无华的美。她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川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现已是总编室副主任。她抚摸着米兰儿的头发,说:“天都黑了,我爸爸怎么还不来呢?”说罢,拉起米兰儿的小手,又道,“走,咱们下山看看我爸爸坐的车过来没有。”“我知道一条小路,咱们走小路,不一会儿就到山下了。”米兰儿拉着许珍珍的手,“我在前面带路!”一辆疾驰的小车停在了山脚下马路边,许杰、许平父子急急地从车上下来。山下距半山腰的长城小学有一公里多山路,由于没有通往山上的公路,许杰和儿子只能徒步上山,好在许杰曾跟夫人周英来过一次长城小学,还记得怎么走。长城小学,尽管天色越来越暗,但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没有离去,都在焦急地等待搜救周英的消息,都在盼望周阿姨、周奶奶平安回来。学校门房内,于校长站在小桌旁边,抓着电话筒,还在与县、公社等方面的搜救人员紧张地进行沟通。许杰、许平父子气喘吁吁地站到了门房门口。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