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喷泉之旅(19几米阳光)

    喷泉之旅19几米阳光第二天8:00医生来巡房了,妈妈再次向他们讲明我的情况,等到的答复与昨晚的一样,甚至更简洁了。忍着疼痛,将床搅高,当作靠背。再刷牙,洗脸,吃饭……再将床放平,重新把双眼直对天花板,过着与直立的人们相距90度的生活。感觉自己如一个战俘,彻底失败了的战俘……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都干不了了,唯一能干的就是等待,等待做好手术的那一天……第三天,状况与昨天一样,无需重复了,痛苦是不必强调也会自动膨胀的……第四天,终于听不见钢针与我的身体打架的响声了,也许它们已经彼此认同了,成为好朋友了吧;或许,它们知道,既然无论如何都要同时在我体内生活一段时间,还是彼此让步,或伪饰,以求日后的海阔天高,或再复仇吧;又或许是其中一方被击溃了,不得不投降屈服了……这我不得而知,只是感谢安宁重回我心。这天下午,自门诊后多日来未能谋面的刘专家,竟大驾光临寒舍,我等平民均感激涕零,不知言何感恩戴德之词,只懂尽情沐浴于他3分钟的关怀之下,并在他走后3个小时仍咧开唇牙绽放甜香的花朵。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 喷泉之旅(21初启自学之旅)

    喷泉之旅21初启自学之旅(1)在等待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有意拖慢了脚步,生怕走得过快,超速了。开始的几天中,我的确是无所事事的,脑袋里最关心的就是刘专家什么时候回来?如果能提前一个星期,几天该多好。还有他千万别延期啊。但再想下去,念起我的同学们,耳边响起了朗朗书声,眼前浮现他们埋头作业的情景。我并没有为自己能比别人少做作业而开心,反而觉得大家都在奋斗,而我却什么都没干,一种极度的空虚,失落感油然而生。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岂非大大落后于同龄人么?那我就要留级,要和真实年龄比我小,但文化水平与我一般高的弟弟妹妹在同一间课室学习么?我不要,我不要留级,我不要落后于人,我想和我原来的同学在一起,我要同步跟上他们。我不愿大家都在进步,自己依然原地不动,也许,是凭着痛恨留级的那股硬劲,我决心要努力看书自学。(2)很巧合地,我将提前发的英语书带来了,录音带也配备了,于是,就跟着录音带一遍一遍地学单词,一次没记熟,就倒带听第二遍,第三遍……而读课文时,声音也不敢放开,以免影响周围的病友。后来,妈妈帮我从学校把新书领回来,我就翻翻语文和数学。当时,我并没有制定任何学习时间安排,总是心情佳状态好时就捧起书来看看。因为,我本身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的,办事的机动性较大。此外,我不能否认我是个病人的事实,我正躺在床上,受着一种叫牵引的治疗术的束缚,被几个称砣重重地牵拉着左腿,连形成90度的坐姿也成了种奢望,基本上65度已经是极限了。若想要坚持久些,坐上半个小时的话,简直是魔鬼式训练。(3)今天,仔细回想当时的情形,真为自己的学习热情惊讶不已,觉得年龄越大的自己在这方面越加缺乏积极性了。真为自己感到惭愧,真应该向从前的自己致敬和学习。事实上,病榻上的我,常会坐了半小时,就深感腰酸背痛,整个腰部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似乎要裂开了。而称砣仍然毫无人情味地将我往低处扯,恨不能立马将我整个人扯成一块平直的木板。幽默点来说,我就像躺在了一块巨大的香蕉皮上,反复地从65度状态滑落成0度。但我是不会那么轻易就投降的,放下捧着书本的双手,再将双手紧紧按于床上,用力将上半身往上抬升,若一次不能完成,就多试几次,硬要恢复到65度的坐姿。便心满意足地继续算数,读英语,看书……这样的情景,一天约重复3,4次吧(我在洗漱时也不得不这样啊)。在那种情况下,学习的时间真的不多,一天加起来,有两个小时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再多的话,是难以支撑下去的。然而,仅仅是如此,便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内心是有所依托的。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 喷泉之旅(23 执子之手)

    喷泉之旅23执子之手(1)牵引相伴的第二十多天,23时正酣睡,朦胧中听见有吵杂声,并无留意,任与周公难舍难分。但声响持续良久,并愈益增强,遂疑问顿生,将其中一只眼睛打开一条缝隙,疲弱无力瞥向声响产生的方向,估计是某新人夜中误伤不得不急诊。复又合眼。但耳朵并没休息,细听但觉此新人,乃至其亲属的声音似曾相识,便精神抖擞起来,张大黑猫警长般的双眼,扭转脖子,将左脸頰紧贴床单,再把目光跃过临床老婆婆覆被而成的雪山,翻到山的另一侧,抵达目的地。大骇!竟是今日中午刚出院的老奶奶。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那么神速地又伤了其他部位?后终于从杂乱声响中觅得答案:置换了的人工关节竟脱了出来。(2)说起这位老奶奶也是有颇多故事的。第一次住院换人工关节是由于上了年纪骨质疏松,视力也不大好了,走路没摆好平衡,就导致股骨头下截的某处骨折了。她的身体又比较多肉,摔伤后,一天到晚都要与床大面积亲近,自然苦不堪言,已常听到她高低呻吟。其老伴,一位近80岁的老公公是二十四孝的好丈夫。住院首日便一刻不离,在床前端茶递水,照顾得体贴入微。至晚9时,仍雷打不动,守于床边。后得知此室最近房门的病床暂无人进驻,便欣然和衣而睡,恰好24小时守护妻子。他也不管此病床刚睡过一名不知因为什么而去世了的病人,一点也不迷信,忌讳。(3)写到此,想起那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对于西方国家婚礼上的那段: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有了更直白深刻的体会。当今社会上,有多少俊男美女,年轻之时,便定下了山盟海誓,“非她不娶”,“非他不嫁”,但真遇些许困难,便轻易地劳燕分飞了,更勿谈什么在对方久病缠身,年老色衰时,仍百依百顺,毫无怨言,始终如一地去照顾至终了。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找到一位生老病死都对自己不离不弃的那个他(她)长相厮守,但社会的大氛围已经将功利浮躁之心有形无形地渗透进好多人的灵魂中去了,这种渴望似乎成为了奢望,又或许从古至今便是种奢望。(4)欣慰的是,奢望在未转化成绝望以前,还是能被还原成真实的存在的。前不久看广州新闻的城市报道,一名30多岁的农妇7个月以来悉心照料因车祸而成了植物人的50多岁的前夫。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会认为这农妇多于愚蠢啊!他又不是她的现任丈夫,她已经没有照顾他的义务与责任了,而且,她的前夫是个园林裁剪工人,收入微薄,连未来的医药费也支付不起了,最贵的最有效的药也被迫停了。他已经成了一个植物人了,而不是小小的擦伤碰伤,康复的机会又是多么的渺茫啊!还是尽快离开他吧,他好不起来,根本不是你的错!当记者问到她为什么要坚持照料前夫,她很朴实地说:“是一份感情与责任吧!”镜头上,农妇正帮前夫按摩,活动身体各个关节,把氧气管的位置摆放好……农妇前夫的医生坦言道:在她的照顾下,病人的不少体征有了改善,使康复机率提升。我也相信,有那么一天,这位先生能重新站起来,重成为一名正常人,全因有了前妻纯纯的爱。(5)老奶奶的再次入院,自然让老伴心疼不已。第二天早晨,老奶奶再次被推进了手术室……老伴就虔诚地守在手术室的大门外,心弦紧收,心如刀割。她是8时多被推出病房的,约11时半被送回来。盯着老伴平安回到病床上,老公公的心却一点无法放松。他仍每分每秒都关注着输液管,生怕输液速度快了或慢了丁点儿;又死盯着床头柜上的监测机,担心有半点差错……待两老的儿子拿了份饭递给老公公,他胡乱扒了几口,又全神贯注地望着妻子的脸庞,生怕漏了捕捉她的每一个表达痛苦的表情。晚上,他仍旧睡在那张病床上(任凭儿女如何劝说,都绝不肯让别人代班)。但全病房的人,时不时就听见那张床发出“沙沙”的声音,原来他每隔半个小时,就下来理顺妻子的被子,观察一下她的神情看是否有异样。当他返回床上,一听见妻子要小便什么的,又马上下来……(6)白天到了,老奶奶醒了,就会难忍伤口的疼痛,嗷嗷苦吟:真是受罪了,活受罪了,真可怜啦……她讲的是普通话,略带地方口音,语气声调异常悲怨,如大雁飞过荒无人烟的原野,哀鸣声久久回响在病房上空,极其凄楚酸涩。同病相怜者都被她的诉苦声腐蚀着,致揪心裂肺的痛随着她的叫苦此起彼伏。待她诉了十来遍,口干涸了,声音沙了,泪也尽了,人也疲倦了,便暂时收声了。或张开双眼默默无言,在极度扭曲的面部表情中继续她无声的诉苦;或闭上眼皮,沉沉昏睡过去……这样的悲剧每日要上演5,6遍……老公公在每一遍中都露出椎心泣血的表情,他什么也没说,也不知应说什么,又或许,他相信,聆听是治痛苦的最好疗药。他轻手轻脚地叠好纸巾,为老奶奶拭泪;小心翼翼地一口口,为老奶奶喂水喂饭;又细心无比地在护工的协助下,为老奶奶擦洗身子……(7)偌大的世界,无数间医院,不知住了多少病人,又不知有多少能在病榻上仍享受着老伴的爱,享受儿女的孝心。但愿都有着这位老奶奶的福气,过好晚年吧。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 喷泉之旅(27 咳魔来袭)

    喷泉之旅27咳魔来袭(1)时间似乎背负了一篓蒌,拉着一箱箱金子,旅行的步伐越来越慢,节奏略显紊乱……我知道,我如今唯一能做的,仍是等待,等待一场有点模糊的喜剧。虽然在等的过程中,又获知了些什么骇人的消息,虽然我还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转院,但一句“安心在这里治病吧”如一块与我异名的磁铁,将我牢牢缚在了这间医院的这张病床上,仿佛我一生中的这段青春注定要在此地度过。也不知道是否被老奶奶的低迷情绪感染了,还是吃错东西,听错话了。我的喉咙不由分说地在一阵子间痒起来,痒得不可开交,痒得一发不可收拾。就断断续续地咳起来了。(2)想着是普通的喉咙发炎,或俗话讲的“入风了”,又或者是太久没运动(连下床散步的机会也没有),使体质大打折扣。反正就是小问题而已,就买川贝枇杷露,按时服药,还蛮有趣的,甘甘甜甜的,真渴望趁人不注意时,擅自增加服食次数呢!就当是零食呗!不过,即使是借了北极熊的胆给我,我也不敢这样做,搞不好枇杷露中毒,那我就要再搬一次家,住到消化科,再回来骨科了。但吃了几天,也不见有什么效果,反而咳的频率更高了。一亲戚介绍了个药方,便急急试服,孰料,这咳魔更猖獗了,涨得满脸通红,呼吸不畅,仍咳咳复咳咳……有痰了,却因躺着,快能咳出来时,又不由自主地吞了回去,如此这般折腾得好不难受。请求医生开西药救救命,遂派来两盒……胶囊,一日三次,每次各盒一颗,不愧称为胶囊,味若蜡胶,实让人不敢恭维,但为了全局着想,牺牲少少味觉又何足惜呢?(3)然依然无效,便毅然唯取枇杷露(毕竟杀伤力没后者那么大)聊以安慰,实内心已明白,此咳无药可救,时间才是最好的疗药,个把星期后便应听话自愈。并非放任自流,更不是纵容病魔,然本人不比李时珍,无能无勇气百药尝遍,更更不想在多种药的聚会下,和谈失败,产生化学反应(或氧化,还原,复分解等轮番上阵),燃起熊熊烈火进而毁灭我的五脏六腑。这样即使是超人迪加,也招架不住了;即便是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了。同一屋檐下,同一病房中,常是老奶奶呻吟几句,我咳几声;她抱怨一阵,我又应和一段咳嗽和弦……真可怜夹在我们中间瘦瘦的婆婆和三位陪伴者了。尤至熄灯后仍难保持通宵安宁。某天呢,在那壮怀激烈的场面下,walkman中竟然播放着《容易受伤的女人》,发觉那位主持人太体谅我们了,那么符合我们的心境啊。自从这咳魔来袭,作息更混乱了,常三更半夜找水喝,多是盖被子时顺便喝,有时就在黑暗中借助走廊散射进来的灯光找到带吸管的杯子,叽哩咕噜喝起来。一晚至少要喝三,四次。后来,在昏暗中找水杯的动作都娴熟得不得了了,只要把右手臂往后向右上角的床头柜靠,手腕上部反向上,五个手指如抓螺线管般抓住杯耳,再将手掌反方向扭转便ok了!其中有两个注意事项:1千万别把手靠得太后了,不然就会碰到大水壶,若撞到它,后果可想而知;2一定要保持水杯的垂直状态,不然,就前功尽弃了,或在不经意间把水洒了一身。真要成长颈鹿了!苦啊!又引来连锁效应,上洗手间的次数多了,熊猫眼一天比一天明显。唉,真荒诞,一日24小时躺在床上的人还会长熊猫眼?真是闻所未闻啊。事实上,细心的你会发现,医院里的熊猫眼多着呢!

    2009-10-05 作者:李莹姬
    • 0
    • 17738
总21页,文章83篇